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年死亡率25.23/10万,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比例约为2∶1[1].手术治疗仍是首选方法,但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腹痛、腹胀.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被认为是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的重要治疗措施.我院对30例胃癌术后患者进行经鼻肠营养管滴注肠内营养的同时,加用香砂六君子汤水煎液滴入,对腹痛、腹胀的预防起到较好的效果.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艳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1~2013年我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析其临床观察与足部、饮食、创面的护理方法.结果 22例患者完全愈合,6例溃疡面明显缩小,2例截肢.结论 有效的治疗与严格的护理措施相结合,是糖尿病足患者康复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徐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双胎妊娠之一胎死亡是一种少见的并发症,宫内死胎主要影响孕妇的凝血机制及存活胎儿生长发育的环境,诱发先兆早产.通过对2007~2012年24例双胎妊娠之一胎死亡孕期孕妇进行心理护理、胎儿监护、病情观察、药物的观察护理、生活护理,避免了威胁母体及存活胎儿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围产儿的存活率.
作者:谭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11 ~2013-02间收治的120例单胎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使护理更具有针对性,可显著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
作者:薛祖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自我药疗导致皮肤损害的护理经验与教训.方法 从心理疏导起步,加强营养,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基础上,对局部皮损进行换药处理与观察.结果 皮肤损害痊愈.结论 自我外敷用药应严格控制药量并注意调整贴敷时间,应用碘伏及特色活性敷料有助于创口的愈合.
作者:李靖;齐月;王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文章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的个性化管理,重视医院感染管理,人性化服务和杜绝物资流失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作者:房桂华;徐珍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分层护理关怀在内科住院患者中的作用影响.方法 将156例内科住院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行分层护理关怀.对比两组的睡眠情况、生活质量、焦虑及抑郁情绪状态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分析发现研究组的睡眠较好、生活质量较优、焦虑及抑郁状态程度较轻、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结论 分层护理关怀在内科住院患者中的作用较多,值得推广.
作者:张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院校护生对医院感染管理与职业防护的掌握情况,为制定实习前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院校护生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基本知识和职业防护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院校护生对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概念、职业暴露与防护、手卫生规范和医疗废物管理规范的相关知识掌握不理想,80%以上的护生知晓手卫生指征和搓手方法,11项指标护生知晓率在50%以上,9项指标护生知晓率在50%以下.结论 在院校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应结合医院特点、护理专业特点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规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规范和系统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以提高他们进入临床后的执行力和安全意识.
作者:周淑贞;李碧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运用中医护理方法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改善其失眠症状.方法 分析30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资料.结果 经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睡眠已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运用耳穴压豆方法,可帮助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失眠的病情控制,改善其失眠症状.
作者:王宏;刘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12~ 2011-06间在我院治疗的94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社区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骨密度的变化.结果 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社会生活能力、抑郁心理及焦虑心理)评分及骨密度均增加,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碧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影响新生儿足跟血采集困难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2-11~2013-02间在我院妇产科出生的260例新生儿进行沐浴后足跟部采血,将可能导致采血困难的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关键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采血时机(β=0.94,OR=2.63)、采血环境(β=1.81,OR=5.47)、采血体位与部位(β=2.1,OR =6.96)及足跟温度(β=1.89,OR=5.81)等因素与足跟部采血困难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结论 采血时机、采血环境、采血体位与部位及足跟温度是足跟部采血困难的关键因素,对上述因素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提高采血成功率.
作者:卢燕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阑尾炎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护理重点,不断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方法 在老年阑尾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我们重点加强患者心理和合并症的护理,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22例老年阑尾炎手术患者经过精心护理,19例无任何并发症出院,1例切口脂肪液化而逾期出院,2例在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经及时行矫正与治疗后,临床治愈率100%,并发症发生率为13.64%.结论 老年阑尾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干预合并症,并将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以不断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陈秀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循证护理是否能减轻高危妊娠患者围产期的不良情绪.方法 将142例高危妊娠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的不良情绪.结果 研究组特质性焦虑评分、状态性焦虑评分、产后忧郁评分都低于对照组.结论 循证护理能减轻高危妊娠患者围产期不良情绪的发生.
