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肺癌的临床观察

杜先凤

关键词:培美曲塞, 顺铂, 肺癌, 感染发生率
摘要: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肺癌的疗效、毒副作用.方法 选取100例肺癌患者,根据临床医生诊断和患者自身情况,分别选择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及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实验组),每组各50例.随访治疗前后2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治疗效果、免疫情况和不良反应等常规参数,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化疗改变了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体内T细胞亚群表达.治疗后实验组患者CD3、CD4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而CD8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总有效率(48%)远远高于对照组(26%)(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肾功能异常、心率异常、肢端麻木和脱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高于实验组(P均<0.05).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治疗肺癌患者感染率低、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CEA、CA199和CA153检测对判定结肠癌发生发展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的血清CEA、CA199和CA153检测对判定病情的价值.方法 选择结肠癌患者60例(癌变组)、良性结肠肿瘤患者60例(瘤变组)与健康人60例(健康组),收集各组患者空腹静脉血后进行血清CEA、CA199和CA153的检测,同时对3组入选者的一般资料与临床特点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 癌变组的CEA、CA199和CA153含量都明显高于瘤变组与健康组,3组间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变组的CEA、CA199和CA15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0%、70.0%和63.3%,瘤变组分别为6.7%、6.7%和1.7%,而健康组分别为3.3%、3.3%和0.0%,3组间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肠癌患者中,随着病理分期增加、分化程度的减少和淋巴结转移的发生,CEA、CA199和CA153的表达阳性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血清CEA、CA199和CA153在结肠癌中都呈现高表达情况,与患者的病理特征与病情有一定的相关性,能有效判定病情状况,值得在临床检测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娜;李宏斌;朱蕾;赵车冬;刘军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特点及治疗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甲状腺癌的病患420例,对其按时间段进行分组,7年为1个时间段,研究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变化,并分析影响其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 2001-2007年与2008-2014年两个时间段甲状腺癌患者的年龄分布在相对应的年龄上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每个时间段中,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集中在41~50岁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1-2007年和2008-2014年2个时间段的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性别上均为女性多于男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001-2007年和2008-2014年2个时间段的甲状腺癌在发病年龄、病灶的单发与多发以及肿瘤直径上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2组患者无论从性别、年龄、病灶的多寡还是肿瘤直径以及淋巴结清扫阳性率上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甲状腺癌全切手术组和次全切手术组对比发现,全切手术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低钙血症发生率上与次全切手术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全切手术和次全切手术2种手术方式在甲状旁腺损伤(10.00%/6.00%)、喉返神经损伤(10.00%/8.00%)以及喉上神经损伤(5.00%/7.00%)的发生率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癌的发生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且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影响其发生发展,不同手术方式影响到甲状腺癌预后,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作者:樊华;李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肺癌的疗效、毒副作用.方法 选取100例肺癌患者,根据临床医生诊断和患者自身情况,分别选择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及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实验组),每组各50例.随访治疗前后2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治疗效果、免疫情况和不良反应等常规参数,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化疗改变了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体内T细胞亚群表达.治疗后实验组患者CD3、CD4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而CD8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总有效率(48%)远远高于对照组(26%)(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肾功能异常、心率异常、肢端麻木和脱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高于实验组(P均<0.05).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治疗肺癌患者感染率低、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杜先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例晚期膀胱癌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GC化疗方案(吉西他滨+顺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观察两组化疗效果、安全性及远期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受益率(DCR)及临床有效率(RR)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化疗耐受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生存率为42.0%(42/100),平均中位生存时间为(18.2±1.3)个月,对照组2年生存率为29.0%(29/100),平均中位生存时间为(13.9±1.5)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C化疗方案能显著提高化疗效果和生存率,降低化疗毒副反应的基础上增加患者化疗耐受性,在晚期膀胱癌患者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缴宁;胡杰;赵彬;吴永吉;甄景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影像学检查在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骨肿瘤诊治中的影像学检查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骨肿瘤患者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110例患者中102例行数字化X射线摄影(DR)检查,其中42例患者行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检查,40例患者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骨肿瘤的影像学特征,比较影像学与病理学诊断结果及对良恶性骨肿瘤的诊断正确率.结果 DR和CT在显示骨质增生、破坏、硬化和病灶边界等方面结果类似,但是DR在颅、脊柱、骨盆病灶、细微病灶、软组织阴影不如CT;DR在骨膜反应中表现良好,MRI在骨髓水肿和软组织的影响上特异性强,但是在显示骨膜增生、硬化、破坏、钙化等方面情况较差.DR诊断的正确率为91.20%,CT诊断的正确率为90.48%,MRI诊断正确率为95.00%.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正确率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R平片为骨肿瘤的首选的检查方法,CT主要显示肿瘤的范围和细微结构,MRI对软组织及骨髓水肿具有一定的优势,三者相结合对骨肿瘤诊治过程中的判断具有优势互补的作用.

