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翘散加减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管益民

关键词:银翘散加减,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疗效, 分析
摘要:选取我院2008年9月~2013年2月收治的7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接受常规病毒灵、感冒清以及克感敏治疗,治疗组33例接受银翘散加减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翘散加减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病症,且该药物具有稳定退热的功效,显著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欣母沛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分析

    探讨欣母沛在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出血中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高危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欣母沛进行防治,对照组应用米索前列醇进行防治,对两组产后出血量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观察组在产后2、24h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产妇的出血发生率(13.3%)明显小于对照组(3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欣母沛在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方面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琴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山蜡梅颗粒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9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在抗炎、补液等相同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再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试验组加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山蜡梅叶颗粒”,治疗7d后比较两组病例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93.8%(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山蜡梅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见效快、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道荣;郭韶华;张春根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新活素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近期疗效分析

    选取收治的8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新活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缓解率及降低血BNP浓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改善左室射血分数上无明显差异(P>0.05)。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行新活素治疗取得的近期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胡迎富;代治国;陈亚锋;孔祥辉;王小晴;马薇薇;张弦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两组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90例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儿均采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分别采用大剂量的甲泼尼龙和小剂量的甲泼尼龙对患儿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发现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患者的发热持续时间、易惊缓解时间、心率恢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的甲泼尼龙对患儿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敏;朱俊;杨茜;张敬;方文敏;李立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防治肛肠疾病术后疼痛临床观察

    选择我院进行肛肠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复方角菜酸酯栓塞入肛门,观察组采用利多卡因胶浆棉条外敷,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利多卡因胶浆可以明显的减轻肛肠疾病手术治疗后患者疼痛情况,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李渭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的应用进展

    免疫组织(IHC)化学染色技术作为科研工作中的常规技术以及病理实验室中的常规技术,它是一门结合了免疫学技术以及免疫学理论的新型技术。由于其具有可以直接定量和定性的来对组织进行观察、定位准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因此,其应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现对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丹桔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长期性留置双腔导管在血透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选取6例双腔长期性置管血透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患者置管方法、适应证、导管使用方法以及常见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分别发生全身感染和局部感染;2例患者存在血流障碍,共透析16次;2例患者血管内形成血栓。对于长期应用双腔静脉导管留置的患者,医护人员应严格无菌操作、正确应用留置导管与封管方法并实施卫生宣教,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春英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结核病患者发生药物性肝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结核病患者发生药物性肝炎的临床情况。方法对182例合并乙肝的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中的肝功能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重感染的患者中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害的发生率为27.5%。34例(68%)发生在前3个月内。8例患者出现相关肝炎症状,其中纳差、恶心、呕吐症状常见。16例(32%)需要停药或修改方案,34例(68%)患者经过积极治疗肝功能正常或好转。结论合并乙肝的结核病患者更易发生药物性肝炎。

    作者:许光辉;蒙是升;陈华;陈志宇;甄志斌;龙妍帆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盐酸洛美沙星眼用凝胶治疗眼部细菌性感染疾病的疗效观察

    探讨和分析盐酸洛美沙星眼用凝胶对眼部细菌性感染疾病患者治疗的效果。173例眼部细菌性感染患者分组为试验组88例和对照组85例,试验组使用盐酸洛美沙星眼用凝胶治疗;对照组使用氧氟沙星眼膏点眼治疗。试验组痊愈78例(88.6%)、显效5例(5.7%)、进步3例(3.4%)、无效2例(2.3%),治疗有效率为97.7%。对照组痊愈65例(76.5%)、显效6例(7.1%)、进步2例(2.4%)、无效12例(14.0%),治疗有效率为86.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细菌性眼部感染疾病采用盐酸洛美沙星眼用凝胶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有效地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黄晓晖;池洲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研究组患儿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应用红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以及咳嗽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6.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是临床上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较佳选择。

    作者:林忠胜;郭廷耀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2例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选择确诊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52例(观察组),接受胃肠减压、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保守治疗,并给予中药汤剂治疗,另选择同期仅接受西医保守治疗的30例患者作对照组。观察组在腹痛缓解、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1%和90.0%(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效果显著,能缩短治疗时间,加速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沈海勇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他汀类药物治疗早期脑梗死疗效观察

    选取2009年7月~2011年7月入住我院治疗早期脑梗死的患者12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治疗,7d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他汀类药物治疗早期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永辉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的临床治疗及体会。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72例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病毒唑治疗)和观察组(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治疗7d,对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提高,肺部异常呼吸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两组均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患儿,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的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晓青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丹参酮-ⅡA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分析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与弥可保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接受丹参酮-ⅡA、弥可保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仅接受弥可保治疗的30例患者作对照。结果观察组在正中、腓总神经的MCV和SCV恢复方面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3.3%(P<0.05),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酮-ⅡA与弥可保联合能显著提高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降低患者自觉症状,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李芳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丹参酮ⅡA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将急诊科收住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分别给予抗凝、吸氧、抗血小板治疗,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加参酮ⅡA联合醒脑静治疗,15d为1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分别对试验组和对照组于治疗前、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本试验共进行3个疗程。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醒脑静联合丹参酮ⅡA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凯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咪达唑仑、芬太尼联合利多卡因胶浆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105例老年患者实施无痛胃镜检查,结果以咪达唑仑+芬太尼+利多卡因胶浆三者联合用药辅助开展检查工作,比单纯使用利多卡因胶浆,可显著缩短检查时间、降低患者不适与不良反应,同时将患者的收缩压以及HR控制于稳定范围。

    作者:周靖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平胃散治疗胃炎的临床观察

    将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3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治疗组给予平胃散治疗,对照组给予呋喃唑酮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19例患者中,治愈15例,好转3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8例,好转6例,无效5例。平胃散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小玲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大黄浸泡液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观察

    随机将50例患有急性胰腺炎的病人分为A组和B组,所有病例都给予基础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A组口服或胃管注入大黄浸泡液,2次/d,100ml/次。大黄浸泡液能帮助患者快速降低血淀粉酶含量及血清CRP,在恢复肠道功能与减轻腹痛方面也更为有效。大黄浸泡液治疗急性胰腺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庆伦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就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将收治的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给予对照组患者丙泊酚进行麻醉,给予观察组患者在丙泊酚的基础上加用芬太尼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术后苏醒时间进行观察和统计。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提高了无痛人流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推广。

    作者:雷在卫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欣母沛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欣母沛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具有产科剖宫产指征,且有宫缩乏力等产后出血因素的孕妇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分娩后给宫体注射20U缩宫素,另取20U缩宫素加入液体静滴,必要时按摩子宫,胎盘剥离面局部出血处予缝扎等常规处理;试验组分娩后以欣母沛250μg 宫体注射,同时行子宫背带式缝合。观察产时、术后2、24h出血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术后各时间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对于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具有安全、高效、迅速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王红英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