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白义凤;罗树春
目的 探究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真菌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制定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淄博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真菌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该院自制的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真菌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进行统计,后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10例患者中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47.27%)、其次为口腔或消化道(32.73%);通过经验性用药治疗有效率占60.91%;43例经验救治无效后使用补救方案治疗后,有效率达到93.02%,其中1例由于产生不良反应而停止使用,1例由于因感染性休克死亡.经验性用药为单一他唑巴坦/哌拉西林(27.27%)、伊曲康唑(10.00%),而联合用药主要为伊曲康唑+头孢他啶(17.27%),其次为伊曲康唑+万古霉素(9.09%);在经验治疗无效后,使用抗菌药物频率高的为单一使用氟康唑(23.26%),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6.28%),联合用药频率高的为氟康唑+万古霉素(9.30%),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万古霉素(6.98%).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合理,针对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真菌感染患者应根据患者感染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吕振慧;蒋树勤;孟昭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索拉菲尼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实施索拉菲尼与TACE联合治疗)与对照组(实施单一TACE治疗)2组,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组RR率为60.00%,DCR率为86.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67%、56.67% (P <0.05);治疗前2组bFGF、VEGF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bFGF、VEGF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泻、皮疹、高血压以及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对症治疗后均得以快速好转.结论 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索拉菲尼与TACE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治疗的有效率以及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均为可耐受,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的优势.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黄长山;余伟;王谦;丁月超;马超;黄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XEL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方案和SOX(替吉奥胶囊+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 晚期胃癌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XELOX治疗组和SOX治疗组.2组均以21天为1个疗程,完成2个疗程治疗评定疗效,并随访观察2组疾病进展时间及生存时间.结果 XELOX方案与SOX方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6.67%和46.67%,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0.00%和86.67%.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ELOX方案和S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相近,且容易被患者耐受,可以作为晚期胃癌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王红兵;雷霄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分析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与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术对Ⅰ期子宫内膜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80例,按照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术,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6/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 (5/20)(P<0.05).2组的术后复发率及3年生存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相比,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能有效减少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并且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陈冬銮;贺红英;莫婧;谭广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86例卵巢肿瘤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所有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2组,良性组48例,恶性组38例.所有的患者手术前均进行二维彩超和三维彩超检查,根据患者血管的分布、走行和分支的情况等特点将血管的类型进行分类,计算并记录血管形成指数(Ⅵ)、血流指数(FI)、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维彩超诊断准确率高于二维彩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维彩超下恶性组的Ⅵ、FI和VFI值均高于良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中的Ⅰ型血管的比例低于良性组,Ⅲ型血管的比例高于良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彩超用于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而且影像学具有独特的特点,表现为肿瘤实质内的血管丰富,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舒娜;刘家开;罗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分析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胸腔镜组和传统组,每组50例.胸腔镜组采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传统组采用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住院时间以及心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分析术后1周、1个月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优于传统组;胸腔镜组的心肺并发症发生率为8.0%(4例),显著低于传统组的28.0%(14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较术后1周均有显著性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的心率(heart rate,HR)较传统组显著降低;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则均显著高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
作者:杨世兵;胡杰伟;周海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PBC)发病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及早期治疗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BPB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随机抽取同期收治的105例单侧原发性乳腺癌(UBC)患者进行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及非条件二元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方法逐步分析数据.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家族史(OR=3.077,95% CI:1.244~7.609)、Her-2阳性(OR=2.283,95% CI:1.085~4.803)为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年龄>45岁(OR=0.404,95% CI:0.214 ~0.762)、ER/PR受体阳性(OR =0.417,95% CI:0.218~0.799)为其保护因素.结论 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单侧乳腺癌患者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并及时予以内分泌治疗,可降低患者的二次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及生存率.
