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丽莎
目的 探讨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集束干预策略(Central Line Bundle,CLB)的制订与实施.方法 通过比较,执行CLB以前和以后的CLBSI发生率,确定预防CRBSI集束干预的有效性.结果 执行CLB后,CRBSI的发生率下降2.69/1000导管日(由4.24‰降至1.55‰),P<0.05.结论 集束干预策略作为主动预防措施并启动多学科的循证研究,可明显降低我院ICU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胡靖青;关小玲;沈晓霞;胡振威;周姓良;左六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巴曲酶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加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静滴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第1 d静脉滴注巴曲酶10 BU,第3、5 d,各给予5.0 BU巴曲酶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安慰剂静点.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患者的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于司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1 调查的背景、目的、内容1.1 背景精神卫生问题,作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和国际社会的共识.自2002年<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以来,国内诸多地区进行了不同人群精神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特定精神疾病治疗率的调查,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调查工具及研究方向各有侧重等原因,导致结果难以推广和比较.
作者:孙淑范;王军;宋彦;李晶;张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乳腺癌围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旨在制订出更切实可行的心理护理对策,减少患者的忧虑、恐惧,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通过对86例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对其进行心理评估和心理咨询.结果 86例手术顺利,无术后并发症,均能坚持完成综合治疗,随访至今均能按时复查,1例失访.术后患者均能以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面对癌症和自己的人生.结论 乳腺癌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障碍,积极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十分必要.
作者:佘晓佳;徐莉;崔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1 概述血清胱抑素C,是Anastasi 等首次在鸡蛋清中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eine proteinase inhibitor ,CPI) ,后被命名为胱抑素C.它由12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带正电荷,等位点为9.3,是一种碱性非糖化的低分子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3 300.胱抑素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中的一员,编码血清胱抑素C的基因位于20号染色体短臂,长约615 kb,属于管家基因,能在所有有核细胞中以恒定的速率转录表达.胱抑素C是一种分泌性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如:脑脊液、唾液、尿液、精液,等等.其中,精液和脑脊液中的浓度高, 尿液中低[1].胱抑素C能够自由通过肾小球, 并且由肾小管重吸收后降解.在生理情况下,几乎没有影响胱抑素C稳定的因素.胱抑素具有产生速率恒定,只能通过肾小球滤过排泄,在肾小管内完全被重吸收降解[2],这一特点使得血清胱抑素C成为引人注目的肾脏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的替代标志物.
作者:姜丽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寻求手术器械清洗方法,保证灭菌质量.方法 将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1 200台手术器械,按随机原则,分为直接机洗组、酶液浸泡机洗组、超声机加全自动机洗组、超声机除锈剂加全自动机洗组,每组各300台手术器械,采用4种清洗方法:直接机洗;酶液浸泡+机洗;超声机+机洗;超声机+除锈剂+机洗,并将4种清洗方法 的清洗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直接机洗组、酶液浸泡机洗组、超声机加全自动机洗组、超声机除锈剂加全自动机洗组目测合格率分别为:67.3%、82.6%、96.3%、98.7%,超声机除锈剂加全自动机洗组合格率高(χ2=158.5,P<0.05);上述4组5倍放大镜检测合格率分别为:62.7%、78.3%、95.0%、97.7%,超声机除锈剂加全自动机洗组合格率高(χ2=172.1,P<0.05).结论 手术器械在使用全自动喷淋式清洗消毒机前,先采用超声清洗机加除锈剂浸泡超声,能明显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
作者:王翠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藏药行为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1-01~2011-12间,住院的服药患者531例进行检查,有藏药行为的患者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结果 有藏药行为的68例,藏药者占12.8%,藏药原因多种,手段繁多.结论 对精神病患者的服药行为必须予以重视,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才能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夏小华;罗一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教学评价是确定学生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在实施目标教学评价过程中,我们力求做到以下几点:(1)目标明确、利于达标;(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3)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4)较好体现态度目标达成;(5)循序渐进、深入浅出;(6)根据学科特点加强巩固性;(7)可望改变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局面.其可行性在于:①评价及时;②成绩真实;③在评价的同时引用了激励机制;④评价过程中,稳定性和相对提高共存;⑤师生双边活动得以充分发挥;⑥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⑦师生共同达标;⑧在学科教学中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为有效可行.
作者:李玉芳;刘大伟;刘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笔者结合卫生高职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特点,通过多年的实验室工作和不断地思考总结,归纳以下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和针对问题解决的策略.
作者:彭波;计雁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饮食教育方案对早产胎膜早破孕妇便秘的影响,以此作为今后健康教育的依据.方法 随机将2010-02~2011-01间,在我科住院的100例早产胎膜早破孕妇,按自愿的原则分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入院后即给予护理评估,了解妊娠期排便情况;发放特制的饮食处方并指导;心理护理;专人负责督促及观察排便情况.对照组給予早产胎膜早破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便秘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便秘的发生率为6%,对照组便秘的发生率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饮食教育能有效减少早产胎膜早破孕妇便秘的发生率.
作者:刘碧云;林江;殷秀珠;黄秀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观察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的运动改变.方法 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72例(冠心病组)和30名健康者(对照组)分别接受STI检查,用18节段法采集计算左心室心肌的纵向应变及径向应变,对比分析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狭窄≥75%)缺血节段和对照组相应节段的差异.结果 冠心病组缺血心肌有12个节段表现纵向应变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1个节段缺血心肌径向应变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应用STI技术能够较好地检测出缺血心肌的纵向应变和径向应变明显减低.
