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梅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IL)-8及IL-18的表达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哮喘)及支气管扩张(支扩)的相关性.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3月于福建省立医院呼吸科病房住院的有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的三种COPD患者共91例,其中急性加重期COPD组3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组31例,急性加重期支扩组30例,及同期正常对照组33例,皆抽取空腹外周血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其血清IL-8、IL-18;三种疾病好转期于入院后1周抽取空腹外周血3ml,再用ELISA测定IL-8、IL-18.统计分析急性加重期与好转期的血清IL-8、IL-18变化.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IL-8为(921.3±627.7)μg/L,低于好转期的(1287.9±1186.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IL-8(883.2±578.7)μg/L亦低于好转期值的(1229.4±1070.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支扩组急性期[(840.1±552.4)μg/L]与好转期IL-8变化不明显[(950.4±732.8)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扩组患者IL-18表达低,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OPD组和哮喘组(P<0.001),但三种疾病急性期和好转期的血清IL-18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急性期COPD和哮喘患者血清IL-8随着疾病的好转早期呈特异性上升趋势,而支扩组患者IL-8无特异性的上升或降低.支扩组IL-18表达水平低,但三种疾病患者急性期和好转期血清IL-18变化无特异性的上升或降低.
作者:岳文香;陈愉生;谢宝松;李瑞慧;许能銮;林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发生原因及进行防控管理工作的研究思考.方法 筛选从2017年1—12月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外科ICU病房的1268例患者,按照患者有或无发生院内感染分为G组(感染组)和N组(非感染组).在这当中,G组中有342例,N组中有926例.通过对性别、年龄、手术打击因素(手术时间或体外循环时间)、感染来源及对患者送检样本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探究,进行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原因以及防控工作进行思考与总结.结果 与N组相比,G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中,≤1岁或≥60岁的患者比例为32.5%,高于N组的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手术时间≥6小时或体外循环时间≥2小时的患者比例,G组(38.3%)要明显高于N组(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依据感染来源进行排名,位于前三甲的分别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和留置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所占比例分别是68.1%、17.8%、8.8%;对患者送检标本检出的病原菌进行分析,得出革兰氏阴性菌(G-)比例高,其次为真菌和革兰氏阳性菌(G+),比例分别为57.0%,26.0%为17.0%.结论 内外因素(年龄、手术打击因素)造成的机体免疫力的下降是主要的感染因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和留置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分别是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主要的医院内感染来源;革兰氏阴性菌(G-)为主要的感染病菌,因此,对院内感染进行防控时要从多方面多层次着手,以达到更好降低心血管外科ICU院内感染患病率的目的.
作者:林云;周锦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究儿童与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检测.方法 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在2015年3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50例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与50例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其自身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对比两组患者ANA、抗ds-DNA、抗心磷脂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SSB、抗UIRNP、抗rRNP的阳性率.结果 儿童组的ANA阳性率为98.00%,抗ds-DNA阳性率为82.00%,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为0.00%,抗Sm抗体阳性率为2.00%,抗SSA阳性率为10.00%,抗SSB阳性率为8.00%,抗UIRNP阳性率为2.00%,抗rRNP阳性率为4.00%;成人组的ANA阳性率为98.00%,抗ds-DNA阳性率为84.00%,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为0.00%,抗Sm抗体阳性率为4.00%,抗SSA阳性率为8.00%,抗SSB阳性率为10.00%,抗UIRNP阳性率为4.00%,抗rRNP阳性率为2.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与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自身抗体检测结果上均无明显差异,说明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式、治疗途径均可参考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
作者:李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以北京市海淀区及房山区60~85岁老年人为例,通过调查老年人摔到情况,了解现有老年人摔倒的主要原因、发生地点以及发生摔倒的主要年龄区间,同时通过对老年人生理变化分析,以及现有辅助产品的分析提出通过使用医疗辅助产品来帮助老年人减少摔倒的风险.
作者:殷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CNM)对肾衰竭(CRF)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广州钢铁企业集团医院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48例CRF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24例.A组给予CNM模式,B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A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的各项血气指标与肾功能指标均优于护理前,且A组优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CRF血液透析患者行CNM模式可改善其血气指标与肾功能指标,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且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庞陈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黄牛木治疗湿热蕴结型湿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8月广东省阳春市中医院门诊和住院部收治湿热蕴结型湿疹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黄牛木治疗,37例)和对照组(氯雷他定口服+地塞米松软膏外用治疗,37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疗效显著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头晕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嗜睡、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牛木治疗湿热蕴结型湿疹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和较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王岸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髓芯减压联合纳米骨植入对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于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所选的手术方式不同,将选择单纯髓芯减压治疗的6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60例行髓芯减压联合纳米骨植入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组,对比观察两组髋关节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影像学稳定率与对照组比较,以及FicatⅠ期患者与FicatⅡ期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髓芯减压联合纳米骨植入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有助于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劳燕鸣;梁恩;何浩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运用PDCA循环在产房抢救车进行质量管理的效果.方法 根据产科分娩过程中并发症的急危重症对产房抢救车药品物品进行分类、分层放置、每层予封条封存.每层表面贴有平面示意图,平面示意图内容包括药品物品位置、名称、数量、剂量和有效期.比较运用PDCA循环管理前后,护士取药、取物时间,抢救后整理抢救车时间,护士对抢救药品的药理作用、应急整个流程掌握情况以及对抢救车质量管理的满意度.结果 运用PDCA循环对产房抢救车进行分类、分层、封条管理方法,缩短了护士取药、取物时间以及抢救后整理抢救车时间.护士对抢救药品的药理作用,应急抢救流程掌握情况以及对抢救车质量管理的满意度均大幅提高.结论 运用PDCA循环对产房抢救车进行分类、分层、封条管理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提升了护士对急危重症的应急能力,提高了护士对抢救车质量管理的满意度.
