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朝威
自拟理气化淤排石汤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48例,治愈27例,有效17例,无效4例.
作者:孔丑丽;蒋中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1病例报告例1,女,24岁,G2P0,孕38+w,双下肢浮肿半月余,头晕眼花1d,下腹胀痛5h入院,LMP 2005-2-6,EDC:2005-11-13,孕期平顺,未进行正规孕检.入院前半月双下肢浮肿,未予检查治疗,入院前1d,头晕眼花视物不清,5h前下腹胀痛,急诊来院.查:T 36.5℃,BP 220/150mmHg,心肺未见异常.产科情况:宫高38cm,腹围120cm,子宫敏感,偶有宫缩,胎心100~ 120次/min,欠规律,宫口未开,胎膜未破,阴道无出血.
作者:凌雅静;刘艳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慢性盆腔炎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经过1个月的临床观察,治疗组治愈率为93%,明显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梁满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74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抗感染、祛痰、解痉、低流量持续吸氧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呼吸机进行无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PaO2显著上升,PaCO2显著下降,pH值改善明显,较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的通气功能,减轻患者的呼吸肌压力,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国梁;陈丽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皮肤烧伤是临床上常见的情况,如何有效地对患者的创面进行修复是临床上一直探讨的问题.传统的清创、外敷、包扎治疗虽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患者创面的愈合较慢,愈合后瘢痕较重,并且在恢复过程中易发生再次感染.脱细胞异种真皮是近年来新的创面敷料,可以加快患者创面的愈合,并有效地减少瘢痕的形成.目前许多学者通过实验研究证实了脱细胞异种真皮的应用价值.笔者通过对多名学者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脱细胞异种真皮的研究进展.
作者:覃秋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参芪益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参芪益肺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58.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FEV1%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参芪益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肺通气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单纯全麻与复合全麻在乳腺痛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2009年9月~2011年9月我院手术 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全麻,试验组予以硬膜外复合全麻.分别记录两组麻醉过程中各项生理指标(心率和血压等).结果 手术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比对,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诱导试验组,插管、切皮、拔管收缩压、拔管舒张压分别与对照组比对,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全麻在乳腺癌手术治疗期间安全有效,麻醉术后恢复快,效果恰到好处.
作者:胡云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DM)视网膜病变(DR)与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方法 对2011年1 ~12月我科住院的2型DM患者128例分为3组:无视网膜病变(NDR)组46例、单纯型视网膜病变(BDR)40例和增殖型视网膜病变( PDR)42例,检测其血脂、糖基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等.结果 NDR、BDR、PDR组中依次升高,组间进行q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TG有显著差异(P<0.05);PDR组的HbA1c显著高于BDR组(P<0.05);DR与ISI呈现明显负相关,与FINS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 DR的发生和发展与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
作者:陈慧;张莹;林榕;谢毅娟;孟栋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腹膜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有效措施之一,而长期腹膜透析引起的腹膜纤维化,导致腹膜结构改变和功能丧失是患者放弃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之一.腹膜纤维化大鼠模型是研究腹膜纤维化的重要工具,在腹膜纤维化过程中,多种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参与了腹膜纤维化发生、发展和维持;药物通过抑制导致腹膜纤维化的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发挥抗腹膜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胡伟平;张燕林;余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LED蓝光、LED白光及普通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应用LED蓝光、LED白光及普通蓝光治疗黄疽,比较三组之间疗效及副作用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LED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优于LED白光及普通蓝光,而LED白光与普通蓝光治疗黄疽疗效无差别.三组间副作用腹泻、发热、脱水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ED蓝光组与普通蓝光组皮疹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ED蓝光组与LED白光组、LED白光组与普通蓝光组皮疹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ED蓝光治疗黄疸的效果好于LED白光及普通蓝光,而副作用小于LED白光及普通蓝光.
作者:高琦;王晓鹏;郑军;田秀英;张馨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大肠上皮表面腺管开口分型对诊断早期大肠癌以及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6月~2012年3月采用结肠镜检查1280例,应用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对部分病变部位结合放大内镜及实体显微镜观察腺管(pit分型),并与病理学诊断进行对照,pit分型应用工藤分型.结果 170例患者发现大肠隆起、扁平等不同病变共195个,共检出早期大肠癌10例,进展期癌52例,Ⅱa、Ⅱb、Ⅱ c、Ⅱa+Ⅱc病变76个.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型)病变有23个,直径为15~108mm,其中Ⅱ型2个,ⅢL5个,Ⅳ型8个,VA型1个,VN型3个.非肿瘤性息肉主要以Ⅰ、Ⅱ型腺管开口为主,占80.45%;而腺瘤性息肉则主要以Ⅲ、Ⅳ型腺管开口为主,占82.48%;黏膜腺管开口破坏无结构为进展期癌的主要表现,为VN型;10例早期癌中有6例腺管开口为V型,其中VA型1个,VN型3个.结论 大肠上皮表面腺管开口分型对判断肿瘤性、非肿瘤性病变及早期大肠癌具有重要意义以及临床应用价值,可用于指导及时的内镜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作者:张国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回顾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观察组)对抗菌药物进行应用管理后的药物应用情况与住院费用情况,与2006年10月~2008年9月(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1000例患者中,应用抗菌药物治疗655例(占65.5%);而对照组1000例患者中,应用抗菌药物治疗887例(占88.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2767.50±977.05元,对照组为3433.15±1072.85元;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平均抗菌药物费用234.50±156.20元,对照组为533.10±260.55元,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基层医院较常用的抗菌药物进行应用管理,有效可行,能够明显提高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作者:韦朝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胃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调控、多步骤、多阶段、多基因、连续复杂的主动过程.现已发现多种基因及蛋白分子与胃癌的发生、侵袭及转移相关.
