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剂量影响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情况观察

郝爱玲

关键词:药物流产, 阴道出血, 米非司酮, 剂量
摘要:目的 对米非司酮的剂量因素在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以2009-01 ~2012-12间到我院门诊要求通过药物方式终止妊娠的健康女性800例作为分析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A、B、C组4组,按不同方式给药.结果 在流产效果、出血时间两个方面,观察B、C组均优于观察A组和对照组,同时,观察A组要优于对照组,而观察B、C组间的差异不显著.结论 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给予催产素10 U,2次/d,持续3 d,同时按照20 mg/次、2次/d加服米非司酮,持续7d的治疗方案,能够更好地实现治疗效果.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

    目的 析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在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随机选取患者40例,组成观察组,同时在我院体检的非慢性肾脏病者中随机选取30例,组成对照组.分别检测并计算两组患者的血尿酸及肌酐清除率,分析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间的相关性.同时根据肌酐清除率将观察组患者分4个亚组,分析血尿酸水平与慢性肾脏病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显示,观察组中患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中高尿酸血症的患者(x2=7.675;P =0.006).同时随着慢性肾脏病分期的提高,其血尿酸含量也明显升高,经方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F=5.785,P=0.002),且与肌酐清除率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550,P=0.000).结论 高尿酸血症患者更易患慢性肾脏疾病且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存在直线相关关系.

    作者:张峰;黄永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16层螺旋CT增强三期扫描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增强三期扫描对诊断肝血管瘤的影像学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影像学及临床后诊断的23例肝血管瘤患者CT资料.结果 23例27个病灶中有22例24个病灶平扫表现为低密度,1例3个病灶平扫表现为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27个病灶均出现边缘结节状和(或)斑状强化,且强化环绕病灶周围.门静脉期22个病灶强化范围向中心扩散、延伸;5个病灶完全强化.延迟期27个病灶均完全强化或大部分强化.结论 16层螺旋CT增强三期扫描对肝血管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作者:雍惠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心血管内科学教学方案探讨

    目的 探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心血管内科学的临床教学模式.方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病案教学,以及PBL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行教学改革,并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经过改革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结论 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郝淑梦;倪中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医院员工手卫生质量管理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全员手卫生执行情况,探讨教育干预对医院员工手卫生的影响效果.方法 我院2012-01~2012-10间将医务人员、保洁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手卫生执行情况,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显著高于干预前.结论 通过强化医院员工手卫生意识教育,重视手卫生的监督管理,对提高医院员工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是有效的、可行的.

    作者:樊桂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LEEP刀宫颈锥切术后阴道分娩观察

    目的 观察LEEP刀宫颈锥切术后再次阴道分娩过程.方法 选择第一胎顺产后因宫颈病变进行LEEP刀锥切治疗,治疗后再次妊娠分娩者10例,观察产程及其处理.结果 LEEP刀宫颈锥切术后再次妊娠,若产程处理恰当,均可阴道分娩,不增加剖宫产率,也不增加产后出血、宫颈裂伤及总产程时限.结论 宫颈LEEP刀锥切治疗对阴道分娩影响小.

    作者:乔艳玲;李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监测早期肺癌动态进展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MSCT)在监测早期肺癌及其后续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09-03~2013-03间收治的48例肺癌早期患者,展开随访并观察其影像学检查的病灶特点.结果 低剂量CT同普通CT相比在对早期肺癌诊断和动态监测方面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早期肺癌的诊断及后续随访监测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以替代普通CT检查.

    作者:吴志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对高危妊娠患者围产期不良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 了解循证护理是否能减轻高危妊娠患者围产期的不良情绪.方法 将142例高危妊娠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的不良情绪.结果 研究组特质性焦虑评分、状态性焦虑评分、产后忧郁评分都低于对照组.结论 循证护理能减轻高危妊娠患者围产期不良情绪的发生.

    作者:陈芳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对加强《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实践教学的思考

    实践教学是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探讨了《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组成,并就进一步完善该体系提出建议.

    作者:郑建芳;房志鑫;吴艳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糖尿病足的护理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1~2013年我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析其临床观察与足部、饮食、创面的护理方法.结果 22例患者完全愈合,6例溃疡面明显缩小,2例截肢.结论 有效的治疗与严格的护理措施相结合,是糖尿病足患者康复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徐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微创治疗内痔的临床疗效及护理

    目的 评价微创术(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20例内痔患者(试验组),传统开放手术治疗18例内痔患者(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且均进行舒适护理.结果 试验组痊愈17例,好转2例,未愈1例,好转率95%,本组患者生理及心理不适明显改善,减轻了身心痛苦,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无后遗症和并发症,患者满意;对照组痊愈10例,好转3例,未愈5例,好转率72%.结论 微创术治疗重度内痔具有近远期疗效好、病人痛苦轻、住院时间短、肛门破坏少、并发症少、操作简便等优点,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应用.同时对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在围手术期享受到佳服务.