作者:索龙格;杨顺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改良FOLFOX6化疗方案联合奥曲肽对于改善晚期肝癌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择105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改良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提高率、临床症状改善率及毒副作用.结果 实验组肝癌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8.49%,显著高于对照组30.77%,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率为52.83%,明显优于对照组30.77%,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相应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上的改善,实验组在腹腔积液、腹胀、疲乏及肝痛症状改善有效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食减改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FOLFOX6化疗方案联合奥曲肽对于晚期肝癌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赵善琳;韦燕;曾俊韶;卢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取肝脏良恶性肿瘤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术前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进行观察与对比,并评估2种方法单独或联合诊断的效能.结果 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为86.46% (83/96),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符合率为91.67% (88/96),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诊断符合率为94.79% (91/96).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诊断效能高于单独诊断,但三者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可提高肝脏肿瘤诊断准确率,对于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成香;刘亚斌;朱小虎;游岚岚;苟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对术前合并中高危肺栓塞的癌症患者,初始治疗采用溶栓与单纯抗凝治疗的疗效和出血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26例中高危肺栓塞的癌症患者.比较术前采用单纯抗凝和溶栓治疗,患者右心功能指标、术前准备时间、住院天数、肺栓塞治疗疗效、围术期出血率、术后再发栓塞事件等差异.结果 溶栓组患者右室舒张横径等右心功能指标较抗凝组更早改善;此外,肺栓塞治疗疗效、术前准备时间、住院天数、术后血栓事件,溶栓组优于单纯抗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围术期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术前合并中高危肺血栓栓塞症的癌症患者,初始治疗采用溶栓对比单纯抗凝,能更早改善右心功能指标,缩短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为患者早日手术创造时机,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且不增加患者围术期出血风险,可以更好的预防患者术后再发血栓栓塞事件,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吴之瑶;邬玉辉;吴畏;范本祎;田焱;杨威;唐勇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凝血、纤溶功能及血小板参数的临床变化.方法 将3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选取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研究对象各项参数、化疗前后凝血、纤溶功能变化情况、血常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水平、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激活时间、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化疗后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激活时间、凝血酶时间低于化疗前(P<0.05).实验组化疗后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水平低于化疗前(P<0.05).结论 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凝血、纤溶功能及血小板参数有一定的变化,化疗后会有所降低.
作者:许亮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延迟放疗对乳腺癌保乳手术后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15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两组患者行乳房保留术后,对照组行常规放疗后辅助化疗;观察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先行辅助化疗,再行放疗,延迟>8周.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LR)、总生存(OS)、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术后3年,观察组及对照组LR率分别为20.00% (15/75)和36.00% (2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631,P=0.031);观察组及对照组OS率分别为94.67%和86.67%,差异无统计学差异(x2=2.953,P=0.134).观察组并发症1例,为皮下积液,转移2例;对照组并发症6例,其中皮下积液6例.转移8例,两组比较具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躯体功能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1.3±3.4)、(69.1±4.8)、(80.5±5.1)、(79.5±6.1)和(70.3±2.6)、(55.9±3.3)、(60.2±4.1)、(65.1±5.8)分,两组各项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容效果优良率为97.33%,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8.631,P=0.003).结论 延迟放疗能对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患者生存状况产生积极影响,预后效果较好,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木克代斯·拜克提亚尔;司马义力·买买提尼牙孜;贺春钰;木妮热·木沙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与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晚期NSCLC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则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的治疗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包括血清癌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以及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Cyfra21-1),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46.8%,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4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EA、NSE及Cyfra21-1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该4个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以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治疗方案在NSCLC治疗中均效果良好,但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可明显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作者:卢滨;吴红科;姚菲菲;张翠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根治手术与放疗分别辅助常规化疗对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并发症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择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放疗组和手术组,每组各40例,放疗组给予放疗辅助小剂量化疗,手术组给予根治手术辅助小剂量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喉功能改善情况、并发症和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放疗组患者的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5.00%、80.00%和85.00%,手术组分别为92.50%、87.50%和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喉功能完全改善和部分改善例数多于手术组,未改善例数少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出现1例喉腔狭窄,2例皮下气肿,2例肺部感染和6例切口感染,放疗组出现3例吞咽困难,3例肺部感染和7例放射性皮炎/咽炎,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有8例出现复发,其中原发灶复发6例,颈部淋巴结转移2例,放疗组患者有9例出现复发,其中其中原发灶复发7例,颈部淋巴结转移2例,两组患者的复发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治手术与放疗分别辅助常规化疗对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疗效相近,效果较好,并发症和复发转移情况类似,放疗辅助常规化疗对喉功能的影响较小,患者生活质量较高.
