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调查探析

吕明非

关键词:医院感染, 抗菌药物, 调查
摘要: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提高临床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1年5月70例医院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详情.结果 出现医院感染较多见下呼吸道,占总感染的26.5%,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比率为98.6%;应用抗菌药物的平均时间为23.9d,使用1~10(平均为3.2)种药物,其中使用多的属于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占总比率的53.4%,其次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占总比率的49.3%,三代头孢抗菌药物占总比率的40.6%,使用少的是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占总比率的5.8%,克林霉素抗菌药物占总比率的1.1%;单用药占总比率的39.1%,联合用药占总比率的60.9%.结论 目前医院感染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主要问题大致包括:选择档次高、更换种类频繁、联合用药多、应用时间过长等,需要加强规范.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3例行夹闭术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及控制低血压状态下,给予动脉瘤夹闭术.结果 21例患者恢复良好;1例出现术后出血,经二次手术后恢复;1例因脑血管痉挛出现癫痫发作,经针对性治疗及护理看好转.

    作者:王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肿瘤免疫治疗中Bcl-2家族蛋白与凋亡蛋白抑制因子IAP研究

    阐述了T细胞抗原的研究结果,主要涉及到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即Bcl-2)家族蛋白及凋亡蛋白抑制因子(即IAP).

    作者:梁妍;郭浩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分析

    目的 观察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和采用胰岛素泵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两种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对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采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法(CSII)(34例),和采用胰岛素泵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法(MSII)(34例),比较二者达到标准血糖值的时间先后及血糖控制程度.结果 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较采用胰岛素泵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用时更短,对胰岛素量的需求也更少.结论 临床实践中,在治疗2型糖尿病时,要尽可能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法(CSII).

    作者:李冬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59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及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2.41%,两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中西医结合干预冠心病心绞痛有益于提高临床疗效,而且对于缩短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有所裨益.

    作者:王明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残角子宫妊娠18+周破裂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30岁,已婚,G3P2,停经4月余,下腹部持续性胀痛伴坠胀感6小时急诊入院.急诊B超显示:盆腔偏右侧可见一子宫回声,大小8.4cm 7.1cmx5.0cm,包膜完整,肌壁回声均匀,内膜0.9cm.于该子宫左前方见一胎儿回声,双顶径4.2cm,肱骨长2.7cm,股骨长2.8cm,腹围13.4cm,未见胎心、胎动,胎盘卷曲成团,位于正常子宫颈左侧方,大小约4.8cm×3.5cm,回声杂乱,于胎儿后方靠近胎盘似见一子宫肌壁回声,轮廓模糊不清.腹腔及盆腔内见液性暗区,深4.1cm.

    作者:韦素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白血病化疗后院内感染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白血病化疗后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给予特定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缓解率和焦虑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临床缓解率达88.57%(62/70),焦虑评分为34.55±5.9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血病化疗后容易出现院内感染,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缓解率及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作者:赖玉兰;郭代株;陈妙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盐酸溴己新配合个性化护理治疗呼吸道感染60例临床观察

    将我院收治的6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总有效率70%,观察组总有效率9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后给予个性化护理措施,疗效优于常规对症支持治疗,不良反应少,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敬永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同培养基对肠球菌的检测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肠球菌肉汤、叠氮化钠葡萄糖肉汤两种培养基在检测人为肠球菌污染的水及食物(大米)效果.方法 将肠球菌经肉汤培养,人为污染水及食物,选用肠球菌肉汤和叠氮化钠葡萄糖肉汤对水及食物中肠球菌菌落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肠球菌肉汤在检测肠球菌方面较叠氮化钠葡萄糖肉汤具有明显的优势,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球菌肉汤在检测肠球菌方面具有优势,但肠球菌具有三组不同的分型以及31个种,因此,在日常的检测中对不同的样品进行检测时,培养基应该根据被检测样品的性状进行合理、灵活的选用,以便增加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肖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致肝损害患者的确切疗效,为提高结核类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所用抗结合药物致肝脏损伤患者一经确诊,立即停止抗结核治疗,同时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和住院治疗.结果 对照组患者(24例)给予常规基础肝脏损伤治疗,如使用维生素C、门冬氨酸鸟氨酸、肝泰乐等常规药物治疗,并指导患者在日常饮食中注意补充热量以及蛋白质.研究组患者(24例)在进行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50.00%.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药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对抗结核药致肝脏损害进行治疗的药物,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素英;柳伟;于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环乳晕切口治疗青春前期乳腺纤维腺瘤1例

