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BL教学模式结合病例视频录像在神经外科见习教学中的探讨

陈小忠;王培;谢明祥;赵洪新;续林;张永

关键词:PBL教学, 神经外科, 临床思维能力
摘要: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结合病例视频录像在神经外科本科生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09-2015-12间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见习的本科见习生80人作为研究对象,单周见习生为试验组进行PBL带教模式,双周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带教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出科时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专科查体考试成绩,对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性、独立思考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能力、互相沟通能力、查阅资料文献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满意度以及对新的教学方法的认可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PBL教学模式结合病例视频录像在神经外科本科生见习教学中的效果显著,尤其能极大提高学生查阅资料的自学能力、积极讨论加强其团队合作精神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30例的临床疗效

    目的 通过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进行对照试验,探讨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南雄市中医院2015-01-2016-01间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6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30例,对照组采用抗HP四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采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一个月的临床效果、胃溃疡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胃溃疡愈合率为66.67%,观察组胃溃疡愈合率为96.67%,观察组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33.33%)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3.33%)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沈金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氨溴索对老年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评估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氨溴索对老年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桂林市人民医院从2015-01-2016-08间入院治疗的85例老年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支持治疗,包括吸氧、镇咳祛痰、维持体液平衡及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气指标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呼吸指数及肺顺应性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呼吸机拔除时间早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疗效确切,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指数及肺顺应性,预后良好,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作者:杨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专科护士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专科护士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本研究选取郑州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2015-03-2016-06间医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由专科护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一个医治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情况,分析其心理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在本研究中,(1)护理前、后两组组内对比发现,实验组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方面均优于护理前,P<0.05;且护理后组间比较发现,实验组SAS、SDS指标改善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关节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两种护理方法存在突出差异,其中由专科护士给予综合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产生了较为积极的作用,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可有效地减少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复发,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8-06-2016-06间在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诊断治疗的55例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采取的治疗方法将临床资料分为两组,采取泼尼松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采取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的是实验组患者,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水肿消退时间以及尿蛋白转阴时间等,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腹部脂肪厚度以及二头肌脂肪厚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腹部脂肪厚度以及二头肌脂肪厚度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的腹部脂肪厚度、二头肌脂肪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部脂肪厚度、二头肌脂肪厚度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水肿消退时间、尿蛋白转阴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7%,对照组为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田小华;徐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锥形束CT在口腔正畸埋伏阻生牙诊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在口腔正畸埋伏阻生牙诊疗中应用锥形束CT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开封市口腔医院正畸科2015-08-2016-08间收治的口腔正畸埋伏阻生牙患者50例,在诊疗过程中均应用锥形束CT,探讨其临床价值.结果 50例患者中46例(65颗牙)为上颌埋伏牙,普通X线片术中符合率为80.3%,明显低于CBCT 1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7颗牙)为下颌埋伏牙,5颗在腭侧,2颗在唇侧;35例接受正畸牵引治疗,15例将埋伏阻生尖牙与多生牙拔除,效果较好.结论 CBCT在口腔正畸埋伏阻生牙诊疗中应用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孙少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对脑瘫患儿踝跖屈痉挛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的效应——年龄关系的研究报告

    目的 研究A型肉毒毒素按固定剂量(每侧患肢为5 U/kg)治疗不同年龄阶段脑瘫患儿踝跖屈痉挛的不同效果,起效时间、复发率情况等.方法 将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脑瘫中心伴有踝跖屈痉挛脑瘫的患儿150例,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分为三组,每组50例,均用BTX-A局部注射.应用改良Ashworth量表及综合痉挛量表评分,评估治疗前、治疗后3 d、2周、1个月、3个月各组间的效果差异,随访6个月、1年时的疗效状况.结果 患儿年龄较小较年龄较大疗效明显,年龄较小比年龄较大起效时间快,但1年内复发率无明显差异,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TX-A治疗小儿脑瘫,疗效显著,提倡脑瘫患儿较早使用BTX-A治疗.

    作者:郑炳铃;王健;徐涛;尹靖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通过研究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rel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的新进展,指导临床诊治.胸部高分辨率CT是诊断CTD-ILD常用方法,对CTD-ILD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仍为常用药物,吡非尼酮、英夫利西单抗等新型药物的运用为CTD-ILD治疗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参考.提高对CTD-ILD的认识,多学科参与评估和处理,可提高CTD-ILD患者的诊疗水平.

    作者:刘家莉;唐小葵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胃癌患者行胃癌扩大根治术治疗的有效性分析及研究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行胃癌扩大根治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3-05-2014-07间开封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20例胃癌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施行胃癌扩大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胃癌根治术治疗.将两组胃癌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胃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3%、住院时间(5.18±2.06)d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癌患者经过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胃癌患者采用胃癌扩大根治术治疗,不仅能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效果,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治疗胃癌中进一步应用.

    作者:袁建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急诊抢救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和分析对于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06-2016-06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86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并且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对症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接受抢救治疗(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4h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等各项生命体征,并与治疗前相比较,另观察两组患者哮喘的缓解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RR(26.4±2.7次/min),HR(112.5±14.6次/min),PO2(74.3±7.9mmHg),PCO2(54.3±7.1mmHg)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改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RR,HR,PO2,PCO2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哮喘缓解率为69.77%,与对照组41.8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抢救(机械通气辅助)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其效果明显,可有效维持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并缓解患者哮喘的发作,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温健文;苏鸿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疗效

    目的 探讨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B组采用注射用替加环素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14d后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计数的变化及临床疗效、14 d病死率和脱机成功率.结果 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2组治疗14d后WBC计数及血清PC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B组治疗14d后WBC计数及血清PCT水平均较A组下降更明显(均P<0.05).B组脱机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14 d病死率明显低于A组(均P<0.05).结论 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肺部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提高脱机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是临床上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周广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基于临床经验备孕事项总结

    文章通过对妊娠生理的简单描述,普及妊娠相关知识,并以导师吴克明在临床上治疗不孕症患者相关经验为基础,总结其指导患者成功受孕机理,旨在为备孕夫妇提供孕前相关指导,以期提高女性受孕率.

