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华;刘叶;徐炎良
目的 观察静-吸复合全麻与硬膜外联合静脉麻醉对肝癌手术中麻醉效果以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临床纳入行肝叶切除术的肝癌患者70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静-吸复合全麻,对照组进行硬膜外联合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术中情况(包括用药情况、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等)、术后情况(包括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清醒时间)、肝功能情况等.结果 研究组芬太尼、乌拉地尔、维库溴铵等使用剂量分别为(0.18±0.02) mg、(24.85±12.37)mg、(19.81 ±6.11)mg,对照组分别为(0.47±0.06)mg、(57.53±12.01)mg、(15.72±11.92)mg,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研究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分别为(424.85±81.37)s、(513.81±72.11)s、(634.59±141.15)s、(2.81±1.70) min,对照组分别为(577.23±152.01)s、(571.36±97.36)s、(757.46±132.25)s、(4.91±1.53) min,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研究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分别为(112.85±61.40) U/L、(130.81±72.11) U/L,对照组分别为(243.23±152.01) U/L、(241.82±121.92)U/L,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 静-吸复合全麻对肝癌手术中患者的肝功能影响较小,且能够减少麻醉药物的应用,患者苏醒时间快,值得推广.
作者:范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分析阴道镜与宫颈HPV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方法 选取行宫颈病变筛查的540例已婚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行阴道镜及宫颈HPV检测.结果 阴道镜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阳性检出率为75.00%,而HPV对宫颈相关疾病的阳性检出率为70.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测中的灵敏度(93.43%)以及准确率(59.26%)都优于HP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和HPV联合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为99.53%,显著高于阴道镜(93.43%)和HPV(85.45%)单独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镜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高于HPV检测,但阴道镜与宫颈HPV检测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阳性诊断率,临床诊断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作者:刘韵;兰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根据化疗方案将14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4例,采用FOLFOX6方案治疗;对照组66例,采用FOLFOX4方案治疗.2个化疗周期后进行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 2组近期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获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神经毒性、肝功能受损、血小板减少、腹泻等不良反应分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可控.
作者:黄小华;刘叶;徐炎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内窥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及具体操作.方法 取早期胃癌患者120例,其中75例患者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为观察组;45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近全胃切除术;并对术程中的具体操作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恢复时间差异明显,然而两组治疗效果差异不大.结论 采用内窥镜下黏膜切除术在治疗早期胃癌方面具有术程短、疗效明显、恢复快,病变清除彻底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闫泽强;郭燕;韩晓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同步放化疗加巩固化疗与序贯放化疗治疗Ⅲ期不能手术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carcinoma,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纳入不能进行手术的老年NSCLC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同步放化疗加巩固化疗,对照组进行序贯放化疗.观察:①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癌基因蛋白CD44v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②2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③观察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①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CD44v6、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D44v6、VEGF水平分别为(280.95±74.22) ng/L、(132.36±64.64) ng/L,对照组分别为(361.36±80.54) ng/L、(178.38±55.31)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74.2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加巩固化疗治疗Ⅲ期不能手术老年NSCLC的疗效优于序贯放化疗,值得推广.
作者:黄亚妮;龚志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影响卵巢癌减灭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90例卵巢癌患者,按照术后是否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分析2组患者术前相关参数、术中相关因素和术后相关参数.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年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血栓史、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满意减瘤和卧床天数是卵巢癌减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高危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和卧床天数是卵巢癌减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对于肥胖、血小板计数增高、高纤维蛋白原和术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
作者:席艳妮;闫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分析动态增强MRI与CT肝灌注成像在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种诊断方法对肝癌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及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大小肝癌诊断正确率的差异.结果 DCE-MRI检出结果与病理结果的Kappa值为0.558,CTPI检出结果与病理结果的Kappa值为0.501,二者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大小肝癌的诊断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E-MRI与CTPI在肝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相当,可以替代使用.
