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节性筋膜炎9例临床病理分析

翟俊

关键词:结节性筋膜炎, 临床病理, 免疫表型, 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9例结节性筋膜炎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25~72岁,中位年龄38岁.肿块生长迅速,直径1 ~~2 cm,8例发生于四肢,1例发生于躯干.镜下见肿瘤细胞呈梭形、漩涡状排列,核分裂活跃,细胞间形成裂隙和小囊,可见新生的毛细血管和外渗的红细胞,间质水肿、黏液变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entin(+)、Actin(+)、Desmin(-)、S-100(-).结论 结节性筋膜炎是一种少见的良性增生性病变,易误诊为恶性肿瘤,诊断应结合临床特点和组织学特征,注意鉴别诊断,以防误诊.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脑卒中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组35例,单纯脑卒中组(未出血组)47例.两组均系同期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对两组研究资料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的年龄越大,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越高,男性患者,有饮酒史、胃病史、高血压及糖尿病史者,也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出血性卒中且病变在丘脑和脑干、昏迷程度越深的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几率越高.结论 脑卒中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主要取决于患者意识状态和脑损伤程度及部位,抑制胃酸分泌类药物可有效预防脑卒中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作者:徐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旋髂浅动脉带蒂薄皮瓣急诊修复手部皮肤缺损20例体会

    目的 总结旋髂浅动脉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 在同侧腹股沟处紧贴深筋膜层掀起皮瓣,蒂远端在同侧股动脉搏动向外7 cm处,根据创面大小设计出皮瓣.皮瓣术后10~21 d断蒂,平均14.2d.结果 17例皮瓣顺利存活,2例断蒂前出现静脉危象,1例断蒂前出现动脉危象,断蒂后3个皮瓣远端及周围出现小片皮肤坏死.术后均随诊1年以上,皮瓣感觉恢复S0级4块,S1级11块,S2级5块.结论 腹股沟轴型超薄皮瓣具有操作简单、断蒂早、供区损伤小等优点,是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皮瓣.

    作者:王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心血管内科学教学方案探讨

    目的 探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心血管内科学的临床教学模式.方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病案教学,以及PBL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行教学改革,并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经过改革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结论 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郝淑梦;倪中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是否合并支气管哮喘,将2011-03 ~2013-02间我院收治的18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观察组(94例)与对照组(89例),其中观察组合并支气管哮喘,对照组未合并支气管哮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所有惠儿的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IgM).再根据肺炎支原体IgM阳性与否,将94例观察组患者分为IgM阳性组、IgM阴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所有观察组患者的总免疫球蛋白E(T-IgE)、嗜酸性粒细胞(EOS).结果 (1)观察组、对照组肺炎支原体IgM阳性率分别为47.87%、26.9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IgM阳性组T-IgE、EOS均显著高于IgM阴性组(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增加小儿罹患支气管哮喘的可能性,检测肺炎支原体IgM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

    作者:周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及功能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突出的问题是以传统理论灌输为主,其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环境和教育对象的新变化.本文结合医院的特殊环境,阐述了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分析了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及功能,为解决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供新思路.

    作者:滕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后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封闭抗体阴性所致复发性流产患者治疗后妊娠继续主动免疫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封闭抗体缺乏所致的复发性流产,经主动免疫治疗复查阳性并妊娠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50例,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黄体支持(黄体酮加HCG)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成功妊娠(妊娠≥14周)情况及自然流产率.结果 研究组成功妊娠率88%,流产率12%;对照组成功妊娠率70%,流产率3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封闭抗体阴性导致复发性流产的患者孕前淋巴细胞免疫治疗转阳后,孕后继续主动免疫治疗者保胎成功率高于单用黄体支持治疗者.

    作者:蒙钟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固定方法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和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差别.方法 将我院在2006~2012年间收治的粗隆间骨折99例分为3组.A组28例,采用DHS治疗;B组34例,采用PFN或新改进的PFN (PFNA)治疗;C组37例,采用加长型Gamma钉治疗,对3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系统评定,B、C组的优良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A组(P<0.05).结论 3种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Gamma钉、PFN疗效优于DHS.Gamma钉、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等特点,加长型Gamma钉能有效避免假体周围骨折,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作者:陆春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1015例社区住院老人动态心电图观察与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医院住院老年患者心率失常的特点.方法 对1015例社区住院老年患者做24 h动态心电图分析.结果 老年病人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当高,以房性早搏多见.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的种类与所患疾病有显著关系.结论 动态心电图的监测能早期发现心律失常高危人群,对老年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更优于常规心电图,是老年保健的一项重要手段,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项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深圳某小学水痘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调查分析一起水痘爆发疫情的原因和特点,为集体单位水痘疫情控制总结经验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水痘危险因素调查表,通过现场调查和电话访问等方法描述本次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探讨疫情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 此次聚集性疫情共发病10例,全部发生在该学校的小学部二(4)班,班级罹患率为20.8%.病例分布在该班级的6个组中,对6个组进行组间发病聚集性的二项分布拟合检验,表明发病有组间聚集性(合并x2 =9.88,P<0.05).相对于既不乘车也不午休的人群,午休且乘坐校车人群水痘罹患率高,RR值为8.6(95% Cl:1.2 ~63.6).接种水痘疫苗人群发病率低于未接种疫苗人群(P=0.042),疫苗保护率为74.1%.结论 这是一起发生在深圳市某学校的水痘聚集性疫情,主要危险因素为校内午餐、午休和乘坐校车等综合因素导致水痘在该学校小学部二(4)班扩散传播.