作者:陈芳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乳腺微小钙化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中的特征,提高乳腺微小钙化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FFDM表现,总结其钙化特征.全部采用GE平板2000D全数字化摄影机检查,常规采用头尾位(CC位)和内外斜位(MLO位),并对微小病变加做放大摄影.结果 48例乳腺微小钙化的患者中,散在分布25例,成簇分布15例,段样及区域性分布4例,弥漫性分布3例,线样分布1例.病理类型,散在分布中以乳腺腺病多,而在成簇及段样分布中以乳腺癌居多,双乳弥漫性分布为乳腺腺病.结论 分析乳腺钙化的特性对乳腺良恶性分析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喻洪;徐剑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盐酸曲美他嗪对冠心病稳定劳力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内科2009-10~2012-12间诊治的冠心病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盐酸曲美他嗪20 mg,3 次/d,两组患者的疗程为6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总有效率8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内治疗组复合终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7%,对照组发生率为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动态心电图ST段下移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T段下移明显减轻.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惠萍;于小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及其预后.方法 119例HIE患儿均行CT平扫,101例行CT复查.结果 119例患儿均有脑水肿,局限在额叶18例,累及额顶级额枕叶79例,弥漫性2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5例,侧脑室内出血2例,脑实质内出血2例,硬膜下出血1例,硬膜外出血1例.按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制定的分度标准,轻度17例,中度72例,重度30例.结论 HIE在CT平扫的主要表现为脑水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CT分度对临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胜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和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差别.方法 将我院在2006~2012年间收治的粗隆间骨折99例分为3组.A组28例,采用DHS治疗;B组34例,采用PFN或新改进的PFN (PFNA)治疗;C组37例,采用加长型Gamma钉治疗,对3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系统评定,B、C组的优良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A组(P<0.05).结论 3种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Gamma钉、PFN疗效优于DHS.Gamma钉、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等特点,加长型Gamma钉能有效避免假体周围骨折,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作者:陆春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析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在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随机选取患者40例,组成观察组,同时在我院体检的非慢性肾脏病者中随机选取30例,组成对照组.分别检测并计算两组患者的血尿酸及肌酐清除率,分析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间的相关性.同时根据肌酐清除率将观察组患者分4个亚组,分析血尿酸水平与慢性肾脏病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显示,观察组中患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中高尿酸血症的患者(x2=7.675;P =0.006).同时随着慢性肾脏病分期的提高,其血尿酸含量也明显升高,经方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F=5.785,P=0.002),且与肌酐清除率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550,P=0.000).结论 高尿酸血症患者更易患慢性肾脏疾病且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存在直线相关关系.
作者:张峰;黄永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川芎嗪治疗,对照组25例单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脑血管特别是推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
作者:邹荣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社区医院住院老年患者心率失常的特点.方法 对1015例社区住院老年患者做24 h动态心电图分析.结果 老年病人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当高,以房性早搏多见.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的种类与所患疾病有显著关系.结论 动态心电图的监测能早期发现心律失常高危人群,对老年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更优于常规心电图,是老年保健的一项重要手段,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项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微创术(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20例内痔患者(试验组),传统开放手术治疗18例内痔患者(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且均进行舒适护理.结果 试验组痊愈17例,好转2例,未愈1例,好转率95%,本组患者生理及心理不适明显改善,减轻了身心痛苦,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无后遗症和并发症,患者满意;对照组痊愈10例,好转3例,未愈5例,好转率72%.结论 微创术治疗重度内痔具有近远期疗效好、病人痛苦轻、住院时间短、肛门破坏少、并发症少、操作简便等优点,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应用.同时对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在围手术期享受到佳服务.
作者:林幼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超声诊断价值,以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9-02~2011-12间经临床手术证实2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超声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7例,占65.38%;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例,占11.54%,;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2例,占7.69%.结论 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图能较为准确的判断急性阑尾炎及其分型,为临床提供有利的诊疗依据.
