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药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26例的临床观察

王金全

关键词:针药结合治疗, 泌尿系结石, 中药治疗, 门诊, 常见病, 针灸, 病人
摘要:泌尿系结石是门诊的常见病,我们在门诊对1cm左右或1cm以下的结石病人,采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近1年来共治疗26例,取得显著的结果,现介绍如下.
哈尔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26例眶内肿瘤的显微手术

    目的 显微手术切除眶内肿瘤的疗效评价.方法 在显微镜下采取内路、外路或二者结合的方式切除眶内肿瘤26例,其中海绵状血管瘤11例、泪腺混合瘤6例、炎性肿瘤2例、视神经鞘瘤1例、眶内表皮样囊肿5例、眶内畸胎瘤1例.结果 其中20例实性肿瘤完整切除,5例囊肿在吸出部分囊内物质后将囊膜完整切除,术后眼球突出均消失,无并发症发生.1例视神经鞘瘤切成两部分取出,包膜基本取出,术后视力下降.结论 通过显微镜可在直视下清晰分辨肿瘤与眶内组织,避开神经、肌肉、血管等将肿瘤完整切除,使手术变的直观、安全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蔡晓松;刘江;王玉国;卜秀荣;张晓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手术病人的术前指导与心理护理

    手术是一种刺激源,可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而心理活动又可影响麻醉和手术效果,因此了解病人术前心理状态,及时给予正确指导和有效护理,将对手术产生积极影响.我院手术室于1999年7月开始对手术病人进行术前指导与心理护理,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庆英;侯宪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子宫肌瘤合并早期妊娠并发先兆子宫破裂1例

    1病例介绍患者,36岁,已婚,孕2产1,停经14周.下腹阵发性胀痛4小时入院.检查:T36.5℃、P80次/min、BP13/9KPr,轻度贫血,被动体位,痛苦面容,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脐平可触及宫底,压痛明显,边清,表面凹凸不平,无移动性浊音,PL:后穹窿饱满,触痛明显.化验:Hb95g/L,WBC9.8×109/L,彩超:子宫肌瘤,双附件不清.

    作者:王丽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联合应用威猛和福莫司汀治疗46例脑转移瘤疗效观察

    转移性脑肿瘤治疗上常采用放疗与手术,为了能延长生存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化疗为一直为人们所重视,我科对1997年7月~2006年3月收治的46例转移瘤,患者采用威猛和福莫司汀联合化疗,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明水;肖奇;张木根;熊斌;徐章伦;王晶;付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糖尿病足预防及护理保健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病人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约5~1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足部并发症.全世界平均每秒就有1人因糖尿病而失去足部,每年的非外伤性截肢患者中有50%以上是糖尿病患者,因而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治疗不容忽视,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全面的足部检查,切实重视足保护

    作者:李巧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烧、烫伤的观察

    大面积烧、烫伤为一种紧急疾患,若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将会导致绿脓杆菌的感染,造成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在5年中,共治愈100多例烧、烫伤患者,其中有10余例为全身大面积烧、烫伤,下面以其中治愈的1例患者为例浅谈烧、烫伤患者的一些治疗方法.

    作者:马越;吴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再发脑出血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再发脑出血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7例再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脑出血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1997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447例患者中,再发脑出血127例,再发率8.77%,第一次出血到第二次出血间隔时间,短3月,长12.7年,平均3.1±2.5年.再发类型以基底节-对侧基底节多见,其次为脑叶-脑叶和基底节-丘脑,多在对侧再发,很少在同一部位再发.与首发脑出血患者比较,再发脑出血患者多与长期高血压病以及血压控制不良有关.结论 脑出血后3年内再发危险性较大,积极控制高血压有助于防止脑出血再发.

    作者:吕秀玉;尹运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抽吸术后再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抽吸要后再出血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总结124例患者中10例再出血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患者长期饮酒,体形肥胖,血压过高且控制不好,首次抽吸血肿量过多是引起再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 脑内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应注意手术适应症的选择,首次抽吸量的控制,操作轻柔,必要时通过使用肾上腺素溶液,避免再出血.

    作者:韩力强;任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放射治疗副作用影响的探讨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一种疾病,居我国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1].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适应范围广,各期均可应用,疗效好.我们对实施宫颈癌放射治疗的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减少了宫颈癌放射治疗副作用发生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丁爱玲;葛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无负荷试验减速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无负荷试验(NST)减速的临床价值.方法 孕妇取平卧位,使用胎心监护仪经腹壁对胎心、胎动及宫缩进行监测.监测时间20~30分钟.结果 做NST1058例,在NST有反应中出现减速波型14例,在NST无反应中出现减速波型10例.结论 产前NST出现减速波型是不容忽视的,对围产儿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柴玉雪;翟凤云;韩秋丽;关喜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MR泌尿系水成像对输尿管病变的临床评价应用

    目的 探讨输尿管水成像(MR urography,MRU)在显示输尿管病变部位及对输尿管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9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术前MRU影像资料.结果 39例患者与常规MRI结合在揭示不同病变的MRU表现方面有独到之处.结论 MRU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丹;曹绍东;栾彧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颈椎前路不同术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单纯环锯减压柱状植骨与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加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对4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单纯前路环锯减压柱状双面皮质骨植骨术(22例)及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块状双面皮质骨植骨加内固定术(23例),术后根据JOA评分及X线表现比较两组病例的改善率,植骨融合率及融合节段高度丢失情况.结果 平均随访15.8个月,环锯减压组平均改善率48%,优良率65%,1例并发脊髓损伤致瘫痪;椎体次全切除组平均改善率为75%,优良率为85%,无脊髓损伤严重并发症.两组融合率为100%.环锯减压组术后融合节段高度丢失(平均2.0mm)明显大于椎体次全切除组(平均0.69mm)(p<0.05).结论 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加内固定术中减压更为安全有效,术后对椎间隙高度的维持更为可靠,疗效优于单纯环锯减压植骨术.双面皮质骨植骨可获得满意的融合率.

