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戎
目的 评价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唑来膦酸治疗42例初发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评价疗效和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骨痛缓解有效率为69.05%(29/42),临床获益率为83.33%(35/42);单纯唑来膦酸治疗,有效率为40.0% (2/5);合并化疗者,有效率为72.97% (27/37);体力状况ECOG评分改善有效率56.67%(17/30).不良反应主要为低钙血症.结论 唑来膦酸联合化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骨痛有明显止痛作用,可明显改善体力状况,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覃慕萍;谢杰雄;李伟卓;崔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分析184例患者的资料.本组184例中,除1例大面积面部裂伤患者伤口术后轻度液化,伤口愈合时间延长之外,其余伤口均在获Ⅰ期愈合.红霉素眼膏对术后无菌伤口的换药,效果良好,值得应用.
作者:蔡天刚;田荣祥;代福月 刊期: 2013年第04期
2010年5月~2011年5月30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观察组在进行普外科围手术期进行1h使用抗生素静脉滴注1次,手术时间超过3h的患者需要多滴注1次,A类、B类患者切口手术后不再使用抗生素,C类患者切口手术后12h后再滴注1次,滴注之后就不再使用抗生素.对照组于术后当天开始使用抗生素,连续使用5h.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伤口感染程度与手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伤口感染程度不明显,没有很大的变化;而观察组在手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都低于对照组.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普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而且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量.
作者:李群刚;潘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518例,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其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结果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518例中,轻症患儿470例均痊愈出院;重症患儿48例中转送上级医院治疗13例,痊愈出院34例,死亡1例.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病情,通过早期治疗能够延缓或阻断病情的进展.
作者:廖秀春;李巧芳;陈坤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方法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各类需进行腹部或四肢手术的患儿,共计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患儿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神经阻滞麻醉:B组患儿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麻醉;C组患儿采用传统的氯胺酮麻醉.对比三组患儿的基本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和B组患儿的呼吸、心率较C组低(P<0.05),三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A、B组患儿的肌松情况良好,没有明显的体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C组患儿的肌松情况良,但是偶有体动及少许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且有效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后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60例麻痹性斜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眼肌直刺特色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现代医学方法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0%,两组疗效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斜视程度的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眼肌直刺特色疗法对麻痹性斜视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齐晓芸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MIF在膝骨关节炎中的作用及其与IL-1β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膝骨关节炎患者45例,正常人28例,应用EHSA测定MIF和IL-1β在关节滑液中的表达程度.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滑液中MIF及IL-1β表达水平作单因素方差分析.MIF的KOA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KOA患者的滑液中MIF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1β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KOA患者的滑液中IL-1β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中MIF与IL-1β水平作Spearma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r=0.945(P<0.01),两者呈正相关.结论 MIF可能是KOA发病过程中促进关节滑液炎症、介导软骨退变的重要因子.
作者:邝立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对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效果,关注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诊治的10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53例,应用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53例,应用普通钢板治疗,观察二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肱骨近端骨折应用锁定钢板的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好,随访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茂;黄敬东;张敏;吴新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5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9例.A组采用鼻内窥镜下鼻腔刺血络治疗,B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C组采用鼻内窥镜下鼻腔刺血络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对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病例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改善,其中C组病例临床疗效优于A、B组(P<0.01).鼻内窥镜下鼻腔刺血络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近期疗效显著.
作者:邓华;肖家翔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探讨圣约翰草提取物对合并焦虑、抑郁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68例老年心衰患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圣约翰草提取物组(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圣约翰草提取物300mg,口服,tid,治疗2w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并检测HAMD评分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结果圣约翰草提取物组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及HAMD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浆AngⅡ明显下降.圣约翰草提取物能改善心衰合焦虑及抑郁症患者的疗效.
