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琇文;邵怿;张欣欣;朱丹
目的 探讨胆囊根治术治疗胆囊癌浸润肌层以上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80例胆囊癌浸润肌层以上(临床分期Ⅱ期、Ⅲ期以及Ⅳ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胆囊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胆囊切除术诊治,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别;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状况;观察两组患者的远期生存状况.结果 实验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1例,腹部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胆漏0例,并发症发生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中位生存期(28.50±5.50)个月,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分别为77.5%、50.0%与2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胆囊根治术治疗胆囊癌浸润肌层以上患者,能够显著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且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期,提供远期生存率,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张毅;宋平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分析动态增强MRI与CT肝灌注成像在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种诊断方法对肝癌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及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大小肝癌诊断正确率的差异.结果 DCE-MRI检出结果与病理结果的Kappa值为0.558,CTPI检出结果与病理结果的Kappa值为0.501,二者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大小肝癌的诊断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E-MRI与CTPI在肝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相当,可以替代使用.
作者:拉海阿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比较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分别采用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与腹腔镜辅助Brillroth Ⅰ式吻合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确诊为远端胃癌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的A、B两组,每组各40例.A组采用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术进行治疗,B组采用腹腔镜辅助Brillroth Ⅰ式吻合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总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拆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状况以及死亡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与A组相比B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在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拆线时间以及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淋巴结清扫数目较B组明显增多(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并且两组患者术中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于远端胃癌根治术中采用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手术方式其效果明显优于腹腔镜辅助Brillroth Ⅰ式吻合手术,临床实践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自身的特点选择手术方式,可优先选择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术.
作者:李伟学;邬善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开腹手术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手术治疗的早期卵巢癌患者76例,其中42例行开腹手术,34例行腹腔镜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子宫切除率、术中出血率、术中输血率、淋巴结切除率、盆腔淋巴结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期上升率、术后化疗、随访时间、复发率等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关指标.结果 与腹腔镜组相比,开腹组术中出血显著增加(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增加(P<0.05).2组在手术时间、子宫切除率、术中输血率、淋巴结切除率、盆腔淋巴结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期上升率、术后化疗、随访时间、复发率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OC开腹分期手术与腹腔镜分期手术除术中出血量大和术后排气时间长等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差异不大,而开腹手术对于设备和费用的要求低,所以开腹分期手术还是可以作为治疗EOC的有效选择,但2种术式远期效果差异仍待探索.
作者:胡霞;杨华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90例肝肿瘤患者,观察肝肿瘤病灶造影前后的良恶性情况,并对小肝癌病灶超声造影增强及消退开始时间进行记录.结果 造影前后肝肿瘤病灶良恶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癌、透明细胞癌、高分化癌造影增强和消退开始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技术对肝脏肿瘤血流灌注特点具有更强的检测能力,可显著提高小肝癌的诊断率,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柏树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VEGF对大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机制研究.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方法,筛选大肠癌的相关因子.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VEGF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三种组织内淋巴管和血管中VEGF的表达.结果 基因芯片筛选结果显示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22例大肠癌组织中VEGF呈高表达,与正常组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在癌组织中呈高表达VEGF时其淋巴管和血管内均增高(相比于正常组时),且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01和P<0.05),在癌旁组织中VEGF呈低表达(相比于癌组织)时相对癌组织,淋巴管和血管内均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01和P<0.05).结论 VEGF可以通过调节淋巴内皮细胞进行促进大肠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王益;张晶;刘蓓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的负性情绪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100例确诊为大肠癌的患者及同期于体检科检查的健康志愿者,通过自评抑郁量表和生活实践量表评价2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患者血清T细胞CD3、CD4、CD8及NK细胞因子水平.采用Logistic回顾分析大肠癌患者负性情绪与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大肠癌患者自评抑郁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肠癌患者生活事件量表正性生活事件评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负性生活事件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大肠癌患者CD3、CD4、NK细胞因子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负性情绪与大肠癌的细胞因子的表达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大肠癌患者细胞因子受到负性情绪的影响,负性情绪和免疫水平的降低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作者:孔繁静;赵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和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使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临床安全性.方法 选择晚期乳腺癌患者120例,按照免疫组化表达分为TNBC组(52例)和non-TNBC组(68例).化疗方案为:第1、8天给予静脉滴注吉西他滨1000 mg/m2.顺铂一般80~100 mg/m2,每3周1次;或20 mg/m2,连用5天,每3~4周重复1次.分析2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TNBC组有效率为38.5%(20/52),控制率为75.0% (39/52);non-TNBC组有效率为22.1% (15/68),控制率为57.4% (39/68).2组患者有效率和控制率的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组间比较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血液学毒性,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对TNBC和non-TNBC患者均有效,而TNBC患者的近期疗效优于non-TNBC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TNBC和non-TNBC患者则没有明显差别,2组患者均能对化疗药的毒副作用耐受,其安全性较好.
