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2例

沈海勇

关键词:腹部术后, 炎性肠梗阻, 中西医结合
摘要: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选择确诊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52例(观察组),接受胃肠减压、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保守治疗,并给予中药汤剂治疗,另选择同期仅接受西医保守治疗的30例患者作对照组。观察组在腹痛缓解、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1%和90.0%(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效果显著,能缩短治疗时间,加速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就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将收治的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给予对照组患者丙泊酚进行麻醉,给予观察组患者在丙泊酚的基础上加用芬太尼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术后苏醒时间进行观察和统计。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提高了无痛人流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推广。

    作者:雷在卫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中医温补脾肾法联合腹腔化疗治疗癌性腹水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收治的癌性腹水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应用中医温补脾肾法联合腹腔化疗治疗,对照组应用腹腔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两组患者在3次灌注化疗后的疗效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72.0%)明显大于对照组(4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应用中医温补脾肾法联合腹腔化疗治疗癌性腹水患者具有相对较好的疗效,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爱民;王得梅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复方丹参丸联用卡托普利和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疗效观察

    将40例高血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予卡托普利、非洛地平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丸治疗,连用4w。结果治疗组血压比对照组下降快,对照组总有效率远低于治疗组,治疗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丹参丸联用卡托普利和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冠心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吴庆柏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68例临床疗效观察

    6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试验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结果退热时间、咳嗽好转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阿奇霉素应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领域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蔡蓉蓉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腰椎滑脱后路复位内固定后不同植骨融合方法的研究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后路复位内固定中不同植骨融合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腰椎滑脱患者60例,分成A、B、C组,分别进行行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自体骨植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椎间融合器。术后定期随访,比较其术后效果。结果术后1年各组患者腰椎滑脱均获完全复位,未出现固定螺钉松动、拔出、断裂及腰椎再滑脱现象。椎体融合率A组与B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A组与C 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间隙高度、Naka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腰椎滑脱患者因合理选择植骨方式。

    作者:杨勇胜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的临床治疗及体会。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72例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病毒唑治疗)和观察组(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治疗7d,对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提高,肺部异常呼吸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两组均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患儿,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的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晓青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马来酸曲美布汀与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分析

    探讨应用马来酸曲美布汀与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独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治疗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与黛力新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马来酸曲美布汀与黛力新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黄鹍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重度肺气肿的临床护理体会

    抽取82例患有重度肺气肿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肺气肿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肺气肿病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肺气肿症状缓解时间和接受临床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重度肺气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谢梅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莫西沙星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呼吸科在2011年12月~2012年12月确诊的肺炎患者100例,按照1:1的比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进行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实施左氧氟沙星治疗,仔细观察这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在临床疗效上,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中,两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肺炎的临床诊治过程中,莫西沙星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缩短患者稳定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花花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选取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两组治疗方法在临床疗效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方法均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胜龙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乳腺癌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探究

    乳腺疾病中乳腺肿块是具体的临床表现,多数是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由于乳腺肿块有着较为繁多的类型,通常在手术之前无法对恶性或者良性的肿块类型进行确定,常常需要在手术过程中通过冰冻切片对肿瘤的性质进行确定,确保能够对手术范围进行确定,因此,正确的诊断冰冻切片的病理对乳腺疾病的治疗有着非常重的作用。乳腺疾病手术中通过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能够较为有效、快速的对肿块的类型进行确定,且有着较快的迅速性以及较高的准确性等基本特征,广泛的应用在乳腺癌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本文对乳腺癌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进行综述。

    作者:毛燕宁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CT灌注成像对急性缺血性脑病的诊疗方案选择的意义

    目的:探讨CT关住成像对急性缺血性脑病的诊治方案选得意义。方法选取回顾分析2006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40例急性缺血性脑病患者,均在CT平扫检查的基础上实施CT灌注成像扫描。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与溶栓标准符合,CT灌注成像检查,病灶侧局部rCBF参数、rCBV参数、达峰时间与病灶对侧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IHSS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例患者在溶栓24h后NIHSS评分分值减少幅度≥4分,显著改善,占70%;1例无变化,占5%;5例分值较治疗前增加,占25%。行3个月随访显示,死亡1例,其它无异常表现。结论针对急性缺血性脑病疾病,采用CT灌注成像检查,可对患者脑储备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以利于治疗方案个体化选择,为改善预后创造条件,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朱逸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的应用进展

    免疫组织(IHC)化学染色技术作为科研工作中的常规技术以及病理实验室中的常规技术,它是一门结合了免疫学技术以及免疫学理论的新型技术。由于其具有可以直接定量和定性的来对组织进行观察、定位准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因此,其应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现对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丹桔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使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脂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情况及血脂水平等指标,且不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具有理想、安全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绍堂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护理管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研究

    选取我院从2012年9月~2013年5月男科接收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4例,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采用回顾分析法,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的治疗效果。68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观察组患者满意率达到了9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75%。护理管理中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尚慧敏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50例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A组(小切口弹性髓内钉固定,150例)、B组(钢板内固定,90例)、C组(骨牵引+夹板固定,110例),随访7~12个月,对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 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与B、C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总优良率与B、C组患儿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卓伟;王志远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心得体会

    探讨对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心得体会。对57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措施并进行分析和总结。两组在总有效率、出血停止时间、SAS、SDS、ADL评分和病员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干预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距具有显著性(P<0.05)。对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心理状态的认知能力,促进恢复、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内科病房中的应用

    责任护士包干病人、改变排班模式,责任护士对包干的病人实施全面、全程的护理服务。护理工作质量、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肖利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小儿静脉基础麻醉术后苏醒的影响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40例择期行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全身麻醉的患儿做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 组(瑞芬太尼组)和B 组(芬太尼组)进行麻醉效果对比。结果两组在麻醉平均持续时间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A组需纳洛酮拮抗率60%,B组为80%,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平均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恶心、呕吐5例,明显低于B组20例(P<0.05)。小儿静脉基础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苏醒早,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呈较高水平,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潘洪喜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奥曲肽联合雷贝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奥曲肽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将收治的52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给予奥曲肽与雷贝拉唑联用,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对两组患者再出血率、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组254例患者临床治愈或好转,总有效率达97.69%;对照组患者中195例临床治愈或好转,总有效率为75.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再出血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奥曲肽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具有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快速止血、再出血率较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贺佳玉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