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毅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情况,比较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选取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并以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的血糖、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观察组FCP和1hCP检测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C、HDL-C、TG、LDL-C等值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有增高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明显,且存在血脂代谢异常,需早期诊断治疗以降低不良后果的发生.
作者:张鹏;凌俊辉;吴育平;蔡斯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赫美疝平片在开放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经验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2-03~2012-10间行开放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30例(侧)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均1~2d下床活动并恢复饮食,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无阴囊积液,全组无慢性疼痛.无复发病例.结论 使用赫美疝平片行开放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手术方式简单、安全、可靠,并发症及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周世勇;李忠礼;刘卓志;郑乃国;阮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封闭抗体阴性所致复发性流产患者治疗后妊娠继续主动免疫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封闭抗体缺乏所致的复发性流产,经主动免疫治疗复查阳性并妊娠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50例,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黄体支持(黄体酮加HCG)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成功妊娠(妊娠≥14周)情况及自然流产率.结果 研究组成功妊娠率88%,流产率12%;对照组成功妊娠率70%,流产率3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封闭抗体阴性导致复发性流产的患者孕前淋巴细胞免疫治疗转阳后,孕后继续主动免疫治疗者保胎成功率高于单用黄体支持治疗者.
作者:蒙钟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01 ~2013-01间我院收治的急性感染性腹泻住院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头孢噻肟钠、思密达等抗感染、保护胃肠粘膜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乳酸左氧氟沙星0.2 ~0.4 g/d,连用5~7d.对比两组病例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及大便改变情况以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止泻、退热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肝肾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疗效确切,用药简单、经济、副反应少.
作者:胡德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12~ 2011-06间在我院治疗的94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社区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骨密度的变化.结果 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社会生活能力、抑郁心理及焦虑心理)评分及骨密度均增加,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碧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主要针对近年医院新入职毕业生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思想问题,探讨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释放工作压力、培养主人翁精神等措施,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稳定人才队伍.
作者:劳静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体质指数与深圳市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人群发病率及其血糖、血尿酸和脂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方法,选择30 ~49岁的中青年体检人群4159人,测量其血压、血糖、血尿酸、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并计算TC/HDL-C比值和体质指数.统计分析不同血压水平组的体质指数分布和体质指数与生化代谢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的体质指数、血糖、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以及TC/HDL-C比值,均显著性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两组的体质指数分布比率有统计学差异,高血压组中体质指数属于超重和肥胖范围的构成比分别为52.0%和17.1%,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无论是在全体检人群、正常血压人群还是高血压人群中,体质指数与血糖、血尿酸及TC/HDL-C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论 体质指数不仅与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相关,而且还与高血压人群的生化代谢相关.
作者:李雪峰;王苑玲;闫晶;高燕;李小兰;刘莉;陈晓敏;赵雷;耿艺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MSCT)在监测早期肺癌及其后续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09-03~2013-03间收治的48例肺癌早期患者,展开随访并观察其影像学检查的病灶特点.结果 低剂量CT同普通CT相比在对早期肺癌诊断和动态监测方面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早期肺癌的诊断及后续随访监测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以替代普通CT检查.
作者:吴志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应用含漱丁香叶制剂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PEG2的影响,并评价丁香叶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牙周基础治疗后,应用丁香叶制剂口腔含漱,观察两组病人牙周指数及血清PEG2变化情况,使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牙周炎症PLI、GI、PD及AL均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丁香叶含漱液通过局部治疗牙周炎症,降低了血液中细胞因子PEG2的含量,且同PLI、GI、PD及AL正相关性.
作者:刘砚芝;杨续艳;鲍莉;王晓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对米非司酮的剂量因素在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以2009-01 ~2012-12间到我院门诊要求通过药物方式终止妊娠的健康女性800例作为分析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A、B、C组4组,按不同方式给药.结果 在流产效果、出血时间两个方面,观察B、C组均优于观察A组和对照组,同时,观察A组要优于对照组,而观察B、C组间的差异不显著.结论 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给予催产素10 U,2次/d,持续3 d,同时按照20 mg/次、2次/d加服米非司酮,持续7d的治疗方案,能够更好地实现治疗效果.
作者:郝爱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胃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年死亡率25.23/10万,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比例约为2∶1[1].手术治疗仍是首选方法,但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腹痛、腹胀.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被认为是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的重要治疗措施.我院对30例胃癌术后患者进行经鼻肠营养管滴注肠内营养的同时,加用香砂六君子汤水煎液滴入,对腹痛、腹胀的预防起到较好的效果.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艳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食道癌早期X线影像表现,为早发现、早治疗提供可靠信息,不断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方法 对我院2009-01 ~ 2012-12间经X线食道钡餐检查诊断为早期食道癌或提出可疑食道癌患者的临床及其他理化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局限性黏膜中断3例,充盈缺损4例,龛影2例,管壁狭窄3例.结论 食道钡餐检查是诊断食道病变简便、行之有效的检查方法,在检查中应注意钡剂的浓度、检查方法,掌握分段检查、多轴观察、黏膜像与充盈像并重、形态与功能并重、透视与摄片并重的原则.