作者:李伟;宋霆婷;张海燕;胡芳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4(STAT4)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肝细胞癌(HC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154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HCC为肝癌组,135例性别及年龄匹配的HBsAg阳性患者为非肝癌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STAT4 rs7574865位点的基因型,并经测序分析验证.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不同基因型与HCC易感风险的关系.结果 STAT4 rs7574865位点3种基因型TT、GT、和GG型在肝癌组的分布频率分别是5.8% (9/154)、37.0% (57/154)和57.1% (88/154),在非肝癌组分别是8.9%(12/135)、43.7% (59/135)和47.4% (64/135).各基因型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TT基因型作参照,携带rs7574865 GG型的个体HCC患病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833,95% CI=0.729~4.611,P=0.221).结论 STAT4 rs7574865多态性位点可能与中国人群HBV感染相关HCC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潘明洁;刘懿;周乙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肝细胞癌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222例NASH和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NASH组和HCC组.所有患者均接受问卷调查,观察2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观察HCC发生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结果 HCC的发生和肝炎家族史、肝癌家族史、不洁饮水、不良饮食习惯、糖尿病、长期吸烟、长期酗酒、HBV-DNA阳性、HBeAg阳性有关系.经分析后,选择肝癌家族史、不良饮食习惯、糖尿病、长期酗酒、HBV-DNA阳性、HBeAg阳性作为HCC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肝细胞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肝癌家族史、不良饮食习惯、糖尿病、长期酗酒、HBV-DNA阳性、HBeAg阳性是HCC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朱芳成;谢春燕;左永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0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对其采用15MV X线外放射治疗联合192Ir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治疗,同步根据患者病情选用博来霉素+顺铂方案、顺铂单药、多西他赛+顺铂、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观察患者骨髓抑制的发生率.结果 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率与其年龄、有无合并症、临床分期、分型均无相关性(P>0.05),与放疗方式、化疗方案、治疗时间具有相关性(P<0.05);骨髓抑制发生率与化疗周期数无相关性(P>0.05);放疗方式、化疗方案、治疗时间均是中晚期宫颈癌发生骨髓抑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放疗方式、化疗方案、治疗时间均是骨髓抑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全盆+四野+腔内放疗,同步选择低毒性的化疗药物,进行较短时间的治疗,骨髓抑制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吴建华;梁国华;凌志琴;朱雅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哮喘合并肺癌的患者60岁以上占71.4% (30/42),中位生存期约14.0个月,女性发病年龄要早于男性,哮喘合并肺癌组的腺癌及小细胞肺癌的比例较高,分别占到47.6%以及23.8%,女性哮喘患者较男性患腺癌风险大.哮喘合并肺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较单纯哮喘患者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晚期肿瘤标志物水平要高于早期,尤其是CA125及CEA差异显著(P<0.05).CEA和CYFRA 21-1与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27和-0.438.结论 哮喘合并肺癌好发于老年患者,腺癌及小细胞肺癌的比例较高,肿瘤标志物在哮喘合并肺癌患者的诊断、评估疗效、判断预后及生存期方面有一定价值,可以作为长期监测指标.
