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20例报告

胡科兵;熊国根;吴立敏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灌肠方, 直肠给药
摘要:采用前列灌肠方直肠滴入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120例,1日2次,7天一疗程.结果 60例痊愈,41例有效,19例无效.前列灌肠方直肠滴人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一定效果,尤其是局部不适、排尿异常症状改善明显.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长托宁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30例临床分析

    回顾性分析3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及时应用长托宁及实施综合性治疗措施取得的临床疗效.结果 30例患者均获救.长托宁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治愈率高,副作用少而轻,病程短,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唐建杰;吴秋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后,加用孕三烯酮2.5mg/次,每周2次,治疗3~6个月.结果 60例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随访12~24个月,症状控制率100%,复发4例,复发率6.7%.28例合并不孕症者术后联合孕三烯酮治疗,18例妊娠,妊娠率64.3%.结论 腹腔镜手术应用于各期子宫内膜异位症,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可降低复发率,提高受孕率,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凌艳;郭端英;郑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及手术径路的选择

    目的 探讨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与手术径路的选择.方法 对76例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恶性肿瘤9例,良性肿瘤67例,以神经源性及涎腺肿瘤为多见.手术采用口内径路6例,颈侧径路52例,颈咽联合径路4例,颈颌联合径路8例,颈腮腺联合径路6例.结论 颈部彩超及颈部CT、MRI、MRA是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良好手段.应根据肿瘤的位置、侵犯范围及肿物的性质选择手术的径路,达到既能够充分显露手术野、完整摘除肿物,又能避免损伤血管、神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文源;洪育明;梁振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53例马蜂蛰伤中毒临床分析

    采用拔除毒刺、5%碳酸氢钠局部冲洗、1%~2%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局部封闭及早期预防性透析治疗马蜂蜇伤53例,疗效显著,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作者:朱朝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GHb异常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利用超声应变率显像(SRI)技术评价糖化血红蛋白((3Hb)异常的2型糖尿病(DM2)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方法 应用SRI技术分别观测GHb异常(>6.07%)DM2患者(DM2组,n=40)及GHb正常(4.17%~6.07%)健康成年人(NOR组,n=37)心尖四腔切面、心尖二腔切面及心尖左室长轴切面左室6个室壁(后间隔、侧壁、前壁、下壁、前间隔、后壁)中间段的舒张早期峰值SR(SRe)、舒张晚期峰值SR(SRa),并计算SRe/SRa.结果 (1)与NOR组相比,DM:组的SRe,SRe/SRa显著减低,有统计学意义;而SRa稍高,但无统计学意义.(2)DM2患者GHb与SRe呈显著负相关,而与SRa呈正相关;以SRe/SRa<1,E/A<1等提示舒张功能减退,与NOR组相比,DM2组有统计学意义.(3)DM2组心尖四腔、心尖二腔及心尖左室长轴切面观上左室6个壁中间段的SRe和SPa,各室壁问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超声SRI技术能较好地评价GHb异常DM2的心脏舒张功能.

    作者:许晓华;郭国强;李泉水;李振洲;熊华花;陈胜华;孟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

    对12例短期内不能苏醒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结果12例均手术成功,患者均不同程度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经皮胃造瘘术是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肠内营养的一种重要途径,为患者康复提供了营养保证.

    作者:淦作松;倪修红;龚锦文;唐尤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类风湿关节炎并甲状腺疾病3例

    1 病例报告例l,女,50岁.因患类风湿关节炎(RA)10余年,服用强的松5mg,qd,甲氨蝶呤(MTX)()10mg/周,柳氮磺胺吡啶(SASP)1.0,bid等药物.近1年来感口干、眼干,检查抗核抗体(ANA)阳性.反复心悸半年,2005年4月曾查甲状腺功能示:FT3 6.28pmol/L,FT413.43pmol/L,TSH O.01μIU/ml,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当时未治疗.2006年4月再发心悸、胸闷,心电图示:心房纤颤,左心室高电压,心肌供血不足.查体:BP 125/80mmHg,轻度突眼,心率140次/分,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

    作者:吴云平;陈凡;陈勇;魏忠光;吴茂春;林星;郑丽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老年自发性气胸50例临床分析

    对50例老年自发性气胸与50例非老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老年组自发性气胸临床表现不典型,三种类型气胸两组间元明显区别,老年组治疗肺复张较慢.

    作者:王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老年心房纤颤284例临床分析

    对284例资料完整的老年房颤患者的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房颤与冠心病、高血压密切相关,分别为122例(43%)和84例(30%).主要治疗是药物、电除颤复律和抗凝.

    作者:李艳;李贵才;王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对孕妇、围产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ICP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90名孕28~40周体检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TBA、Tbil、ALT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TBA、Tbil、ALT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妊娠结局也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妊娠期孕妇应定期作TBA检测和动态观察,并结合其他指标,有利于ICP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胎儿的监测、改善胎盘循环、保证胎儿正常发育和降低围产儿病死率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戴绘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36例AIHA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且女性多于男性;36例中病因明确者19例(52.8%),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6例(31.6%);免疫分型以IgG+C3型多见,余依次为C3型、IgG型;C3型溶血、贫血程度轻,IgG+C3组次之,含Iga或IgM组溶血、贫血程度严重;C3型对激素反应效果好,IgG+C3组次之,含IgM或IgA组疗效差.结论 AIHA免疫分型与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相关,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罗绿艳;万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监测5年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趋势

