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华;曹烽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90例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儿均采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分别采用大剂量的甲泼尼龙和小剂量的甲泼尼龙对患儿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发现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患者的发热持续时间、易惊缓解时间、心率恢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的甲泼尼龙对患儿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敏;朱俊;杨茜;张敬;方文敏;李立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研究组患儿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应用红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以及咳嗽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6.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是临床上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较佳选择。
作者:林忠胜;郭廷耀 刊期: 2013年第13期
选取收治的47例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基础药物同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西律治疗,对照组只是采用基础药物同美西律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78.26%,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西律对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减缓或避免患者心律出现异常现象,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美根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与弥可保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接受丹参酮-ⅡA、弥可保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仅接受弥可保治疗的30例患者作对照。结果观察组在正中、腓总神经的MCV和SCV恢复方面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3.3%(P<0.05),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酮-ⅡA与弥可保联合能显著提高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降低患者自觉症状,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李芳 刊期: 2013年第13期
收治39例手外伤患者,在患者修复后,对其进行康复训练。早期阶段:对患者进行被动的屈伸和主动伸直等活动,中期阶段:指导患者进行轻度主动活动,后期阶段:让患者进行主动屈手活动。20d后,对活动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在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后,其恢复情况为:优33例,占84.6%;良4例,占10.3%;差2例,占5.1%;恢复优良率为94.9%。在手外伤肌腱修复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减轻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优若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高氧液在治疗兔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中脑血管痉挛的疗效及其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新的治疗脑血管痉挛的技术奠定基础。方法以二次注血法,建立0~72h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物模型(n=6),72h组以高氧液(20mg/kg)静脉注射,取脑脊液分析S-100B的浓度,取脑组织观察其脑水肿程度的变化。结果不同时间段痉挛组的S-100B蛋白水平均较正常组明显上调(P<0.01),且在不同时间段中,S-100B蛋白的变化与脑血管痉挛严重程度呈正性相关(P<0.01);各组均以20mg/kg的量给予高氧液后,治疗组S-100B蛋白水平均较其对应的损伤组明显降低(P<0.01),脑水肿程度得到明显缓解。结论高氧液在治疗脑损伤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氧液具有促醒、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的作用。
作者:熊进挺;邓培刚;章升国;王新刚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内括约肌侧切术在陈旧性肛裂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4例陈旧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内括约肌侧切术,对照组采用后正中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2%(41/42),对照组总有效率92.86%(39/4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创面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治疗陈旧性肛裂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洪波 刊期: 2013年第13期
选择2010年2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高位截瘫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采用整体化护理,对照组(43例)采取传统护理,比较两者护理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化护理促进高位截瘫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春娥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丁对2型糖尿病颈内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丁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从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颈动脉轻中度增厚的12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控制饮食、健康锻炼的基础上予以降血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经过严格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颈内-中膜的厚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颈内-中膜的厚度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丁对2型糖尿病颈内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干预效果明显,能降低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稳定并逆转粥样斑块,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班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3期
选取被确诊的93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6例采用缓释硝苯地平治疗,治疗组47例采用缓释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治疗周期为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心率与血压的变化。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缓释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比较显著,既可以有效降低血压,使用过程也比较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智;孙国政 刊期: 2013年第13期
选取收治的8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新活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缓解率及降低血BNP浓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改善左室射血分数上无明显差异(P>0.05)。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行新活素治疗取得的近期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胡迎富;代治国;陈亚锋;孔祥辉;王小晴;马薇薇;张弦 刊期: 2013年第13期
将40例高血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予卡托普利、非洛地平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丸治疗,连用4w。结果治疗组血压比对照组下降快,对照组总有效率远低于治疗组,治疗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丹参丸联用卡托普利和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冠心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吴庆柏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结核病患者发生药物性肝炎的临床情况。方法对182例合并乙肝的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中的肝功能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重感染的患者中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害的发生率为27.5%。34例(68%)发生在前3个月内。8例患者出现相关肝炎症状,其中纳差、恶心、呕吐症状常见。16例(32%)需要停药或修改方案,34例(68%)患者经过积极治疗肝功能正常或好转。结论合并乙肝的结核病患者更易发生药物性肝炎。
作者:许光辉;蒙是升;陈华;陈志宇;甄志斌;龙妍帆 刊期: 2013年第13期
将我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70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泮托拉唑)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奥美拉唑),治疗5d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无效率、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和平均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中均效果显著,且有较高安全性,但泮托拉唑起效较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旭;孙雪飞 刊期: 2013年第13期
选取我院2008年9月~2013年2月收治的7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接受常规病毒灵、感冒清以及克感敏治疗,治疗组33例接受银翘散加减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翘散加减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病症,且该药物具有稳定退热的功效,显著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管益民 刊期: 2013年第13期
乳腺疾病中乳腺肿块是具体的临床表现,多数是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由于乳腺肿块有着较为繁多的类型,通常在手术之前无法对恶性或者良性的肿块类型进行确定,常常需要在手术过程中通过冰冻切片对肿瘤的性质进行确定,确保能够对手术范围进行确定,因此,正确的诊断冰冻切片的病理对乳腺疾病的治疗有着非常重的作用。乳腺疾病手术中通过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能够较为有效、快速的对肿块的类型进行确定,且有着较快的迅速性以及较高的准确性等基本特征,广泛的应用在乳腺癌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本文对乳腺癌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进行综述。
作者:毛燕宁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奥曲肽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将收治的52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给予奥曲肽与雷贝拉唑联用,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对两组患者再出血率、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组254例患者临床治愈或好转,总有效率达97.69%;对照组患者中195例临床治愈或好转,总有效率为75.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再出血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奥曲肽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具有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快速止血、再出血率较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贺佳玉 刊期: 2013年第13期
随机抽查我院2012年6~12月200例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病区医嘱,进行回顾性分析。不合理用药58份(29%),主要原因:单次剂量过大,溶媒选择不当,超适用症用药,联用不合理等方面。中药注射剂临床用药仍然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监管。
作者:袁珍娥;郭清文;朱淑萍;蒋申莲 刊期: 2013年第13期
将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瑞芬太尼,对照组给予芬太尼,观察两组患儿血压、心率、苏醒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等。治疗组患儿诱导后心率降低更加明显,且拔管时间、停药至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瑞芬太尼在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中应用效果显著,术后意识、呼吸恢复迅速完善。
作者:陈森林;李建平;温剑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调查儿科药物不良反应及探究其合理用药方案。对660份住院治疗儿科治疗方案进行检查,研究引起儿科用药不良反应的常见药物及其表现,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合理用药的对策。儿科常用药物共有8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其中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例数多,发生不良反应多影响的是消化系统,占56%。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其中有104份的治疗方案不合理,占15.75%。多为用法不当。经过调查研究及开展一系列临床药学服务,能降低儿科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及保障儿童的治疗安全。
作者:陆晓毅 刊期: 2013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