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LR4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HIF-1α的相关性

陈赣洪

关键词:TLR4基因, HIF-1α基因, 宫颈病变
摘要:目的 探讨TLR4基因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及其与HIF-1α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80例HPV阳性宫颈病变标本中TLR4和HIF-1α表达情况.结果 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地加重,TLR4和HIF-1α基因水平逐渐上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P值分别为 16.23/0.0041和15.42/0.0072);且宫颈癌组织中,TLR4表达与HIF-1α表达呈正相关性(γ=0.491,P<0.05).结论 TLR4基因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且其表达与HIF-1α表达相关.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晚期肺癌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析

    对我院收治80例老年晚期肺癌合并院内肺部感染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80例,均经临床、X线、CT、病理等检查确诊.男性54例,女性26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1岁.

    作者:刘建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P21的亚细胞定位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P21的亚细胞定位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115例由肝硬化发展成肝癌的病理标本,包括同一病例的肝癌组织、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采用 SP 法分别行P21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P21的亚细胞分布,并对其与肝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癌细胞分化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CC 组和癌旁组均有P21的高表达(35.65%,38.26%),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肝硬化组(10.43%,P<0.01).P21胞质表达的阳性率,肝硬化组与癌旁组相近(8.33%,6.82%,P>0.05),而肝癌组胞质表达的阳性率高(75.61%,P<0.01).P21的亚细胞定位分布与肝癌患者的发病年龄、乙肝病毒的感染、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1或0.05),但与肿瘤细胞的病理分级、肿瘤转移具有良好的相关性.Ⅲ-Ⅳ级、伴有肿瘤转移的肝癌患者,其P21的胞质表达率更高.结论 在肝硬化向肝癌转化的过程中,伴有P21亚细胞定位的改变,即由胞核移位到胞质,且肿瘤细胞恶性程度愈高,肿瘤转移愈早,胞质移位比例愈高.但这种亚细胞定位分布的改变,与肿瘤患者的发病年龄、乙肝病毒的感染、肿瘤大小无关.

    作者:易玲;邱荣元;王松柏;刘崇梅;冯喜华;万焱鑫;伍小琼;何生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术后不同放化疗时间窗及程序对高级别脑胶质瘤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放化疗时间窗及程度对高级别脑胶质瘤(HGG)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HGG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化疗+放化疗+化疗组(C+RC+C)和放化疗+化疗组(RC+C),每组34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 术后治疗6个月随访,C+RC+C组有效率为79.41%,RC+C组为52.94%;C+RC+C组控制率达88.24%,RC+C组为67.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12=5.322,P=0.021;χ22= 4.191 P=0.041).经Kap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C+RC+C组中位OS为18.6月,RC+C组中位OS为16.5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145);C+RC+C组的中位PFS为9.5月,RC+C组中位PFS为8.2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 HGG患者术后早期替莫唑胺(TMZ)化疗+同步放化+辅助化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明显延长患者无发展生存期.

    作者:王小文;阳波;谢金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FOLFOX4静脉化疗联合伊立替康腹腔化疗对伴恶性腹腔积液的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FOLFOX4静脉化疗联合伊立替康腹腔化疗对伴有恶性腹腔积液的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32例伴有中、大量恶性腹腔积液的晚期胃癌患者,先采用FOLFOX4方案静脉化疗,共4~6个周期.同时行腹腔置管引流,尽量放干腹腔积液,然后腹腔内注射药物伊立替康200 mg,地塞米松10 mg,多巴胺60 mg,速尿40 mg,1周后重复,共2~4次.观察腹腔积液控制情况及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全组腹腔积液完全缓解率(CR)为18.8%(6/32),部分缓解率(PR)为46.9%(15/32),腹腔积液控制有效率(RR)为65.6%(21/32).全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5个月,总生存期(OS)为9.2个月.主要不良反应是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及消化道反应.结论 FOLFOX4静脉化疗联合伊立替康腹腔化疗对伴有恶性腹腔积液的晚期胃癌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向正国;潘德键;周锡建;周志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改良Ivor-Lewis手术治疗62例胸中下段食管鳞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改良Ivor-Lewis手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采用改良Ivor-Lewis手术治疗的胸中下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结果 术后10例出现并发症,占16.1%.死亡2例,占3.2%.淋巴结转移率58.0%,上纵隔转移率低(16.5%),下纵膈转移率高(40.9%).全组平均生存时间为(52.06±3.21)个月,3、5年生存率分别为52.2%、24.5%.Ⅰ、Ⅱ、Ⅲ期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4%和70.5%、49.3%和27.5%、36.2%和12.6%.结论 改良Ivor-Lewis手术具有良好的手术视野,淋巴结清扫彻底的优点,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期,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鳞癌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王彪;唐震;刘学刚;王祖义;李小军;贡会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胸腔镜联合小切口治疗老年肺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老年肺癌手术治疗中的优势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至100例70岁以上的老年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VATS组)50例和传统后外侧切口组(TPI组)50例.结果 VATS组在手术时间与淋巴结清扫数目等方面与TPI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在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 d疼痛强度评分等方面与TPI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在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较TPI组都低.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治疗老年肺癌较传统后外侧切口术有明显的优势,能减少患者术后疼痛及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于占武;罗全;玉寒冰;童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骨桥蛋白在卵巢癌及交界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卵巢癌及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on法),检测48例卵巢癌组织、35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及25例良性卵巢组织中OPN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OPN在卵巢癌组织中的含量(72.9%)高于卵巢交界性肿瘤(45.7%)及卵巢良性肿瘤组织(15.0%),并且随癌细胞分化程度降低OPN的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组织OPN表达高于无盆腔淋巴结转移者.结论 OPN在卵巢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与卵巢癌的发展及转移存在密切关系.