    目的 监测近5年间院内感染(HAI)鲍曼不动杆菌(ABA)的分离率、分布特点及耐药趋势.方法 对近5年来临床送检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微生物方法操作,用Vitek-Systems ATB法国生物-梅里埃微生物分析仪,并结合传统手工非发酵微量生化管编码补充试验进行分离、菌种鉴定;药敏试验采用CLSI/NCCLS标准K-B法及法国梅里埃ATB试条.结果 共分离到ABA 296株,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科室以重症监护中心(ICU)和呼吸内科多,与同期分离菌株相比,检出率从2004年的12.2%依次上升至2007年的30.4%,对21种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不同程度增强,对亚胺培南、舒普深、哌啦西林+他唑吧坦、多粘菌素B敏感性高.结论 5年间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逐年增高,耐药性逐渐增强.对确定ABA感染的患者,建议4~5天后复查,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地使用碳青酶烯类药物,以减少此类耐药株的出现和扩散.

    作者:周金凤;黄秀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高葡萄糖浓度培养基对常用抗菌素低抑菌浓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葡萄糖浓度血浆铜绿假单孢菌常见抗菌素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变化,为高血糖感染患者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素剂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配制5.0mmol/L和20.0mmol/L葡萄糖浓度的新鲜冰冻血浆为MIC试验所用液体培养基,观察铜绿假单孢菌的哌拉西林、头孢哌酮、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MIC的变化.结果 20.0mmoL/L血浆葡萄糖浓度铜绿假单孢菌的哌拉西林、头孢哌酮、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MIC均明显高于5.0mmol/L葡萄糖浓度血浆.结论 高葡萄糖浓度血浆中抗菌素抗菌水平相对正常葡萄糖浓度血浆明显受到抑制,高血糖感染患者可适当上调抗菌素使用剂量,以达到佳抗感染效果.

    作者:潘小清;王占科;蔺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无精子症病因学研究进展

    无精子症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引起无精子症病因较多,有睾丸前因素、睾丸因素及睾丸后因素.大部分无精子症病因仍未明确,现就无精子症的病因学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群龙;蔡志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术前感染性疾病的检测与意义

    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月391例住院病人进行术前感染性疾病的检测.甲型肝炎(HAV,IgM型)、乙型肝炎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丙型肝炎(HCV)、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统计,结果HAV阳性率0.2%,HBV阳性率10.7%,HCV 0.2%,梅毒阳性率0.5%.

    作者:周才丽;胡燕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CT三维血管减影技术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T三维血管减影技术(3D-SCTA)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3例CT平扫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者,采用GE Light Speed16螺旋CT机进行头颅螺旋扫描,先进行平扫,后增强,利用减影软件得到减影后的图像,再利用相关软件进行VR、MIP重建,得到颅内血管的3D、2D图像,然后进行诊断.结果 颅底伪影干扰明显减少,显示颅内动脉血管及分支满意.23例21个动脉瘤,3D-SCTA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常规CTA敏感性95.6%,特异性100%,.结论 3D-SCTA是一种相对元创的血管检查,对颅内动脉及颅内动脉瘤的三维空间形态显示更直观,能满足诊断及临床治疗的需要,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作者:何孔明;余帮龙;蒋世民;张福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改良克氏针加钢丝固定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改良克氏针加钢丝固定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粉碎性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改良克氏针加钢丝固定和重建钢板两种方法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改良克氏针加钢丝固定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优良率为88.9%,明显优于重建钢板治疗组71.1%.且延迟愈合、骨不连、血管神经损伤和术后感染等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重建钢板治疗组(P<0.05).结论 与重建钢板相比,改良克氏针加钢丝固定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具有临床疗效好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继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20例报告

    采用前列灌肠方直肠滴入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120例,1日2次,7天一疗程.结果 60例痊愈,41例有效,19例无效.前列灌肠方直肠滴人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一定效果,尤其是局部不适、排尿异常症状改善明显.

    作者:胡科兵;熊国根;吴立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健康知识调查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对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探讨对乙肝人群健康教育的手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问卷在患者就诊时自己填写,填写有困难者医生诊察过程中帮助填写,填写时以近2年的情况为依据,内容均真实可靠.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确定差异性.结果 大部分HBV感染者希望对肝炎知识有所了解,83.83%的.HBV感染者希望了解全部或大部分肝炎知识,了解肝炎知识的途径主要有电视21.84%(199/911)、报纸杂志18.77%(171/911)、肝炎书籍18.00%(164/911)、亲朋病友介绍15.26%(139/911)、医生介绍11.96%(109/911)、电台广播9.44%(86/911)、肝炎知识讲座2.41%(22/911)、其他途径7.79%(71/911).肝炎知识更新较慢,28.10%的人12个月以上才了解一次肝炎知识,HBV感染者中48.96%认为系垂直传播,仍有9.77%的人认为乙肝疫苗不能预防肝炎传染.HBV感染后对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劳动能力构成了一定影响,病情愈重影响愈大,27.18%的人1~3个月内进行一次血清学检查,58.2%的HBV感染者接受过治疗.结论 公众对肝炎知识的了解较少,知识更新较慢,部分人对HBV感染重视不够,而另一部分人存在过度治疗.

    作者:张巧云;魏连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动静脉内瘘术钛轮钉吻合与直接缝合的对比观察

    2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术时随机分成二组:钛钉组120例用钛轮钉吻合法;缝合组110例用直接缝合法.半年内观察临床使用效果,结果两种方法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异.

    作者:孙治华;柳林伟;黄浩;鲁格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