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128例临床分析

陈静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 骨质疏松,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对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与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128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观察组和健康组,对其展开相应的骨密度以及骨代谢指标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腰椎、股骨颈、三角区以及转子部骨密度较健康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BGP、PTH以及尿D-Pyr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即可出现骨质疏松,而由此导致的骨折发生率明显增加,骨质疏松主要与骨吸收增加有关,临床应给予关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代谢综合征对先兆子痫发病的影响

    目的 研究代谢综合征对先兆子痫发病的影响.方法 2010年2月~2012年10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待产孕妇中选取先兆性子痫孕妇81例为先兆子痫组,同期正常孕妇41例为正常妊娠组,非妊娠体检妇女32例为正常对照组,检验各组的D-二聚体水平、血浆组织因子(TF)和游离因子抑制物(f-TFP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等各项代谢指标,评价代谢综合征对先兆子痫发病的影响.结果 先兆子痫组D-二聚体水平、血浆组织因子(TF)和游离因子抑制物(f-TFP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等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对先兆子痫的发病有影响,且指标水平随着发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趋势.

    作者:邹玉萍;邹泰昆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饮食护理干预对过敏性紫癜患者影响的效果观察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65例,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饮食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皮肤紫癜消失时间以及腹痛消失时间分别为9.4±2.8d、6.1±1.5d,住院时间为10.9±1.5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2±4.0d、9.6±2.3d及13.8±2.2d,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个月,观察组的疾病复发率为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护理干预对过敏性紫癜患者影响显著,能够缩短患者的病程,促进患者康复,并有效防止复发,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玉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 进一步熟悉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不良反应,掌握其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处理办法.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性总结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时出现的不同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不良反应有因可寻,且能防能控.结论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在临床应用安全,应成为我国所有精神卫生机构中普及并成为基本的治疗项目之一.

    作者:詹生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末梢血、静脉血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寻求准确有效采血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382例住院采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于同一时间采集末梢血、静脉血,比较两种采血方法标本的血常规结果.结果 末梢血与静脉血WBC、RBC、Hb、MVHC、Hct、MCV、PLT等7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MVH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现代临床应用静脉血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误差小、受外界环境影响小,是首选的血常规检验采血方法.

    作者:叶国华;邹尚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

    将78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抗生素治疗,痰热清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结果痰热清组在治愈率和临床症状体征消除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痰热清注射可提高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抗生素治疗效果,缩短病程,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蔡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硬化的评价与脑梗死的关系探讨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脑梗死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3月收集的60例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就诊的50例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TOSHIBA(东芝)Nemio 20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10例患者的颈动脉管径、内壁及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测定,评价脑梗死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结果 (1)观察组颈动脉硬化发生率为86.7%,远高于对照组颈动脉硬化发生率(14.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284,P<0.01).(2)脑梗死多病灶组颈动脉硬化发生率远高于单一病灶组(x2=11.365,P<0.01).(3)复发组颈动脉硬化发生率远高于首发组(x2=15.772,P<0.01).结论 脑梗死与颈动脉硬化有一定相关性,尤其与脑梗死病灶数量、发生次数有密切关系.

    作者:吴伟军;陈汉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护理方法分析

    选取进行头皮静脉穿刺的患儿100例,分析临床护理方法.100例患儿中,91例患儿一次穿刺成功,6例患儿两次穿刺成功,3例患儿两次以上成功.掌握良好的穿刺方法,减少重复穿刺次数,从而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萧彩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超声雾化吸入两种不同途径给药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60例临床疗效观察

    将1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80例,采用口管吸入方法;观察组80例,采用鼻管吸入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在雾化吸入后咳嗽、流涎、口唇发绀,治疗中断较观察组明显增多(P<0.01),观察组咳嗽减轻,肺部干性啰音,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且平均住院天数缩短,住院药品费用减少(P<0.01)、护理满意度提高.鼻管超声雾化吸入法对减轻咳嗽,肺部哮鸣间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咳嗽、流涎、口唇发绀、治疗中断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缩短,住院药品费用减少,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李秀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抗生素在社区医院呼吸内科应用的效果

    分析我院2009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呼吸内科疾病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通过进行统计学分析可以得知抗生素的使用在呼吸内科达78%,其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抗生素是社区医院呼吸内科常用的一种抗菌药物,其种类繁多,临床只有合理应用,才能保证抗生素在社区呼吸内科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鼻内窥镜下鼻腔刺血络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5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9例.A组采用鼻内窥镜下鼻腔刺血络治疗,B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C组采用鼻内窥镜下鼻腔刺血络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对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病例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改善,其中C组病例临床疗效优于A、B组(P<0.01).鼻内窥镜下鼻腔刺血络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近期疗效显著.

