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单药每周化学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王晓阳;吴国武;刘建华;蒋振东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 紫杉醇, 单药化疗, 老年患者, 非小细胞肺癌
摘要: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单药每周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三维适形放疗及联合紫杉醇单药化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局控率、转移率与对照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但2组患者2年局控率、转移率以及1年与2年的生存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相比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血液毒性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每周紫杉醇单药化疗能够有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有效改善近期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但不良反应较高.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肿瘤标志物分析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哮喘合并肺癌的患者60岁以上占71.4% (30/42),中位生存期约14.0个月,女性发病年龄要早于男性,哮喘合并肺癌组的腺癌及小细胞肺癌的比例较高,分别占到47.6%以及23.8%,女性哮喘患者较男性患腺癌风险大.哮喘合并肺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较单纯哮喘患者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晚期肿瘤标志物水平要高于早期,尤其是CA125及CEA差异显著(P<0.05).CEA和CYFRA 21-1与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27和-0.438.结论 哮喘合并肺癌好发于老年患者,腺癌及小细胞肺癌的比例较高,肿瘤标志物在哮喘合并肺癌患者的诊断、评估疗效、判断预后及生存期方面有一定价值,可以作为长期监测指标.

    作者:曾辉;雷伟;黄建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报告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edopapillary tumor,SPT)是少见的胰腺肿瘤,多见于年轻女性,临床上罕见,在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学习期间接诊了1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60岁,因“体检发现胰体尾部包块7月余”于2015年5月入院.2014年7月体检超声提示胰体尾区杂乱回声团.无发热、黄疸、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不适.

    作者:杨继光;官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SPARCL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SPARCL1表达与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154例肝癌患者的术后石蜡切片标本、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石蜡切片组织中SPARCL1进行检测.结果 不同肝癌组织中SPARCL1的水平具有差异;SPARCL1表达下调与门脉癌栓、病理分化差、TNM分期晚和BCLC分期晚等恶性指标显著相关;SPARCL1表达下调的肝癌患者其中位生存时间显著缩短(40.6个月 vs118.7个月,P=0.002).结论 SPARCL1在肝癌中表达下调,提示肝癌患者的预后不良.

    作者:欧阳晗月;乐勇;张永法;郭荣平;石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阴道镜与宫颈HPV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阴道镜与宫颈HPV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方法 选取行宫颈病变筛查的540例已婚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行阴道镜及宫颈HPV检测.结果 阴道镜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阳性检出率为75.00%,而HPV对宫颈相关疾病的阳性检出率为70.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测中的灵敏度(93.43%)以及准确率(59.26%)都优于HP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和HPV联合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为99.53%,显著高于阴道镜(93.43%)和HPV(85.45%)单独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镜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高于HPV检测,但阴道镜与宫颈HPV检测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阳性诊断率,临床诊断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作者:刘韵;兰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ERCC1基因多态与铂类联合方案治疗肺鳞癌患者疗效的关系

    目的 研究ERCC1基因C8092A及第118位密码子多态性与肺鳞癌患者铂类联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based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对80例接受铂类联合方案治疗的肺鳞癌患者的ERCC1基因C8092A及第118位密码子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其多态性与铂类治疗肺鳞癌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C8092A、第118位密码子野生型患者铂类化疗有效率与非野生型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别(54.5% vs 36.2%,P=0.13,37.0% vs 43.4%,P=0.58),C8092A、第118位密码子多态性联合分析结果显示:ERCC1两个位点同为CC基因型患者疗效与其他基因型患者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C8092A、第118位密码子野生型患者与非野生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个月vs 5个月,P =0.34,5个月vs 5个月,P=0.49).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ERCC1 C8092A多态性(HR=0.910,P=0.733)、第118位密码子多态性(HR=1.101,P=0.707)均不是肺鳞癌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ERCC1 C8092A、第l18位密码子多态性与肺鳞癌患者铂类联合治疗疗效可能无相关性.ERCC1 C8092A、第118位密码子多态性与中位PFS也无显著相关.

