学术投稿

圣约翰草提取物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AngⅡ的影响

李洪涛;王静;王小乐;唐光能;桑晓楠;洪炳哲

关键词:心力衰竭, 圣约翰草提取物, 血管紧张素Ⅱ, 焦虑抑郁
摘要:探讨圣约翰草提取物对合并焦虑、抑郁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68例老年心衰患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圣约翰草提取物组(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圣约翰草提取物300mg,口服,tid,治疗2w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并检测HAMD评分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结果圣约翰草提取物组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及HAMD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浆AngⅡ明显下降.圣约翰草提取物能改善心衰合焦虑及抑郁症患者的疗效.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方法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各类需进行腹部或四肢手术的患儿,共计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患儿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神经阻滞麻醉:B组患儿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麻醉;C组患儿采用传统的氯胺酮麻醉.对比三组患儿的基本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和B组患儿的呼吸、心率较C组低(P<0.05),三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A、B组患儿的肌松情况良好,没有明显的体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C组患儿的肌松情况良,但是偶有体动及少许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且有效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后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抗炎治疗现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严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患病人数多,其病死率高,且疾病为慢性进展性的发展,并会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后,会出现症状缓解阶段,其肺功能持续恶化,并会有自身防御能力降低,容易被外界感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稳定期治疗时,需要给予戒烟,支气管舒张药物,祛痰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家庭氧疗等,有学者还提出要使用抗炎资料.本文综述了临床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抗炎治疗现状,提供学者进行参考和借鉴.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三七总皂苷对局灶性胃缺血再灌注血浆前列环素和血栓素A2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对局灶性胃缺血再灌注血浆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A2(TXA2)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药物用生理盐水配制成相应浓度,给药体积均为0.5ml/100g.连续给药3d,1次/d;第1、2、3次给药分别在造模前30min,第4、5次给药分别在造模后6和12h.对照组给予注射同等浓度的生理盐水.结果 实验组6-Keto-PGFIα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七总皂苷能通过降低TXA2合成,升高PGI2,达到对局灶性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

    作者:邓海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1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与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128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观察组和健康组,对其展开相应的骨密度以及骨代谢指标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腰椎、股骨颈、三角区以及转子部骨密度较健康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BGP、PTH以及尿D-Pyr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即可出现骨质疏松,而由此导致的骨折发生率明显增加,骨质疏松主要与骨吸收增加有关,临床应给予关注.

    作者:陈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针灸联合加味牵正散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将我科2008 ~2011年所接收的76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加味牵正散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痊愈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6%,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面神经炎的治疗中,针灸联合加味牵正散的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可推广使用.

    作者:钟贤;林毅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代谢综合征对先兆子痫发病的影响

    目的 研究代谢综合征对先兆子痫发病的影响.方法 2010年2月~2012年10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待产孕妇中选取先兆性子痫孕妇81例为先兆子痫组,同期正常孕妇41例为正常妊娠组,非妊娠体检妇女32例为正常对照组,检验各组的D-二聚体水平、血浆组织因子(TF)和游离因子抑制物(f-TFP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等各项代谢指标,评价代谢综合征对先兆子痫发病的影响.结果 先兆子痫组D-二聚体水平、血浆组织因子(TF)和游离因子抑制物(f-TFP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等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对先兆子痫的发病有影响,且指标水平随着发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趋势.

    作者:邹玉萍;邹泰昆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风湿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

    选取16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对护理组患者进行专业的干预护理,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方法康复,跟踪记录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生存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及10min步行距离.护理组患者的生存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及10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对风湿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进行合理的干预护理能够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眼肌直刺特色疗法对麻痹性斜视的疗效

    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60例麻痹性斜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眼肌直刺特色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现代医学方法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0%,两组疗效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斜视程度的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眼肌直刺特色疗法对麻痹性斜视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齐晓芸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硬化的评价与脑梗死的关系探讨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脑梗死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3月收集的60例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就诊的50例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TOSHIBA(东芝)Nemio 20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10例患者的颈动脉管径、内壁及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测定,评价脑梗死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结果 (1)观察组颈动脉硬化发生率为86.7%,远高于对照组颈动脉硬化发生率(14.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284,P<0.01).(2)脑梗死多病灶组颈动脉硬化发生率远高于单一病灶组(x2=11.365,P<0.01).(3)复发组颈动脉硬化发生率远高于首发组(x2=15.772,P<0.01).结论 脑梗死与颈动脉硬化有一定相关性,尤其与脑梗死病灶数量、发生次数有密切关系.

    作者:吴伟军;陈汉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实践探究

    医院的主要目的是向人们提供医疗护理服务,护理的安全问题可以反映医院护理质量的高低,能否为患者提供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关系到医院的正常秩序.因此,医院护理安全管理非常重要.本文主要探讨和研究了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措施.

    作者:徐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普外科病人手术风险评分在术后分级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选取60例普外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其中试验组使用手术风险评分后进行分级护理,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护理.经手术风险评分后对患者进行术后分级护理的试验组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得分明显比对照组高.根据风险评分给普外科术后病人针对性地实施分级护理,具有明显的护理疗效及取得患者极高的满意度,能给病人提供更优质、安全及高效的针对性护理服务.

