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氟尿嘧啶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58例分析

杨云红;赵爱珠;赵鹏飞

关键词: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氟尿嘧啶, 阿昔洛韦
摘要:选取我附属医院2005年3月~2012年10月诊断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肿炎的住院患儿10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8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注射液7mg/kg/8h,静滴,治疗10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氟尿嘧啶脐周注射。观察其症状体症,肠系膜淋巴结的变化,并依据相应的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17%与9%;总有效率分别为95%与55%,均P<0.05。氟尿嘧啶脐周注射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炎有较好疗效。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对比分析

    探讨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临床效果。选择精神分裂症患者52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喹硫平治疗,观察组给予氟哌啶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两组治疗的总体疗效相当,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哌啶醇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喹硫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喹硫平联合氯硝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不良反应较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陈明;王宇峰;赵梦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派丽奥与牙康治疗牙周炎的疗效对比分析

    将患有牙周炎的8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2例。观察组使用派丽奥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牙康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疗效较为显著,治疗效果明显要好于对照组。在GI、PLI、PD的改善、牙龈附着菌的改善、发生不良反应三个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使用派丽奥对牙周炎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比较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曾文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预防性护理措施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有效性分析

    选择2002~2012年来我院就诊,符合入选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178例,按就诊顺序半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9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对照组单纯常规治疗。跟踪随访10年后,检查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跟踪随访期间,观察组7例、对照组5例失访,其他患者10年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感染、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护理措施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的防御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赖翠芝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5例临床分析

    将我村卫生室收治的5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降糖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卡托普利片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对照组治疗中采用与治疗组不同的降压方法。两组治疗前血压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压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卡托普利和硝苯地平联合疗效好,能有效降压,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

    作者:王海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三维牵引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三维牵引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给予三维牵引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三维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牵引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宁;李树清;陈家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多索茶碱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多索茶碱治疗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氨茶碱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多索茶碱治进行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低于参照组的17.5%,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许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曲美他嗪片治疗冠心病22例临床分析

    选取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2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2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口服曲美他嗪,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疗程8~12w。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型脑钠肽(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6MWT)延长。曲美他嗪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临床效果较好,具有较高安全性。

    作者:施明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治疗的急性肠炎患者7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培氟沙星进行治疗。通过对两组急性肠炎患者使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后,研究组在临床疗效上优于对照组,阿奇霉素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培氟沙星总有效率为9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患者在临床表现方面比使用培氟沙星治疗的患者效果好,医生在临床治疗中可考虑将阿奇霉素作为首选药物。

    作者:郑年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

    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自愿选择无痛人流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丙泊酚进行麻醉。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两者差异显著;治疗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体动次数、药物总用量等方面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苯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镇痛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韦登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经竖脊肌、多裂肌间隙入路手术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腿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经竖脊肌、多裂肌间隙入路手术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腿痛的临床效果,以便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以收治的70例退变性腰腿痛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后路正中椎体融合术,观察组则予以经竖脊肌、多裂肌间隙入路融合术,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术后多裂肌MRI信号分级上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竖脊肌、多裂肌间隙入路融合术可减轻脊柱后部肌肉损伤,加快恢复,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黄伟奇;陈锦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10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给予平喘、抗炎治疗,试验组口服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8.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有着显著的宣肺降气、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周斌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异常分析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及糖代谢异常的发生情况。方法比较48例PCOS不孕症患者及36名非PCOS的正常女性的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异常的发生情况。对照组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及空腹血糖(FPG),计算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PCOS组分为肥胖(OB-PCOS)及非肥胖(NOB-PCOS)组,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同步胰岛素释放试验(IRT)。结果 PCOS组FINS[(15.53±6.78对9.21±5.10)mIU/L]及HOMA-IR(3.28±2.30对1.85±1.22,P<0.01)均高于对照组,其中OB-PCOS组FINS[(16.73±9.84对8.39±3.75)mIU/L]及HOMA-IR(3.43±2.17对2.02±1.56,P<0.01)高于NOB-PCOS组。 PCOS肥胖组中发生糖尿病1例,其中FINS及HOMA-R均升高,糖耐量受损(IGT)患者4例,4例患者FINS 和HOMA-IR均升高。结论PCOS不孕症患者普遍存在IR,肥胖型患者较非肥胖患者更常见、更严重,其中部分PCOS患者已发生糖代谢异常。

    作者:戴华;毕红;温开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纤维支气管镜对支气管结核28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给药与雾化吸入治疗对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该病的临床优势。方法将收治的28例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给药作为观察组。取同期采取雾化吸入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疗效及副反应。结果连续用药8w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70.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1例出现病变黏膜出血,经纤维支气管镜喷洒稀释去甲肾上腺素后病症消除,两组均未见发热、气胸、继发肺部感染等不良症状。结论给予支气管结核患者在全身化疗的基础上行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给药,疗效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吴家庆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寿胎丸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寿胎丸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12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寿胎丸治疗。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寿胎丸治疗习惯性流产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雪峰;贾美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

    采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服用了地高辛的120例成年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分析。地高辛血药浓度<0.5ng/ml 共22例次(7.69%)、0.5~2.0ng/ml 有效范围内242例次(84.62%)、2.0~3.0ng/ml 范围内18例次(6.29%)、≥3.0 ng/ml共4例次(1.40%)。根据监测结果适当调整患者地高辛药物服用剂量之后,120例患者均在7d内接受多次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监测并显示血清标本中地高辛浓度在有效范围0.5~2.0ng/ml之内,未见死亡病例。使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可准确测定患者服用地高辛后的血清药物浓度,及时调整用药量,保证疗效、避免意外。

    作者:欧阳栋;卢玉山;黄忠英;张竞;孔令和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蛇咬伤患者的救治与护理

    毒蛇咬伤后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出现肢体伤残、重要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本文对112例蛇咬伤患者的救治与护理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全小梅;石慧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以收治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进行治疗,试验组则在该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包括左室舒张末内经(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随访半年。两组的心功能及心率均有好转,试验组效果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谢胜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3年4月收治并予以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内钙化患者86例,均行常规超声检查,观察结节内钙化大小、数量、形态、分布等情况。结果62例良性甲状腺结节内钙化患者,恶性24例,经超声检查对比发现,不同性质结节内钙化位置、形态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面特征及大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对诊断甲状腺癌具有鉴别作用,但仍有一定误差。结节内钙化为微小钙化,且表面粗糙可能提高超声检查特异性,但终以病理检查为准。

    作者:吴登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盐酸莫沙必利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80例分析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使用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复方消化酶结合治疗。(1)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56%,远高于对照组的74.44%,并且观察组的症状改善平均时间也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消化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消化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莫沙必利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磨庆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地佐辛用于超前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72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按照知情同意和自主选择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不使用任何超前阵痛药物,而观察组则使用地佐辛作为超前阵痛药物。两组患者在术后2、4和6h的疼痛评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地佐辛是超前阵痛药物中良好的选择,可明显的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邓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