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疗体会

郭蔚;衡永波;吴灵兵

关键词:小儿, 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
摘要: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常见于小儿,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回顾性分析5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以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其的治疗效果.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探析

    目的 研究并探讨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03~2012-10间收治的160例人工流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术前24 h服用米非司酮,对照组患者在术前则不服用任何药物.观察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治疗措施后宫颈有效扩张情况,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有效扩张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x2=124.4444,P<0.01);术中出血量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8.3455,P<0.01);手术时间观察组小于对照组(t =20.3253,P<0.01).结论 将米非司酮运用到人工流产手术中,不仅具有软化和扩张宫颈的功效,而且还能够降低术中出血量.

    作者:赵艳丽;安凤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如何做好医院药品的冷链管理

    目的 探究医院药品冷链管理的方法.方法 通过查询相关文献及冷藏药品的管理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改进现有的冷链管理办法.结果 本院药品的冷链管理主要从药品生产运输、药品储存、药品使用等方面加以改进.结论 为我院更好地做好药品冷链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豆甲泰;李胜文;李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耳穴压豆改善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不寐浅识

    目的 探讨运用中医护理方法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改善其失眠症状.方法 分析30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资料.结果 经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睡眠已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运用耳穴压豆方法,可帮助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失眠的病情控制,改善其失眠症状.

    作者:王宏;刘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医院快速发展时期的公共关系管理

    医院在快速发展时期业务工作量剧增,引进新管理模式或技术至关重要,但随之引起医院投诉增多、人文关怀缺失、宣传营销不合理,及服务质量差等方面问题,影响医院健康长远发展.为此,通过健全投诉管理机制,强化人文关怀和营销宣传等措施,促进医院公关管理,以提高公关管理质量,从而为医院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叶飞跃;简希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糖尿病足的护理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1~2013年我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析其临床观察与足部、饮食、创面的护理方法.结果 22例患者完全愈合,6例溃疡面明显缩小,2例截肢.结论 有效的治疗与严格的护理措施相结合,是糖尿病足患者康复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徐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01 ~2013-01间我院收治的急性感染性腹泻住院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头孢噻肟钠、思密达等抗感染、保护胃肠粘膜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乳酸左氧氟沙星0.2 ~0.4 g/d,连用5~7d.对比两组病例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及大便改变情况以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止泻、退热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肝肾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疗效确切,用药简单、经济、副反应少.

    作者:胡德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与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比较老年与中青年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临床特点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2009-07~2012-08间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68例,根据其年龄分为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其中老年组236例,中青年组232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在诱因分布、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基础疾病、治疗预后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临床表现方面,两组患者均表现有呕血、黑便、头昏、乏力等相应的临床表现,其分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与中青年患者在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直接原因、基础疾病、预后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治疗时需抓住此类疾病的共性,并兼顾各年龄段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治疗手段,改善病人的预后.

    作者:周明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妇科手术致泌尿系脏器损伤的临床分析与防治措施

    目的 观察并分析因妇科手术致患者发生泌尿系脏器损伤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减少泌尿系脏器损伤.方法 选取在2006-05~ 2012-09间入住我院进行妇科手术的患者197例,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在进行妇科手术的197例患者中,发生泌尿系损伤16例,占比8.1%,其中输尿管损伤10例(术中2例,术后8例),膀胱损伤6例(术中3例,术后3例),对16例患者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恢复效果.结论 发生泌尿系脏器损伤是妇科手术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妇科医师在实施妇科手术治疗前,必须做好积极的准备,在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要对泌尿系统脏器的损伤保持高度警惕,大多数因妇科手术引起的泌尿系脏器损伤是可以避免的.一旦发生泌尿系脏器损伤,应积极地诊断和对症治疗,以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陈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固定方法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和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差别.方法 将我院在2006~2012年间收治的粗隆间骨折99例分为3组.A组28例,采用DHS治疗;B组34例,采用PFN或新改进的PFN (PFNA)治疗;C组37例,采用加长型Gamma钉治疗,对3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系统评定,B、C组的优良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A组(P<0.05).结论 3种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Gamma钉、PFN疗效优于DHS.Gamma钉、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等特点,加长型Gamma钉能有效避免假体周围骨折,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作者:陆春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短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目的 探讨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短信平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移动电话短信和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并融合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法研制了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短信平台.选取深圳市宝安区某社区患者4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观察组纳入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短信平台管理,对照组常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患者投诉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患者投诉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6.52%、4%、2%;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患者投诉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4.85%、15%、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设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短信平台能够大大简化社区卫生健康服务工作,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继续研究和推广.

