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病人化疗期间的护理

刘玉静

关键词:肿瘤病人, 化疗期, 肿瘤治疗, 化学治疗, 免疫功能抑制, 肿瘤细胞, 应用比较, 危及生命, 杀伤作用, 疗效比较, 机体, 化疗知识, 化疗药物, 化疗效果, 护理人员, 毒副作用, 选择性, 受损, 地位
摘要:化学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化学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应用比较广泛.疗效比较明显,但化疗仍有较大的毒副作用,主要表现在化疗药物的选择性不高,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细胞也有很大的杀伤作用,使许多器管功能受损,机体免疫功能抑制,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我们作为护理人员应该了解一些化疗知识,使病人在化疗期间得到妥善恰当的护理,使他们顺利度过化疗期,以提高化疗效果.
哈尔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18例患者的临床特点、确诊经过、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结果18例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多见.脑脊液常规检查以颅内压、白细胞、蛋白质增高,葡萄糖、氯化物降低多见.病原体检查经反复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及培养大多数能找到隐球菌.结论对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检查不典型的脑膜炎患者应常规做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及培养找隐球菌,以尽早确诊.

    作者:卢永祥;范厚翠;丛培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

    探讨阴道镜在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年7~12月行阴道镜检查的180例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阴道镜检查的180例患者中行病理检查的167例,病理诊断为上皮内瘤样病变(CINI~CINⅢ)9例,宫颈浸润癌6例,慢性宫颈炎150例,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2例.结论阴道镜在宫颈癌前期病变、宫颈癌、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吴立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可调钠血液透析对患者肌肉痉挛的影响

    肌肉痉挛是血液透析中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虽非致命因素,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对36例在透析中经常发生肌肉痉挛的患者中的21例改用可调钠血液透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凌怡;曹茂荣;刘益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护理体会

    开放性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属其手术早期并发症之一,其临床表现为耻骨上区胀痛、急迫尿意感、膀胱痉挛性疼痛、尿道烧灼感等.患者极为痛苦,也给护理工作造成一定难度.我院自2002年11月~2004年1月实行前列腺摘除术180例,术后并发膀胱痉挛153例(85%),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林青;高庆云;武风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下腹部手术史病例35例临床分析

    随着腹腔镜设备的不断完善和医生手术技巧的日趋熟练,腹腔镜手术的禁忌症越来越少,同时适应症也逐渐扩展.我院自2000年至今已经为35例曾有下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柴玉雪;赵宏辉;孙晓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颈丛阻滞治疗颈丛神经受压引起的颈肩痛

    目的观察颈丛阻滞治疗颈丛神经受压引起颈肩病的疗效.结果有完整资料的40例患者,疗效优31例(75.25%),良3例(7.5%),可2例(5%),差4例(10%).优良率90%.结论用颈丛神经阻滞治疗颈丛神经受压引起的颈肩痛对大部分患者有效,且具有起效快、损伤小、疗效确切的特点,应作为治疗此类疾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林传尧;孙志梅;马忠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烧伤病人的急救护理

    急救护理是指伤员在到达医院前的现场处理.医护人员在现场要镇静、紧张而有条理地工作,即要抢救伤员,又要作好家属和周围居民的思想工作,特别在抢救大批伤员时更要有组织、有分工、有条不紊.

    作者:赵春兰;娄英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急诊气管插管中的护理配合

    急诊气管插管常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成效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所以必须快速准确地进行气管插管以免贻误抢救时机[1].作为急诊科护士要求熟练掌握气管插管的操作程序,做到插管前物品准备充分,配合默契,使急诊医生能快而准确地完成气管插管全过程,提高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现将急诊气管插管中的护理配合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65例护理体会

    肺结核为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由于长期高血糖和代谢紊乱,两者常合并存在.血糖持续升高,使结核病灶扩散,感染加重,易并发肺化脓症,出现咯血、肺脓,使病情复杂化,增加患者痛苦.我院自2003年1月~2005年5月共收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65例,通过餐前血糖监测,合理使用胰岛素,为医生提供重要的治疗和用药依据,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有利于疾病康复.

