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腹手术在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胡霞;杨华琴

关键词:卵巢癌, 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开腹手术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手术治疗的早期卵巢癌患者76例,其中42例行开腹手术,34例行腹腔镜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子宫切除率、术中出血率、术中输血率、淋巴结切除率、盆腔淋巴结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期上升率、术后化疗、随访时间、复发率等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关指标.结果 与腹腔镜组相比,开腹组术中出血显著增加(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增加(P<0.05).2组在手术时间、子宫切除率、术中输血率、淋巴结切除率、盆腔淋巴结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期上升率、术后化疗、随访时间、复发率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OC开腹分期手术与腹腔镜分期手术除术中出血量大和术后排气时间长等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差异不大,而开腹手术对于设备和费用的要求低,所以开腹分期手术还是可以作为治疗EOC的有效选择,但2种术式远期效果差异仍待探索.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手术情况及临床指标变化情况观察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手术情况及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将86例患者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直接采用手术治疗加术后常规化疗,观察组加之新辅助化疗治疗,对比分析其临床指标和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46.51%.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腹水量与CA125、HE4水平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需要输血人数比对照组少15人;观察组的平均输血量、引流管滞留时间和平均入院天数都要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的残余病灶<2占74.41%,明显高于对照组残余病灶<2的比例34.88%.结论 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宁;刘新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索拉非尼在肝细胞性肝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在肝细胞性肝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1例HC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TACE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索拉非尼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机体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观察患者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机体免疫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机体免疫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机体免疫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机体免疫功能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机体免疫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索拉非尼在肝细胞性肝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快速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天翼;顾殿华;时汀;张伟;孙勇;张建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血管表皮生长因子对大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VEGF对大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机制研究.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方法,筛选大肠癌的相关因子.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VEGF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三种组织内淋巴管和血管中VEGF的表达.结果 基因芯片筛选结果显示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22例大肠癌组织中VEGF呈高表达,与正常组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在癌组织中呈高表达VEGF时其淋巴管和血管内均增高(相比于正常组时),且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01和P<0.05),在癌旁组织中VEGF呈低表达(相比于癌组织)时相对癌组织,淋巴管和血管内均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01和P<0.05).结论 VEGF可以通过调节淋巴内皮细胞进行促进大肠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王益;张晶;刘蓓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与腹腔镜辅助Brillroth Ⅰ式吻合在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近期效果对比

    目的 分析比较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分别采用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与腹腔镜辅助Brillroth Ⅰ式吻合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确诊为远端胃癌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的A、B两组,每组各40例.A组采用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术进行治疗,B组采用腹腔镜辅助Brillroth Ⅰ式吻合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总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拆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状况以及死亡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与A组相比B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在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拆线时间以及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淋巴结清扫数目较B组明显增多(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并且两组患者术中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于远端胃癌根治术中采用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手术方式其效果明显优于腹腔镜辅助Brillroth Ⅰ式吻合手术,临床实践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自身的特点选择手术方式,可优先选择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术.

    作者:李伟学;邬善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SPARCL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SPARCL1表达与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154例肝癌患者的术后石蜡切片标本、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石蜡切片组织中SPARCL1进行检测.结果 不同肝癌组织中SPARCL1的水平具有差异;SPARCL1表达下调与门脉癌栓、病理分化差、TNM分期晚和BCLC分期晚等恶性指标显著相关;SPARCL1表达下调的肝癌患者其中位生存时间显著缩短(40.6个月 vs118.7个月,P=0.002).结论 SPARCL1在肝癌中表达下调,提示肝癌患者的预后不良.

    作者:欧阳晗月;乐勇;张永法;郭荣平;石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急诊TACE介入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TACE介入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肝癌破裂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生存的因素.结果 中位生存时间为59天.24例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11例患者行保守治疗.24例患者接受TACE达到止血效果,无并发症.TACE治疗患者30天的生存率83.3%.TACE破裂肝癌患者30天的存活率与Child-Pugh分级、血红蛋白水平、肌酸酐水平、TACE法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接受TACE[比值比(OR),0.076;P=0.020],或有较高的血红蛋白水平患者(OR,0.626;P=0.011),生存率越高.在TACE组,30天存活率与较高的血红蛋白水平独立相关(OR,0.609;P =0.036).结论 TACE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止血成功率,且能延长肝癌破裂患者30天的生存期.