作者:陈真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对症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07~2013-07间本院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有58例患者术中、术后有并发症的发生,采取了相应处理措施,效果显著.结果 58例有并发症发生的病例中,结石体积较大导致碎石不理想8例,术中结石返肾盂4例,输尿管穿孔或形成假道9例,输尿管开口异常无法置入输尿管或置入输尿管镜后因输尿管炎症狭窄等无法上推28例,中转开放手术18例,术后大出血2例,严重感染1例.结论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手段,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是减少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施大衍;郭霞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对米非司酮的剂量因素在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以2009-01 ~2012-12间到我院门诊要求通过药物方式终止妊娠的健康女性800例作为分析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A、B、C组4组,按不同方式给药.结果 在流产效果、出血时间两个方面,观察B、C组均优于观察A组和对照组,同时,观察A组要优于对照组,而观察B、C组间的差异不显著.结论 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给予催产素10 U,2次/d,持续3 d,同时按照20 mg/次、2次/d加服米非司酮,持续7d的治疗方案,能够更好地实现治疗效果.
作者:郝爱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MSCT)在监测早期肺癌及其后续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09-03~2013-03间收治的48例肺癌早期患者,展开随访并观察其影像学检查的病灶特点.结果 低剂量CT同普通CT相比在对早期肺癌诊断和动态监测方面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早期肺癌的诊断及后续随访监测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以替代普通CT检查.
作者:吴志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对比分析米非司酮间断疗法与连续服用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于2010-07~2012-03间收治的68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按随机数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34例.对照组连续服用米非司酮3个月,实验组连续服药5d,并于患者下次月经来潮的第1d起再次服药5d,以此循环3个月.两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94.1% vs.91.2%,x2 =0.216,P>0.05);经过治疗,所有患者血清激素的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激素水平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半年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9% vs.23.5%,P=0.040).结论 米非司酮间断疗法与连续服用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并无差异,而间断疗法后患者的复发率更低,故值得推广.
作者:梁慧虹;张旗炘;刘婷婷;余焯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封闭抗体阴性所致复发性流产患者治疗后妊娠继续主动免疫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封闭抗体缺乏所致的复发性流产,经主动免疫治疗复查阳性并妊娠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50例,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黄体支持(黄体酮加HCG)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成功妊娠(妊娠≥14周)情况及自然流产率.结果 研究组成功妊娠率88%,流产率12%;对照组成功妊娠率70%,流产率3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封闭抗体阴性导致复发性流产的患者孕前淋巴细胞免疫治疗转阳后,孕后继续主动免疫治疗者保胎成功率高于单用黄体支持治疗者.
作者:蒙钟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脑卒中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组35例,单纯脑卒中组(未出血组)47例.两组均系同期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对两组研究资料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的年龄越大,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越高,男性患者,有饮酒史、胃病史、高血压及糖尿病史者,也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出血性卒中且病变在丘脑和脑干、昏迷程度越深的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几率越高.结论 脑卒中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主要取决于患者意识状态和脑损伤程度及部位,抑制胃酸分泌类药物可有效预防脑卒中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作者:徐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复合利多卡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手术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ASAⅡ~Ⅲ级,年龄65~80岁,体重55~ 80 kg,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诱导方法相同:咪达唑仑0.05 mg/kg,依托咪酯0.20 mg/kg,芬太尼2μg/kg,阿曲库铵0.60 mg/kg;实验组病人在诱导后静脉注射艾司洛尔0.50 mg/kg和利多卡因1.00 mg/kg,对照组病人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分别记录各组诱导前(T0)、诱导后(T1)及插管后即刻(T2)、1(T3)、3(T4)、5 min(T5)各时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插管后血压、心率明显升高,实验组血压、心率无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洛尔复合利多卡因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时应用可有效缓解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使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下气管插管时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范伟勇;许小强;胡焕南;周卓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因妇科手术致患者发生泌尿系脏器损伤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减少泌尿系脏器损伤.方法 选取在2006-05~ 2012-09间入住我院进行妇科手术的患者197例,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在进行妇科手术的197例患者中,发生泌尿系损伤16例,占比8.1%,其中输尿管损伤10例(术中2例,术后8例),膀胱损伤6例(术中3例,术后3例),对16例患者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恢复效果.结论 发生泌尿系脏器损伤是妇科手术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妇科医师在实施妇科手术治疗前,必须做好积极的准备,在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要对泌尿系统脏器的损伤保持高度警惕,大多数因妇科手术引起的泌尿系脏器损伤是可以避免的.一旦发生泌尿系脏器损伤,应积极地诊断和对症治疗,以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陈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对HBeAg(+)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140例肺结核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HBeAg(-)组,计4063例,一组为HBeAg(+)组,计77例.两组抗结核治疗前化验肝功能均示正常,将两组进行对照,观察抗结核药物对HBeAg(+)患者肝功能产生的影响及程度.结果 HBeAg(-)患者4063例,694例发生肝功能损伤,发生率17.09%;HBeAg(+)患者77例,53例发生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为68.83%.结论 抗结核药物对HBeAg(+)肺结核患者与HBeAg(-)肺结核患者造成肝损伤有显著性差异(P<0.01);HBeAg(+)组肝功能损害ALT(671.9±54.3)U/L,HBeAg(-)组ALT(284.3±49.5) U/L,二者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乙肝病毒复制活跃的患者更易出现药物性肝损害,对待这一类患者,临床医生要特别慎重,处理好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和肝脏保护的关系,减少肝损害发生率.