    作者:陈金鸣;孟晓晖;魏霞;万会平;姚伟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上段骨肿瘤的临床安全性和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上段骨肿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的56例股骨上段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28例,予病灶清除和自体或异体骨植骨后植入物植入;观察组28例,予瘤端病灶清除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观察2组治疗后在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存活时间上,对照组6个月存活率25.00%、2年以上存活率21.43%,观察组6个月存活率7.14%、2年以上存活率46.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在关节活动屈曲、内外旋、外展和生活质量指标精力、疼痛、情感、睡眠、社会生活和躯体活动方面比较,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以上指标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上段骨肿瘤的临床效果满意,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傅兰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回肠袢式造口术与结肠造口术对老年结直肠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目的 探讨回肠袢式造口术和结肠造口术对老年结肠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4例直肠癌患者分成回肠袢式组和Hartmann组,分析两组患者Ⅰ期和Ⅱ期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Ⅰ期手术术后禁食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低血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时,回肠袢式造口术比结肠造口术更具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志泉;孙立征;刘学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与腹腔镜辅助Brillroth Ⅰ式吻合在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近期效果对比

    目的 分析比较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分别采用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与腹腔镜辅助Brillroth Ⅰ式吻合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确诊为远端胃癌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的A、B两组,每组各40例.A组采用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术进行治疗,B组采用腹腔镜辅助Brillroth Ⅰ式吻合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总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拆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状况以及死亡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与A组相比B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在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拆线时间以及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淋巴结清扫数目较B组明显增多(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并且两组患者术中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于远端胃癌根治术中采用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手术方式其效果明显优于腹腔镜辅助Brillroth Ⅰ式吻合手术,临床实践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自身的特点选择手术方式,可优先选择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术.

    作者:李伟学;邬善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手术情况及临床指标变化情况观察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手术情况及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将86例患者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直接采用手术治疗加术后常规化疗,观察组加之新辅助化疗治疗,对比分析其临床指标和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46.51%.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腹水量与CA125、HE4水平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需要输血人数比对照组少15人;观察组的平均输血量、引流管滞留时间和平均入院天数都要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的残余病灶<2占74.41%,明显高于对照组残余病灶<2的比例34.88%.结论 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宁;刘新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的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的预后分析.方法 选择72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观察组)以及8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经常规的乳腺癌综合治疗,随访5年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乳腺癌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以及生存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中局部复发40例(55.6%),远处转移30例(41.7%),死亡15例(20.8%);对照组中局部复发18例(22.5%),远处转移8例(10.0%),死亡7例(8.8%);观察组5年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后的预后不如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其具有较高的复发、转移率和死亡风险.

    作者:邓智平;刘秋芳;宋张骏;姚俊涛;任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根据化疗方案将14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4例,采用FOLFOX6方案治疗;对照组66例,采用FOLFOX4方案治疗.2个化疗周期后进行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 2组近期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获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神经毒性、肝功能受损、血小板减少、腹泻等不良反应分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可控.

    作者:黄小华;刘叶;徐炎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102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时间不同分为A组、B组、C组.A组34例,B组12例,C组56例.A组患者在初诊时发现合并肾功能不全;B组患者为初诊时无肾功能不全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出现肾功能不全;C组为疾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免疫分型及临床疗效.结果 A组和B组患者Scr、血清钙、UA、β2-MG、浆细胞水平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LDH水平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例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IgAλ轻链型的比例显著高于IgAk轻链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中位生存期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表现为高水平的Scr、血清钙、UA、β2-MG、浆细胞,而且IgAλ轻链型的比例较高.

    作者:屈建良;唐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内窥镜下黏膜切除术对早期胃癌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内窥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及具体操作.方法 取早期胃癌患者120例,其中75例患者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为观察组;45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近全胃切除术;并对术程中的具体操作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恢复时间差异明显,然而两组治疗效果差异不大.结论 采用内窥镜下黏膜切除术在治疗早期胃癌方面具有术程短、疗效明显、恢复快,病变清除彻底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闫泽强;郭燕;韩晓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组织学特点及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病理组织学特点,为临床上其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经胃镜取病理组织学检查或术后行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表现以上腹部不适或疼痛为多(66.9%),肿瘤均为单发性,其部位分布为:贲门部48例、胃体部47例、胃窦部21例、胃底8例、胃角部12例.肿瘤大体形态有溃疡型118例、息肉型18例.胃神经内分泌瘤17例,其中G1级9例,G2级8例;胃神经内分泌癌119例,全部为G3级.随访患者l、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8%、50.2%、40.8%.结论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预后与肿瘤病理类型、有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王晓燕;樊元春;江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超声造影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80例,其中恶性肿瘤患者(恶性组)20例,良性肿瘤患者(良性组)6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结果 常规超声显示恶性组多表现为乳腺腺体致密、微小钙化、边界缘毛刺和肿决影(P<0.05);良性组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多为2~3分,平均为(2.56±0.44)分;而恶性组多为4~5分,平均分为(4.56±0.32)分,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性组20例患者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造影评分与其Dukes分期、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 超声造影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能有很好的影像学特征,能有效对良恶性状况进行鉴别诊断,并且与病理分化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涛;麦兴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单药每周化学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单药每周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三维适形放疗及联合紫杉醇单药化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局控率、转移率与对照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但2组患者2年局控率、转移率以及1年与2年的生存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相比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血液毒性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每周紫杉醇单药化疗能够有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有效改善近期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但不良反应较高.