    作者:陈玉祥;李庆中;李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雷帕霉素联合培美曲塞治疗NSCLC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雷帕霉素联合培美曲塞治疗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NSCLC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单独使用培美曲塞进行治疗,另一组采用雷帕霉素和培美曲塞联合治疗,雷帕霉素剂量为50 mg/天.分别观察2组患者疗效、治疗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活质量改变情况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随机分成2组的患者基本资料和病情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较单独使用培美曲塞治疗组而言,联合用药组的患者能够获得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38.89%)和疾病控制率(83.33%),且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帕霉素联合培美曲塞对NSCLC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也较单独使用培美曲塞组显著(P<0.05).虽然在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都有如胃肠不适、乏力、脱发等不良反应发生,但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可以获得较好的控制,且联合用药组在各类不良反应表现上,都具有较低的发生率.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雷帕霉素治疗晚期NSCLC,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高的安全性.

    作者:刘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HE4联合CA125对早期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HE4联合CA125对早期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卵巢癌患者45例,盆腔良性包块37例和4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入选者血清HE4和CA125的浓度,对比分析二者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HE4和CA125在鉴别卵巢癌与非卵巢癌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CA125在区分盆腔良性包块和健康体检者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HE4检测卵巢癌的敏感度为86.7% (39/45),特异度为92.5% (74/80);血清CA125检测卵巢癌的敏感度为60.0%(27/45),特异度为85.0%(68/80),两种标志物检测卵巢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4检测卵巢癌的ROC-AUC为0.884,CA125检测卵巢癌的ROC-AUC为0.809,联合HE4与CA125检测卵巢癌的ROC-AUC为0.906,Z检验结果显示,HE4与CA12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4与HE4-CA12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A125与HE4-CA12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4联合CA125检测早期卵巢癌价值优于HE4和CA125的单独检测,可作为临床鉴别诊断卵巢癌诊断的首选无创检测方法.

    作者:黄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经胸与经腹食管裂孔手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326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分为经胸、经腹、经胸腹联合组,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食管切除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成功率等;术后记录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经胸、经腹入路组比较,经胸腹联合组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延长;食管切除长度缩短;淋巴结清扫数目增多;手术成功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缩短;住院费用少;抗生素使用时间缩短;术后疼痛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部感染9.09%,腹腔感染4.55%,无术后出血、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者,均明显低于经胸、经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采取经胸腹联合入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食管切除少,淋巴结清扫彻底,手术成功率高,并且可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感染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优化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超声造影对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90例肝肿瘤患者,观察肝肿瘤病灶造影前后的良恶性情况,并对小肝癌病灶超声造影增强及消退开始时间进行记录.结果 造影前后肝肿瘤病灶良恶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癌、透明细胞癌、高分化癌造影增强和消退开始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技术对肝脏肿瘤血流灌注特点具有更强的检测能力,可显著提高小肝癌的诊断率,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柏树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静-吸复合全麻对肝癌术中麻醉效果及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静-吸复合全麻与硬膜外联合静脉麻醉对肝癌手术中麻醉效果以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临床纳入行肝叶切除术的肝癌患者70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静-吸复合全麻,对照组进行硬膜外联合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术中情况(包括用药情况、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等)、术后情况(包括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清醒时间)、肝功能情况等.结果 研究组芬太尼、乌拉地尔、维库溴铵等使用剂量分别为(0.18±0.02) mg、(24.85±12.37)mg、(19.81 ±6.11)mg,对照组分别为(0.47±0.06)mg、(57.53±12.01)mg、(15.72±11.92)mg,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研究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分别为(424.85±81.37)s、(513.81±72.11)s、(634.59±141.15)s、(2.81±1.70) min,对照组分别为(577.23±152.01)s、(571.36±97.36)s、(757.46±132.25)s、(4.91±1.53) min,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研究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分别为(112.85±61.40) U/L、(130.81±72.11) U/L,对照组分别为(243.23±152.01) U/L、(241.82±121.92)U/L,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 静-吸复合全麻对肝癌手术中患者的肝功能影响较小,且能够减少麻醉药物的应用,患者苏醒时间快,值得推广.

