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藏药行为分析及护理对策

夏小华;罗一红

关键词:护理, 住院精神病患者, 藏药, 对策
摘要:目的 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藏药行为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1-01~2011-12间,住院的服药患者531例进行检查,有藏药行为的患者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结果 有藏药行为的68例,藏药者占12.8%,藏药原因多种,手段繁多.结论 对精神病患者的服药行为必须予以重视,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才能保证治疗效果.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鲜跟腱断裂急诊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新鲜跟腱断裂急诊手术的优点.方法 收集2006-01~2010-12间,采取新鲜跟腱断裂急诊手术治疗41例.结果 全部病例均随访,按Amer-lindholm评定法全优,并胜任其工作.结论 新鲜跟腱断裂急诊手术,手术方式简单,大程度保留肌腱功能,减少病残.

    作者:李垂启;张晔;孙明举;鲁春华;马婧;刘长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巴曲酶治疗急性期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巴曲酶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加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静滴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第1 d静脉滴注巴曲酶10 BU,第3、5 d,各给予5.0 BU巴曲酶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安慰剂静点.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患者的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于司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塑化标本与普通标本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比较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高等教育的必修课程,在医学高等教育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医学中,约1/3的词汇来源于解剖学.怎样使这门古老的学科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以及在研究技术和方法上有怎样的更新,是人体解剖学教学的焦点.

    作者:夏广军;付广权;计雁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不同时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达到GDM诊断标准的86例孕妇进行健康宣教,以及心理、饮食、运动等方面干预和围产期监测,按接受护理干预的时间不同分为早期护理干预组(A)、中期护理干预组(B)、晚期护理干预组或未干预组(C),将3组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早期进行护理干预的GDM孕妇的血糖较其余2组控制理想,其母婴并发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减少产科并发症,改善GDM的母婴结局.

    作者:韩思敏;许波;肖玉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人体解剖学教学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医学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人体解剖学教学是一项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人体解剖学教学经验,并结合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特点,就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该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真正做到科学、正确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做出简要分析.

    作者:孙威;赵晶;刘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防护策略

    笔者结合卫生高职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特点,通过多年的实验室工作和不断地思考总结,归纳以下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和针对问题解决的策略.

    作者:彭波;计雁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16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病因及高危环境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原因及高危环境因素.方法 收集2009-03~2012-03间,在我院住院,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16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孕母在孕2~8周的病因及高危环境因素.结果 孕母在孕2~8周发生宫内感染,导致患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较其他环境因素发生率高.结论 加强孕早期保健,避免高危环境因素宫内感染的发生,对预防控制先天性心脏病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孔陈苏;谷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手术器械清洗方法的质量比较

    目的 寻求手术器械清洗方法,保证灭菌质量.方法 将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1 200台手术器械,按随机原则,分为直接机洗组、酶液浸泡机洗组、超声机加全自动机洗组、超声机除锈剂加全自动机洗组,每组各300台手术器械,采用4种清洗方法:直接机洗;酶液浸泡+机洗;超声机+机洗;超声机+除锈剂+机洗,并将4种清洗方法 的清洗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直接机洗组、酶液浸泡机洗组、超声机加全自动机洗组、超声机除锈剂加全自动机洗组目测合格率分别为:67.3%、82.6%、96.3%、98.7%,超声机除锈剂加全自动机洗组合格率高(χ2=158.5,P<0.05);上述4组5倍放大镜检测合格率分别为:62.7%、78.3%、95.0%、97.7%,超声机除锈剂加全自动机洗组合格率高(χ2=172.1,P<0.05).结论 手术器械在使用全自动喷淋式清洗消毒机前,先采用超声清洗机加除锈剂浸泡超声,能明显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

    作者:王翠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目标教学评价的可行性分析

    教学评价是确定学生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在实施目标教学评价过程中,我们力求做到以下几点:(1)目标明确、利于达标;(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3)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4)较好体现态度目标达成;(5)循序渐进、深入浅出;(6)根据学科特点加强巩固性;(7)可望改变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局面.其可行性在于:①评价及时;②成绩真实;③在评价的同时引用了激励机制;④评价过程中,稳定性和相对提高共存;⑤师生双边活动得以充分发挥;⑥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⑦师生共同达标;⑧在学科教学中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为有效可行.

    作者:李玉芳;刘大伟;刘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胱抑素C的检测与应用

    1 概述血清胱抑素C,是Anastasi 等首次在鸡蛋清中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eine proteinase inhibitor ,CPI) ,后被命名为胱抑素C.它由12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带正电荷,等位点为9.3,是一种碱性非糖化的低分子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3 300.胱抑素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中的一员,编码血清胱抑素C的基因位于20号染色体短臂,长约615 kb,属于管家基因,能在所有有核细胞中以恒定的速率转录表达.胱抑素C是一种分泌性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如:脑脊液、唾液、尿液、精液,等等.其中,精液和脑脊液中的浓度高, 尿液中低[1].胱抑素C能够自由通过肾小球, 并且由肾小管重吸收后降解.在生理情况下,几乎没有影响胱抑素C稳定的因素.胱抑素具有产生速率恒定,只能通过肾小球滤过排泄,在肾小管内完全被重吸收降解[2],这一特点使得血清胱抑素C成为引人注目的肾脏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的替代标志物.

