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周小剂量卡铂(CBP)联合低剂量氟脲嘧啶对高龄晚期结肠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袁航;任统伟

关键词:卡铂, 氟脲嘧啶, 结肠癌
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周小剂量卡铂(CBP)联合低剂量氟脲嘧啶治疗高龄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周小剂量卡铂联合低剂量氟尿嘧啶治疗,B组采用顺铂联合低剂量氟尿嘧啶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其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近期远期生存率.结果 A组完全缓解率25.0%,部分缓解率45.0%,总有效率达70.0%,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热者占7.5%,胃肠道反应者占10.0%,肝功能损伤者占10.0%,白细胞减少者占12.5%,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6个月生存率95.0%,1年生存率75.0%,1年半生存率50.0%,2年生存率40.0%,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周小剂量卡铂联合低剂量氟尿嘧啶治疗晚期结肠癌,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近期、远期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1例及文献复习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目前被认为是肝癌患者首选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但临床也会出现一定的并发症,其中并发肝脓肿者较为罕见,部分并发肝脓肿患者发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很容易延误诊断,错失佳治疗时机. 我们收治1例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的肝癌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世策;王英南;张瑞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Ki67、p53及EGF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Ki67、p53及EGF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取行病理学检查的胃癌患者1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ki67、p53及EGFR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胃癌组织中Ki67、p53及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18%、55.88%及45.29%;癌旁组织中Ki67、p53及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76%、12.94%及10.59%.胃癌组织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指标均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密切相关,即随着肿瘤进展而其阳性率增高(P<0.05).Ki67与p53、EGFR均呈正相关(P<0.05);p53与EGFR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 Ki67、p53及EGFR与胃癌的发展关系密切,均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及进展情况的可靠指标.

    作者:秦娟;晏伟;王三喜;王海燕;唐晓梅;司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CT检查对原发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CT检查对原发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97例原发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X线、CT等影像学单独及联合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对诊断符合率进行考察.结果 97例患者中包括良性骨肿瘤35例,恶性骨肿瘤28例,肿瘤样病变34例,病变均具有不同的影像学特征.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CT诊断符合率为83.51%,X线诊断符合率为68.04%,CT符合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诊断符合率为95.88%,远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CT对于原发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与X线平片结合可有效提高疾病检出率,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张阿萌;康眼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MMP-3、TPX2表达水平与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生存状况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TPX2表达水平与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生存状况的关系.方法 选取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126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3、TPX2表达水平,分析MMP-3、TPX2表达水平与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生存状况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织MMP-3阳性表达率为68.25%,MMP-3(-)表达者无病生存率明显高于MMP-3(++/+++)表达者,MMP-3(-)表达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死亡率明显低于MMP-3(+++)表达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PX2阳性表达率为77.78%,TPX2(-)表达者无病生存率明显高于TPX2(+++)表达者,TPX2(-)表达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死亡率明显低于TPX2(+++)表达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3、TPX2表达水平与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生存状况的关系,其中MMP-3、TPX2强阳性表达提示生存状况欠佳.

    作者:程晓宇;王阳;韩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三氧化二砷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裸鼠模型中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建立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裸鼠模型,检测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As2 O3)对移植瘤细胞Caspase-3表达的影响,并探讨As2 O3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按编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即As2O3低(1.0 mg/kg)、中(2.5 mg/kg)、高(5.0 mg/kg)剂量组、空白对照生理盐水(NS)组及阳性对照顺铂组(5.0 mg/kg),连续腹腔给药8天后,通过流式细胞仪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移植瘤内Caspase-3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低、中浓度As2O3及顺铂均可上调Caspase-3的表达(P<0.05),但高浓度组上调不明显(P>0.05).与顺铂组比较,As2O3低剂量组作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中、高浓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浓度As2 O3能上调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内Capase-3的表达,且优于顺铂,可能是三氧化二砷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王明芳;张文剑;王新红;邢海青;赵园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食管癌相关基因4(ECRG4)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ECRG4基因在肝细胞肝癌组织(HCC)中的表达与甲基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MSP-PCR两种方法,检测50例肝癌组织、对应癌旁组织及31例正常肝组织中的ECRG4蛋白的表达和ECRG4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ECRG4蛋白在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肝组织(P<0.05),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肝组织(P<0.05);且ECRG4肝癌组织的甲基化检出率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P<0.05).ECRG4蛋白低表达率与ECRG4甲基化检出率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 ECRG4在HCC组织中表达下调与其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存在明显的关联性,在肝癌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黄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肺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表达水平对化疗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表达水平对中晚期肺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中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化疗疗效,分析血清CEA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化疗疗效的影响.结果 吸烟史是影响中晚期肺腺癌患者血清CEA表达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χ2=4.503,P=0.034).血清CEA阳性组患者近期化疗疗效优于血清CEA阴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7,P=0.034).血清CEA阳性组患者平均无进展生存期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均优于血清CEA阴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8,P=0.033).结论 血清CEA阳性的中晚期肺腺癌患者化疗疗效优于血清CEA阴性的患者.

