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凤;孟德春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05年3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阑尾切除、溃疡病穿孔修补、肠粘连松解、肝囊肿开窗、直肠癌前切术等520例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手术应用12种类,520例中有5例因胆囊三角解剖不清且胆囊萎缩而中转开腹手术,2例因术中出血而中转开腹.手术并发症3例(0.58%),其中胆管损伤2例,出血1例.结论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随技术进步和设备改善将逐步拓宽;严格腹腔镜手术程序,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可降低.
作者:胡荣生;苗俊革;亢文;范长青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洗胃是否及时和彻底,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品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我们两院自2004年3月~2005年3月,共为4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洗胃,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玉红;张强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一组68例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经过积极的抢救和认真的护理,结果存活47例,死亡21例.结论做好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术前积极抗休克和术后及时预防并发症是护理工作的要点.
作者:欧秋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抚触对婴儿生理方面的影响.方法将2004年4~8月在我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儿半随机选择分为两组共60名,抚触组与对照组各30名.抚触组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开始进行全身抚触,同时记录每天摄奶量、大小便次数、睡眠状况,并分别测试出生30天的摄奶量、头围、身长、体重.结果抚触组新生儿第30天的摄奶量、头围、身长、体重及30天内的睡眠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抚触能促进婴儿生理发育,在婴儿的生理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是一门易于推广的实用性医疗技术.
作者:胥光碧;马秀兰;肖平;李云;任玉平;阮朝晖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骨组织传统的病理制片方法是甲醛固定、脱钙、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此法经过脱钙、脱水、加温、浸蜡可使细胞严重收缩,且HE染色只有二种颜色,使各系统血细胞及其分化阶段的辩认十分困难.为解决此问题,我们经反复试验,发现用塑料包埋切片染色,结果甚为满意.
作者:薛苏华;朱明月;贡月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我院静脉输液数量居各种注射给药的首位,配药是静脉输液的重要环节,配药时除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外,还应掌握好配药的方法,相同的药物,用不同的方法配制,有时易产生较多的泡沫.
作者:陈凤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中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几年,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故本文对46例剖宫产术中新生儿窒息原因加以分析,以寻找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于绪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钠米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前沿科学领域的新技术.钠米材料是钠米科学的基础,正引起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目前在医学、药学、化工、电子、生物、机械等领域广泛的应用.
作者:朱文志;朱莉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前应用米索前列醇扩张宫颈的价值.方法对不孕症、子宫内膜息肉、节育环异位等需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两组,一组术前3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200μg;另一组术前3小时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200μg.结果阴道后穹窿放置组扩张宫颈效果优于口服组.结论米索前列醇对非妊娠子宫有扩张宫颈作用,尤其阴道后穹窿放置效果好,应用宫腔镜检查方便、安全,优于传统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纪秀娟;杨宁;韩秋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3年间,我院手术治疗卵巢上皮癌35例,均行术后APC方案腹腔加静脉化疗,效果满意,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高金玲;陈加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从1995年4月至2005年4月,我院共收治胫腓骨骨折216例,其中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192例,术后发生骨不连26例,发生率为20%.复习该组病例的治疗过程,有一些技术处理不当可总结,以提高胫腓骨骨折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的骨愈合率.
作者:邢传军;付琪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血标本是血站血液检测工作的基础,保证血标本质量是确保输血安全的前提,笔者根据工作中的体会,对血标本质量保证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作者:赵世英;王慧媛;卢德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中期引产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通过对我院207例药物引产的患者临床观察及随访,对其术后观察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伟;李艳春;车丽萍;陈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橡胶微粒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了一次性12号针头(斜面针)和9号针头(斜面针)采用不同的穿刺方法,即直刺与斜刺,进行综合分析.观察哪种方法可减少橡胶微粒的产生.结果一次性9号针(斜面针)与一次性12号针(斜面针)直刺与斜刺比较,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说明斜面进针法较垂直进针法显著减少了橡胶微粒的产生;一次性9号针头(斜面针)与一次性12号针(斜面针)相比较,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说明一次性9号针头一次性12号针头显著减少了橡胶微粒的产生.结论一次性9号~12号针头(斜面针)很锋利,其针径为900μm~1200μm,直刺时容易对像胶塞造成切割,使橡胶微粒增多,斜角进针,可减少橡胶微粒的产生.
作者:陈凤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合理膳食是人类健康的重要保障,许多科学试验也证实了这一点.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的流行病学家Riehiard Dollt RichardPeto提出由于癌症引起的死亡中约35%与膳食有关.
作者:刘琪;孙艳;勾忠杰;韩爱华;石燕;魏秦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近年来通过对化学消毒液使用情况的检查、有效成份测定和分析,找出以下存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作者:周年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青年人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8例青年人大肠癌围手术期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过细致的护理,术后治愈出院31例,好转6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随访37例中5年以上生存为3例,3年以上为12例,1~3年15例,大部分能参加工作.7例单纯造痰后行放疗或化疗3~9个月死亡,没有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全面充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特别是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及疗效极为重要.
作者:吴志萍;古兰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三堆超声在膀胱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对52例患者在膀胱充盈状态下,进行二雏超声、三维超声成像,描述了膀胱内不同疾病的三维图像特征.图像采集方法为自由臂三维重建模式.结果三维超声成像所建图像逼真清晰、形态直观、立体感强、空间关系明确,并可确定病变的部位、范围和其表面结果,尤其是肿瘤对膀胱壁的浸润情况.结论三维超声成像对膀胱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以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
作者:郑大伟;郑蕾;郝凤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扁平苔癣(OLP)发病原因复杂,目前病因不明,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口腔扁平苔癣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验研究.病因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神经功能失调、药物代谢紊乱有关.
作者:朱文志;朱莉波;刘永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手部深度烧伤常因瘢痕挛缩致功能受限,由于烧伤后疼痛、恐惧等因素,致患者不敢活动,使关节固定在非功能位,影响治疗效果.近两年来,我科收治手部烧伤患者86例,实施医护结合早期功能锻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秋云;侯育新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