    作者:秦文;胡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肿瘤标志物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中常见肿瘤标志物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64例胃癌患者(A组),45例胃良性囊肿患者(B组),42例胃黏膜正常的人(C组)作为研究对象.对3组患者血清中CA242、CA724、CA19-9和CEA水平进行比较、癌症各期患者血清中各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的检测以及各种肿瘤标志物单测及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恶性肿瘤组(A组)患者血清中CA242、CA724、CA19-9和CEA水平均显著性高于良性(B组)、对照组(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性的高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肿瘤分期的不断延长,胃癌患者血清中CA242、CA724、CA19-9和CE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各标志物中CA724的灵敏度高,CEA标志物的特异性高,CA724标志物的有效诊断率高,4项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有效诊断率要显著高于单测肿瘤标志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CA242、CA724、CA19-9和CEA联合检测是诊断胃癌的理想组合,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特异性、灵敏度以及有效率,对于胃癌早期的诊断、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薛雯娟;康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脑胶质瘤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患者认知功能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51例脑胶质瘤患者,并选择同期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取简易智精神能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析2组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分析脑胶质瘤患者MMSE和MoCA评分与脑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随访期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间MMSE和MoCA评分.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脑胶质瘤患者MMSE和MoCA评分均明显减少(P<0.01).胶质瘤患者MMSE和MoCA评分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病理分级和KPS评分显著相关(P<0.05,P<0.01).所有患者随访1年,21例死亡,30例存活;死亡组患者入院MMSE和MoCA评分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结论 脑胶质瘤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脑胶质瘤的病情进程有关.

    作者:胥明;周小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液基细胞学联合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宫颈癌是发生在宫颈上皮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腺鳞癌、腺癌和鳞癌[1] ,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 研究资料表明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和宫颈癌密切相关,大多数宫颈癌组织中都能检测到HPV[2]. 宫颈癌筛查可有效防治宫颈癌的发生,降低其发生率[3].

    作者:姚红艳;王宇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实用癌症杂志》2016年征稿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基于区域增长法的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X射线医学图像的分割研究

    目的 为了提高分类和检索准确率从哈萨克族食管癌X射线医学图像中提取感兴趣区域.方法 通过40幅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X射线医学图像中得出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医学图像直方图特征并利用此特征分别采用区域增长法和全阈值法分割100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医学图像,并利用面积大小差异和平均表面距离评价分割结果.结果 分割后的图像与手工分割的图像进行比较评价得出区域增长法与手工分割图像面积平均相差4.1606%,平均表面距离相差1个像素点而全阈值法分割后图像面积平均相差13.056%,平均表面距离相差3个像素点.结论 区域增长法比较适合分割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X射线医学图像.此研究不仅能提高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辅助诊断系统的诊断准确率并对以后的食管癌医学图像分割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伊力扎提·阿力甫;木拉提·哈米提;严传波;阿布都艾尼·库吐鲁克;姚娟;杨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金龙胶囊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机制分析

    目的 观察金龙胶囊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机制分析.方法 将11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每4~10周重复治疗,多治疗次数为12次)治疗,治疗后进行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金龙胶囊(4粒/次,3次/d)内服治疗,连续服用3年;检测两组治疗后1周和1个月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血清CEA和AFP水平均略低于术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患者血清CEA和AF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近期总缓解率为67.24%,对照组为41.3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χ2=6.809,P<0.01);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CD3+和CD4+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8+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金龙胶囊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CEA和AFP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TACE治疗.