    作者:王晓阳;吴国武;刘建华;蒋振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三阴性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和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使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临床安全性.方法 选择晚期乳腺癌患者120例,按照免疫组化表达分为TNBC组(52例)和non-TNBC组(68例).化疗方案为:第1、8天给予静脉滴注吉西他滨1000 mg/m2.顺铂一般80~100 mg/m2,每3周1次;或20 mg/m2,连用5天,每3~4周重复1次.分析2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TNBC组有效率为38.5%(20/52),控制率为75.0% (39/52);non-TNBC组有效率为22.1% (15/68),控制率为57.4% (39/68).2组患者有效率和控制率的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组间比较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血液学毒性,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对TNBC和non-TNBC患者均有效,而TNBC患者的近期疗效优于non-TNBC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TNBC和non-TNBC患者则没有明显差别,2组患者均能对化疗药的毒副作用耐受,其安全性较好.

    作者:李伟;宋霆婷;张海燕;胡芳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脊柱转移瘤的DR、CT、MRI影像学方法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 探讨DR、CT、MRI在诊断脊柱转移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95例脊柱转移瘤患者,分别采用DR、CT、MRI 3种方法进行检查.对比3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各种病变例数、受累椎骨节数、压缩椎骨节数、椎管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数等指标,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①MRI检查临床诊断敏感性明显高于DR、CT,且DR检查诊断敏感性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MRI检查受累骨节数和椎管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数均高于CT及DR检查,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CT、MRI检查压缩椎骨节数均高于DR检查,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CT和MRI检查在诊断压缩椎骨节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检查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成像速度快但早期极易漏诊,可作为脊柱转移瘤的初步筛查工具;CT对骨密度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清楚显示椎体内部及附件的细微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范围、碎骨片移位及椎管受累情况,但对脊柱整体的检查较为受限,误诊率较高;MRI能够对骨髓早期变化做出诊断,且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在疑似脊柱转移瘤时可首选MRI检查以明确诊断.

    作者:胡晓云;庄振燕;周和平;李小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HE4联合CA125对早期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HE4联合CA125对早期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卵巢癌患者45例,盆腔良性包块37例和4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入选者血清HE4和CA125的浓度,对比分析二者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HE4和CA125在鉴别卵巢癌与非卵巢癌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CA125在区分盆腔良性包块和健康体检者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HE4检测卵巢癌的敏感度为86.7% (39/45),特异度为92.5% (74/80);血清CA125检测卵巢癌的敏感度为60.0%(27/45),特异度为85.0%(68/80),两种标志物检测卵巢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4检测卵巢癌的ROC-AUC为0.884,CA125检测卵巢癌的ROC-AUC为0.809,联合HE4与CA125检测卵巢癌的ROC-AUC为0.906,Z检验结果显示,HE4与CA12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4与HE4-CA12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A125与HE4-CA12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4联合CA125检测早期卵巢癌价值优于HE4和CA125的单独检测,可作为临床鉴别诊断卵巢癌诊断的首选无创检测方法.

    作者:黄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超声造影对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90例肝肿瘤患者,观察肝肿瘤病灶造影前后的良恶性情况,并对小肝癌病灶超声造影增强及消退开始时间进行记录.结果 造影前后肝肿瘤病灶良恶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癌、透明细胞癌、高分化癌造影增强和消退开始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技术对肝脏肿瘤血流灌注特点具有更强的检测能力,可显著提高小肝癌的诊断率,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柏树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