    作者:郑定容;杨桂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体质指数与中青年高科技从业人员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及其生化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体质指数与深圳市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人群发病率及其血糖、血尿酸和脂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方法,选择30 ~49岁的中青年体检人群4159人,测量其血压、血糖、血尿酸、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并计算TC/HDL-C比值和体质指数.统计分析不同血压水平组的体质指数分布和体质指数与生化代谢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的体质指数、血糖、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以及TC/HDL-C比值,均显著性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两组的体质指数分布比率有统计学差异,高血压组中体质指数属于超重和肥胖范围的构成比分别为52.0%和17.1%,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无论是在全体检人群、正常血压人群还是高血压人群中,体质指数与血糖、血尿酸及TC/HDL-C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论 体质指数不仅与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相关,而且还与高血压人群的生化代谢相关.

    作者:李雪峰;王苑玲;闫晶;高燕;李小兰;刘莉;陈晓敏;赵雷;耿艺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胰岛素抵抗及血脂代谢紊乱的关系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情况,比较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选取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并以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的血糖、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观察组FCP和1hCP检测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C、HDL-C、TG、LDL-C等值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有增高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明显,且存在血脂代谢异常,需早期诊断治疗以降低不良后果的发生.

    作者:张鹏;凌俊辉;吴育平;蔡斯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间断疗法与连续服药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米非司酮间断疗法与连续服用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于2010-07~2012-03间收治的68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按随机数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34例.对照组连续服用米非司酮3个月,实验组连续服药5d,并于患者下次月经来潮的第1d起再次服药5d,以此循环3个月.两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94.1% vs.91.2%,x2 =0.216,P>0.05);经过治疗,所有患者血清激素的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激素水平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半年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9% vs.23.5%,P=0.040).结论 米非司酮间断疗法与连续服用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并无差异,而间断疗法后患者的复发率更低,故值得推广.

    作者:梁慧虹;张旗炘;刘婷婷;余焯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

    目的 析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在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随机选取患者40例,组成观察组,同时在我院体检的非慢性肾脏病者中随机选取30例,组成对照组.分别检测并计算两组患者的血尿酸及肌酐清除率,分析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间的相关性.同时根据肌酐清除率将观察组患者分4个亚组,分析血尿酸水平与慢性肾脏病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显示,观察组中患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中高尿酸血症的患者(x2=7.675;P =0.006).同时随着慢性肾脏病分期的提高,其血尿酸含量也明显升高,经方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F=5.785,P=0.002),且与肌酐清除率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550,P=0.000).结论 高尿酸血症患者更易患慢性肾脏疾病且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存在直线相关关系.

    作者:张峰;黄永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脑卒中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组35例,单纯脑卒中组(未出血组)47例.两组均系同期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对两组研究资料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的年龄越大,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越高,男性患者,有饮酒史、胃病史、高血压及糖尿病史者,也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出血性卒中且病变在丘脑和脑干、昏迷程度越深的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几率越高.结论 脑卒中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主要取决于患者意识状态和脑损伤程度及部位,抑制胃酸分泌类药物可有效预防脑卒中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作者:徐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12~ 2011-06间在我院治疗的94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社区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骨密度的变化.结果 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社会生活能力、抑郁心理及焦虑心理)评分及骨密度均增加,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碧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分层护理关怀在内科住院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分层护理关怀在内科住院患者中的作用影响.方法 将156例内科住院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行分层护理关怀.对比两组的睡眠情况、生活质量、焦虑及抑郁情绪状态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分析发现研究组的睡眠较好、生活质量较优、焦虑及抑郁状态程度较轻、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结论 分层护理关怀在内科住院患者中的作用较多,值得推广.

    作者:张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是否合并支气管哮喘,将2011-03 ~2013-02间我院收治的18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观察组(94例)与对照组(89例),其中观察组合并支气管哮喘,对照组未合并支气管哮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所有惠儿的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IgM).再根据肺炎支原体IgM阳性与否,将94例观察组患者分为IgM阳性组、IgM阴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所有观察组患者的总免疫球蛋白E(T-IgE)、嗜酸性粒细胞(EOS).结果 (1)观察组、对照组肺炎支原体IgM阳性率分别为47.87%、26.9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IgM阳性组T-IgE、EOS均显著高于IgM阴性组(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增加小儿罹患支气管哮喘的可能性,检测肺炎支原体IgM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

    作者:周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1015例社区住院老人动态心电图观察与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医院住院老年患者心率失常的特点.方法 对1015例社区住院老年患者做24 h动态心电图分析.结果 老年病人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当高,以房性早搏多见.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的种类与所患疾病有显著关系.结论 动态心电图的监测能早期发现心律失常高危人群,对老年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更优于常规心电图,是老年保健的一项重要手段,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项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劳力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曲美他嗪对冠心病稳定劳力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内科2009-10~2012-12间诊治的冠心病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盐酸曲美他嗪20 mg,3 次/d,两组患者的疗程为6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总有效率8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内治疗组复合终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7%,对照组发生率为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动态心电图ST段下移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T段下移明显减轻.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惠萍;于小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