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立勇
目的 探讨乳腺X线检查质量控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行乳腺X线检查的乳腺癌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进行质量控制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及对照组38例.对两组患者乳腺X线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为91.11%,对照组诊断符合率为73.68%,观察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内各年龄段诊断符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组间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3+T4期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T1 +T2期(P<0.05).观察组各个病理分期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诊断符合率为73.33%,显著高于对照组(50.00%)(P<0.05).观察组非甲级片产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15.79%)(P<0.05).结论 乳腺X线检查质量控制对于提高乳腺癌诊断准确率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开展.
作者:张学勤;余浩;李逢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治疗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治疗的50例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治疗组,选取同期接受胸腔闭式引流并注入粘连剂等方法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胸腔积液蛋白定量、白细胞计数及住院时间,观察随访期间复发及毒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临床缓解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2.00% (P <0.05).治疗组治疗后蛋白定量改善、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治疗组的复发率为2.00%、胸膜包裹肥厚总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2.00%、24.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治疗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在改善肺癌伴胸腔积液总蛋白定量、减少复发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作者:吴中权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铂类化疗同步放疗或序贯放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例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铂类化疗同步脑放疗进行治疗,共46例;B组采用铂类化疗序贯脑放疗进行治疗,共57例.结果 A组患者和B组患者的总体ORR分别为19.6%和26.3%,脑转移灶的ORR分别为43.5%和29.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患者和B组患者的脑转移灶未加量照射总体ORR分别为43.5%和10.5%,差异显著(P<0.05),A、B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是58.5%和52.9%,差异不显著(P>0.05);2年生存率分别是37.2%和18.9%,A组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无Ⅳ度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情况;B组无Ⅳ度血小板减少情况,但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5.8%.A组患者和B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减少的发生情况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全身化疗同步放疗治疗NSCIC脑转移相比序贯放化疗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更好.
作者:邓立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VEGF、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抛硬币法将74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序贯放化疗)与观察组(同步放化疗),分别为37例.随访6 ~ 60个月,平均为(42.6±9.4)个月.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存时间及治疗期间所产生的不良反应,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VEGF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7.57%,明显高于对照组(48.65%),P<0.05;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9.9±4.1)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12.5±3.4)个月],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剂放射性食管炎,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VEG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对照组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两组患者改善程度与治疗前比较,P<0.05;然而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且安全;此外,同步放化疗可降低患者因化疗所诱导的外周血VEGF表达,从而降低患者外周血VEGF水平,抑制肿瘤增殖及转移.
作者:年亮;胡海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CT与MRI诊断鞍区常见肿瘤的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鞍区肿瘤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收取确诊为鞍区肿瘤的患者81例对其CT及MRI等影像学诊断结果及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判断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CT诊断鞍区肿瘤肿瘤检出率为71.60%,MRI诊断鞍区肿瘤检出率为82.72%,MRI检查略高于CT检查,无统计学差异(P>0.05).垂体腺瘤、脑膜瘤的MRI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T检查,颅咽管瘤CT检出率明显高于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病理类型不同,CT、MRI检查对于鞍区肿瘤均可显示出不同的影像学特征.结论 CT与MRI对鞍区肿瘤临床诊断价值相当,可能与肿瘤具体病理类型密切相关,因此常规使用两种方法进行联合检测可能获得更佳的辅助诊断效果.
作者:边媛;张阿萌;康眼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法,即应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化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血清糖类抗原(CA) 125及癌胚抗原(CEA)水平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40.0%,对照组为34.0%,两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控制率为80.0%,对照组临床控制率为74.0%,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体质量为(71.9±5.1)kg,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9±3.1)kg,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卡氏评分为(86.4±5.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4±4.7)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血清CEA含量为(10.2±6.1)μg·L-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3±5.9)μg·L-1,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CA125含量为(38.8 ±3.2)U·mL-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9.3±2.1)U·mL-1,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恢复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杨华;蔡卓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BMP-1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RT-PCR检测BMP-12 mRNA在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BMP-12在肿瘤原发病灶(n=108)和正常乳腺组织(n=29)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定量PCR进行检测;免疫组化检测BMP-12蛋白在正常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乳腺组织和细胞系相比,BMP-12 mRNA在乳腺癌组织和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下调;免疫组化显示BMP-1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织明显降低;预后好的乳腺癌患者BMP-12 mRNA表达水平较高;总生存期长患者比生存期短的患者BMP-12表达水平高.结论 BMP-12低水平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相关,BMP-12可能是乳腺癌的潜在预后指示因子.