    作者:邱冬;张芩;凌春华;徐宁;陆依岭;刘玉凤;江丽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对胃癌术后镇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 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用于胃癌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 将行胃癌切除术的患者40例,分为采用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复合静脉镇痛组(复合镇痛组)、静脉镇痛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 h、6 h、12 h、24 h静息痛、运动痛的VAS评分,两组患者术后的躁动及镇静情况,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复合镇痛组患者在2 h、6 h、12 h、24 h静息痛、运动痛的VAS评分均较静脉镇痛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合镇痛组在术后2 h、6 h、12 h、24 h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静脉镇痛组,Ramsay评分较静脉镇痛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合镇痛组并发症发生率较静脉镇痛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组织复合静脉自控镇痛,能够明显缓解胃癌患者术后的静息痛、运动痛,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作者:周文;余云明;高德胜;陈吕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肝细胞性肝癌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 对肝细胞性肝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分析影响其术后生存率的因素.方法 选取肝细胞性肝癌患者100例,根据肿瘤大小、位置选择行肝叶、肝段、半肝和局部切除术,术后进行电话随访,分析术后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肿瘤大小、术前AFP、术后AFP、血管侵犯、辅助治疗、有无肝硬化,与患者术后生存率有相关性(P<0.05),与性别、年龄、乙肝抗原、手术方式无关(P>0.05);术前术后AFP变化、血管侵犯和肝硬化是影响肝细胞性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肿瘤大小、血管侵犯、术前AFP、术后AFP、辅助治疗、肝硬化均与肝细胞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疗后的生存率有关;术前术后AFP、血管侵犯、肝硬化是影响肝细胞性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作者:张能平;丁佑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周小剂量卡铂(CBP)联合低剂量氟脲嘧啶对高龄晚期结肠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观察并分析周小剂量卡铂(CBP)联合低剂量氟脲嘧啶治疗高龄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周小剂量卡铂联合低剂量氟尿嘧啶治疗,B组采用顺铂联合低剂量氟尿嘧啶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其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近期远期生存率.结果 A组完全缓解率25.0%,部分缓解率45.0%,总有效率达70.0%,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热者占7.5%,胃肠道反应者占10.0%,肝功能损伤者占10.0%,白细胞减少者占12.5%,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6个月生存率95.0%,1年生存率75.0%,1年半生存率50.0%,2年生存率40.0%,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周小剂量卡铂联合低剂量氟尿嘧啶治疗晚期结肠癌,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近期、远期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作者:袁航;任统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16层螺旋CT肝脏三期扫描肝动脉三维重建对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肝脏三期扫描肝动脉三维重建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临床纳入原发性肝癌患者10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肝脏CT平扫以及三期增强扫描,并进行肝动脉期与门静脉期血管的三维重建,方法包括大密度投影(MIP)以及容积再现(VR),比较2种重建方法对肝动脉以及门静脉吸痰的显示情况.此外,与同期进行肝动脉DSA的58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肝动脉期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可以清楚地显示出腹腔干主要分支、肝动脉、解剖变异肝动脉以及肿瘤的供血动脉.MIP与VP对2级以下肝动脉分支以及肿瘤供血动脉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P与VP对3级以上肝动脉分支以及肿瘤供血动脉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DSA检查的患者中,显示4级以上肝动脉方面,DSA明显优于MIP(P<0.05);在3级以下肝动脉显示方面,MIP与D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期MSCTA能够清楚地显示出肝内静脉4级以上的分支,MIP与V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A能够准确地显示肝脏血管系统以及其与原发性肝癌之间的联系,能够为外科及介入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作者:孟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预后指标的研究

    近年来,甲状腺乳头状癌(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发病趋势呈全球化激增,其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PTMC)所占比重逐渐上升[1].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PTMC)是指直径≤1.0 cm、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PTC. 一般认为PT-MC的恶性程度较低,总体预后良好. 但另一方面却有极少数PTMC的临床表现的乳头状癌,显示出侵袭性的临床病理特点,如伴有颈部淋巴结的转移(可巨大)及复发等,造成临床治疗方案的不统一及争议[2].