    作者:孟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直肠癌腹腔镜超低位前切除术后的肛门动力学与肛门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后的肛门动力学变化以及肛门功能恢复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确诊为直肠癌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腹腔镜超低位前手术切除组和开腹手术组.并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诊并评定患者的肛门动力学以及肛门功能的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的住院时间(11.3±3.7)d、术中出血量(116.3±66.5)mL、手术时间(170.5±57.7)min以及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5±1.0)d上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在术中淋巴结清扫上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肛门大收缩压、大静息压、静息向量容积以及收缩向量容积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在术后1个月和6个月肛门功能方面比较发现,腹腔镜手术组的排便感觉、肛门控制力、排便时间以及便意感方面优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术后6个月的排便次数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下超低位前切除术后的肛门动力学及肛门功能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组,效果好,值得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习举云;李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

    宫颈上皮内瘤变(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 , CIN )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1组癌前病变,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且发病患者越来越年轻[1]. CIN分为3级,一般对Ⅰ级CIN患者无需治疗,病情能自动消失,而Ⅱ、Ⅲ级CIN患者需要治疗,有报道显示CINⅡ病情自动消失的几率更大,但其与CINⅢ的组织学较难区分,因此为安全起见,也需要进行宫颈锥切术[2-3].

    作者:邢艳梅;武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E3泛素连接酶FBXL5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泛素化修饰是蛋白质降解的信号,调节体内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重要途径之一[1] ,密切参与细胞周期、信号转导、DNA修复、免疫反应、转录调控等. 泛素化修饰中的泛素连接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 泛素化修饰被3种关键酶共同介导,其中E3泛素连接酶介导活泛素分子从结合酶E2转移到底物,不同的泛素连接酶靶向不同的底物蛋白,决定泛素化修饰的特异性,故E3连接酶于泛素化修饰中具有至关重要作用,已成为当前研究、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

    作者:贺景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胸腔镜手术对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早期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疗效、观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治愈率(87.5%)高于对照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P<0.05),且术后的引流置管时间、术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5%vs 27.5%,χ2=9.52,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肺癌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景瑞军;陈鑫;王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和开腹手术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及对患者胃肠功能影响的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12例患者分为2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组(LAP组)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组(OP组),每组60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指标,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含量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LAP组与OP组相比,手术时间无差异性,但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吗啡用量、术后镇痛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有差异性(P<0.05);腹胀排气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血清中胃动素和胃泌素有差异性(P<0.05);并发症发生率也有差异性(P<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可以减小手术创伤,加快恢复胃肠道功能,可能与提高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分泌有关.

    作者:李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厄洛替尼在大鼠脑脊液和血浆中浓度与其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检测厄洛替尼在大鼠脑脊液和血浆中的浓度,并对其与NSCLC患者疗效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40只健康大鼠,雌雄各半.实验前1日禁食12 h,实验当日分别按照10 mg/kg的剂量注入大鼠尾静脉.另外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年收治的110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大鼠1、4、12、24 h的脑脊液和血浆中厄洛替尼浓度水平,并对两者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参照评价标准将110例NSCLC患者分为CR组、PR组、SD组及PD组,对比不同组间的血浆厄洛替尼浓度,并对临床疗效与血浆厄洛替尼浓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大鼠1、4、12、24 h脑脊液和血浆中的厄洛替尼浓度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在脑脊液和血浆中的浓度逐渐降低(P<0.05).不同时刻的大鼠脑脊液与血浆中的厄洛替尼浓度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不同疗效患者组间血浆中厄洛替尼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不同组间血浆浓度由高至低依次为CR组>PR组>SD组>PD组(P<0.05).结论 厄洛替尼在大鼠脑脊液和血浆中的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且患者疗效与其血浆中药物浓度具有相关性,血浆浓度越高,疗效越好,故厄洛替尼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放疗等治疗手段的有力补充.