作者:陈瑶琦;史晓舜;陈宇颂;陈婧仪;冯凤兰;李谨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乌拉地尔配合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37例,经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确诊后,对患者行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手术前、中以及后期均采用乌拉地尔配合控制术中血压.结果 37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成功率100%.术后随访1年,其中术后2个月因再发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死亡1例,术后6个月因腹主动脉夹层而接受外科手术1例,其余患者预后状态良好,随访1年患者的存活率为97.3%.结论 稳定的血压结合精准的腔内修复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成功的关健.采用乌拉地尔配合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曹生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临床干预的时机以及治疗方案对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病例4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患者的2年生存率;按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案分为2个研究组,A组中21例2次CA125升高即开始治疗,22例出现临床症状后开始治疗;B组中20例采用手术+化疗治疗方案,23例采用单纯化疗.通过生存率的比较研究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并对与生存率相关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次CA125升高即开始治疗与出现临床症状后开始治疗相比,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复发后采用手术+化疗治疗方案与单纯化疗相比,采用手术+化疗治疗方案患者的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生存率与CA125水平升高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再次治疗时机无论从CA125升高开始,还是从出现临床症状时开始对患者的2年生存率无明显影响.治疗方案上采用手术+化疗治疗方案的患者预后优于单纯化疗.
作者:夏杨;吴海根;吴澜;都三平;兰秋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胸腺五肽辅助化疗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将78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化疗,治疗组采用胸腺五肽联合化疗.观察和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淋巴细胞比例变化、补体C3、C4和免疫球蛋白等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明显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补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胸腺五肽辅助化疗可促进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吴泽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SWI序列成像在鉴别单纯性脑出血和脑肿瘤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单纯性脑出血患者和脑肿瘤出血患者各30例,对这60例脑出血患者行CE-MR、T1WI、T2WI和SWI检查,分析SWI对单纯性脑出血和脑肿瘤出血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单纯性脑出血病例中,21例周围可见不同程度水肿,9例周围未见明显水肿信号;SWI扫描检查显示30例病变周围均未见明显增粗迂曲肿瘤样血管样低信号.脑肿瘤出血病例中,25例周围可见不同程度水肿,5例周围未见明显水肿;SWI检查显示8例结节肿块型出血完全覆盖肿物者,病变区未见低信号增粗迂曲低信号血管.SWI与CE-MR的确诊率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0.034,P=0.853);SWI与二者联合的确诊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159,P=0.001);CE-MR与二者联合的确诊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9.076,P=0.003).结论 在常规MR平扫的基础上,将增强扫描与SWI检查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单纯性出血和脑肿瘤出血的鉴别诊断正确率.
作者:黄云华;谌丹丹;李恕清;何西西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 对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分别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和常规营养,观察2组患者出现早期肠梗阻、延长型肠梗阻、后期肠梗阻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早期肠内营养组早期肠梗阻发生率为3.3%,延长型肠梗阻发生率为3.3%,后期肠梗阻发生率为6.7%,总发生率为1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早期肠内营养组术后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能够降低早期、延长型、后期肠梗阻的发生率,促进患者行直肠癌根治术后的首次排气、排便,缩短其ICU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秦禄武;何龙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联合TACE术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97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TACE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索拉非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疗程结束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手足反应、腹泻、皮疹/脱皮以及高血压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乏力、消化道反应、脱发、骨髓抑制和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2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索拉非尼能够有效提高TACE术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但会明显增加患者手足反应、腹泻、皮疹/脱皮以及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作为中晚期肝细胞癌治疗的优选方案,但需注意预防不良反应.
作者:刘岗;钟武装;赵玮;王伟中;乐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术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 将107例肝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共183个病灶.患者均采取肝癌微波消融术治疗.观察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术后超声造影结果.结果 CECT/CEMRI判断肿瘤完全消融率为90.71%(166/183),肿瘤残存或复发9.29%(17/183),CEUS判断肿瘤完全消融率为91.80%(168/183),肿瘤残存活复发8.20%(15/183).CEUS判断疗效中,有2例假阴性,1例假阳性.CECT/CEMRI判断疗效中,有1例假阴性,2例假阳性.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作为评估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术治疗效果的可靠的、有效的方法.