作者:廖志林;刘伟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对内镜下放置食管支架与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迟缓症的疗效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 选取24例贲门失驰缓症者给予内镜下食管支架植入术,于同期选取21例实施气囊扩张术的贲门失驰缓症者进行对比研究,且对两种手术方案、总体症状评分、钡餐检查和手术并发症及复发率等进行观察,然后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放置食管支架术者总体症状评分和钡餐检查结果均优于气囊扩张术(P<0.05),但食管支架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气囊扩张术(P<0.05),随访结果显示食管支架术手术方案复发率低于气囊扩张术手术(P<0.05).结论 内镜下放置食管支架术疗效优于气囊扩张术,进一步加强食管支架手术研究、不断提高操作技术、改进支架性能对提高手术疗效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邹尤宝;饶官华;韦树理;杨蔚峰;班洁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30岁,左踝陈旧伤史,负重10kg行走2d,7h/d,即出现左小腿前外侧肿胀,皮肤发红,疼痛明显.3d后左足背痛觉减退,足完全不能背伸,足趾背伸肌和胫前肌肌力均为0级.彩超示:左小腿动、静脉血流未见异常.肌电图示:胫前肌和伸趾总肌静息电位有纤颤,未引出神经动作电位.伤后3w MR示:左小腿外侧群及前群肌肉见片状长T2信号,边界尚清,后群肌肉信号正常,证实为小腿外侧和前侧骨筋膜室综合征(OFCS).1个月后予腺苷钴胺肌注,同时局部行超短波、生物反馈针、红外线疼痛治疗.左足背伸功能逐渐恢复,行走时足趾不拖地,但小腿肌肉出现萎缩,周径较对侧小1.6cm.4个月后行走正常.
作者:张月高;黄凯;倪量宏;贾鸿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炎症、营养不良、氧化应激等方面的干预作用.方法 50例完成血液透析6个月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左卡尼汀小剂量治疗组和左卡尼汀大剂量治疗组.每次透析结束时,小剂量治疗组给予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g,大剂量治疗组给予2.0g,时间为3个月.分组测量治疗前、后实验室生化指标.结果 对照组在3个月后生化指标下降,小剂量治疗组生化指标上升,大剂量治疗组效果优于小剂量治疗组.结论 大剂量应用左卡尼汀可降低血透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减轻慢性炎症,能明显改善血透患者营养不良和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并发症.
作者:王昌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B型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钠脲肽家族的第二个成员,是Sudoh等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从猪脑内分离得到的.BNP能够维持循环系统的容量、渗透压、压力调节的稳态,并且能够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体液潴留以及缩血管作用.BNP在心力衰竭诊断方面的应用已比较明确,作为心衰标志物,BNP水平能够比较全面的反映心脏瓣膜、左室收缩、舒张功能障碍以及右室功能障碍等情况,目前关于BNP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此,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BNP在心血管疾病、肺血管疾病以及肾功能不全等疾病中均有升高,已在临床工作中引起重视,现就BNP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马晓;邓辉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六磨汤合四逆散加减在治疗肝脾不调型便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60例肝脾不调型便秘患者,以六磨汤治疗者为对照组,以六磨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六磨合四逆散加减在治疗肝脾不调型便秘中的临床治疗确切,临床应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加以应用.
作者:黄晓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以多种自身抗体导致不同靶器官损害为临床表现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是较易受累的脏器,其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是造成SLE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本文回顾文献对SLE偏头痛与雷诺现象、疾病活动度、脏器受累及自身抗体相关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分析SLE偏头痛影像学改变,从而加强对SLE偏头痛全面认识、提高对其的重视及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
作者:卿平英;刘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本文通过对围手术期患者血液保护目的和意义的阐述,为临床血液保护相关制度的制定奠定基础,进一步提高临床围手术期患者用血的安全性及合理性.
作者:岑光旅;覃羽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