    作者:范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盐酸伊立替康在宫颈癌顺铂方案化疗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盐酸伊立替康在宫颈癌顺铂方案化疗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化疗方案不同将105例Ⅰ B~ⅡB期宫颈癌患者均分为实验组63例和对照组42例,实验组患者采取盐酸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后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取顺铂方案化疗后行手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RR率和手术实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宫颈深肌层浸润、宫旁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阴道切缘阳性和脉管癌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伊立替康能够有效提高顺铂化疗效果,为手术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提高手术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病理高危因素发生率,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

    作者:肖发菊;李金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氟尿嘧啶治疗复发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氟尿嘧啶治疗复发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复发晚期食管癌患者根据信封法随机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氟尿嘧啶化疗,每3周为1个疗程,共化疗2个疗程.对2组患者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及生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5.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7.5%,治疗组的近期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血液毒性、消化系统反应、食管炎、肺炎等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与分级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疲劳、疼痛、恶心呕吐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9.33±2.78)个月和(14.98±3.1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氟尿嘧啶治疗复发晚期食管癌能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综合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于军;曹宝军;赵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上段骨肿瘤的临床安全性和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上段骨肿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的56例股骨上段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28例,予病灶清除和自体或异体骨植骨后植入物植入;观察组28例,予瘤端病灶清除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观察2组治疗后在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存活时间上,对照组6个月存活率25.00%、2年以上存活率21.43%,观察组6个月存活率7.14%、2年以上存活率46.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在关节活动屈曲、内外旋、外展和生活质量指标精力、疼痛、情感、睡眠、社会生活和躯体活动方面比较,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以上指标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上段骨肿瘤的临床效果满意,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傅兰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ERCC1基因多态与铂类联合方案治疗肺鳞癌患者疗效的关系

    目的 研究ERCC1基因C8092A及第118位密码子多态性与肺鳞癌患者铂类联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based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对80例接受铂类联合方案治疗的肺鳞癌患者的ERCC1基因C8092A及第118位密码子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其多态性与铂类治疗肺鳞癌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C8092A、第118位密码子野生型患者铂类化疗有效率与非野生型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别(54.5% vs 36.2%,P=0.13,37.0% vs 43.4%,P=0.58),C8092A、第118位密码子多态性联合分析结果显示:ERCC1两个位点同为CC基因型患者疗效与其他基因型患者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C8092A、第118位密码子野生型患者与非野生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个月vs 5个月,P =0.34,5个月vs 5个月,P=0.49).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ERCC1 C8092A多态性(HR=0.910,P=0.733)、第118位密码子多态性(HR=1.101,P=0.707)均不是肺鳞癌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ERCC1 C8092A、第l18位密码子多态性与肺鳞癌患者铂类联合治疗疗效可能无相关性.ERCC1 C8092A、第118位密码子多态性与中位PFS也无显著相关.

    作者:陈金鸣;孟晓晖;魏霞;万会平;姚伟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同步放化疗加巩固化疗治疗Ⅲ期不能手术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同步放化疗加巩固化疗与序贯放化疗治疗Ⅲ期不能手术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carcinoma,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纳入不能进行手术的老年NSCLC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同步放化疗加巩固化疗,对照组进行序贯放化疗.观察:①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癌基因蛋白CD44v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②2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③观察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①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CD44v6、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D44v6、VEGF水平分别为(280.95±74.22) ng/L、(132.36±64.64) ng/L,对照组分别为(361.36±80.54) ng/L、(178.38±55.31)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74.2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加巩固化疗治疗Ⅲ期不能手术老年NSCLC的疗效优于序贯放化疗,值得推广.