作者:孙彦生;王永;潘玉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0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联合治疗组(A组,40膝)、玻璃酸钠治疗组(B组,40膝)及塞来昔布治疗组(C组,40膝).结果 3组患者经用药治疗1周后,评价其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6周用药治疗后,再评价其疗效,发现A组疗效优于B、C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观察中发现A组不良反应率与B、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期内各组用药疗效未见明显差别,但中长期治疗效果经观察发现,玻璃酸钠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明显改善症状,且疗效持久、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世海;郑海萍;何藻鹏;黄继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比较老年与中青年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临床特点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2009-07~2012-08间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68例,根据其年龄分为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其中老年组236例,中青年组232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在诱因分布、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基础疾病、治疗预后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临床表现方面,两组患者均表现有呕血、黑便、头昏、乏力等相应的临床表现,其分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与中青年患者在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直接原因、基础疾病、预后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治疗时需抓住此类疾病的共性,并兼顾各年龄段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治疗手段,改善病人的预后.
作者:周明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单纯全身麻醉,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阻滞联合,测定两组患者在术前、切皮时、手术60 min、拔管时的肾上腺素、皮质醇及内皮素含量.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60 min及拔管时的皮质醇及肾上腺素值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切皮时、手术60 min、拔管时的内皮素值也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可以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术中的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围刺法对桥本氏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桥本氏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围刺法结合甲状腺素替代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能明显改善桥本氏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自身抗体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围刺法结合甲状腺素替代疗法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结节,能明显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
作者:周振坤;徐春梅;王红丹;叶晓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增强三期扫描对诊断肝血管瘤的影像学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影像学及临床后诊断的23例肝血管瘤患者CT资料.结果 23例27个病灶中有22例24个病灶平扫表现为低密度,1例3个病灶平扫表现为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27个病灶均出现边缘结节状和(或)斑状强化,且强化环绕病灶周围.门静脉期22个病灶强化范围向中心扩散、延伸;5个病灶完全强化.延迟期27个病灶均完全强化或大部分强化.结论 16层螺旋CT增强三期扫描对肝血管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作者:雍惠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赫美疝平片在开放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经验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2-03~2012-10间行开放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30例(侧)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均1~2d下床活动并恢复饮食,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无阴囊积液,全组无慢性疼痛.无复发病例.结论 使用赫美疝平片行开放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手术方式简单、安全、可靠,并发症及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周世勇;李忠礼;刘卓志;郑乃国;阮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对比子宫内膜异住症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的疗效,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10 ~2012-10间诊治的12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统计学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所有患者全部手术成功,研究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76.8±4.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2.4±2.9) mL,术后无复发,妊娠61例(95.3%),痛经消失或缓解98.1%;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81.4±4.9)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4.5±3.7)mL,术后复发4例(9.4%),妊娠53例(82.8%),痛经消失或缓解82.1%,统计学对比P<0.05,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患者术后无复发,治疗安全高效,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对比传统手术治疗方式显著有效,在临床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婷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旋髂浅动脉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 在同侧腹股沟处紧贴深筋膜层掀起皮瓣,蒂远端在同侧股动脉搏动向外7 cm处,根据创面大小设计出皮瓣.皮瓣术后10~21 d断蒂,平均14.2d.结果 17例皮瓣顺利存活,2例断蒂前出现静脉危象,1例断蒂前出现动脉危象,断蒂后3个皮瓣远端及周围出现小片皮肤坏死.术后均随诊1年以上,皮瓣感觉恢复S0级4块,S1级11块,S2级5块.结论 腹股沟轴型超薄皮瓣具有操作简单、断蒂早、供区损伤小等优点,是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皮瓣.
