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年人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探讨

吴志萍;古兰英

关键词:直肠肿瘤, 青年患者, 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青年人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8例青年人大肠癌围手术期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过细致的护理,术后治愈出院31例,好转6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随访37例中5年以上生存为3例,3年以上为12例,1~3年15例,大部分能参加工作.7例单纯造痰后行放疗或化疗3~9个月死亡,没有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全面充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特别是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及疗效极为重要.
哈尔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体会

    脑卒中急性期有相当一部分人出现短时间的弛缓性神经原性膀胱,发生充盈性尿失禁.据有关资料介绍,有20%在脑卒中后48小时内形成充盈性尿失禁,有50%的患者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另外30%为正常性膀胱,所以如何在脑卒中急性期及恢复期开展膀胱功能的康复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夏彩玲;刘建红;马鑫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综合治疗口腔扁平苔癣43例的临床分析

    扁平苔癣(OLP)发病原因复杂,目前病因不明,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口腔扁平苔癣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验研究.病因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神经功能失调、药物代谢紊乱有关.

    作者:朱文志;朱莉波;刘永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无肝素或小剂量肝素血液透析体会

    常规透析多采用肝素抗凝,当合并出血性疾病或凝血机制障碍时,我院采用无肝素或小剂量肝素行血液透析,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凌怡;张雅君;王保中;孙志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谈老年骨股颈骨折的护理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损伤之一,因并发症多、愈合时间长,大部分需长时间的卧床治疗,是临床治疗、护理的难点.下面将我院自1998年~2004年共收治的6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武继莲;黄希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腹腔镜腹部手术5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05年3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阑尾切除、溃疡病穿孔修补、肠粘连松解、肝囊肿开窗、直肠癌前切术等520例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手术应用12种类,520例中有5例因胆囊三角解剖不清且胆囊萎缩而中转开腹手术,2例因术中出血而中转开腹.手术并发症3例(0.58%),其中胆管损伤2例,出血1例.结论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随技术进步和设备改善将逐步拓宽;严格腹腔镜手术程序,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可降低.

    作者:胡荣生;苗俊革;亢文;范长青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围手术期健康教育

    近几年在开展整体护理实践中,我们针对围手术期这一特殊群体病人,采取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和非正式的教育活动相结合,适时有目的地将身体护理与健康教育融为一体,使病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李冬梅;于桂英;张所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参麦注射液预防血液透析时症状性低血压18例的临床观察

    症状性低血压(SH)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并发症之一,预防血透中SH的发生是保证充分透析和坚持透析的关键所在.

    作者:赵凌怡;曹茂荣;董鹏飞;孙大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新生儿窒息抢救的几个问题

    新生儿窒息作为产科常见的病理现象,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及向同行学习,偶有心得,向同行作一介绍.

    作者:邵民;王为浩;汤伟;邱秀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浅谈中心药房药品管理

    中心药房是药剂科的一个重要部门,主要贫责做好临床一线病人药品的供应和保管工作.药品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的提高和危重病人的抢救,对保持药效、减少损失、用药安全极为重要.

    作者:钱静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肱骨踝上骨折伸直位固定治疗48例体会

    1资料年龄小的5岁,年龄大的18岁,平均12岁;男的多于女的.一般治疗上伸直位石膏固定2周再改屈肘位石膏固定2周~3周,拆除石膏外固定逐渐练习功能,临床治愈率达100%.无肘内外翻畸形的发生.

    作者:郭红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在药房开放式服务中发现购药人群存在的几点问题

    本院自2002年在门诊大药房开展开放式服务以来,在3年的药品调配和向购药人群(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工作中,发现购药人群存在比较普遍的几点问题,表述如下.

    作者:朱翠霞;朱立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4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全组病例均给予平喘、止咳化痰、强心吸氧等对症治疗,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青霉素静滴(对青霉素过敏者除外);治疗组西药同对照组,中药给予肺炎方,辨症施治.结果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琳;何龙韬;李群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推进医院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医院统计信息化的涵义是指医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把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源整合好、开发好、管理好,为医院决策和管理,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不断提高医院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医院竞争力的过程.

    作者:刘传华;刘欢;杨海珊;曹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药针剂在输液配药时减少泡沫的方法探讨

    我院静脉输液数量居各种注射给药的首位,配药是静脉输液的重要环节,配药时除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外,还应掌握好配药的方法,相同的药物,用不同的方法配制,有时易产生较多的泡沫.

    作者:陈凤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45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5例,急非淋应用HOAP方案,急淋应用COAP方案,同时加用中药治疗.对照组与治疗组化疗方案相同,不同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96%,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缓解期较对照组长(P<0.05),生存期较对照组长(P<0.01).

    作者:王明松;陈仕兵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手烧伤病人的早期功能恢复指导

    手部深度烧伤常因瘢痕挛缩致功能受限,由于烧伤后疼痛、恐惧等因素,致患者不敢活动,使关节固定在非功能位,影响治疗效果.近两年来,我科收治手部烧伤患者86例,实施医护结合早期功能锻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秋云;侯育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输液配制方法与橡胶微粒产生的研究

    目的探讨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橡胶微粒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了一次性12号针头(斜面针)和9号针头(斜面针)采用不同的穿刺方法,即直刺与斜刺,进行综合分析.观察哪种方法可减少橡胶微粒的产生.结果一次性9号针(斜面针)与一次性12号针(斜面针)直刺与斜刺比较,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说明斜面进针法较垂直进针法显著减少了橡胶微粒的产生;一次性9号针头(斜面针)与一次性12号针(斜面针)相比较,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说明一次性9号针头一次性12号针头显著减少了橡胶微粒的产生.结论一次性9号~12号针头(斜面针)很锋利,其针径为900μm~1200μm,直刺时容易对像胶塞造成切割,使橡胶微粒增多,斜角进针,可减少橡胶微粒的产生.

    作者:陈凤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骨活检塑料包埋切片的探讨

    骨组织传统的病理制片方法是甲醛固定、脱钙、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此法经过脱钙、脱水、加温、浸蜡可使细胞严重收缩,且HE染色只有二种颜色,使各系统血细胞及其分化阶段的辩认十分困难.为解决此问题,我们经反复试验,发现用塑料包埋切片染色,结果甚为满意.

    作者:薛苏华;朱明月;贡月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附17例报告)

    目的研究经肝动脉栓塞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导管超选择插入17例肝血管瘤的供血动脉,以碘油或超液态碘油、明胶海棉和(或)钢圈栓塞.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17例中有11例分别于术后1~12个月行CT或B超随访.瘤体缩小>50%者8例,>30%者2例,1例缩小不明显.全部患者中临床症状消失者11例,明显减轻者5例,总有效率94%,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作者:宁志方;陶智慧;马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46例剖宫产术中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中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几年,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故本文对46例剖宫产术中新生儿窒息原因加以分析,以寻找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于绪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哈尔滨医药杂志

哈尔滨医药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局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