作者:龚念梅;王燕飞;司同;李秋维;秦刚;谢阳桂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放射性脑病的影响.方法 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给予高压氧联合同步放化疗,对照组给予同步放化疗,比较分析两组的近期疗效和放射性脑病.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和77.78%,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放射性损脑病总发生率分别为5.56%和16.67%,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高压氧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可以降低放射性脑病的发生.
作者:杨灵;宋伟平;袁传平;丁伟;龚小宝;林鹏;龚晓红;周振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中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S100A2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肺癌患者共34例;同期纳入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两组血清IGF-1R和S100A2水平.所有患者随访2年,记录死亡患者例数,比较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的血清IGF-1R和S100A2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肺癌组血清IGF-1R水平明显升高,而S100A2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IGF-1R和S100A2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随访2年发现:19例死亡,15例存活;死亡患者入院时血清IGF-1R水平明显高于存活者,而S100A2水平明显低于存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肺癌患者血清IGF-1R和S100A2表达异常,且与肺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对评价临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王杰;陈大兴;郭宁;陶立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检测价值.方法 收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119例作为观察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收取同期健康体检的人群82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全血粘度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健康体检人群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及血小板粘附率均远高于健康体检人群,血细胞比容远低于健康体检人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患者血浆粘度及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高于非转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黏度明显降低,血细胞比容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方面,治疗前后尚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液存在明显高凝状态,因此血液流变学指标对于评价肿瘤发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晓亮;郑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放射治疗(RT)效果合并文献复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例成人LC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放射治疗效果.结果 病理检查提示:“C7椎体”骨与软组织中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浸润,血管丰富,充血出血,伴纤维组织增生.免疫组化标记显示:病变中含有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T和B淋巴细胞及浆细胞.骨组织脱钙后见类似病变及细胞免疫表型.确诊后给予前后路联合颈7椎体切除椎管减压+肿瘤切除病检+前路钢板、钛网植骨固定+后路颈7椎体附件切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和放射治疗.术后予瘤床区(P-CTV)放射治疗,瘤床区(P-CTV)放疗剂量:200 cGy/f,1次/天,5次/周,共予(P-CTV)放疗剂量:2 200 cGy/11f.患者症状达到基本缓解,照射部位无放射治疗的副作用出现.结论 放射治疗可以有效治疗成人LCH.即使是低RT剂量疗效也很好,而且副作用少.
作者:张蓓蓓;高春玲;王笑良;陈金平;章志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DROSHA rs10719 T>C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97例接受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术后辅助化疗的Ⅰ~Ⅲ期胃癌患者,分析rs10719遗传变异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全组患者2年DFS为60.8%,3年OS为73.8%.显性模型与淋巴结转移相关,TC+ CC基因型患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低于TT基因型(P =0.031).显性模型与临床分期显著相关,TT基因型中Ⅲ期患者明显多于TC+ CC基因型(P=0.021).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3年OS分别为89.3%和63.3% (P =0.013),Ⅰ、Ⅱ、Ⅲ期患者3年OS分别为100.0%、88.6%和55.8%(P=0.01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rs10719遗传变异与患者生存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淋巴结状态(P =0.014,RR:9.556,95%CI:1.586~57.590)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DROSHA rs10719 T>C遗传变异可能与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状态及临床分期相关.
作者:李俊;钟军;李国庆;吴新生;彭丽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洋槐蜂蜜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72例根治性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和健康宣教,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含服洋槐蜂蜜,10ml/次,3次/日,直至放疗结束后8周;按照NCI-CTCAE v3.0和文献报道的方法观察和评价两组患者急慢性放射性口腔粘膜炎情况.结果 ①两组患者基本临床特征匹配(均P >0.05);②72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急性口腔粘膜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重度口腔粘膜炎的发生率从41.67%下降至19.44%,P=0.0407;急性口腔粘膜炎出现时间从(20.78±6.06)天延迟至(23.14±6.21)天,P=0.107;③对照组和研究组慢性口腔粘膜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5.0% (9/36)和11.1%(4/36),P=0.1255.结论 洋槐蜂蜜可减少鼻咽癌患者重度急性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探索.
作者:赖敏栋;熊淑萍;刘蓉;张慧卿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