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华;王丽丽
肌肉痉挛是血液透析中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虽非致命因素,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对36例在透析中经常发生肌肉痉挛的患者中的21例改用可调钠血液透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凌怡;曹茂荣;刘益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一种克隆性红细胞增多为主的骨髓增生性疾病[1],其特点是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数大量增多.静脉放血是所有治疗措施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对原发性或继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病人均有效.但放血同时会丢失正常血浆,而血浆分离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血细胞分离机,在体外将患者的血液分离成血浆和血细胞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通过弃去患者多余的红细胞,再把有用的血浆回输到患者的体内.2004年~2005年我科利用血浆分离器行红细胞分离术治疗PV 12例次,均获得完全缓解,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新的抗结核药物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结核病的治疗进入新的时代.但由于病人的不规范用药和结核杆菌耐药性的产生,许多化疗药物已出现耐药.我院自2004~2005年,使用纯中草药制剂猫爪草胶囊,治疗各种结核28例,疗效显著,现简述如下.
作者:刘敬峰;许永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笔者在临床上增加抗感染的基础药,用于肿瘤放、化疗的配合治疗.发现抗损伤修复理论对临床实践有指导意义,同时运用这个理论对肿瘤的发病机理也有了新的看法.肿瘤放、化治疗方法往往导致机体正常细胞的损伤,是普遍性的临床难题.
作者:彭佳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急诊气管插管常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成效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所以必须快速准确地进行气管插管以免贻误抢救时机[1].作为急诊科护士要求熟练掌握气管插管的操作程序,做到插管前物品准备充分,配合默契,使急诊医生能快而准确地完成气管插管全过程,提高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现将急诊气管插管中的护理配合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在城乡广大务工人员中手外伤病人大量涌现.由于手指独特的生理解剖特点,使其在遭受外伤后极易造成皮肤软组织缺损;如不能及时有效地修复此类缺损,势必影响其肢体功能及劳动能力的恢复.我科自2003年3月至2005年3月,采用微型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后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人144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蔺楚;谷增泉;申立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通过对4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压变化的干预评估,了解卒中后1周内血压变化的特点,以及血压变化对卒中预后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卒中后血压改变的管理策略.
作者:张建东;詹凤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种急症,病情急、变化快、死亡率极高、致残严重.部分患者在度危险期后仍持续昏迷,意识的恢复需较长时间,甚至昏迷不醒,临床上称植物人或植物状态(persistent.Veg-etativesate,pvs).PVS不一定是脑皮质的完全性损害,有时是周围组织的血肿、水肿压迫、皮质的保护性抑制,使大脑皮层深部核团联系中断,即脑干网状结构和上行网状激活系统不能与大脑皮质完成有效联系所致.在病情相对稳定时,早期采用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可通过神经传导,影响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从而取得促醒作用.现将我科自2004年5月至今收治13例重型颅脑损伤所致PVS促醒康复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丽红;胡明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重要作用及机理,总结亚低温治疗的护理要点,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引起的不良后果.方法通过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自2000年10月~2005年10月收治的56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使用冰毯降温配合冬眠药物进行亚低温治疗.结果本组病人存活42例,其中治愈32例,好转6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4例.原发性脑干损伤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9例,多脏器功能障碍死亡5例.结论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应用亚低温治疗明显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通过精心护理无并发症发生.
作者:黄庆红;夏宝平;陈龙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院从2005年7月1日开展了新生儿游泳保健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将经验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2005年7月1日~2005年10月15母婴同室足月正常新生儿共计80例,其中阴道分娩47例,剖宫产33例;家长同意进行新生儿游泳76例,其中阴道分娩44例,剖宫产32例.
作者:李莉;刘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41岁,主因劳累后背痛13年,间断胸闷、气短11年于2005年11月入院.患者于13年前劳累后出现背部疼痛,无胸闷、气短,无心前区疼痛,无心悸,无头晕、晕厥,休息后可缓解,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可平卧,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未治疗.11年前开始间断出现胸闷、气短,并逐渐出现不能平卧,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就诊于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脏超声示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左室舒张末径72mm,LVEF值47%,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给于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后好转,出院未规律服药.2个月前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就诊于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脏超声示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左室舒张末径80mm,LVEF值25%,二尖瓣、三尖瓣少量反流,肺动脉高压,民肌受累疾患,建议手术治疗,为改善心功能入我院.