    作者:黄亚妮;龚志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化疗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对改善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化疗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对改善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中期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所有患者都行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治疗组术后给予化疗,观察2组的预后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外周神经毒性为主,组间对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清CA199含量为(18.32±16.06) U/ml和(46.58±16.44)U/ml,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74.90±12.24) U/ml和(75.38±11.05) U/ml(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清CEA含量为(10.09±15.77)ng/ml和(22.95±13.84) ng/ml,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5.21±l0.21)ng/ml和(35.78±13.06)ng/ml (P <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8.24±12.84)分和(64.20±11.79)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98,P<0.05).所有患者随访至2015年9月,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27.63 ±2.13个月)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21.23±1.98个月)都明显高于对照组(21.94±2.89个月和18.81 ±2.11个月)(P<0.05).结论 化疗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能抑制血清CA199及CEA的表达,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了生存时间.

    作者:卜智斌;王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CyberKnife等中心及非等中心立体定向治疗计划质量及效率评价

    目的 探讨并评价CyberKnife (CK)系统利用等中心和非等中心两种计划模式立体定向治疗计划(SRT)的剂量学特性及差异.方法 将18例肿瘤患者分为A、B两组:A为小体积组即肿瘤大小在3 cm以下;B为大体积组即肿瘤大小在3 cm以上.每组9例患者计划分别给予同一处方剂量条件40 Gy/SF.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以等中心和非等中心两种布野方式立体定向治疗技术设计相应的计划,通过其靶区适形指数(CI)、非均匀指数(HI)、梯度指数(GI)和危及器官等剂量学参数,分析评估SRT计划优化质量及实施效率,从而实现评价两种治疗模式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等中心组计划执行的平均治疗时间(P =0.002)及机器MUs(P <0.001)明显优于非等中心组;CI均值(A:P =0.027;B:P=0.007)和GI均值(A:P <0.001;B:P <0.001)分别小于非等中心组;HI均值则略高于非等中心组(A:P =0.029;B:P<0.001);A组平均剂量归一值(P=0.011)等中心组优于非等中心组,而B组(P =0.012)等中心组低于非等中心组.结论 等中心治疗模式在治疗时间、MU数及GI上均优于非等中心,在CI和HI上略低于非等中心模式.小体积肿瘤可考虑等中心治疗模式,而大体积肿瘤则宜用非等中心治疗模式;但仍需更多的临床病例给予研究.

    作者:朴俊杰;徐寿平;王金媛;曲宝林;段学章;巩汉顺;徐慧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啶应用于奥洛克超导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DEX)应用于奥洛克超导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行奥洛克超导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术前20 min予DEX负荷剂量0.8 μg/kg,再以0.2 μg/(kg·h)的速度静脉滴注至术毕,对照组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2组患者麻醉满意度,咪达唑仑、芬太尼的用量以及术中HR、BP、RR、SpO2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需加咪达唑仑的患者例数及平均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需加芬太尼(P>0.05),但观察组平均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心动过速、呼吸抑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EX应用于奥洛克超导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可有效减少咪达唑仑及芬太尼用量,降低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麻醉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珍红;彭甫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开腹手术在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开腹手术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手术治疗的早期卵巢癌患者76例,其中42例行开腹手术,34例行腹腔镜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子宫切除率、术中出血率、术中输血率、淋巴结切除率、盆腔淋巴结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期上升率、术后化疗、随访时间、复发率等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关指标.结果 与腹腔镜组相比,开腹组术中出血显著增加(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增加(P<0.05).2组在手术时间、子宫切除率、术中输血率、淋巴结切除率、盆腔淋巴结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期上升率、术后化疗、随访时间、复发率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OC开腹分期手术与腹腔镜分期手术除术中出血量大和术后排气时间长等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差异不大,而开腹手术对于设备和费用的要求低,所以开腹分期手术还是可以作为治疗EOC的有效选择,但2种术式远期效果差异仍待探索.

    作者:胡霞;杨华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