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
选择2010年2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高位截瘫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采用整体化护理,对照组(43例)采取传统护理,比较两者护理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化护理促进高位截瘫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春娥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后路复位内固定中不同植骨融合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腰椎滑脱患者60例,分成A、B、C组,分别进行行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自体骨植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椎间融合器。术后定期随访,比较其术后效果。结果术后1年各组患者腰椎滑脱均获完全复位,未出现固定螺钉松动、拔出、断裂及腰椎再滑脱现象。椎体融合率A组与B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A组与C 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间隙高度、Naka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腰椎滑脱患者因合理选择植骨方式。
作者:杨勇胜 刊期: 2013年第13期
选取收治的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进行吗丁啉和庆大霉素等西药治疗,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赤白益胃汤,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0%,治疗组有效率为93.3%,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结合赤白益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着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黄涛 刊期: 2013年第13期
105例老年患者实施无痛胃镜检查,结果以咪达唑仑+芬太尼+利多卡因胶浆三者联合用药辅助开展检查工作,比单纯使用利多卡因胶浆,可显著缩短检查时间、降低患者不适与不良反应,同时将患者的收缩压以及HR控制于稳定范围。
作者:周靖 刊期: 2013年第13期
选取收治的癌性腹水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应用中医温补脾肾法联合腹腔化疗治疗,对照组应用腹腔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两组患者在3次灌注化疗后的疗效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72.0%)明显大于对照组(4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应用中医温补脾肾法联合腹腔化疗治疗癌性腹水患者具有相对较好的疗效,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爱民;王得梅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90例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儿均采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分别采用大剂量的甲泼尼龙和小剂量的甲泼尼龙对患儿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发现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患者的发热持续时间、易惊缓解时间、心率恢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的甲泼尼龙对患儿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敏;朱俊;杨茜;张敬;方文敏;李立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欣母沛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具有产科剖宫产指征,且有宫缩乏力等产后出血因素的孕妇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分娩后给宫体注射20U缩宫素,另取20U缩宫素加入液体静滴,必要时按摩子宫,胎盘剥离面局部出血处予缝扎等常规处理;试验组分娩后以欣母沛250μg 宫体注射,同时行子宫背带式缝合。观察产时、术后2、24h出血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术后各时间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对于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具有安全、高效、迅速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王红英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患病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治疗策略,提高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调查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67例,将患者分为抑郁组及非抑郁组,同时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数据。结果6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抑郁患病率为61%,抑郁患者中独身率,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抑郁患者,而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则明显偏低,进一步发现患者的年龄,性别,透析时间,文化程度,及透析充分性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抑郁患病率高,与婚姻状况,肾性贫血,慢性炎症及营养状态有关,其中婚姻状况,血红蛋白的水平可能是重要的相关因素。
作者:杨雄;任世福 刊期: 2013年第13期
将来院就诊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应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治疗组应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的副作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对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明显,临床副作用发生率较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吕晓鹏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分析使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脂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情况及血脂水平等指标,且不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具有理想、安全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绍堂 刊期: 2013年第13期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40例择期行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全身麻醉的患儿做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 组(瑞芬太尼组)和B 组(芬太尼组)进行麻醉效果对比。结果两组在麻醉平均持续时间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A组需纳洛酮拮抗率60%,B组为80%,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平均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恶心、呕吐5例,明显低于B组20例(P<0.05)。小儿静脉基础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苏醒早,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呈较高水平,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潘洪喜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奥曲肽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将收治的52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给予奥曲肽与雷贝拉唑联用,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对两组患者再出血率、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组254例患者临床治愈或好转,总有效率达97.69%;对照组患者中195例临床治愈或好转,总有效率为75.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再出血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奥曲肽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具有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快速止血、再出血率较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贺佳玉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比值法与评分法对于乳腺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通过手术证实存在乳腺肿物的患者共106例,其中良性肿瘤72例,恶性肿瘤34例,获得其弹性超声图像后采用比值法与评分法
作者:严涵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11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每组56例。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末采用韦氏记忆量表-第三版的空间广度测验(WMS-Ⅲ SST)、霍普金斯词汇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简单视觉空间记忆测验-修订版(BVMT-R)分别对工作记忆、言语记忆和视觉记忆领域进行评定。结果在治疗前,两组的WMS-Ⅲ SST HVLT-R 和BVMT-R得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2周后,两组的HVLT-R 和BVMT-R得分较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在治疗后的WMS-Ⅲ SST得分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利培酮治疗前后WMS-Ⅲ SST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功具有改善作用,阿立哌唑对某些记忆功能改善优于利培酮。
作者:胡茂荣;姜淑珍;占海燕;胡斌;鲍成;余斌;周朝雄;吴慧玲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与传统二对半、HBV-DNA的相关性,分析PreS1-Ag检测在乙肝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165例乙肝患者进行HBV血清标志物、前S1抗原及HBV-DNA检测,探讨PreS1抗原和乙肝两对半定量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大三阳中,前S1抗原阳性43例(82.69),HBV-DNA阳性47例(90.38);小三阳中,前S1抗原阳性14例(30.00),HBV-DNA阳性16例(45.71)。结论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HBV-DNA有较高的符合率,且能更好地反映病毒的复制情况,是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有益的补充,也是作为判断乙肝病毒早期感染、复制的敏感性指标,而且用ELISA方法检测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廉,适合在临床实验室中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庆;黄启强;杨珊玉 刊期: 2013年第13期
选取2013年4月~2013年7月期间,门诊卵巢囊肿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西药治疗,研究组使用桂枝茯苓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小腹坠痛等改善时间优于常规组。针对卵巢囊肿患者使用桂枝茯苓丸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桂微 刊期: 2013年第13期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普外科手术患者200例,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入选200例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围手术期均使用抗菌药物,涉及抗菌药物种类共22种。200例患者中预防用药者,其中预防用药者125例,治疗用药者75例;单一用药42例,联合用药158例。针对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定,有效强化临床医生用药的规范性,不断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与监督,是规范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根本保证。
作者:樊广业;李国章;吉龙舟 刊期: 2013年第13期
对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本社区服务中心就诊的普外科手术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使用抗生素情况、切口愈合情况、感染情况进行追踪观察,探讨抗生素在基层医院普通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与切口感染的关系。结果基层医院普通外科手术中抗生素的使用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为主。100例普外手术患者中预防性给药75.00%,治疗性给药25.00%;术后切口甲级愈合占88.3%;切口感染率为3.3%。抗生素在基层医院普通外科手术中使用广泛,在严格把握指征以及应用时机的情况下有利于患者切口的愈合。
作者:曾建波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的院前急救中气管插管与球囊辅助呼吸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进行院前救治的100例心脏骤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50例患者实施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观察组的患者实施球囊人工通气;比较两组患者建立通气所需的时间、复苏5min后血氧饱和度以及复苏成功的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建立通气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苏5min后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院前心肺复苏的急救中,气管插管和球囊辅助呼吸的效果基本一致,球囊辅助呼吸所需的时间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
作者:张雪花;拓小义;崔琼;麻兵娟;刘文惠;白金娥 刊期: 2013年第13期
随机将50例患有急性胰腺炎的病人分为A组和B组,所有病例都给予基础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A组口服或胃管注入大黄浸泡液,2次/d,100ml/次。大黄浸泡液能帮助患者快速降低血淀粉酶含量及血清CRP,在恢复肠道功能与减轻腹痛方面也更为有效。大黄浸泡液治疗急性胰腺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庆伦 刊期: 2013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