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子
这几天,杨女士总是心慌、气短、胸口发闷,有时好像心一下子跳到嗓子眼似的,晚上睡眠也不好.该不会是得了冠心病吧?杨女士越想越害怕,于是去医院做了个全面体检.
作者:张林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自然界万物闭藏.冬季养生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以敛阴护阳为原则.
作者:洪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美国一位名叫弗劳依特的医生,看病方法与众不同,不做任何化验与检查,仅仅和病人围绕性格问题交谈1 5~20分钟,诊断就出来了.而且相当准确,极少误诊,如甲亢的正确率高达100%、胃溃疡高达85%、冠心病达到71%,高血压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也在60%左右.
作者:张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原文]集○二六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故人常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
作者:路永照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科学日益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平均寿命超过七十岁.我国人口众多,老年人口已过亿,长寿虽然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同时也是负担.
作者:唐黎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我们每个人几乎都生过病,买过药,可怎样才能挑选到疗效好、副作用小、适合自己的药物呢?是相信医生的介绍,依靠药店店员的推荐,还是参照自己过去的用药经验?其实,这些方法都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观地评价药物疗效.
作者:公艺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生活中,你有没有这种感觉,突然有些心慌,或者心跳突然加速,生活中你也许有过这种感受,你也许没注意.就是这些没注意,很可能就会要了你的命.
作者:子鱼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尿失禁、阴道炎、宫颈癌……妇科病的阴影总是挥之不去.
作者:汪玉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循证医学研究是评价药物疗效科学、可靠的方法,但并不是说任何药物随时都能进行循证医学研究,因为循证医学研究需要大量、规范、严格的实验临床研究数据来支持,需要大量的高水平医院参与.
作者:张林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冬季,颈肩痛、腰腿痛容易发生,而中医中药在这方面的预防保健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作者:文兴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可以说是电气化了,汽车、空调、电脑、冰箱………,这些电器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种种便捷,但也将它们发出的噪音强行推进了我们的生活.
作者:平子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对车永莉的采访约了很久,因为双方的时间关系,迟迟没有订下来.终于约了时间,车永莉在去拍戏的路上接受了我的专访.
作者:赵继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医学界人士,能否找到一种既能有效治疗心律失常、又安全无毒的药物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从心律失常电生理机制方面探讨什么是理想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作者:浦介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上世纪90年代初,国际医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许多医生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发现,多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虽然减少了心律失常发生率,却提高了死亡率.
作者:子布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快速性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可以分为心动过速、扑动和颤动三种,临床上常用心率变快的程度来区分三者.
作者:太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常常与体质、环境、感染等三大因素有关,特别是呼吸道疾病.过敏体质的患者,由于体质之故,本来就容易有许多困扰,尤其天气转凉时,包括过敏性鼻炎、气喘、皮肤炎症,特别容易诱发影响日常生活.
作者:李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心律失常的危害和表现因类型不同对身体的影响也不一样,发作次数较少的早搏或者症状较轻的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偶有心慌、乏力、头晕等,但是极快(每分钟心率超过180次)或极慢的心率(每分钟心率小于40次)以及频发的早搏都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险,尤其是对于患有多种心脏病的病人,出现了心律失常应引起高度注意.
作者:杨叁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是老年人秋冬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除使用必要的药物治疗外,再配合适当的饮食调理,对治疗和症状缓解都有一定的好处.
作者:马会天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一个神秘的人物我刚刚学医的时候,也不知道该有什么门径,就花费积蓄,把当时能见到的古代医书悉数买回,放在家里,然后一本本的当作课外读物看,虽然很多看不懂,但是越来越兴致盎然.
作者:罗大伦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