作者:王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03~2012-10间收治的160例人工流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术前24 h服用米非司酮,对照组患者在术前则不服用任何药物.观察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治疗措施后宫颈有效扩张情况,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有效扩张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x2=124.4444,P<0.01);术中出血量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8.3455,P<0.01);手术时间观察组小于对照组(t =20.3253,P<0.01).结论 将米非司酮运用到人工流产手术中,不仅具有软化和扩张宫颈的功效,而且还能够降低术中出血量.
作者:赵艳丽;安凤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01 ~2013-01间我院收治的急性感染性腹泻住院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头孢噻肟钠、思密达等抗感染、保护胃肠粘膜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乳酸左氧氟沙星0.2 ~0.4 g/d,连用5~7d.对比两组病例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及大便改变情况以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止泻、退热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肝肾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疗效确切,用药简单、经济、副反应少.
作者:胡德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胃镜鼻空肠置管分阶段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本院住院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入院后1周行胃镜下鼻空肠营养管置人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此后第1d经腹部透视辅助行至十二指肠Treitz韧带后20 cm,滴注肠内营养液,随后逐渐增加剂量,持续使用1~2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平均费用、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例数均较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过程中经胃镜鼻空肠置管分阶段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少,方便快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东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食道癌早期X线影像表现,为早发现、早治疗提供可靠信息,不断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方法 对我院2009-01 ~ 2012-12间经X线食道钡餐检查诊断为早期食道癌或提出可疑食道癌患者的临床及其他理化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局限性黏膜中断3例,充盈缺损4例,龛影2例,管壁狭窄3例.结论 食道钡餐检查是诊断食道病变简便、行之有效的检查方法,在检查中应注意钡剂的浓度、检查方法,掌握分段检查、多轴观察、黏膜像与充盈像并重、形态与功能并重、透视与摄片并重的原则.
作者:秦广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逐瘀通脉胶囊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59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口服逐瘀通脉胶囊和阿斯匹林,对照组仅口服阿斯匹林,治疗均为2个月.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颈动脉IMT变薄、斑块面积减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逐瘀通脉胶囊能缩小TIA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作者:于金玲;王振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9例结节性筋膜炎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25~72岁,中位年龄38岁.肿块生长迅速,直径1 ~~2 cm,8例发生于四肢,1例发生于躯干.镜下见肿瘤细胞呈梭形、漩涡状排列,核分裂活跃,细胞间形成裂隙和小囊,可见新生的毛细血管和外渗的红细胞,间质水肿、黏液变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entin(+)、Actin(+)、Desmin(-)、S-100(-).结论 结节性筋膜炎是一种少见的良性增生性病变,易误诊为恶性肿瘤,诊断应结合临床特点和组织学特征,注意鉴别诊断,以防误诊.
作者:翟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LEEP刀宫颈锥切术后再次阴道分娩过程.方法 选择第一胎顺产后因宫颈病变进行LEEP刀锥切治疗,治疗后再次妊娠分娩者10例,观察产程及其处理.结果 LEEP刀宫颈锥切术后再次妊娠,若产程处理恰当,均可阴道分娩,不增加剖宫产率,也不增加产后出血、宫颈裂伤及总产程时限.结论 宫颈LEEP刀锥切治疗对阴道分娩影响小.
作者:乔艳玲;李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常见于小儿,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回顾性分析5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以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其的治疗效果.
作者:郭蔚;衡永波;吴灵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体质指数与深圳市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人群发病率及其血糖、血尿酸和脂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方法,选择30 ~49岁的中青年体检人群4159人,测量其血压、血糖、血尿酸、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并计算TC/HDL-C比值和体质指数.统计分析不同血压水平组的体质指数分布和体质指数与生化代谢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的体质指数、血糖、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以及TC/HDL-C比值,均显著性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两组的体质指数分布比率有统计学差异,高血压组中体质指数属于超重和肥胖范围的构成比分别为52.0%和17.1%,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无论是在全体检人群、正常血压人群还是高血压人群中,体质指数与血糖、血尿酸及TC/HDL-C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论 体质指数不仅与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相关,而且还与高血压人群的生化代谢相关.