作者:胡艳丽;王晓瑾;朱素芳;李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皮质盲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方法报告2例因双侧枕叶梗塞或出血致皮质盲的老年患者.结果1例皮质盲为双侧枕叶出血,1例为左侧枕叶出血,右侧枕叶梗塞.结论对老年人发生皮质盲,而眼科检查基本正常者,应排除枕叶梗塞或出血的可能.
作者:柯少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假性球麻痹是神经系统疾病常遇到的临床症状.引起假性球麻痹的病因常见的是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病,尤其是反复发作的双侧脑血管病.其它病因还有脑炎、颅内肿瘤或颅外伤等.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及语言障碍、吞咽咀嚼困难及饮水呛,病人出现假性球麻痹直接影响病情的转归,如出现吸入性肺炎,可增加治疗困难,而严重误吸所直接引起窒息甚至死亡.因此,我们认为临床上合并假性球麻痹的病人,应在治疗神经系统原发病的同时,加强对假性球麻痹的护理,尽可能减少其并发症这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杨福琴;朱亚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呃逆是临床上常见病,常因饮食过急引起膈肌痉挛所致.中医有许多治疗措施,但笔者认为见效快,疗效肯定的方法是针刺内关穴.内关为手厥阴之络穴,阴维脉之交会穴,因于手厥阴经脉下膈、络三焦,因维主一身之里,故针刺内关穴有通上下气机,止呃逆的作用.笔者治疗48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辛淑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制一种简便、适用、可靠的折弯器在骨折稳定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设计一种类似钳持住克氏针,使之稳定,然后应用折弯系统进行折弯,达到预期的折弯效果.结论本研究设计的克氏针折弯器有一定的新颖性、实用性,具有省力、准确及效果确切的特点.
作者:费新昌;肖加旺;徐毓林;莱哲军;汤其岭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静脉炎在临床较为多见.症状为局部皮肤青紫或暗红、硬肿、疼痛,影响着病人的健康和工作能力.我院采用中药外洗及辩证施护等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刁兰芝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利用测定过程中的反应曲线来获取准确可靠的重度中毒性肝炎患者的各类酶活力的检测结果.方法IFCC推荐的连续监测法(速率法).结论重度中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活力异常增高.我们在对其测定结果的监测中利用反应曲线发现,初次测得的结果不是ALT和AST的真实活力,通过稀释,重新测定,才得出ALT和AST的真实活力,从而未使高值酶漏检.结论:反应曲线对获取准确可靠的重度中毒性肝炎患者的各类酶其实活力,有重要作用.
作者:段桂萍;门秀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与分析慢性胰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00年之间78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依据、并发症及治疗.结果78例患者中,酒精性占24%,胆源性47%,特发性占26%,其它占3%;内科治疗44例占56.4%,介入治疗6例占7.7%,手术治疗28例占35.9%.
作者:王振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老年性白内障是常见的白内障.此外,白内障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认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精神病、高血压、青光眼、机体外伤以及饮酒过量、吸烟过量都与白内障发生成正比关系,此外,在紫外线照射较多的地区发生率也较高.目前,对于老年性白内障的治疗,如果视力下降已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学习,均可考虑手术治疗.较为常见的是采用超生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由于此类手术颠覆了传统手术的很多弊端,间接地提高了手术访诊量,因而在此类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面也应予以更多地关注,以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于江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病例报告例1:男,23岁,农民,患者智力低下,常有烦躁,双手发僵,不能持物.几岁时头部有外伤史,13岁曾因高烧出现过抽搐.自15岁起间断性抽搐,口吐白沫,每年发作几次,近三年发作频繁,(其伯父:父亲之兄患精神病).
作者:鄂丽艳;高春枚;雷琪智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