    作者:熊彩君;吴克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乡镇卫生院新入职医务人员基本药物制度的知晓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乡镇卫生院新入职医务人员基本药物制度的知晓现状,分析基本药物制度知晓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263份有效问卷,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数据.结果 基本药物制度核心问题的知晓率为47.1%;知晓途径前三位分别为:培训(55.1%),互联网(46.0%),课堂(31.9%);乡镇卫生院新入职医务人员基本药物制度知晓率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政策关注度(β=0.229,P<0.01)及知晓途径个数(β=0.117,P<0.01).结论 本次调查群体的基本药物制度核心知识知晓率较低,基本药物制度知晓情况受多重因素影响,建议通过多元立体激励与精准宣传进行分类干预.

    作者:侯延武;王景慧;谢奉哲;时宇;樊超;王刚;杨天澍;孙涛;张淑娥;陈洛嫔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01-2016-03间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脑卒中高危患者176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TCCD与CDFI联合应用检查颅内外血管,观察血管病变情况.结果 1760例脑卒中高危人群中,颈总动脉狭窄发生率1.1%,颈内动脉狭窄发生率10.2%,椎动脉颅外段狭窄率1.8%,大脑中动脉狭窄发生率5.7%,其中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12支,其中后交通动脉开放4例,前交通动脉开放2例.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率2.3%,基底动脉狭窄率1.0%.结论 TCCD联合CDFI检查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芳芳;许祥丽;韩柳;周海晶;刘凤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莫西沙星与盐酸氨溴索联合应用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与盐酸氨溴索联合应用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04-2016-07间洛阳市第二医院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5例进行回顾性分组研究.M组采取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平喘解痉等基础治疗,并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静滴;M+Y组在M组基础上增加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治疗副作用.结果 M+Y组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M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无显著差异,P>0.05;M+Y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效果比M组好,P<0.05;两组患者治疗副作用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莫西沙星与盐酸氨溴索联合应用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水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兰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微创钢板固定和交锁髓内钉两种方法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钢板固定(MIPO)和交锁髓内钉两种方法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100例对象均为新乡市中心医院2014-01-2016-05间收治的闭合性胫骨干骨折,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接受微创钢板固定治疗的50例归入观察组,接受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50例归入对照组.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Rasmussen膝关节评分对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结束后,统计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为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的病情比较复杂,较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来说,微创钢板固定治疗的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明晶;田致忠;丁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的研究对象为2011-04-2013-04间河南省西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70例,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5例.实施常规放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宫颈癌患者除生存情况外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宫颈癌效果确切.

    作者:吴传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PBL教学模式结合病例视频录像在神经外科见习教学中的探讨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结合病例视频录像在神经外科本科生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09-2015-12间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见习的本科见习生80人作为研究对象,单周见习生为试验组进行PBL带教模式,双周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带教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出科时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专科查体考试成绩,对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性、独立思考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能力、互相沟通能力、查阅资料文献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满意度以及对新的教学方法的认可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PBL教学模式结合病例视频录像在神经外科本科生见习教学中的效果显著,尤其能极大提高学生查阅资料的自学能力、积极讨论加强其团队合作精神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陈小忠;王培;谢明祥;赵洪新;续林;张永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2014-10-2016-07间结肠癌患者88例,随机抽签分为两组,每组44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设置为腹腔镜组,行开腹手术的患者设置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以及患者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恢复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各项指标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测定核心量表(QLQ-C30)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期间复发转移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开腹组显著较低(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较开腹组均显著较低(P<0.05);腹腔镜组疲乏、疼痛评分较开腹组显著较低(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4%较开腹组20.45%显著较低(P<0.05).结论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何坚沃;罗文杰;梁伟彬;冯安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囊泡膜核苷酸转运体在核苷酸囊泡转运机制的研究进展

    核苷酸在细胞内的运输不能自由穿过细胞膜,其储存与运输必须以囊泡运输的方式进行跨膜转运,当囊泡与胞膜融合时将核苷酸等内容物质释放到细胞外[1].要探讨细胞外核苷酸/核苷激发的信号通路,就必须要理解三磷酸腺苷(ATP)和其他核酸是如何从细胞内释放出来的,而这也是生理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2];自从囊泡膜核苷酸转运体(vesicular nucleotide transporter,VNUT)被发现,其就作为ATP转运的关键因子而被广泛关注[3];现将VNUT在核苷酸囊泡转运机制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立强;王洋洋;司艳辉;梁洁玲;李海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血栓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血栓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2015-02-2016-03间收治的10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术后实验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治疗,对照组不应用影响凝血功能的相关药物以及抗凝剂.评估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两组血清学指标变化、凝血酶原时间以及血栓预防总有效率.结果 与术前、术后3 d相比,术后6 d时对照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表达水平有明显波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6 d时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表达水平较为平稳(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后6 d时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表达水平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3 d、术后6 d的凝血酶原时间较对照组更长,DVT预防总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改善机体血流状态,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红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