作者:李雪峰;王苑玲;闫晶;高燕;李小兰;刘莉;陈晓敏;赵雷;耿艺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在基础治疗上,一组给予联合血液净化治疗(联合组),另一组给予传统方法治疗(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细胞因子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时间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4、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等均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治疗时间均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英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应用含漱丁香叶制剂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PEG2的影响,并评价丁香叶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牙周基础治疗后,应用丁香叶制剂口腔含漱,观察两组病人牙周指数及血清PEG2变化情况,使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牙周炎症PLI、GI、PD及AL均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丁香叶含漱液通过局部治疗牙周炎症,降低了血液中细胞因子PEG2的含量,且同PLI、GI、PD及AL正相关性.
作者:刘砚芝;杨续艳;鲍莉;王晓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是否合并支气管哮喘,将2011-03 ~2013-02间我院收治的18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观察组(94例)与对照组(89例),其中观察组合并支气管哮喘,对照组未合并支气管哮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所有惠儿的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IgM).再根据肺炎支原体IgM阳性与否,将94例观察组患者分为IgM阳性组、IgM阴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所有观察组患者的总免疫球蛋白E(T-IgE)、嗜酸性粒细胞(EOS).结果 (1)观察组、对照组肺炎支原体IgM阳性率分别为47.87%、26.9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IgM阳性组T-IgE、EOS均显著高于IgM阴性组(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增加小儿罹患支气管哮喘的可能性,检测肺炎支原体IgM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
作者:周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情况,比较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选取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并以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的血糖、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观察组FCP和1hCP检测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C、HDL-C、TG、LDL-C等值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有增高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明显,且存在血脂代谢异常,需早期诊断治疗以降低不良后果的发生.
作者:张鹏;凌俊辉;吴育平;蔡斯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包括阿昔洛韦、泼尼松、B族维生素、理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肌注,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两组总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2.59,P<0.05).两组患者患侧面神经肌电图的潜伏期均缩短、波幅升高,但是观察组更加明显(P<0.05).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基础治疗对面神经炎疗效更加显著.
作者:李归宿;吴盛各;刘秀峰;李铺;龙绮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突出的问题是以传统理论灌输为主,其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环境和教育对象的新变化.本文结合医院的特殊环境,阐述了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分析了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及功能,为解决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供新思路.
作者:滕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规范临床科室无菌物品的使用和管理,保障患者安全.方法 采用“零宽容”管理理念对临床科室护士长、质控护士和一线护理人员全覆盖地进行培训,临床科室存储和使用的无菌物品进行定量管理、定斑检查与分层考核,针对问题持续改进与创新管理模式.结果 临床做到了每月按需要量有计划领取和规范使用常用消毒灭菌物品,达到了有效降低和避免临床科室无菌物品过期存放和过期使用的不安全行为,经比较管理前(2010年)和管理后(2012年)被检科室消毒灭菌物品的过期现象抽检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零宽容”管理理念提高了临床无菌物品的管理水平,降低了消毒资源的浪费,对保障临床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活和安全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薛菊兰;罗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完善医院科室间会诊管理制度,提高医疗诊治水平和医疗质量.方法 对某综合性医院36个临床科室科间会诊管理现状进行现场调查分析.结果 发现医院在科间会诊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结论 医院应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并保证会诊制度的有效落实,临床科室固定专人管理会诊工作,导入PDCA循环提高医院会诊管理质量.
作者:王彬翀;李红霞;左煌;梁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短信平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移动电话短信和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并融合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法研制了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短信平台.选取深圳市宝安区某社区患者4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观察组纳入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短信平台管理,对照组常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患者投诉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患者投诉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6.52%、4%、2%;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患者投诉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4.85%、15%、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设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短信平台能够大大简化社区卫生健康服务工作,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继续研究和推广.