    作者:姜丽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斑点追踪技术观察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的运动改变

    目的 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观察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的运动改变.方法 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72例(冠心病组)和30名健康者(对照组)分别接受STI检查,用18节段法采集计算左心室心肌的纵向应变及径向应变,对比分析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狭窄≥75%)缺血节段和对照组相应节段的差异.结果 冠心病组缺血心肌有12个节段表现纵向应变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1个节段缺血心肌径向应变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应用STI技术能够较好地检测出缺血心肌的纵向应变和径向应变明显减低.

    作者:杨水鹰;周显礼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经颈动脉注射巴曲酶治疗脑梗死

    目的 探讨巴曲酶经颈动脉直接注射治疗与常规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病人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入选的74例脑梗死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A组)为经颈动脉注射巴曲酶38例,方法 为采用直接经颈动脉注射生理盐水20 mL+巴曲酶5.0 U后,再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B组)为常规治疗组36例,两组的其他与常规治疗相同.14 d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显效率为97.3%;B组显效率为 72.2%.结论 颈动脉注射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的疗效(P<0.01).

    作者:袁亮方;王鹏;王广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异位妊娠破裂与β-HCG动态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使用甲氨喋呤(MTX)治疗异位妊娠时,β-HCG动态变化与异位妊娠破裂的相关性.方法 对80例用MTX治疗的异位妊娠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异位妊娠病例中,18例(22.5%)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发生异位妊娠破裂,62例治疗成功.异位妊娠破裂组治疗前48 h及治疗后48 h,血β-HCG的增长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TX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与β-HCG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治疗前48 h内β-HCG升高明显或治疗后48 h内β-HCG持续升高者,为异位妊娠破裂的高危病例,应予以高度警惕并考虑选择手术治疗.

    作者:陈颖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黑龙江省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查评估分析

    1 调查的背景、目的、内容1.1 背景精神卫生问题,作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和国际社会的共识.自2002年<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以来,国内诸多地区进行了不同人群精神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特定精神疾病治疗率的调查,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调查工具及研究方向各有侧重等原因,导致结果难以推广和比较.

    作者:孙淑范;王军;宋彦;李晶;张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化疗结合美洛昔康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全身化疗加或不加美洛昔康对胰腺癌的疗效及毒性变化.方法 将90例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加美洛昔康或单纯GP方案化疗.结果 治疗组(GP+Meloxicam):总有效率(CR+PR)为33.3%(15/45),对照组(GP regimen):为22.2%(10/4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4个月及7.6个月,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7.2个月及5.1个月,毒副作用未见增加.结论 全身化疗同时,应用美洛昔康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有所提高,且毒性未见增加.

    作者:季为军;徐霞;季锡林;陆跃美;张兰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肝癌高危人群诊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了解护理干预对肝癌高危人群诊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肝癌高危人群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护理干预.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诊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有明显差异.结论 护理干预能提高肝癌高危人群的诊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沙秀兰;何伟锋;黄敏;叶冰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无痛人工流产患者术后腹部疼痛情况的影响.方法 本文100例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氯诺昔康)和对照组.实验组入室开放右上肢静脉通路后,立即给予氯诺昔康8.0 mg,静注,随后两组均以芬太尼1.0 μg/kg,丙泊酚1.5~2.0 mg/kg,静注,使患者入睡后手术.术后记录患者各时点腹部疼痛情况及恶心、呕吐和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术后各时点腹部无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氯诺昔康超前镇痛能明显缓解无痛人流患者术后腹部疼痛情况.

    作者:盛晓妮;姜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老年脑梗死与颈动脉斑块及超敏反应C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及超敏反应C蛋白(CRP)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10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颅外段彩色多普勒(TCD)检查,观察血管内斑块状况,同时检测血CRP水平,将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两者的差别并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斑块检出率为74%,对照组17.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处,以硬斑为主,但实验组软性斑块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CRP水平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软性斑块患者CRP含量高于硬性斑块患者.结论 老年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密切关系,软性斑块的存在、血CRP增高,都是老年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值得临床重视及早期干预.

    作者:闫俊杰;陈旭;应虹;王昱超;刘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藏药行为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藏药行为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1-01~2011-12间,住院的服药患者531例进行检查,有藏药行为的患者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结果 有藏药行为的68例,藏药者占12.8%,藏药原因多种,手段繁多.结论 对精神病患者的服药行为必须予以重视,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才能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夏小华;罗一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血清胱抑素C测定对肾功能早期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检测CYC在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中,其早期肾脏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免疫比浊法生化测定30例高血压病人,30例糖尿病病人,20例健康对照人的血清CYC含量.并同时测定血清的尿素氮(BUN)、肌酐(CRE)含量.结果 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中,早期肾脏损害均出现CYC升高,且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 相符.结论 CYC是反映早期肾功能损伤的敏感可靠指标.

    作者:李维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