    作者:黄敏;廖庆祥;何林;陈戊申;吴晓亮;江静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01 ~2013-01间我院收治的急性感染性腹泻住院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头孢噻肟钠、思密达等抗感染、保护胃肠粘膜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乳酸左氧氟沙星0.2 ~0.4 g/d,连用5~7d.对比两组病例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及大便改变情况以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止泻、退热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肝肾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疗效确切,用药简单、经济、副反应少.

    作者:胡德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医院快速发展时期的公共关系管理

    医院在快速发展时期业务工作量剧增,引进新管理模式或技术至关重要,但随之引起医院投诉增多、人文关怀缺失、宣传营销不合理,及服务质量差等方面问题,影响医院健康长远发展.为此,通过健全投诉管理机制,强化人文关怀和营销宣传等措施,促进医院公关管理,以提高公关管理质量,从而为医院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叶飞跃;简希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48例乳腺手术病例全数字化乳腺摄影乳腺微小钙化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微小钙化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中的特征,提高乳腺微小钙化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FFDM表现,总结其钙化特征.全部采用GE平板2000D全数字化摄影机检查,常规采用头尾位(CC位)和内外斜位(MLO位),并对微小病变加做放大摄影.结果 48例乳腺微小钙化的患者中,散在分布25例,成簇分布15例,段样及区域性分布4例,弥漫性分布3例,线样分布1例.病理类型,散在分布中以乳腺腺病多,而在成簇及段样分布中以乳腺癌居多,双乳弥漫性分布为乳腺腺病.结论 分析乳腺钙化的特性对乳腺良恶性分析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喻洪;徐剑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监测早期肺癌动态进展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MSCT)在监测早期肺癌及其后续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09-03~2013-03间收治的48例肺癌早期患者,展开随访并观察其影像学检查的病灶特点.结果 低剂量CT同普通CT相比在对早期肺癌诊断和动态监测方面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早期肺癌的诊断及后续随访监测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以替代普通CT检查.

    作者:吴志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丁香叶制剂对中重度慢性牙周炎血清PEG2变化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含漱丁香叶制剂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PEG2的影响,并评价丁香叶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牙周基础治疗后,应用丁香叶制剂口腔含漱,观察两组病人牙周指数及血清PEG2变化情况,使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牙周炎症PLI、GI、PD及AL均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丁香叶含漱液通过局部治疗牙周炎症,降低了血液中细胞因子PEG2的含量,且同PLI、GI、PD及AL正相关性.

    作者:刘砚芝;杨续艳;鲍莉;王晓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经胃镜鼻空肠置管分阶段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胃镜鼻空肠置管分阶段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本院住院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入院后1周行胃镜下鼻空肠营养管置人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此后第1d经腹部透视辅助行至十二指肠Treitz韧带后20 cm,滴注肠内营养液,随后逐渐增加剂量,持续使用1~2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平均费用、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例数均较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过程中经胃镜鼻空肠置管分阶段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少,方便快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东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耳穴压豆改善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不寐浅识

    目的 探讨运用中医护理方法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改善其失眠症状.方法 分析30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资料.结果 经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睡眠已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运用耳穴压豆方法,可帮助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失眠的病情控制,改善其失眠症状.

    作者:王宏;刘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胃癌术后香砂六君子汤肠内营养管滴入的护理体会

    胃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年死亡率25.23/10万,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比例约为2∶1[1].手术治疗仍是首选方法,但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腹痛、腹胀.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被认为是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的重要治疗措施.我院对30例胃癌术后患者进行经鼻肠营养管滴注肠内营养的同时,加用香砂六君子汤水煎液滴入,对腹痛、腹胀的预防起到较好的效果.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艳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

    目的 析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在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随机选取患者40例,组成观察组,同时在我院体检的非慢性肾脏病者中随机选取30例,组成对照组.分别检测并计算两组患者的血尿酸及肌酐清除率,分析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间的相关性.同时根据肌酐清除率将观察组患者分4个亚组,分析血尿酸水平与慢性肾脏病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显示,观察组中患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中高尿酸血症的患者(x2=7.675;P =0.006).同时随着慢性肾脏病分期的提高,其血尿酸含量也明显升高,经方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F=5.785,P=0.002),且与肌酐清除率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550,P=0.000).结论 高尿酸血症患者更易患慢性肾脏疾病且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存在直线相关关系.

    作者:张峰;黄永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然分娩中的实施体会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11 ~2013-02间收治的120例单胎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使护理更具有针对性,可显著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

    作者:薛祖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并发症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对症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07~2013-07间本院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有58例患者术中、术后有并发症的发生,采取了相应处理措施,效果显著.结果 58例有并发症发生的病例中,结石体积较大导致碎石不理想8例,术中结石返肾盂4例,输尿管穿孔或形成假道9例,输尿管开口异常无法置入输尿管或置入输尿管镜后因输尿管炎症狭窄等无法上推28例,中转开放手术18例,术后大出血2例,严重感染1例.结论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手段,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是减少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施大衍;郭霞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