作者:邓海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药物治疗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抽取近两年在黄石市爱康医院接受诊治的4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诊,随诊时间为1~3年,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后均使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治疗后应定期进行视力检查、视野检查、眼压检查,检查时间分别为治疗后3、6个月,1、3年,比较治疗前后眼压.观察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等.结果 用药后3个月、6个月、1年以及3年眼压与治疗前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后1年后与3年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3个月、6个月、1年以及3年眼压与治疗前视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后1年后与3年后视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结论 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效果显著,短期内可有效改善其眼压以及视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但长期治疗控制眼压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应根据患者病情为其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李君;王皓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针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1月在开封市中医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下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神经病变证候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SNCV、MNCV均高于对照组,周围神经病变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针刺治疗,可有效提高其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神经症状.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特征,并实施针对性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30例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受护理干预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3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预后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愈率较高,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治疗效果提高,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兰真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解放军第107医院自2006年开展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以来,始终坚持注重安全和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建立了以医嘱审核与干预、成品输液的过程质量控制为主要内容的药学管理机制,并逐步由调配的过程管理向临床药品使用管理延伸,通过对护士站执行医嘱信息的采集与追踪,建立起了静脉药物临床使用、干预与评价系统,形成了以临床静脉用药为主线的医嘱审核、调配、临床使用干预管理体系.近年来,医院又将这一管理理念运用到住院患者药物使用管理中,探索建立了高危药品管理、皮试药品管理等机制,医院药学管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作者:张炜;马守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在骨科实习护生带教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2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苏州九龙医院骨科实习的护理学生共128人,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的实习教学法,观察组护生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教学法.结果 观察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和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实习护生带教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王亚娜;刘晓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信必可)联合孟鲁司特钠(顺尔宁)治疗成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4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及服用孟鲁司特钠.对照组服用孟鲁司特钠.比较两组咳嗽评分、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各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FEV1及PEF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其中治疗组增幅大于对照组(P<0.05).在咳嗽评分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方面治疗组也明显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晖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症状缓解后青春期哮喘患者的肺结构与功能、气道炎症变化特征.方法 选择天津市儿童医院就诊的青春期哮喘患者58例,分为症状缓解组和现症哮喘组,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和气道炎症指标检测.结果 症状缓解组和现症哮喘组在气道敏感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症状缓解组TGF-β水平高于现症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L-4和INF-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春期哮喘患者尽管症状减轻或消失,气道炎症及重塑依旧存在.
作者:李小乐;徐勇胜;任立歆;万莉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两组均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照组术后给予维D2磷葡钙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唑来膦酸,观察两组患者功能障碍、疼痛程度变化,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及再骨折发生情况等.结果 术前两组功能障碍及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均有好转,观察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ODI评分及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两组骨密度及骨代谢生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BMD、BGP、PINP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91%,与对照组17.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再骨折病例,对照组再骨折发生率为4.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唑来膦酸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脊柱功能,增加骨密度,预防再骨折发生,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代君;蔡小军;董革辉;韩建华;周鑫;孙厚杰;张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人体内的葡萄糖平衡受胰岛α细胞所分泌的胰高血糖素(GCG)和胰岛β细胞所分泌的胰岛素的调节.而糖尿病的发生,则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缺陷或是IR导致,与此同时,GCG的分泌绝对过多或是相对过多在其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往临床研究则主要集中于胰岛β细胞,而对于胰岛α细胞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实际上,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PG)与餐后2 h血糖(PPG)的升高与其GCG血症具有密切联系,GCG参与了糖尿病的病理与生理过程,当胰岛α细胞功能出现异常时,会导致其机体对低血糖的反应能力下降,故而其与糖尿病的发生以及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胰岛α细胞在糖尿病发病及其治疗领域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王莎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影响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原阳县妇幼保健院2017年06月—2018年04月间明确诊断为支原体肺炎的3~12岁的患儿17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68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观察组)与106例普通支原体肺炎(对照组)的临床特征、影像学以及血液生化免疫指标的差异性,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儿童难治疗性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的热程、肺外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肺部大片实变影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中CRP含量和IL-4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中IgG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热程(OR=1.986,95%Cl:1.923-2.672)、肺部大片实变影(OR=2.671,95%Cl:1.271-1.983)、CRP(OR=2.189,95%Cl:1.270-2.137)、IL-4(OR=4.271,95%Cl:1.531-1.962)、IgG(OR=2.279,95%Cl:1.072-1.964).结论 长时间的发热、肺部出现大片实变影、CRP和IL-4升高、IgG降低对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具有较大影响.
作者:刘学胜;杨会方;班丹丹;张宏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路径式健康教育在颅脑损伤患者恢复期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4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路径式健康教育,对照组按常规教育方式给予健康教育,对比两种教育方式在此84例颅脑损伤患者恢复期的应用效果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干预后,两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IBRI-TBI)量表各维度分值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路径式健康教育在颅脑损伤患者恢复期能加强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度,更利于恢复期及后续康复进程.
作者:路法枝;秦沙沙;朱旭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早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方法 纳入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2017年2月某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设计将其分为对应组和试验组,每组纳入30例患者,对应组给予患者1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试验组给予患者2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脂指标改善情况、C-反应蛋白水平、血压变化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 相对于对应组,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脂指标改善情况、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血压变化情况更好,药物不良反应率更低.结论 给予2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血脂指标改善情况、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血压变化情况,减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深究.
作者:蔡定波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