    1 病例报告 患女,14岁,壮族,初中学生,月经初潮,主诉右乳房肿块伴隐痛2月余.患者自述2个月前洗澡触及右侧乳房内2个肿块,用力按则有痛感,但不剧烈,近来,感肿块增大且隐痛感增强,心中焦虑,故前来就医.体格检查:右乳房外下象限触及2个大小不等肿块,活动度良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轮廓清晰,乳头无溢液渗出和内陷.锁骨上及腋窝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及腹部平片未发现占位性病灶.

    作者:黄青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手术治疗腮腺混合瘤12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腮腺混合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腮腺混合瘤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全腮腺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行保留腮腺导管区域性肿瘤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主要面神经分支功能损伤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4~6个月的随访,均无复发.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皮下积液或涎瘘、面瘫、Frey综合征以及面部明显凹陷畸形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下降,且下颌缘支、颊支以及颧支等面部主要神经分支功能损伤情况均显著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区域性腮腺肿瘤切除术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可作为腮腺混合瘤患者目前为理想的手术方式之一.

    作者:韦玉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预防与控制

    目前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原为多重耐药菌.为了防止这些致病菌给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带来伤害,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医源性感染已备受关注.经研究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等为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抗生素的滥用是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主要原因.合理应用抗生素可有效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

    作者:姚勇军;刘风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小儿静脉输液失败因素及护理对策探析

    总结小儿静脉输液失败的因素及护理对策.通过对我院小儿输液患者的病历分析,得出患儿、护理人员、患儿家属等因素对输液成功与否的影响情况,并肯定了心理护理以及静脉穿刺部位、穿刺技术、方法等在小儿静脉输液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吴琼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组(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和B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各5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有较理想的疗效,疗效优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金邦;李晓辉;郑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急性脑血管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分析

    回顾性分析救治的4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资料,医务人员对42例患者进行了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稳定血压及药物治疗等院前急救和护理措施,现场死亡2例,其余均在0~10min内得到了有效救护,并安全送达医院行进一步治疗.

    作者:朱丽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冠状动脉CTA成像技术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探讨冠状动脉CTA成像技术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进展,并分别对冠状动脉CTA成像技术、影像因素及其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进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综述,为进一步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诊断率,确保临床治疗方案的合理化提供依据.

    作者:黄恒青;杜茂云;黄茂华;岑炳奎;杨军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下肢牵引术的临床护理体会

    下肢骨折行牵引术治疗患者38例,经过牵引治疗并强化临床护理后,临床效果满意,均未发生压疮、感染、畸形等不良并发症.在整体化护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制定护理计划、开展个性化护理、加强心理护理是病人平稳渡过牵引期的关键.

    作者:邹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改良挤疣法治疗儿童传染性软疣146例

    传染性软疣患儿146例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在皮肤表面的软疣小体上,用无菌眼科小镊,在软疣根部直接挤出软疣小体,创面用碘伏消毒,再贴上爱多肤超薄敷料止血.加强传染性软疣日常生活卫生等注意事项的宣教.所有患儿均一次治愈,3个月内有33例复发进行了2次治疗,1年内有5例进行了3次治疗.但均未在原有部位复发.改良挤疣法能有效治疗儿童传染性软疣,针对性、系统性的护理教育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荣香;郝玉霜;张立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综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150例,其中颈型颈椎病1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46例,混合型颈椎病33例.采用中药内服、穴位注射、牵引疗法以及推拿疗法综合治疗颈椎病,2w为一个疗程,分别观察各个分型的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较好,尤其是对于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总有效率分别达100%及98.4%.综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良好,尤其对于颈型颈椎病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中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玉屏风散加减在慢性鼻炎中的疗效观察

    选取慢性鼻炎患者15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口服西替利嗪联合曲安奈德喷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玉屏风散加减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8.95%和93.42%,对照组分别为21.05%和85.53%.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玉屏风散加减用以治疗慢性鼻炎中的过敏性鼻炎具有双重治疗效果,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范海梅;杨庆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