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司匹林、依达拉奉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张志敏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 阿司匹林, 依达拉奉, 低分子肝素
摘要:选取收治的确诊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抗凝组、联合组及对照组。抗凝组30例患者采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肝素、奥扎格雷钠及银杏达莫进行治疗;联合组30例患者在抗凝组的基础再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则采用阿司匹林、奥扎格雷钠及银杏达莫进行治疗,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联合组的临床疗效明显比抗凝组及对照组好(P<0.05)。采用阿司匹林、依达拉奉及低分子肝素对进展性脑梗死进行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观察

    对收治的慢性肺心病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采用稳心颗粒治疗,并与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研究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09、3.98,P<0.05)。治疗后,研究组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t=8.22,P<0.05)。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易于接受。

    作者:陈涵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甲泼尼龙联合雷公藤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单纯甲泼尼龙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苷。研究组总有效率达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泼尼龙联合雷公藤治疗肾病综合征,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硝酸酯类药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的应用价值

    选取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均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研究组加用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均治疗8w。研究组从第4w后SBP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第2w之后,DBP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P值均不同程度下降,而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硝酸脂类药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性高压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收缩压与脉压,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达祥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度(SAS)、抑郁度(SDS)明显低于对照组,依从性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依从性及满意度,具有理想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俊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温针灸、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选取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针灸及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JOA临床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JOA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JOA临床症状积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温针灸、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临床症状,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谭娟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五倍子吴茱萸敷脐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选择我院期间收治的150例急性腹泻患儿,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儿服用蒙脱石散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采用五倍子吴茱萸敷脐治疗,对两组患儿用药后病情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五倍子吴茱萸敷脐应用于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愈率,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柯映春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纳洛酮治疗小儿重症肺炎45例临床观察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4月呼吸科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90例,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45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抗感染、降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相同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纳洛酮0.04~0.08mg/(kg·h)静脉滴注治疗,以7d为一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比治疗效果。治疗组总起效率为93.33%,常规组总起效率为77.7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常规组总有效率为75.56%。所有数据均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纳洛酮在治疗小儿肺炎中具有起效时间快、治疗效果好的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宁宁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替硝唑与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比较

    将68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替硝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硝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观察其复发情况。观察组治疗3d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7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82%,两组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观察组临床复发率为5.88%(2/34),对照组临床复发率为23.53%(8/34),两组临床复发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应用奥硝唑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安全有效。

    作者:洪伟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与鼻内镜手术联合治疗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鼻息肉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以鼻内镜手术治疗,试验组40例患者以糖皮质激素与鼻内镜手术联合治疗。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多于试验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的鼻内镜手术治疗,糖皮质激素与鼻内镜手术联合治疗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更佳,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患者的尽快康复,在临床治疗中应普及应用。

    作者:周美英;傅明;康喜讯;吴国谦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地西泮静脉注射疗法治疗小儿热性惊厥52例临床观察

    我院热性小儿惊厥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施行地西泮静脉注射,对照组仅实施苯巴比妥钠疗法,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和复发情况。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患儿复发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热性小儿惊厥实施地西泮静脉注射疗法,临床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樊小燕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丙泊酚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探讨丙泊酚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效果。收治的86例早孕妇女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丙泊酚麻醉,对照组运用常规麻醉,对两组的镇痛效果、人流综合征和宫口扩展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宫口松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无痛人流当中,丙泊酚有着良好的止痛效果,能大程度地使人流综合征发生率得到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平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曲美他嗪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疗效研究

    评估曲美他嗪对慢性肾衰竭并发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疗效。选择慢性肾衰竭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64例(排除急性感染及其他活动性疾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34例予以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并观察随访12w。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脑钠肽、心功能改善标准、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心超各参数的测定等。结果接受曲美他嗪治疗组治疗后LVEDD、LVEDS较治疗前缩小,LVEF较治疗前增加,血浆BNP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心功能改善更加明显,高敏C反应蛋白有所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衰竭合并心血管疾病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使患者的心功能疗效有显著性改善,同时可使LVEDD、LVEDS缩小、LVEF增加、血清hs-CRP、血浆BNP浓度降低。