作者:杨水鹰;周显礼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常见的出血、膀胱无抑制痉挛、尿失禁、膀胱颈狭窄、伤口感染5种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采用深缝扎前列腺窝5、7点处血管及术后导尿管牵拉压迫;术中避免损伤膀胱外括约肌;缝合膀胱颈口时,可容纳导尿管及1指大小;术后由骶管内经微量泵持续注入吗啡、氟哌利多、布比卡因;术后切口有效引流.结果 121例患者采用上述措施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采用上述措施,能有效防治上述5种并发症.
作者:徐伟华;李广宇;陈湛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巴曲酶经颈动脉直接注射治疗与常规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病人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入选的74例脑梗死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A组)为经颈动脉注射巴曲酶38例,方法 为采用直接经颈动脉注射生理盐水20 mL+巴曲酶5.0 U后,再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B组)为常规治疗组36例,两组的其他与常规治疗相同.14 d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显效率为97.3%;B组显效率为 72.2%.结论 颈动脉注射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的疗效(P<0.01).
作者:袁亮方;王鹏;王广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原因及高危环境因素.方法 收集2009-03~2012-03间,在我院住院,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16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孕母在孕2~8周的病因及高危环境因素.结果 孕母在孕2~8周发生宫内感染,导致患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较其他环境因素发生率高.结论 加强孕早期保健,避免高危环境因素宫内感染的发生,对预防控制先天性心脏病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孔陈苏;谷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生物塑化技术(Plastination),是德国海德堡大学生物塑化研究所 Dr.Gunther von Hagens 博士从1978~1990年,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研究出来的,可用于制作人体塑化标本,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生物标本保存技术,得到了世界各国医学院校的公认,并于1986年成立了国际生物塑化协会,使生物塑化技术的影响不断扩大,迅速在世界各地得到推广.我国也先后派技术人员到德国海德堡大学生物塑化研究所学习该项技术,香港、重庆、上海、大连、青岛、沈阳和郑州一些医学院校也先后开展了生物塑化技术,从而不断推动了我国生物塑化技术开展和研究[1].
作者:卢诗军;夏广军;姜哲;计雁林;陈武禄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脑损伤后发生脑肿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创伤性脑损伤后发生的65例脑肿胀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按GOS评分评价,5例患者因家属拒绝手术均死亡;手术60例,Ⅰ级死亡28例,存活32例.其中:Ⅱ级植物生存6例,Ⅲ级重残5例,Ⅳ级中残8例,V级良好13例,总死亡率49.2%,术后死亡率46.7%.结论 尽早采用大骨瓣开颅术、血肿清除术,术中视情况行额颞极切除术及去大骨瓣减压术,应用巴比妥类药物、亚低温、维持内环境的稳定、防治并发症、神经营养等综合措施,能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救治的成功率;优化急救程序,及早行创伤性脑损伤控制,减少脑组织的二次损伤,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万少兴;江浩;郑孟军;刘敏;樊凤祥;李永恒;袁烨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使用甲氨喋呤(MTX)治疗异位妊娠时,β-HCG动态变化与异位妊娠破裂的相关性.方法 对80例用MTX治疗的异位妊娠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异位妊娠病例中,18例(22.5%)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发生异位妊娠破裂,62例治疗成功.异位妊娠破裂组治疗前48 h及治疗后48 h,血β-HCG的增长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TX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与β-HCG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治疗前48 h内β-HCG升高明显或治疗后48 h内β-HCG持续升高者,为异位妊娠破裂的高危病例,应予以高度警惕并考虑选择手术治疗.
作者:陈颖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梗24 h内严密观察心电变化,以早期发现致死性恶性心律失常并给予及时的抢救及护理.方法 对1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电监测分析,发现24例患者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通过及时的抢救治疗措施,患者均病情平稳.结论 急性心梗24 h内心电监护是关键,护士要具备对恶性心律失常的紧急判断能力及精湛的护理技术,以便能及时发现、及时救治,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生存满意度.
作者:时昆;安丽萍;席晶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老年重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方法 本院收治的重症肝炎患者266例,其中:老年患者76例.本文对发生医院感染的老年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中青年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266例重型肝炎患者中,医院感染发生率老年组为52.6%(40/76),中青年组为36.3%(69/1.90),明显高于中青年组.老年组发生医院感染病例病死率为80.0%(32/40),明显高于无发生医院感染的老年患例(50.0%,18/36)和发生医院感染的中青年患者(47.8%,33/69).住院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老年组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平均住院时间为49.4 d±48.9 d,无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平均住院时间为27.6 d+30.3 d.重症肝炎患者医院感染常见部位是腹腔和肠道.结论 预防医院感染是老年重症肝炎治疗成败的关键之一.而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预见性护理是降低重症肝病医院感染、降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叶丹青;周敏;陈妙华;林静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呼救特点分析与应用对策.方法 选取2010-01~2012-04间,进行院前急救呼救出诊患者共389例,详细记录患者的呼救方式、救呼原因与呼救时间等信息,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而时间分布采用圆形分布分析法.结果 我院院前急救呼救依次为损伤(27.00%),中毒(23.39%),神经系统疾病(13.37%).时间圆形分布结果 显示,院前急救具有显著的集中趋势(P<0.05),不同的病种的高峰期不同.结论 针对院前急救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在不同环节与层面上采取适当干预对组织管理行调整、优化,是管理体制革新的有效方式,利于建立及时、高效、专业的院前急救体系.
作者:曾淑芳;麦彩玲;江婵娣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