    作者:黄寿国;袁令晖;张英华;鞠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外阴巨大平滑肌瘤1例

    患者48岁,因发现外阴肿物10年,近3个月增长迅速,于2005年8月2 日入院.患者于1996年4月因患子宫肌瘤行腹式子宫全切术,术后恢复好.于1986年8月,偶然发现外阴左侧有一豌豆大小肿物,无疼痛及其它不适感,之后自觉肿物逐渐长大,近3个月肿物增长迅速,影响走路及性生活,但无发热、局部疼痛、排尿及排便困难等症状.

    作者:王丽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0.4%左旋布比卡因重比重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可行性

    目的 观察0.4%左旋布比卡因重比重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在腰麻下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420例,随机分为两组:左旋布比卡因组(Ⅰ组)和布比卡因组(Ⅱ组),各210例.两组腰麻局麻药配制方法为:取0.5%左旋布比卡因或布比卡因2ml,然后加50%葡萄糖0.5ml,所得两种重比重局麻药溶液浓度为0.4%.蛛网膜下腔注药后密切监测产妇循环呼吸情况,调节感觉运动阻滞范围,评估其麻醉效能,观察固麻醉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Ⅰ组感觉恢复时间长于Ⅱ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感觉及运动阻滞监测指标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各时段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Ⅰ、Ⅱ两组在注药后5min SBP、DBP低于麻醉前数值、而HR值高于麻醉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切皮及腹膜操作时的VAS评分均为3分以下,达到优良水平,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新生儿Apger(1min及5min)评分,Ⅰ、Ⅱ两组间无差异性(P>0.05).结论 0.4%左旋布比卡因重比重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与布比卡因一样安全有效,麻醉维持时间较长的特点比布比卡因更具优势.

    作者:李跃祥;高作运;张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阴茎异常勃起的诊断和治疗(附7例报告)

    目的 根据不同原因,区分低流量型和高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提高阴茎异常勃起的诊治水平.方法 7例阴茎异常勃起患者年龄20~46岁,平均35岁.持续勃起时间4~68h,平均22h.其中服用两地那非后性交勃起异常1例,膀胱癌转移至阴茎1例,白血病1例,有外伤史者1例,不明诱因者3例.对异常勃起分型,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7例患者中1例为高流量型,6例为低流量型.1例高流量型患者行选择性阴部内动脉栓塞后治愈,6例低流量型患者,均先行肝素盐水及肾上腺素盐水龟头-阴茎海绵体冲洗,但效果不理想,随后改行龟头--阴茎海绵体分流术,5例患者术后1至5天恢复正常,1例患者术中行病理活检为膀胱癌转移至阴茎,有阴茎全切术.结论 详细询问病史、阴茎海绵体血气分析、彩色多谱勒检查、阴部内动脉造影等是区分高流量型和低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的重要方法.阴茎异常勃起如保守治疗无效,应立刻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孙平;孙岩;高太林;王树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复方氨基酸鳌合钙用于治疗妊高征(轻度)69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我院妇产科对于69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轻度)的患者采用复方氨基酸鳌合钙(乐力)胶囊来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14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9例,对照组74例.对照组采取左侧卧位,增加营养,低盐饮食;治疗组采用复方氨基酸鳌合钙(乐力)胶囊口服,每日1次,每次2g.两组患者每周复诊1次.结果 治疗组痊愈者48例,有效者11例.总有效率85.50%;而对照组经过休息血压恢复正常者21例,基本正常者32例,总恢复率71.62%.结论 轻度妊高征患者补充复方氨基酸鳌合钙(乐力)胶囊,有益于缓解妊高征,方便经济,无任何副作用,只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蔡志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扶正固本中药配伍化疗减毒作用的临床观察

    临床上应用化疗作为抗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在肿瘤的治疗上很多病人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被临床逐渐重视和采纳,但是化疗随之而来的毒副作用给病人带来的危害,使有的病人不能坚持化疗疗程,影响到肿瘤的治疗.我们在临床上对50例病人在化疗前后用中药扶正固本配伍化疗减少化疗副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初盈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病理教学中的导入技能反思

    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实际教学的前奏,起着引子的作用.组织好一堂课的开端,可以抓住学生、控制课堂,达到立片言以居要的境地,发挥引起悬念,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作用.

    作者:马桂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恙虫病并发肾损害15例临床分析

    羌虫病是由东方立克次体所引起的自然源性疾病.鼠类为主要传染源,兔类、鸟类也可能带菌.羌螨幼虫叮咬动物宿主而受染,病原体经卵传代,次代幼虫叮咬动物或人引起传播.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先在局部繁殖,引起螯疹、焦痂、溃疡、局部淋巴结炎,随之进入血流引起毒血症及全身器官的损害.现将羌虫病并发肾损害15例报告如下.

    作者:牛庆海;张竹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及经皮微波凝固联合治疗巨块型肝癌的护理

    肝癌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高,发展快,在癌病死亡的位次为第二位.由于该病起病隐匿,患者就诊时大多数已数晚期,约90%的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1].

    作者:马善芝;陈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哈尔滨医药杂志

哈尔滨医药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局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