    作者:徐东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假性球麻痹的护理体会

    假性球麻痹是神经系统疾病常遇到的临床症状.引起假性球麻痹的病因常见的是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病,尤其是反复发作的双侧脑血管病.其它病因还有脑炎、颅内肿瘤或颅外伤等.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及语言障碍、吞咽咀嚼困难及饮水呛,病人出现假性球麻痹直接影响病情的转归,如出现吸入性肺炎,可增加治疗困难,而严重误吸所直接引起窒息甚至死亡.因此,我们认为临床上合并假性球麻痹的病人,应在治疗神经系统原发病的同时,加强对假性球麻痹的护理,尽可能减少其并发症这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杨福琴;朱亚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在条件简陋的情况下如何做好透视和拍片工作的几点体会

    我们县结防所现有一台100mmA单床单球管X光机,工作条件和环境比较简陋.但在这种简陋的环境下,我们却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学习,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了一套成熟的经验,胸片优级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为圆满地完成我县的结防任务,及时准确地发现肺结核病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下面就此谈几点体会.

    作者:李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骶髂筋膜脂肪疝38例临床分析

    目的正确认识骶髂筋膜脂肪疝,探讨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骶髂筋膜脂肪疝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手术治疗有效率达94.7%.结论对骶髂筋膜脂肪疝,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许晖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指甲下血管球瘤8例报告

    血管球瘤是一个比较少见的疾病,它好发于皮肤、指甲,但罕见于骨内.我院自1993年至2004年共收治8例,报告于后.

    作者:贺丽霞;贾春美;李慧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中层坏死,血液经内膜裂口渗入主动脉壁并分开其中层而形成的血肿.此病是较少见的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起病突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死率较高,故临床仍有较多的病例因漏诊、误诊而死亡.因此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医师提供有价值的诊断资料,并制定出周密细致的护理计划,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仉丽;仉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鼻内窥镜术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行鼻内窥镜术围术期护理的方法.方法对980例行鼻内窥镜术围术期护理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术前与术后的精心护理和对术后并发症的严密观察及护理措施的及时落实,95%患者术前的反复鼻塞、流涕等症状消失,治愈率95%,经随访3~18个月,复发率5%.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微创、有效的疗法,对患者进行术前精心准备和术后细心护理及对术后并发症的严密观察及护理措施的及时落实,是提高疗效,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条件.

    作者:周凤英;张胜;杨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乙型肝炎治疗的希望-RNA干扰技术

    我们看到了希望:基因时代对于基因功能的研究极其重要,RNA干扰技术的出现为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其特异、高效、持久等特征在分析基因功能、抗肿瘤、抗病毒、抗遗传病等方面均取得突破进展.

    作者:董红筠;李颖;赵桂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微波治疗鼻出血(附254例报告)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临床中的常见急症,我院自1994年至今用微波凝固法治疗鼻出血患者254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张丽萍;张桂萍;林丽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枕叶脑血管病致皮质盲2例

    目的探讨皮质盲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方法报告2例因双侧枕叶梗塞或出血致皮质盲的老年患者.结果1例皮质盲为双侧枕叶出血,1例为左侧枕叶出血,右侧枕叶梗塞.结论对老年人发生皮质盲,而眼科检查基本正常者,应排除枕叶梗塞或出血的可能.

    作者:柯少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人右半结肠癌误诊阑尾炎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右半结肠癌误诊阑尾炎的原因及防止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0年来收治的22例老年人右半结肠癌误诊阑尾炎病例.结果误诊距确认结肠癌的时间:1个月内10例、6个月9例、12个月2例、1年以上1例.结论掌握本病特点,提高对老年人大肠癌易与阑尾炎并存的认识,可减少老年人右半结肠癌误诊和漏诊.

    作者:何森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3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愈后.方法对38例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使用高压氧治疗,辅以改善脑循环、代谢的药物及神经康复综合治疗.结果经临床观察治疗总有效率为84%.结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临床治疗棘手,病程较长,易并发严重的后遗症及死亡率,需引起人们的重视.高压氧治疗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经过联合治疗能有效地改善细胞的功能,使处于可逆状态的脑细胞得到恢复.

    作者:刘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哈尔滨医药杂志

哈尔滨医药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局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