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灵;黎慧兰
我科于1990~1997年应用大头针在酒精灯上加热烧灼治疗尖锐湿疣128例,手术均在门诊进行,并获术后随访,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红;曾晓春;胡韶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自1894年Rudry报道扁平苔藓(OLP)可单独发生于口腔粘膜以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患者发病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亦有OLP癌变的报道.为探讨OLP的病因学特点及转归,我们总结了1977年1月~1998年12月收治的177例OL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资料对OLP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徐慧高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 病例报告例1,女,63岁,家庭妇女,因左下腹肿物1年,近1月生长迅速,于1997年10月7日入院.1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下腹有一约儿拳大小肿物,无其他不适,大小便正常.肿物逐渐增大,无进行性消瘦.
作者:勒世联;眭大权;郭国微;朱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血清胆红素过多可引起黄疸,临床上一直以此作为诊断肝胆系统疾病的指标.但胆红素与脂代谢有着明显的关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nephroticsyndrome,PNS)多存在高脂血症,有关血清胆红素与PNS关系的报道较少,本文对32例PNS的血清胆红素、血脂及脂蛋白进行测定,并与30例非PNS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义;顾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我国小儿常见肠道传染病.中毒型痢疾已明显减少,但普通型痢疾临床上仍很常见,且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常用抗生素的作用减弱.我院于1997年6月~1999年6月应用美洛西林治疗急性菌痢1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朝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癌基因bcl-2,c-myc和p53在大肠腺瘤与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 检测63例大肠癌和40例大肠腺瘤的bcl-2,c-myc和p53表达.结果 bcl -2,c-myc和p53在大肠腺瘤中的表达分别为72.7%(24/33)、62.2%(23/37)和45.0%(18/40) ,而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则依次为34.0%(16/47)、82.1%(32/39)和84.1%(53/63).三个癌基因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但三个癌基因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bcl-2基因的异常激活在肿瘤的发展和演变出现较早,而c-myc和p53的表达则较迟,且两者起协同作用.
作者:孙燕翔;周汉高;陈崇稼;师英强;郑颂国;罗建民;冯蔚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近十年来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发病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对我院1988~1997年由胃镜检出的3967例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3167例,占上消化道出血的79.8%.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328例,占73.5%.胃溃疡628例,占19.8%.复合溃疡211例,占6.66%,男女之比3.5∶1,好发于季节交替及寒冷季节.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比例,从1988年的83.2%渐降至1997年的65.2%.结论消化性溃疡仍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但近十年来其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
作者:项丹妮;曹秀英;刘健;戚元琳;王根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探讨激光泪道成形术中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的临床应用价值,我们将近年来我科治疗的泪道阻塞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术中同时应用MMC的MMC组和行常规激光泪道成形术的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研究.随访3个月以上,现报告如下.
作者:屈波;汤国瑶;李才柱;汤世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众所周知,化疗与放疗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亦有损伤作用,即所谓选择性不高.要用细胞保护剂保护正常细胞而不保护恶性细胞,保护宿主而不降低抗癌效果.近安磷斯丁的出现,基本上满足了上述要求.
作者:潘启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伴左心功能不全( LV D)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给予参麦注射液100ml加入10%GS 200ml静滴,每日一次,20天为一疗程.应用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评估患者的左心功能改善状况,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rT3及TSH.结果参麦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左室功能LVEF、FS、E/A、EPSS(P<0.01),经20天治疗后患者血清T3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rT3显著降低( 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伴LVD有确切疗效,且可显著纠正患者异常的甲状腺激素.
作者:李小民;吴海燕;张洁;何浩明;徐鑫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 病例报告患者,17岁,农民,未婚.因阴道肿物脱出2年,逐渐增大8个月,于1997年8月15日入院.患者初潮15岁,经型(4~5)/(28~30)天,量中,色暗红,无凝血块及痛经.月经来潮3次后,无明显诱因阴道脱出一乒乓球大的肿物,质软,无痛,月经正常,未就诊.
作者:涂灵;黎慧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蝶窦部位深在,其早期病变局限于蝶窦内,常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因此临床上蝶窦病变易被忽视和漏诊[1].近年来由于CT在耳鼻喉科、眼科、神经科中的应用以及鼻内窥镜技术的开展,提高了对蝶窦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本文分析了31例孤立性蝶窦炎,以总结其发病趋势、临床症状、X线表现及治疗效果,以期对孤立性蝶窦病变有全面、进一步的认识.
作者:程君毅;王杰;戴春富;章爱武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三维CT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CTangiography,3D-CTA)是指经静脉注入造影剂后,利用螺旋CT对包括靶血管在内的受检层面进行连续不间断的簿层立体容积扫描,然后运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后处理,终使靶血管立体显影的血管成像技术.本文报道1999年4月~11月我院所进行的螺旋CT脑血管造影20例,就其CT脑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作者:柳健;董其龙;丁耀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Colle's骨折是腕部常见的骨折[1],为获得满意的疗效,必须有良好的复位.本院自1985年至1999年对230例移位明显的Colle's骨折采用局麻下血肿抽吸加杠杆法整复,掌屈尺偏位固定,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翁齐列;黄林海;许卫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 病例报告例1,34岁,农民.因下腹疼痛1月,加重1天,于1999年4月5日入院.患者绝育8年,平素月经规律,3~4/35~50天,量较多,末次月经1999年3月15日.
作者:王美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前,绒毛膜促性腺激(HCG)的检测已广泛应用于输卵管妊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上.
作者:邹晖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支气管哮喘的病理学特征之一是嗜酸粒细胞增多,由嗜酸粒细胞及其活性分泌产物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cationicprotein,ECP)等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是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1].本文检测嗜酸粒细胞数、IL-5、ECP以及IgE和IL-4含量,以探讨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姜维洁;李培成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笔者总结我院1996~1998年3573例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分析切口感染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作者:易凡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我院1995年1月至1998年6月收治了3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1,25岁,已婚,孕1产1.因反复性下腹隐痛、阴道流脓液16个月,于1995年元月入院.
作者:刘江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近年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常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联合化疗治疗,可获完全缓解(CR),但易复发,复发后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再用上述方法治疗,效果常不理想.1996年4月~1999年7月,我们用亚砷酸(As2O3)注射液治疗了42例复发的APL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成美;苗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