作者:曾辉;雷伟;黄建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手术情况及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将86例患者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直接采用手术治疗加术后常规化疗,观察组加之新辅助化疗治疗,对比分析其临床指标和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46.51%.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腹水量与CA125、HE4水平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需要输血人数比对照组少15人;观察组的平均输血量、引流管滞留时间和平均入院天数都要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的残余病灶<2占74.41%,明显高于对照组残余病灶<2的比例34.88%.结论 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宁;刘新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雷帕霉素联合培美曲塞治疗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NSCLC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单独使用培美曲塞进行治疗,另一组采用雷帕霉素和培美曲塞联合治疗,雷帕霉素剂量为50 mg/天.分别观察2组患者疗效、治疗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活质量改变情况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随机分成2组的患者基本资料和病情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较单独使用培美曲塞治疗组而言,联合用药组的患者能够获得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38.89%)和疾病控制率(83.33%),且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帕霉素联合培美曲塞对NSCLC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也较单独使用培美曲塞组显著(P<0.05).虽然在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都有如胃肠不适、乏力、脱发等不良反应发生,但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可以获得较好的控制,且联合用药组在各类不良反应表现上,都具有较低的发生率.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雷帕霉素治疗晚期NSCLC,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高的安全性.
作者:刘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盐酸伊立替康在宫颈癌顺铂方案化疗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化疗方案不同将105例Ⅰ B~ⅡB期宫颈癌患者均分为实验组63例和对照组42例,实验组患者采取盐酸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后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取顺铂方案化疗后行手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RR率和手术实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宫颈深肌层浸润、宫旁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阴道切缘阳性和脉管癌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伊立替康能够有效提高顺铂化疗效果,为手术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提高手术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病理高危因素发生率,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
作者:肖发菊;李金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SPARCL1表达与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154例肝癌患者的术后石蜡切片标本、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石蜡切片组织中SPARCL1进行检测.结果 不同肝癌组织中SPARCL1的水平具有差异;SPARCL1表达下调与门脉癌栓、病理分化差、TNM分期晚和BCLC分期晚等恶性指标显著相关;SPARCL1表达下调的肝癌患者其中位生存时间显著缩短(40.6个月 vs118.7个月,P=0.002).结论 SPARCL1在肝癌中表达下调,提示肝癌患者的预后不良.
作者:欧阳晗月;乐勇;张永法;郭荣平;石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内窥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及具体操作.方法 取早期胃癌患者120例,其中75例患者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为观察组;45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近全胃切除术;并对术程中的具体操作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恢复时间差异明显,然而两组治疗效果差异不大.结论 采用内窥镜下黏膜切除术在治疗早期胃癌方面具有术程短、疗效明显、恢复快,病变清除彻底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闫泽强;郭燕;韩晓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HE4联合CA125对早期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卵巢癌患者45例,盆腔良性包块37例和4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入选者血清HE4和CA125的浓度,对比分析二者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HE4和CA125在鉴别卵巢癌与非卵巢癌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CA125在区分盆腔良性包块和健康体检者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HE4检测卵巢癌的敏感度为86.7% (39/45),特异度为92.5% (74/80);血清CA125检测卵巢癌的敏感度为60.0%(27/45),特异度为85.0%(68/80),两种标志物检测卵巢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4检测卵巢癌的ROC-AUC为0.884,CA125检测卵巢癌的ROC-AUC为0.809,联合HE4与CA125检测卵巢癌的ROC-AUC为0.906,Z检验结果显示,HE4与CA12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4与HE4-CA12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A125与HE4-CA12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4联合CA125检测早期卵巢癌价值优于HE4和CA125的单独检测,可作为临床鉴别诊断卵巢癌诊断的首选无创检测方法.
作者:黄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p-ERK1/2、CD34、层粘连蛋白(L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蜡块76例,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标本中p-ERK1/2的表达水平,分析p-ERK1/2水平与其临床病理因素及CD34、LN的相关性.结果 p-ERK1/2、CD34、L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TNM分期显著相关.CD34在乳腺癌组织中广泛表达,与p-ERK1/2水平正相关.LN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与TNM分期及p-ERK1/2水平均呈负相关.结论 ERK通路异常活化与乳腺癌生长和浸润有关,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展过程,ERK通路可能通过促进血管生成及降解基底膜发挥促进乳腺癌进展的作用.
作者:冯城婷;王莹;史悦;袁高峰;李伟;陶敏;梁容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统计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46例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分期、治疗方案、用药方式等详细资料,对患者用药种类和用药产生的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在具有明显疗效的患者的用药方式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防治措施.结果 在药品类别和不良反应类型中,在以消化系统中不良反应多,如呕吐等,结合患者用药疗效我们也给出具体的用药防治措施.结论 临床运用抗肿瘤药物应及时且应注意搭配使用,这样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黎国栋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