作者:拉海阿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80例,其中恶性肿瘤患者(恶性组)20例,良性肿瘤患者(良性组)6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结果 常规超声显示恶性组多表现为乳腺腺体致密、微小钙化、边界缘毛刺和肿决影(P<0.05);良性组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多为2~3分,平均为(2.56±0.44)分;而恶性组多为4~5分,平均分为(4.56±0.32)分,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性组20例患者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造影评分与其Dukes分期、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 超声造影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能有很好的影像学特征,能有效对良恶性状况进行鉴别诊断,并且与病理分化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涛;麦兴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HE4联合CA125对早期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卵巢癌患者45例,盆腔良性包块37例和4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入选者血清HE4和CA125的浓度,对比分析二者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HE4和CA125在鉴别卵巢癌与非卵巢癌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CA125在区分盆腔良性包块和健康体检者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HE4检测卵巢癌的敏感度为86.7% (39/45),特异度为92.5% (74/80);血清CA125检测卵巢癌的敏感度为60.0%(27/45),特异度为85.0%(68/80),两种标志物检测卵巢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4检测卵巢癌的ROC-AUC为0.884,CA125检测卵巢癌的ROC-AUC为0.809,联合HE4与CA125检测卵巢癌的ROC-AUC为0.906,Z检验结果显示,HE4与CA12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4与HE4-CA12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A125与HE4-CA12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4联合CA125检测早期卵巢癌价值优于HE4和CA125的单独检测,可作为临床鉴别诊断卵巢癌诊断的首选无创检测方法.
作者:黄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中成药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晚期肿瘤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14天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血小板计数、凝血机制、纤溶指标、生存质量及中医症状.结果 治疗后FDP、D-二-聚体,FBG两组均下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两组治疗后略有下降,PT、APTT、TT治疗后略有延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73.3%和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改善率分别为76.7%和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神疲、乏力、自汗、懒言、刺痛、肢体麻木”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迪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的高凝状态有较好疗效,未增加出血风险,并能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有临床应用前景的综合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作者:张琇文;邵怿;张欣欣;朱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186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宫颈癌放疗疗效的相关因素.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6例宫颈癌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接受放疗.患者年龄31~90岁,平均56.4岁;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其中Ⅰ期2例,Ⅱ期106例,Ⅲ期67例,Ⅳ期11例;病理类型:鳞癌167例,腺癌18例,腺鳞癌1例;影像学检查:肿瘤>4 cm者102例,≤4cm者84例;实验室结果:血红蛋白≥120 g/L者165例,<120g/L者21例.
作者:郭英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miR-296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靶基因的预测.方法 收集卵巢癌患者组织样本22例和妇科活检为正常的样本22例,在提取RNA后进行RNA纯度检测,进而检测miR-296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在卵巢癌细胞中稳定转入高表达miR-296的质粒,miRNA芯片进行靶基因检测.结果 卵巢癌组织中miR-296高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卵巢癌细胞系中,当高表达miR-296时,microRNA143和microRNA215在转染组中高表达,microRNA96、microRNA551b、microRNA502-3p低表达.结论 miR-296在卵巢癌中高表达,且其潜在的靶基因有可能作为临床卵巢癌诊断的标志.
作者:权效珍;兰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上段骨肿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的56例股骨上段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28例,予病灶清除和自体或异体骨植骨后植入物植入;观察组28例,予瘤端病灶清除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观察2组治疗后在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存活时间上,对照组6个月存活率25.00%、2年以上存活率21.43%,观察组6个月存活率7.14%、2年以上存活率46.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在关节活动屈曲、内外旋、外展和生活质量指标精力、疼痛、情感、睡眠、社会生活和躯体活动方面比较,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以上指标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上段骨肿瘤的临床效果满意,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傅兰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4(STAT4)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肝细胞癌(HC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154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HCC为肝癌组,135例性别及年龄匹配的HBsAg阳性患者为非肝癌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STAT4 rs7574865位点的基因型,并经测序分析验证.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不同基因型与HCC易感风险的关系.结果 STAT4 rs7574865位点3种基因型TT、GT、和GG型在肝癌组的分布频率分别是5.8% (9/154)、37.0% (57/154)和57.1% (88/154),在非肝癌组分别是8.9%(12/135)、43.7% (59/135)和47.4% (64/135).各基因型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TT基因型作参照,携带rs7574865 GG型的个体HCC患病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833,95% CI=0.729~4.611,P=0.221).结论 STAT4 rs7574865多态性位点可能与中国人群HBV感染相关HCC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潘明洁;刘懿;周乙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16INK4A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对59例宫颈上皮瘤变(CIN)标本、30例病理检查为正常宫颈组织的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CIN Ⅰ级组织中ILK表达阳性率62.50%、CIN Ⅱ~Ⅲ级为65.71%,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23.33%),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8.472,P=0.004<0.05;x2=11.675,P=0.001 <0.05);CIN Ⅰ级组织中ILK表达阳性率与CIN Ⅱ~Ⅲ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4,P =0.800 >0.05).P16INK4A在HPV16、HPV18 2种高危型宫颈HPV感染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高危型或者低危型(HPV53、HPV58、HPV6).结论 P16INK4A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显著高表达,同时P16INK4A高表达可能与HPV16、HPV18的阳性表达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宋保志;刘佳华;高玉玲;孙阳;陈政;石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开腹手术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手术治疗的早期卵巢癌患者76例,其中42例行开腹手术,34例行腹腔镜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子宫切除率、术中出血率、术中输血率、淋巴结切除率、盆腔淋巴结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期上升率、术后化疗、随访时间、复发率等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关指标.结果 与腹腔镜组相比,开腹组术中出血显著增加(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增加(P<0.05).2组在手术时间、子宫切除率、术中输血率、淋巴结切除率、盆腔淋巴结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期上升率、术后化疗、随访时间、复发率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OC开腹分期手术与腹腔镜分期手术除术中出血量大和术后排气时间长等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差异不大,而开腹手术对于设备和费用的要求低,所以开腹分期手术还是可以作为治疗EOC的有效选择,但2种术式远期效果差异仍待探索.