    作者:李晓琴;王秀丽;朱红革;展翼翼;刘春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目的 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对C57BL/6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血管抑制作用.方法 C57BL/6近交系小鼠30只,造模后,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使用生理盐水、环磷酰胺(CTX)及HSYA(分低、中、高3个剂量)作用于动物模型.观察各组肿瘤体积大小,分析小鼠生长曲线,并在造模第22天处死所有小鼠,无菌条件下剥取瘤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不同浓度HSYA在不同视野下对肿瘤血管的抑制情况.结果 HSYA中、小剂量组对小鼠移植瘤血管生成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 中药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血管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高亭;蒋引娣;李敏;何小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LBH589对多发性骨髓瘤复发、难治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单用LBH589或联合硼替佐米及地塞米松对多发性骨髓瘤复发、难治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作用.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LBH589(15、25、50)nmol/L及50 nmol/L分别联合硼替佐米(15、25)nmol/L及地塞米松(5、10)μmol/L对MM复发、难治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作用24,48 h后的细胞增殖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LBH589对MM复发、难治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用Westernblot测定LBH589(15、25、50 nmol/L)对复发、难治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作用24 h后组蛋白H4乙酰化的变化程度.结果 单用LBH589或联合硼替佐米及地塞米松均能够使复发、难治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且与药物剂量和时间变化呈正比例.药物作用于MM复发、难治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48 h后,G0/G1期细胞逐渐增加,G2/M期及S期细胞则逐渐降低,细胞在G0/G1期发生阻滞,可观察到细胞凋亡现象,且凋亡程度与药物剂量变化呈正比例,三药联合作用均较单药作用更加显著(P均<0.01);Westernblot测定显示,不同浓度LBH589对MM复发、难治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作用24 h后组蛋白H4乙酰化的程度上调,且与药物剂量变化呈正比例.结论 LBH589能够使MM复发、难治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增殖受到抑制,阻滞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且三药联合对MM复发、难治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有加强抗瘤细胞作用.

    作者:张灵;白晓敏;范凌;张亚芳;吉慧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Nedd4L对前列腺癌患者TrkA抑癌性泛素化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Nedd4L对前列腺癌患者TrkA抑癌性泛素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60例前列腺癌组织(PC组)及24例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织(BPH组)中Nedd4L及TrkA的水平,分析Nedd4L和TrkA的相关性,同时分析NEDD4L和TrkA的水平分别与前列腺癌临床特征(年龄、Gleason评分、TNM分期)的关系.采用免疫印迹法进一步检测TrkA蛋白水平和TrkAde泛素化水平.结果 ①PC组Nedd4L的mRNA水平显著低于BPH组Nedd4L的mRNA水平(t=13.01,P<0.0001);PC组TrkA mRNA水平明显高于BPH组TrkA mRNA水平(t=8.097,P<0.0001),且Nedd4L mRNA水平与TrkA mRN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γ=-0.8029,P=0.0156).②Nedd4L水平与患者年龄、Glea-son评分、TNM分期呈明显负相关(P<0.05),TrkA mRNA水平与患者年龄、Gleason评分、TNM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③PC组TrkA蛋白水平显著高于BPH组TrkA蛋白水平(t=11.06,P<0.0001),而PC组TrkA泛素化水平显著低于BPH组TrkA泛素化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538,P<0.0001).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中Nedd4L表达水平下调,TrkA表达水平上调,TrkA泛素化水平的降低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赵娟;崔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