作者:郑定容;杨桂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医院在快速发展时期业务工作量剧增,引进新管理模式或技术至关重要,但随之引起医院投诉增多、人文关怀缺失、宣传营销不合理,及服务质量差等方面问题,影响医院健康长远发展.为此,通过健全投诉管理机制,强化人文关怀和营销宣传等措施,促进医院公关管理,以提高公关管理质量,从而为医院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叶飞跃;简希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我院H7N9禽流感流行期间发热门诊的管理经验.方法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规范硬件投入与服务流程管理、积极做好发热患者的初筛检查,强化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意识及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结果 发热门诊建立以来,初步筛查16例发热患者,没有发现胶体金检测阳性患者.结论 建立健全基层医院的发热门诊是抗击H7N9禽流感流行前沿“哨所”,也是H7N9禽流感初步筛查、阻止疫情扩散和蔓延的关键点.基层医护人员应提高防控意识、规范监测流程,努力践行和完善H7N9流感应急预案的防控工作.
作者:刘必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主要针对近年医院新入职毕业生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思想问题,探讨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释放工作压力、培养主人翁精神等措施,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稳定人才队伍.
作者:劳静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医院药品冷链管理的方法.方法 通过查询相关文献及冷藏药品的管理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改进现有的冷链管理办法.结果 本院药品的冷链管理主要从药品生产运输、药品储存、药品使用等方面加以改进.结论 为我院更好地做好药品冷链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豆甲泰;李胜文;李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掌握食用盐碘含量新标准(GB26878)实施以来平顶山市居民用户碘盐食用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为持续消除碘缺乏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全市10个县(市)、区按照《河南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要求,采集居民家中食用盐样,再进行实验室定量测定.碘盐检测采用直接滴定法.结果 全市10个县(市)、区共监测居民户家中食用盐2865份,碘盐覆盖率为98.64%,非碘盐率为1.37%,碘盐合格率为93.74%,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2.46%.10个县(市)、区中,宝丰县的碘盐合格率<90%(81.61%).合格碘盐食用率<90%的有宝丰县和汝州市,分别为81.34%和89.0%.结论 新标准执行以来,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都能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要求的标准.但仍需加强对加碘企业和碘盐市场的监测和监管,巩固碘缺乏病防治成果.
作者:姬晓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医院全员手卫生执行情况,探讨教育干预对医院员工手卫生的影响效果.方法 我院2012-01~2012-10间将医务人员、保洁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手卫生执行情况,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显著高于干预前.结论 通过强化医院员工手卫生意识教育,重视手卫生的监督管理,对提高医院员工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是有效的、可行的.
作者:樊桂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心血管内科学的临床教学模式.方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病案教学,以及PBL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行教学改革,并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经过改革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结论 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郝淑梦;倪中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实践教学是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探讨了《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组成,并就进一步完善该体系提出建议.
作者:郑建芳;房志鑫;吴艳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分析一起水痘爆发疫情的原因和特点,为集体单位水痘疫情控制总结经验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水痘危险因素调查表,通过现场调查和电话访问等方法描述本次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探讨疫情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 此次聚集性疫情共发病10例,全部发生在该学校的小学部二(4)班,班级罹患率为20.8%.病例分布在该班级的6个组中,对6个组进行组间发病聚集性的二项分布拟合检验,表明发病有组间聚集性(合并x2 =9.88,P<0.05).相对于既不乘车也不午休的人群,午休且乘坐校车人群水痘罹患率高,RR值为8.6(95% Cl:1.2 ~63.6).接种水痘疫苗人群发病率低于未接种疫苗人群(P=0.042),疫苗保护率为74.1%.结论 这是一起发生在深圳市某学校的水痘聚集性疫情,主要危险因素为校内午餐、午休和乘坐校车等综合因素导致水痘在该学校小学部二(4)班扩散传播.
作者:黄敏;廖庆祥;何林;陈戊申;吴晓亮;江静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提高对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以我科2008年3月收治的1例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的病例资料,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征、抢救措施、新进展展开探讨.结果 抢救过程中结合临床特征运用多项措施,经随访3年,病人情况良好.结论 对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病例抢救过程中应该针对病因,及时对静脉应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尽快电除颤和电复律.
作者:史有全;李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