    作者:张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低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对老年胃癌患者认知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96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给予相同的麻醉方法,术后镇痛观察组给予低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观察2组患者术前1 d、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的MMSE评分;术前1天(T0)、术后12 h(T1)、24 h(T2)、48 h(T3)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术前1天对比,观察组及对照组在术后6 h、12 h、24 h的MMSE评分明显降低,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MSE评分术后72 h恢复至术前.与T0时间点对比,对照组的CD3+、CD4+、CD4+/CD8+、NK细胞在T1、T2、T3点的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的CD3+、CD4+、CD4+/CD8+、NK细胞在T1、T2点均显著降低,T3点与T0点无差异.在T1、T2、T3点时,观察组的CD3+、CD4+、CD4+/CD8+、NK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的T1、T2、T3点的CD8+与T0对比,组内及组间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应用低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不增加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有利于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毕翻利;高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腔镜在病理分期手术治疗肠胃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病理分期手术治疗肠胃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3月至2009年8月肠胃恶性肿瘤患者共1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8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病理分期手术治疗方案,研究组采用以腹腔镜为指导的病理分期手术治疗方案,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3年、5年存活率情况等.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除淋巴结等治疗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感染、住院时间及3年、5年存活率等术后恢复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腹腔镜为指导的病理分期手术能够有效地治疗肠胃恶性肿瘤,提高3年、5年存活率,减少了患者治疗时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康海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新辅助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直肠癌患者采取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实验组采取术前新辅助FOLFOX4方案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的基本情况;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TNM分期的变化;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癌胚抗原(CEA)及糖链抗原(CA19-9、CA242、CA724)等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肿瘤直径、总体费用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实验组治疗后分期有所降低,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242、CA724均下降(P<0.05).实验组患者根治率、保肛率、生存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直肠癌患者采取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能够降低临床分期,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根治率、保肛率、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徐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鼻咽癌放疗3种体位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研究

    鼻咽癌放疗主要采用调强放疗或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技术进行治疗. 调强放疗技术对临床摆位的精度和重复性要求苛刻,摆位精度直接影响照射剂量和放疗效果. 早期鼻咽癌放疗常采用头颈肩大面罩进行体位固定,然而临床运用发现部分患者摆位误差仍然较大,因此有必要对此种固定方式进行改良. 本文利用CBCT研究鼻咽癌放疗常规头枕结合头颈肩大面罩、发泡剂泡沫垫结合头颈肩大面罩和泡沫塑形枕结合头颈肩大面罩3种体位固定方式的临床摆位误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云;曹舜翔;应惟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烯紫杉醇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烯杉醇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烯紫杉醇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紫杉醇化疗的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良好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烯紫杉醇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海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TACE对肝癌组织中MMP-2和MMP-9表达及其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TACE对肝癌MMP-2、MMP-9的表达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肝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术前TACE组、直接手术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术前静脉血中MMP-2、MMP-9的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患者术中所取肝癌及癌旁组织中MMP-2、MMP-9的表达;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3年的生存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直接手术组患者血液中MMP-2、MMP-9水平明显高于术前TACE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癌组织中MMP-2、MMP-9表达阳性率均较癌旁组织高,且直接手术组肝癌组织中MMP-2、MMP-9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术前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TACE组1、2、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明显优于直接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分级、MMP-2、MMP-9表达、门静脉癌栓、行TACE术均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因素(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AFP、肿瘤大小、肿瘤数目无关(P>0.05).结论 TACE术能够降低肝癌患者血液及组织中MMP-2、MMP-9的表达,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期,且患者生存期的长短受Child-Pugh分级、MMP-2、MMP-9的表达、出现门静脉癌栓以及行TACE术的影响,MMP-2、MMP-9可能成为评价肝癌治疗效果及预后的新的指标.

    作者:张雄杰;丁佑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女性肺癌23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女性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存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37例女性肺癌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并进行Log-rank时序检验.结果 ①女性肺癌好发年龄为40~69岁,首发症状以咳嗽咳痰为主,病理类型多为腺癌.②确诊方法为开胸、胸腔镜手术及支气管镜.肿瘤TNM分期以晚期为主,无症状患者ⅠA~ⅢA期居多.③无症状患者中位生存期更长.④确诊时血清CEA水平与预后相关.⑤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的EGFR突变患者有生存优势.结论 女性肺癌以腺癌为主,确诊时多已是晚期,无症状患者以早期为主.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和诊断可提高生存.女性是EGFR高突变人群,突变患者靶向治疗可获益.

    作者:王凌;衡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的诊治及预后

    目的 探讨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allo-HSCT post-transplantation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PTLD)的诊治及预后.方法 收集接受allo-HSCT的患儿200例,其中5例患儿发生PTLD.分析allo-HSCT后EB病毒重激活的危险因素,并结合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allo-HSCT后PTLD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结果 对EB病毒重激活的6种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血型与EB病毒重激活的发生无相关性(P>0.05),原发病种、HLA匹配度、干细胞来源、GAHD与EB病毒重激活的发生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HLA完全相符的患儿EB病毒重激活的发生率较低(P<0.05),发生GAHD的患者发生EB病毒重激活的概率明显增加(P<0.05).5例PTLD患者的EBV-DNA载量较高,均在104以上;PTLD患者的平均发病时间为65.6 d.5例患者随访过程中,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 PTLD的发生与EB病毒的重激活密切相关,可通过降低危险因素的发生率、预防阶段使用利妥昔单抗清除供者和宿主的记忆B细胞等方法,降低EB病毒的重激活,从而减少PTLD的发生.

    作者:许诣;沈文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