    作者:邓华;肖家翔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腹股沟疝临床护理路径在乡镇医院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腹股沟疝临床护理路径在乡镇医院的应用.方法 选取腹股沟疝手术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参照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健康教育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健康教育掌握情况、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乡镇医院实施腹股沟疝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增加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开展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为基层医院护士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捷径.

    作者:欧香连;张斌;何丽琼;彭燕飞;毛淑芬;房珠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人性化护理对住院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收治的40例长期住院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宣教、环境、态度等护理项目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人性化护理可大大改善患者的各项综合要求,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金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高血压脑出血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与微创血肿碎吸术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分析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及微创血肿碎吸术组.结果 微创组患者手术后恢复87.8%,明显高于开颅组患者的65.7%,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开颅组患者的致死致残率为34.3%,微创组为12.2%,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术后的GCS评分,微创组为12.8±2.1,开颅组为9.5±3.7,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微创血肿碎吸术能有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致死致残率相对较低,恢复较好.

    作者:陈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选取114例行传统疝修补术作为对照组,114例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作为观察组,共228例.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在术中出血量比较上;在手术平均时间、术后下地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在术后腰部不适、阴囊水肿、尿潴留、切口处水肿以及切口疼痛并发症发病率;观察组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效果好、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维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百令胶囊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抽取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或其他对症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应用白令胶囊和依那普利口服,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个月,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化验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等化验指标均明显好转,观察组的情况比对照组情况明显要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采用常规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基础上口服白令胶囊、依那普利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宏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推拿配合舒适颈枕治疗颈椎病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推拿手法配合舒适颈枕对各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120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应用推拿手法配合舒适颈枕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推拿手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及VAS评分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前降低,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 推拿手法配合舒适颈枕治疗颈椎病疗效确切,安全无副作用,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及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科学;盖娟娟;龙文醒;刘文刚;吴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唑来膦酸治疗42例初发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评价疗效和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骨痛缓解有效率为69.05%(29/42),临床获益率为83.33%(35/42);单纯唑来膦酸治疗,有效率为40.0% (2/5);合并化疗者,有效率为72.97% (27/37);体力状况ECOG评分改善有效率56.67%(17/30).不良反应主要为低钙血症.结论 唑来膦酸联合化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骨痛有明显止痛作用,可明显改善体力状况,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覃慕萍;谢杰雄;李伟卓;崔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对高血压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选择2009年5月~2012年1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对症处理,其中对照组奥美拉唑静脉滴注,试验组则采用静脉点滴泮托拉唑.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有所缓解,止血效果较佳.试验组患者的显效率达60.87%,有效率达91.03%,而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55.00%,有效率为85.0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x2=0.41,P>0.05);两组患者显效率比较,差异也无明显统计学意义(x2=0.15,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也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均有效,且安全性可靠,但泮托拉唑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较为稳定,临床上两种药物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可以选择应用.

    作者:何若雯;向薇;马慧敏;乐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针灸联合加味牵正散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将我科2008 ~2011年所接收的76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加味牵正散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痊愈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6%,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面神经炎的治疗中,针灸联合加味牵正散的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可推广使用.

    作者:钟贤;林毅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丙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清RNA与抗HCV定量检测及其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实验诊断方法在丙型肝炎(丙肝)检测中的应用价值,了解丙型肝炎病人在治疗过程中HCV-RNA含量与血清ALT、前白蛋白、胆红素等生化指标变化的相关性.并探讨HCV RNA定量与ALT、PA、TBIL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57例丙型肝炎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增强化学发光法(CI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FQ-RT-PCR)进行检测,应用AU2700型自动生化仪及其生化检测试剂检测全部标本ALT、PA、TBIL指标.结果ELISA、CIA及PCR方法检测样本丙肝阳性率分别为77.2%、78.9%和84.2%;三组x2检验没有统计学意义,HCVRNA含量呈阳性的样本中,ALT异常率与HCVRNA含量间呈正相关P<0.01,而ALT数值的变化与HCV RNA含量并无相关性(P>0.05).PA在治疗前后升高差异显著(P<0.05),可与HCVRNA、ALT联合监测丙肝治疗过程中肝功变化.结论 ELISA诊断试剂盒较CIA法检测丙肝抗体同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在临床诊断中联合PCR检测HCVRNA能提高HCV感染诊断的阳性率;HCVRNA含量反映了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和患者的病程变化,并且在丙肝治疗进程中能与ALT、PA联合监测疗效.

    作者:张秀英;顾建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