作者:秦广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阑尾炎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护理重点,不断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方法 在老年阑尾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我们重点加强患者心理和合并症的护理,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22例老年阑尾炎手术患者经过精心护理,19例无任何并发症出院,1例切口脂肪液化而逾期出院,2例在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经及时行矫正与治疗后,临床治愈率100%,并发症发生率为13.64%.结论 老年阑尾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干预合并症,并将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以不断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陈秀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对HBeAg(+)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140例肺结核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HBeAg(-)组,计4063例,一组为HBeAg(+)组,计77例.两组抗结核治疗前化验肝功能均示正常,将两组进行对照,观察抗结核药物对HBeAg(+)患者肝功能产生的影响及程度.结果 HBeAg(-)患者4063例,694例发生肝功能损伤,发生率17.09%;HBeAg(+)患者77例,53例发生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为68.83%.结论 抗结核药物对HBeAg(+)肺结核患者与HBeAg(-)肺结核患者造成肝损伤有显著性差异(P<0.01);HBeAg(+)组肝功能损害ALT(671.9±54.3)U/L,HBeAg(-)组ALT(284.3±49.5) U/L,二者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乙肝病毒复制活跃的患者更易出现药物性肝损害,对待这一类患者,临床医生要特别慎重,处理好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和肝脏保护的关系,减少肝损害发生率.
作者:孙彦生;王永;潘玉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医院在快速发展时期业务工作量剧增,引进新管理模式或技术至关重要,但随之引起医院投诉增多、人文关怀缺失、宣传营销不合理,及服务质量差等方面问题,影响医院健康长远发展.为此,通过健全投诉管理机制,强化人文关怀和营销宣传等措施,促进医院公关管理,以提高公关管理质量,从而为医院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叶飞跃;简希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脑卒中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组35例,单纯脑卒中组(未出血组)47例.两组均系同期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对两组研究资料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的年龄越大,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越高,男性患者,有饮酒史、胃病史、高血压及糖尿病史者,也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出血性卒中且病变在丘脑和脑干、昏迷程度越深的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几率越高.结论 脑卒中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主要取决于患者意识状态和脑损伤程度及部位,抑制胃酸分泌类药物可有效预防脑卒中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作者:徐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心血管内科学的临床教学模式.方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病案教学,以及PBL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行教学改革,并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经过改革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结论 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郝淑梦;倪中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复合利多卡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手术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ASAⅡ~Ⅲ级,年龄65~80岁,体重55~ 80 kg,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诱导方法相同:咪达唑仑0.05 mg/kg,依托咪酯0.20 mg/kg,芬太尼2μg/kg,阿曲库铵0.60 mg/kg;实验组病人在诱导后静脉注射艾司洛尔0.50 mg/kg和利多卡因1.00 mg/kg,对照组病人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分别记录各组诱导前(T0)、诱导后(T1)及插管后即刻(T2)、1(T3)、3(T4)、5 min(T5)各时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插管后血压、心率明显升高,实验组血压、心率无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洛尔复合利多卡因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时应用可有效缓解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使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下气管插管时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范伟勇;许小强;胡焕南;周卓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对比分析米非司酮间断疗法与连续服用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于2010-07~2012-03间收治的68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按随机数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34例.对照组连续服用米非司酮3个月,实验组连续服药5d,并于患者下次月经来潮的第1d起再次服药5d,以此循环3个月.两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94.1% vs.91.2%,x2 =0.216,P>0.05);经过治疗,所有患者血清激素的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激素水平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半年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9% vs.23.5%,P=0.040).结论 米非司酮间断疗法与连续服用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并无差异,而间断疗法后患者的复发率更低,故值得推广.
作者:梁慧虹;张旗炘;刘婷婷;余焯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比较老年与中青年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临床特点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2009-07~2012-08间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68例,根据其年龄分为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其中老年组236例,中青年组232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在诱因分布、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基础疾病、治疗预后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临床表现方面,两组患者均表现有呕血、黑便、头昏、乏力等相应的临床表现,其分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与中青年患者在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直接原因、基础疾病、预后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治疗时需抓住此类疾病的共性,并兼顾各年龄段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治疗手段,改善病人的预后.
作者:周明贵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