作者:王静;李振东;黄冬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4方案与联合FOLFIRI方案应用于KRAS阴性的肝转移结肠癌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探索更优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68例发生肝转移的结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分为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4方案(奥沙利铂联合输注5-氟尿嘧啶/亚叶酸)和联合FOLFIRI(伊立替康联合输注5-氟尿嘧啶/四氢叶酸钙)化疗方案2组.根据WHO实体瘤客观评判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并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安全性等进行对比.结果 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4方案的总体有效率为69.4%,疾病控制率为86.1%;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的总体有效率为65.6%,疾病控制率为87.5%.两者的不良反应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4与联合FOLFIRI治疗肝转移性结肠癌均可以提高肿瘤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并且均具有安全性.
作者:王学敬;吴京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分析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常规淋巴结清扫术对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治疗组则给予患者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比较分析2组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等,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手术时间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和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此外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瘢痕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而复发、转移等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相较于常规淋巴结清扫术,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苏丽萍;吕永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结肠癌中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和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方法 结肠癌病例样本共计48例,采用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其中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和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的相对表达量,同时分析结肠癌与其表达量的关系.结果 结肠癌中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和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的相对表达量与结肠癌存在相关性(P<0.05);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和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与结肠癌转移显著相关(P<0.05);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表达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表达与结肠癌发病及淋巴转移的具有相关性.结论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与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表达量在结肠癌中具有相关性,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和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相对表达量与结肠癌的预后显著相关.
作者:孟玮;刘博;张敬;史晓宇;宗治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结肠癌围手术期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效果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组)和58例原发性结肠癌患者(疾病组)手术治疗前后的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疼痛控制程度的关系.结果 疾病组治疗前后的血清IL-6、IL-8和TNF-d水平和VAS评分均高于健康组;疾病组治疗后的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和VAS评分低于治疗前.VAS评分越高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均较高(P<0.05).原发性结肠癌围术期血清IL-6、IL-8和TNF-oα水平与其VAS评分均呈正相关(γ =0.842,0.795,0.784,P<0.05).结论 原发性结肠癌围手术期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较高,且与其VAS评分相关,炎症的控制有利于其疼痛的控制.
作者:王爱华;贾玉平;张艳坡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蒽环类为主序贯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例三阴乳腺癌患者按照化疗方案的差异分为观察组112例和对照组8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4个周期的CTF(环磷酰胺+阿霉素或表阿霉素+5-氟尿嘧啶)新辅助化疗方案,观察组在4个周期CTF化疗方案后序贯4个周期的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注,滴注时间超过3h,用药之前使用抗过敏药物,21 d为1个周期.2组患者分别于化疗结束后2周进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观察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68.8%)显著高于对照组(52.3%)(P<0.05),部分缓解率、稳定率和进展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的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和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5年生存率为82.1%,对照组5年生存率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 蒽环类为主序贯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乳腺癌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有效率和5年生存率,且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肖秀兰;任统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Lg6表达及Kras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39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Lgr5的表达,应用聚合酶连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DNA直接测序法检测Kras基因第12、13密码子突变,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在539例结直肠癌中,Lgr5总体表达率为66.79% (360/539),在不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病理分期分组中,其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分化(γ =0.102,P=0.018)、肿瘤分期(γ=0.093,P=0.030)、浸润深度(γ=0.131,P=0.002)及是否有脉管和神经的侵犯(γ=0.087,P =0.044)呈正相关性;Kras基因突变总突变检出率为37.29% (201/539),Kras基因突变与性别及结肠部位有关(P<0.05),女性及右半结肠的突变率较高.Lgr5表达与Kras基因突变间无相关性.结论 Lgr5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提示Lgr5可能是治疗的潜在靶点.Kras基因突变在女性及右半结肠癌中检出率较高,突变类型与Lgr5表达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程雪;史炯;陈洁宇;余慧萍;樊祥山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