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生名
目的 研究代谢综合征对先兆子痫发病的影响.方法 2010年2月~2012年10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待产孕妇中选取先兆性子痫孕妇81例为先兆子痫组,同期正常孕妇41例为正常妊娠组,非妊娠体检妇女32例为正常对照组,检验各组的D-二聚体水平、血浆组织因子(TF)和游离因子抑制物(f-TFP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等各项代谢指标,评价代谢综合征对先兆子痫发病的影响.结果 先兆子痫组D-二聚体水平、血浆组织因子(TF)和游离因子抑制物(f-TFP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等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对先兆子痫的发病有影响,且指标水平随着发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趋势.
作者:邹玉萍;邹泰昆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推拿手法配合舒适颈枕对各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120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应用推拿手法配合舒适颈枕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推拿手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及VAS评分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前降低,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 推拿手法配合舒适颈枕治疗颈椎病疗效确切,安全无副作用,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及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科学;盖娟娟;龙文醒;刘文刚;吴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标本发生溶血现象对肝功能分析的干扰和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门诊患者112例空腹静脉血液,制备正常血清和溶血血清,用生化分析仪检测并比较两组标本肝功能检查结果有无明显差异.结果 溶血前后血液样本中TBIL、DBIL、TP、ALB、ALT和AST均显著或极显著增高(P<0.05或P<0.01),GGT、ALP均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 溶血对多项肝功能检验的准确性有明显的影响,临床应加以避免.
作者:王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选取进行头皮静脉穿刺的患儿100例,分析临床护理方法.100例患儿中,91例患儿一次穿刺成功,6例患儿两次穿刺成功,3例患儿两次以上成功.掌握良好的穿刺方法,减少重复穿刺次数,从而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萧彩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将78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抗生素治疗,痰热清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结果痰热清组在治愈率和临床症状体征消除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痰热清注射可提高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抗生素治疗效果,缩短病程,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蔡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60例麻痹性斜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眼肌直刺特色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现代医学方法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0%,两组疗效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斜视程度的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眼肌直刺特色疗法对麻痹性斜视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齐晓芸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末梢血、静脉血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寻求准确有效采血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382例住院采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于同一时间采集末梢血、静脉血,比较两种采血方法标本的血常规结果.结果 末梢血与静脉血WBC、RBC、Hb、MVHC、Hct、MCV、PLT等7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MVH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现代临床应用静脉血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误差小、受外界环境影响小,是首选的血常规检验采血方法.
作者:叶国华;邹尚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128层容积CT(VCT)全尿路扫描及三维后处理技术对泌尿系结石及其并发症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临床拟诊尿路结石而进行全尿路CT容积扫描的214例患者者,均以0.625mm层厚、层距重建数据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成像(CPR)、容积成像(VR)等三维后处理,结合原始横断面图像进行分析诊断.结果 214例患者中发现泌尿系各类结石311枚,其中位于肾盂肾盏者42枚,输尿管上段91枚,中段48枚,下段96枚,膀胱内28枚、后尿道6枚,输尿管结石部位以上尿路均不同程度扩张积水,其中伴有肾盂肾炎或膀胱炎等改变者67例,未发现结石者15例.结论 全尿路螺旋CT扫描并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是确诊泌尿系结石及相关并发症直观、简单、可靠的方法.