作者:李洪涛;王静;王小乐;唐光能;桑晓楠;洪炳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随机抽取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科350份呼吸内科住院病历,根据病历对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探讨,并加以分析.350例呼吸内科患者,有290例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了抗生素.比例较高为头孢他啶、头孢哌酮、阿莫西林、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头孢呋辛以及青霉素钠等.对于用药选择,一联用药130例(44.83%);二联用药120例(41.38%);三联用药30例(10.34%);四联用药10例(3.45%).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多用,造成浪费;或者少用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
作者:王陈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急诊收治的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护理,观察组加强整体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抑郁及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为82.5%;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3例,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加强对急诊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情绪及复发率,为生存质量的改善提供了保障.
作者:周丽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不同三联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伴消化性溃疡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88%,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的溃疡愈合时间及幽门螺杆菌根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具有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服药依从性高等优点,是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理想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莲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选择2009年5月~2012年1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对症处理,其中对照组奥美拉唑静脉滴注,试验组则采用静脉点滴泮托拉唑.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有所缓解,止血效果较佳.试验组患者的显效率达60.87%,有效率达91.03%,而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55.00%,有效率为85.0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x2=0.41,P>0.05);两组患者显效率比较,差异也无明显统计学意义(x2=0.15,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也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均有效,且安全性可靠,但泮托拉唑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较为稳定,临床上两种药物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可以选择应用.
作者:何若雯;向薇;马慧敏;乐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6年9月~201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依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临床治疗,试验组患者行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pH值、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平均动脉压(MAP)、呼吸(R)和心率(HR)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COPD患者接受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方杨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1病例报告例1:熊某,女,39岁,已婚.于2008年6月6日因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在我站行剖腹探查术、病灶切除术及左侧输卵管结扎术(结扎术式为结扎剪断式),术后恢复月经1次,即2008年7月22日.因停经52d伴左下腹隐痛,不规则阴道流血3d于2008年9月14日再次来我站就诊,查体:T36.8℃,P 88次/min,R 24次/min,BP 90/60mmHg,轻度贫血貌,心肺无异常,腹软,左下腹压痛;盆腔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型,阴道少量血迹,宫颈肥大,举痛明显,未见着色,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后穹窿饱满,穿刺抽出5ml不凝血,左侧附件区增厚、压痛,右附件区压痛不明显;实验室检查:尿HCG阳性,Hb:100g/L,WBC:4.6×109/L,分类N:0.72,L:0.28;B超提示:宫腔内未见孕囊,左附件区见低密度混合占位包块,后穹窿2cm液性暗区,右附件显示不清,初步诊断:左侧输卵管妊娠.
作者:金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对收治的38例血液透析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发病原因,加强护理手段,从而提高患者的存活率.经有效治疗与护理干预后,38例患者全部治愈,心衰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无死亡病例出现.通过加强对血液透析期间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较少发生术后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孔令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2010年12月~2011年3月广州市海珠区全日制在校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方法 广州市海珠区内随机抽取4所全日制小学,共108个班级,由眼科医生进行眼部专科检查,排除眼部器质病变导致视力不良的学生,以及除检查当日请假、不配合等小学生外,实际对4365名小学生进行裸眼远视力检查,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x2检验比较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小学生的视力不良状况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受检小学生不良视力总患病率为55.83%,其中一年级44.81% (298/665),二年级45.95%(318/692),三年级52.12%(357/685),四年级53.67%(402/749),五年级62.48% (493/789),六年级72.48% (569/785).各年级患病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x2-139.68).男生视力不良患病率为50.10%,女生视力不良患病率为61.02%,女生患病率显著高于男生(P<0.05,x2=43.48).六年级学生中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达51.67%,是一年级的3倍.结论 广州市海珠区小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高于2004年广州市小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且随着年级的升高患病率逐渐升高,视力不良的严重程度逐渐加重,女生视力不良患病率显著高于男生.
作者:廖志群;黄健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休克、抗过敏和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但其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中尚存有争议.本文总结了糖皮质激素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脊髓损伤、高血压脑出血和脑创伤等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糖皮质激素在神经外科的临床治疗应用.
作者:郭杵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2009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可能发生肩难产的产妇90例,采用随机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肩难产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x2=16.8,P<0.01);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4.17,P<0.05).预见性护理能够显著降低肩难产发生率以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婕婧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