    作者:万峻宏;林娜;齐玉波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三苯氧胺与来曲唑辅助治疗绝经后乳腺癌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三苯氧胺与来曲唑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82例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4例给予来曲唑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三苯氧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内降低分期,获得手术机会,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临床分期明显降低,并且大部分获得手术治疗机会,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维平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甲氨蝶呤预防腹腔镜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

    随机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有保留生育要求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腹腔镜保守手术组)与试验组(腹腔镜加用甲氨蝶呤组)各30例,对比分析其疗效。手术后第7、12d试验组患者血β-HCG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血β-HCG含量减少至正常所需时间也明显较对照组短;试验组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也明显较对照组低。甲氨蝶呤的使用,能有效降低腹腔镜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加快患者血β-HCG值恢复正常,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练梦南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1例并文献复习

    1病例报告患者,女,35岁,因发现发现右乳肿物10年增长迅速,5月入院。查体:双侧乳房对称,乳房发育一般,乳头、乳晕未见糜烂、溃疡及湿疹,皮肤无橘皮样变,无酒窝征,右乳内下象限可见局部隆起肿物,表面皮肤鲜红,直径约4cm,质硬,边界欠清,无压痛,左侧乳腺未触及肿块,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乳腺彩超示:右侧乳腺实囊混合性肿块(乳腺癌并部分坏死可能)。右侧腋窝淋巴结可见。行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示:浸润性癌,结合免疫组化,符合鳞状细胞癌,免疫组化:ER(-),PR(-),C-erbB-2(+++),CK5(+),P63(+),34βE12(+),CK7(-),患者行胸片、彩超检查未见异常,因患者肿块较大,乳腺发育一般,单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伤口难以缝合,遂给予TCH(多西他赛+卡铂+曲妥珠单抗)方案新辅助化疗4周期后肿块突出皮肤表面部分回缩,连续乳腺彩超检查示乳腺肿块大小稳定,但血流信号较前明显减小,之后于2012年2月25日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背阔肌肌皮瓣转移术,术后病理示:右乳腺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伴坏死,皮肤及基底切缘干净,淋巴结未见转移(右腋窝淋巴结0/25,胸大小肌间淋巴结0/6,右胸小肌内侧淋巴结0/6)。免疫组化示:EGFR弱(+),ER(-)PR(-), Ki-67:70%(+), CK5(+),CK7(-), CK8/18(-), C-erBr-2:3+术后分期:T2N2M0I-IIA期,术后行2周期TCH方案化疗后行放疗并持续应用曲妥珠单抗1年,患者目前一般情况可,行肿瘤标志物、腹部B超、乳腺彩超、骨ECT、胸部CT提示未见肿瘤复发转移征象。

    作者:汤鹏;刘海英;王梅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研究

    对我院儿科90例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其使用情况。本研究中,61例患儿使用抗菌药物,占67.8%,其中50%以上患儿联合应用抗菌药物;6例患儿进行细菌培养,送检率为9.8%;22例患儿出院带药且带药剂量为3d。当前医院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部分地区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对其进行正当管理,大程度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作者:黄振菊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应用效果的评价

    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其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50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措施。评估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护理组心率、收缩压、心绞痛及住院时间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效果。

    作者:刘东英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胃癌68例临床分析

    晚期胃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和亚叶酸钙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8.24%(30/34),对照组的治愈率为61.76%(21/34),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恶心呕吐3例,腹泻2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8例,发生恶心呕吐4例,腹泻3例,骨髓抑制1例,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不失为一种优良的治疗方案,不但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还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麒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氯沙坦对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分析氯沙坦对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治疗的98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及氯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及时间、心功能相关指标等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每月室性心律失常平均发作次数(2.04±0.75)及发作时间(0.21±0.07h)、ST段抬高程度(0.031±0.005mm)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55.31±5.28mm)、射血分数(59.54%±5.3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沙坦可以有效减少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发作时间、优化心脏功能。

    作者:杨雅林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静吸复合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

    将我院收治的90例行静吸复合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术后A组患者静脉注射4mg昂丹司琼,B组患者静脉注射8mg昂丹司琼,C组患者静脉注射4mg昂丹司琼和5mg地塞米松,观察术后24h各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A组恶心呕吐程度及发生率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组恶心呕吐程度及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仅B组7例患者用药后出现腹痛、头疼等不良反应。采取昂丹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静吸复合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恶心呕吐安全性高,临床效果显著,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蔡小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