    作者:谢雪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MIF在膝骨关节炎中的作用及其与IL-1β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膝骨关节炎患者45例,正常人28例,应用EHSA测定MIF和IL-1β在关节滑液中的表达程度.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滑液中MIF及IL-1β表达水平作单因素方差分析.MIF的KOA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KOA患者的滑液中MIF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1β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KOA患者的滑液中IL-1β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中MIF与IL-1β水平作Spearma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r=0.945(P<0.01),两者呈正相关.结论 MIF可能是KOA发病过程中促进关节滑液炎症、介导软骨退变的重要因子.

    作者:邝立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6年9月~201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依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临床治疗,试验组患者行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pH值、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平均动脉压(MAP)、呼吸(R)和心率(HR)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COPD患者接受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方杨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不同肝胆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肝胆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入院进行肝胆手术的17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应用单因素及Logistic分析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对肝胆手术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相关因素为合并糖尿病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方法、切口大小、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术后并发症.经过单因素分析,排除次要的相关因素,对主要的相关因素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为主要相关因素.结论 不同肝胆手术部位感染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对此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作者:贾学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饮食指导模式对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低蛋白饮食治疗依从性研究

    目的 研究两种不同饮食指导模式对住院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低蛋白饮食(LPD)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探讨有利于提高LPD治疗依从性的饮食指导方案.方法 确诊CKD3、4期住院患者58例,按区组随机法分为改良模式组(研究组)和一般模式组(对照组)各29例,住院后均接受饮食指导,研究组采用包含食物模具和照片、蛋白质交换份选择表、个性化参考食谱、患者家属旁听等四方面内容的模式;对照组采用包含宣教指导资料、个性化参考食谱、无家属旁听的模式.两组饮食指导后1、2、3d用24h膳食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计算并比较患者平均每日热量摄入量(DEI)、蛋白质摄入量(DPI)、优质蛋白质摄入量(HQPI);比较两组DPI与蛋白质推荐摄入量(RPI)的顺应性;并对两组患者的LPD知识和行为态度进行问卷调查评分及分析.结果 两组DEI、RPI无显著差异(P=0.910);改良模式组DPI、DPI与RPI的差值显著低于一般模式组(P=0.032,P=0.013),HQPI/DPI≥50%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一般模式组(P=0.009),提示改良模式组患者对RPI依从性较高;改良模式组LPD知识与行为态度问卷总评分显著高于一般模式组(P<0.001),两组行为态度良好、行为态度一般和行为态度差的构成有显著差异(P=0.035).结论 包含食物模具和照片、蛋白质交换份选择表、个性化参考食谱和患者家属旁听的改良饮食指导模式可显著提高CKD患者LPD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陈艳鸿;曲黔;陈丽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78例脑出血急性期的护理体会

    对78例脑出血患者的急性期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78例中4例死亡,2例未愈自动出院,痊愈72例.强化对患者的护理及对病情的观察能够提高治愈率,而有效的出院指导、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能够切实的减少脑出血病情的反复发作.

    作者:曾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

    将78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抗生素治疗,痰热清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结果痰热清组在治愈率和临床症状体征消除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痰热清注射可提高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抗生素治疗效果,缩短病程,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蔡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影响肝功能检验结果的临床分析与研究

    目的 探讨标本发生溶血现象对肝功能分析的干扰和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门诊患者112例空腹静脉血液,制备正常血清和溶血血清,用生化分析仪检测并比较两组标本肝功能检查结果有无明显差异.结果 溶血前后血液样本中TBIL、DBIL、TP、ALB、ALT和AST均显著或极显著增高(P<0.05或P<0.01),GGT、ALP均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 溶血对多项肝功能检验的准确性有明显的影响,临床应加以避免.

    作者:王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可来福接头在静脉留置针封管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将2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使用可来福接头封管,对照组采用肝素帽封管,观察两组患者封管效果.结果可来福接头封管较肝素帽封管发生回血率低(P<0.05),堵管率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陈建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128层VCT全尿路扫描及三维后处理技术对泌尿系结石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128层容积CT(VCT)全尿路扫描及三维后处理技术对泌尿系结石及其并发症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临床拟诊尿路结石而进行全尿路CT容积扫描的214例患者者,均以0.625mm层厚、层距重建数据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成像(CPR)、容积成像(VR)等三维后处理,结合原始横断面图像进行分析诊断.结果 214例患者中发现泌尿系各类结石311枚,其中位于肾盂肾盏者42枚,输尿管上段91枚,中段48枚,下段96枚,膀胱内28枚、后尿道6枚,输尿管结石部位以上尿路均不同程度扩张积水,其中伴有肾盂肾炎或膀胱炎等改变者67例,未发现结石者15例.结论 全尿路螺旋CT扫描并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是确诊泌尿系结石及相关并发症直观、简单、可靠的方法.

    作者:王骏;黄正林;张海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