作者:王骏;黄正林;张海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65例,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饮食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皮肤紫癜消失时间以及腹痛消失时间分别为9.4±2.8d、6.1±1.5d,住院时间为10.9±1.5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2±4.0d、9.6±2.3d及13.8±2.2d,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个月,观察组的疾病复发率为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护理干预对过敏性紫癜患者影响显著,能够缩短患者的病程,促进患者康复,并有效防止复发,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玉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对局灶性胃缺血再灌注血浆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A2(TXA2)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药物用生理盐水配制成相应浓度,给药体积均为0.5ml/100g.连续给药3d,1次/d;第1、2、3次给药分别在造模前30min,第4、5次给药分别在造模后6和12h.对照组给予注射同等浓度的生理盐水.结果 实验组6-Keto-PGFIα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七总皂苷能通过降低TXA2合成,升高PGI2,达到对局灶性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
作者:邓海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CT检查联合VEGF-C表达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西门子双排螺旋CT进行平扫,通过高压注射对比剂后进行全肺增强扫描.淋巴结短径>10mm为淋巴结转移.将收集得到的所有数据和图像,以备分析和使用.VEGF-C检测:对于手术切除的肺部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用SP法测定肺癌组织VEGF-C的表达水平.结果 CT检查对淋巴结转移诊断正确的患者59例,假阳性患者12例,假阴性患者9例.诊断符合率为73.8%.有纵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VEGF-C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纵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结论CT检查联合VEGF-C表达检测能够明显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率,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卢劲松;曾卫东;李希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唑来膦酸治疗42例初发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评价疗效和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骨痛缓解有效率为69.05%(29/42),临床获益率为83.33%(35/42);单纯唑来膦酸治疗,有效率为40.0% (2/5);合并化疗者,有效率为72.97% (27/37);体力状况ECOG评分改善有效率56.67%(17/30).不良反应主要为低钙血症.结论 唑来膦酸联合化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骨痛有明显止痛作用,可明显改善体力状况,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覃慕萍;谢杰雄;李伟卓;崔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随机抽取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科350份呼吸内科住院病历,根据病历对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探讨,并加以分析.350例呼吸内科患者,有290例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了抗生素.比例较高为头孢他啶、头孢哌酮、阿莫西林、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头孢呋辛以及青霉素钠等.对于用药选择,一联用药130例(44.83%);二联用药120例(41.38%);三联用药30例(10.34%);四联用药10例(3.45%).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多用,造成浪费;或者少用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
作者:王陈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脑梗死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3月收集的60例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就诊的50例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TOSHIBA(东芝)Nemio 20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10例患者的颈动脉管径、内壁及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测定,评价脑梗死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结果 (1)观察组颈动脉硬化发生率为86.7%,远高于对照组颈动脉硬化发生率(14.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284,P<0.01).(2)脑梗死多病灶组颈动脉硬化发生率远高于单一病灶组(x2=11.365,P<0.01).(3)复发组颈动脉硬化发生率远高于首发组(x2=15.772,P<0.01).结论 脑梗死与颈动脉硬化有一定相关性,尤其与脑梗死病灶数量、发生次数有密切关系.
作者:吴伟军;陈汉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阿片类药物应用于剖宫产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本院行剖宫产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60例,采用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方案;对照组60例,采用盐酸罗哌卡因麻醉方案.观察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术后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感觉阻滞高平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romag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4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石平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进一步熟悉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不良反应,掌握其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处理办法.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性总结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时出现的不同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不良反应有因可寻,且能防能控.结论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在临床应用安全,应成为我国所有精神卫生机构中普及并成为基本的治疗项目之一.
作者:詹生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利多卡因、无水乙醇在肾囊肿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50例肾囊肿采用利多卡因、无水乙醇注射治疗,36例肾囊肿采用无水乙醇治疗,对疗效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用利多卡因组和未用利多卡因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利多卡因、无水乙醇在肾囊肿治疗,具有创伤小、简单易行、副反应小、疗效肯定,易被接受.注射利多卡因在硬化治疗中应推广.
作者:杨芳;周宏伟;张黎敏;朱芸;李江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对我院2010年3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使用健脑生髓汤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健脑生髓汤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疗效.经过治疗,100例脑血管病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中治愈52例,显效26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0%.健脑生髓汤治疗脑血管疾病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瘀和补血益气等功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作者:陈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探讨影响眼科护理的相关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减少眼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对治疗的2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眼科风险相关的影响因素,并制定解决措施.眼科护理中风险相关因素较多,主要包括:专科疾病的影响因素、护理水平较低、护士的责任心不强、用药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隐患等,针对上述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眼科风险的发生.提高护士责任心,加强护士的临床专业技术及护理思维能力,进行积极的健康教育,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潜在风险的发生.
作者:徐小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2010年12月~2011年3月广州市海珠区全日制在校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方法 广州市海珠区内随机抽取4所全日制小学,共108个班级,由眼科医生进行眼部专科检查,排除眼部器质病变导致视力不良的学生,以及除检查当日请假、不配合等小学生外,实际对4365名小学生进行裸眼远视力检查,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x2检验比较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小学生的视力不良状况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受检小学生不良视力总患病率为55.83%,其中一年级44.81% (298/665),二年级45.95%(318/692),三年级52.12%(357/685),四年级53.67%(402/749),五年级62.48% (493/789),六年级72.48% (569/785).各年级患病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x2-139.68).男生视力不良患病率为50.10%,女生视力不良患病率为61.02%,女生患病率显著高于男生(P<0.05,x2=43.48).六年级学生中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达51.67%,是一年级的3倍.结论 广州市海珠区小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高于2004年广州市小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且随着年级的升高患病率逐渐升高,视力不良的严重程度逐渐加重,女生视力不良患病率显著高于男生.
作者:廖志群;黄健欢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