    作者:林幼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旋髂浅动脉带蒂薄皮瓣急诊修复手部皮肤缺损20例体会

    目的 总结旋髂浅动脉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 在同侧腹股沟处紧贴深筋膜层掀起皮瓣,蒂远端在同侧股动脉搏动向外7 cm处,根据创面大小设计出皮瓣.皮瓣术后10~21 d断蒂,平均14.2d.结果 17例皮瓣顺利存活,2例断蒂前出现静脉危象,1例断蒂前出现动脉危象,断蒂后3个皮瓣远端及周围出现小片皮肤坏死.术后均随诊1年以上,皮瓣感觉恢复S0级4块,S1级11块,S2级5块.结论 腹股沟轴型超薄皮瓣具有操作简单、断蒂早、供区损伤小等优点,是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皮瓣.

    作者:王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剂量影响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情况观察

    目的 对米非司酮的剂量因素在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以2009-01 ~2012-12间到我院门诊要求通过药物方式终止妊娠的健康女性800例作为分析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A、B、C组4组,按不同方式给药.结果 在流产效果、出血时间两个方面,观察B、C组均优于观察A组和对照组,同时,观察A组要优于对照组,而观察B、C组间的差异不显著.结论 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给予催产素10 U,2次/d,持续3 d,同时按照20 mg/次、2次/d加服米非司酮,持续7d的治疗方案,能够更好地实现治疗效果.

    作者:郝爱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脑卒中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组35例,单纯脑卒中组(未出血组)47例.两组均系同期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对两组研究资料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的年龄越大,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越高,男性患者,有饮酒史、胃病史、高血压及糖尿病史者,也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出血性卒中且病变在丘脑和脑干、昏迷程度越深的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几率越高.结论 脑卒中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主要取决于患者意识状态和脑损伤程度及部位,抑制胃酸分泌类药物可有效预防脑卒中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作者:徐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如何做好医院药品的冷链管理

    目的 探究医院药品冷链管理的方法.方法 通过查询相关文献及冷藏药品的管理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改进现有的冷链管理办法.结果 本院药品的冷链管理主要从药品生产运输、药品储存、药品使用等方面加以改进.结论 为我院更好地做好药品冷链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豆甲泰;李胜文;李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01 ~2013-01间我院收治的急性感染性腹泻住院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头孢噻肟钠、思密达等抗感染、保护胃肠粘膜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乳酸左氧氟沙星0.2 ~0.4 g/d,连用5~7d.对比两组病例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及大便改变情况以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止泻、退热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肝肾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疗效确切,用药简单、经济、副反应少.

    作者:胡德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强化基层医院发热门诊建设提高H7N9禽流感的防控意识

    目的 总结我院H7N9禽流感流行期间发热门诊的管理经验.方法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规范硬件投入与服务流程管理、积极做好发热患者的初筛检查,强化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意识及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结果 发热门诊建立以来,初步筛查16例发热患者,没有发现胶体金检测阳性患者.结论 建立健全基层医院的发热门诊是抗击H7N9禽流感流行前沿“哨所”,也是H7N9禽流感初步筛查、阻止疫情扩散和蔓延的关键点.基层医护人员应提高防控意识、规范监测流程,努力践行和完善H7N9流感应急预案的防控工作.

    作者:刘必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艾司洛尔复合利多卡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复合利多卡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手术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ASAⅡ~Ⅲ级,年龄65~80岁,体重55~ 80 kg,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诱导方法相同:咪达唑仑0.05 mg/kg,依托咪酯0.20 mg/kg,芬太尼2μg/kg,阿曲库铵0.60 mg/kg;实验组病人在诱导后静脉注射艾司洛尔0.50 mg/kg和利多卡因1.00 mg/kg,对照组病人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分别记录各组诱导前(T0)、诱导后(T1)及插管后即刻(T2)、1(T3)、3(T4)、5 min(T5)各时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插管后血压、心率明显升高,实验组血压、心率无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洛尔复合利多卡因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时应用可有效缓解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使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下气管插管时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范伟勇;许小强;胡焕南;周卓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结节性筋膜炎9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9例结节性筋膜炎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25~72岁,中位年龄38岁.肿块生长迅速,直径1 ~~2 cm,8例发生于四肢,1例发生于躯干.镜下见肿瘤细胞呈梭形、漩涡状排列,核分裂活跃,细胞间形成裂隙和小囊,可见新生的毛细血管和外渗的红细胞,间质水肿、黏液变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entin(+)、Actin(+)、Desmin(-)、S-100(-).结论 结节性筋膜炎是一种少见的良性增生性病变,易误诊为恶性肿瘤,诊断应结合临床特点和组织学特征,注意鉴别诊断,以防误诊.

    作者:翟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与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比较老年与中青年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临床特点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2009-07~2012-08间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68例,根据其年龄分为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其中老年组236例,中青年组232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在诱因分布、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基础疾病、治疗预后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临床表现方面,两组患者均表现有呕血、黑便、头昏、乏力等相应的临床表现,其分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与中青年患者在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直接原因、基础疾病、预后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治疗时需抓住此类疾病的共性,并兼顾各年龄段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治疗手段,改善病人的预后.

    作者:周明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并发症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对症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07~2013-07间本院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有58例患者术中、术后有并发症的发生,采取了相应处理措施,效果显著.结果 58例有并发症发生的病例中,结石体积较大导致碎石不理想8例,术中结石返肾盂4例,输尿管穿孔或形成假道9例,输尿管开口异常无法置入输尿管或置入输尿管镜后因输尿管炎症狭窄等无法上推28例,中转开放手术18例,术后大出血2例,严重感染1例.结论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手段,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是减少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施大衍;郭霞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