作者:胡霞;杨华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EA、CYFRA21-1及NSE在肺癌化疗前后的表达水平.方法 选取146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不同组织学分型患者CEA、CYFRA21-1、NSE的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并对其化疗前后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腺癌、鳞癌、小细胞未分化癌组织间3项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腺癌组CEA水平高于鳞癌、小细胞未分化癌组,鳞癌组CYFRA21-1含量高,小细胞未分化癌组NSE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组CEA阳性率为49.3%,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鳞癌组CYFRA21-1阳性率为68.8%,与其他两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小细胞未分化癌组NSE阳性率为84.6%,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PR+ CR组化疗后CEA水平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5);鳞癌PR+ CR组化疗后CYFRA21-1水平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5);小细胞未分化癌PR+ CR组化疗后NSE水平显著下降(P<0.05);各病理类型NC+ PD组3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化疗前后均未见显著变化(P>0.05).结论 CEA、CYFRA21-1、NSE在肺癌不同组织学类型组织中表达具有显著差异,3种肿瘤标志物可作为评价疗效、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苏敏;高云;何兴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和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使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临床安全性.方法 选择晚期乳腺癌患者120例,按照免疫组化表达分为TNBC组(52例)和non-TNBC组(68例).化疗方案为:第1、8天给予静脉滴注吉西他滨1000 mg/m2.顺铂一般80~100 mg/m2,每3周1次;或20 mg/m2,连用5天,每3~4周重复1次.分析2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TNBC组有效率为38.5%(20/52),控制率为75.0% (39/52);non-TNBC组有效率为22.1% (15/68),控制率为57.4% (39/68).2组患者有效率和控制率的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组间比较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血液学毒性,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对TNBC和non-TNBC患者均有效,而TNBC患者的近期疗效优于non-TNBC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TNBC和non-TNBC患者则没有明显差别,2组患者均能对化疗药的毒副作用耐受,其安全性较好.
作者:李伟;宋霆婷;张海燕;胡芳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VEGF对大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机制研究.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方法,筛选大肠癌的相关因子.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VEGF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三种组织内淋巴管和血管中VEGF的表达.结果 基因芯片筛选结果显示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22例大肠癌组织中VEGF呈高表达,与正常组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在癌组织中呈高表达VEGF时其淋巴管和血管内均增高(相比于正常组时),且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01和P<0.05),在癌旁组织中VEGF呈低表达(相比于癌组织)时相对癌组织,淋巴管和血管内均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01和P<0.05).结论 VEGF可以通过调节淋巴内皮细胞进行促进大肠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王益;张晶;刘蓓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DR、CT、MRI在诊断脊柱转移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95例脊柱转移瘤患者,分别采用DR、CT、MRI 3种方法进行检查.对比3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各种病变例数、受累椎骨节数、压缩椎骨节数、椎管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数等指标,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①MRI检查临床诊断敏感性明显高于DR、CT,且DR检查诊断敏感性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MRI检查受累骨节数和椎管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数均高于CT及DR检查,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CT、MRI检查压缩椎骨节数均高于DR检查,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CT和MRI检查在诊断压缩椎骨节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检查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成像速度快但早期极易漏诊,可作为脊柱转移瘤的初步筛查工具;CT对骨密度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清楚显示椎体内部及附件的细微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范围、碎骨片移位及椎管受累情况,但对脊柱整体的检查较为受限,误诊率较高;MRI能够对骨髓早期变化做出诊断,且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在疑似脊柱转移瘤时可首选MRI检查以明确诊断.
作者:胡晓云;庄振燕;周和平;李小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