    作者:陶潜;张晓娟;郑艳莉;鲁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26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67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第一侧为浸润性小叶癌为双侧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占同期手术治疗乳腺癌的约4%,同时性双侧乳腺癌占18%,异时性双侧乳腺癌占82%.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治疗均应遵循普通乳腺癌的治疗原则.异时性双乳癌的总生存率(OS)高于同时性双乳癌.结论 单侧乳腺癌患者,对侧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度逐年增加,应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第二癌,提高双侧乳腺癌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率.

    作者:董赟;吴毓东;熊萍;戈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日达仙联合阿昔洛韦治疗老年肿瘤患者合并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1种疼痛剧烈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在临床观察到许多带瘤生存的老年患者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皮肤带状疱疹感染,发病后临床症状较多,持续时间较长,并发症及后遗症较常见.2011年6月到2013年2月我科应用日达仙联合阿昔洛韦对合并带状疱疹的老年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绢;寇光;陈发秀;邱元芝;彭乐;魏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02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生存情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生存情况及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102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的预后与各项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肝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平均生存(24.05±3.65)个月,1年生存率为63.73%,2年生存率为42.86%,3年生存率为25.49%,5年生存率为7.84%;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Child分级、合并门脉癌栓(β=0.857,OR=2.356)、肿瘤病灶病理分型的恶性程度高(β=0.672,OR=1.958)的患者预后较差,而治疗方式(β=0.525,OR=1.690)较为彻底的患者预后较好.结论 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的长期生存的总体情况较好,高龄、Child分级低、合并门脉癌栓、肿瘤病灶病理分型的恶性程度高的患者预后较差,而治疗较为彻底的患者预后较好.

    作者:黄忠光;吴荣兴;蒋绍香;李秋云;李永宝;杨晓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DC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9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均采用DC方案化疗,然后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79例患者在本研究中共完成300个化疗周期,中位化疗周期数3.8个.总有效率为50.6%,其中CR 3例(3.8%).化疗主要不良反应有乏力、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等.65例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下降,其中5例达Ⅳ度骨髓抑制.中位随访时间为10.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5.8个月.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率高,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是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方案.

    作者:任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 分析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病理学特征以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影响DLBCL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0例DLBCL患者中共有47例(78.33%)侵犯淋巴结,13例(21.67%)结外侵犯.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DLBCL患者的预后因素包括年龄、临床分期、PS分级、结外病灶数、血清LDH、近期疗效.经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近期疗效、临床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国际预后指数(IPI)将患者分为低危组、低中危组、高中危组及高危组,各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70.59%(12/17)、57.14%(12/21)、41.67%(5/12)、10.0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DLBCL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性放化疗或手术治疗患者.结论 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包括年龄、近期疗效、临床分期,采用多种方式联合治疗的方案能提高DLBCL患者临床治愈率.

    作者:黄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肺肿瘤的临床观察

    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目前主要是在CT引导下进行,而超声引导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肺部肿瘤的报道较少.我们对21例肺部肿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RFA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赖全图;顾萍;陈卫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奈达铂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疗效

    我们从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奈达铂(奥先达)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37例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沟淋巴结(tracheoesophageal groove lymph node,TGLN)转移患者,取得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尤传文;温林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肿瘤标志物对胃癌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对胃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经手术与病理学确诊的198例胃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198例于我院体检均为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EA、CA724、CA199的水平,并评价3种肿瘤标志物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病例组3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术后该3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Ⅲ+Ⅳ)期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患者CEA、CA724、CA199的灵敏度分别为50.9%,51.3%,47.8%;特异度分别为92.1%,91.4%,89.5%;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90.1%,73.4%.结论 血清CEA、CA724、CA199对于胃癌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同时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其诊断的敏感度,对于预后胃癌患者的预后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作者:焦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直肠癌低位保肛局部复发病例17例,以吻合口及周围组织复发为主,复发原因有未能保证全系膜切除、肠管切除不足、侧方淋巴结清扫不足等.复发病例中再行Miles术6例,术后1年生存率为75.0%(4例),3年生存率为33.3%(2例).结论 对低位保肛患者术前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判断,是减少局部复发的关键.

    作者:孙宇;赵裕新;徐光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鼻咽癌常规放射治疗颅底推量剂量学研究

    目的 应用三维技术模拟鼻咽癌常规放疗颅底推量治疗计划,对比有和无颅底推量之间受侵颅底骨质和周围危及器官接受剂量的差异.方法 选择19例采用CT-Sim行放疗计划设计、有颅底推量的初治鼻咽癌患者,鼻咽处方剂量70 Gy,颅底推量剂量8 Gy.勾画靶区、危及器官,按原放疗计划参数进行射野设置,作出有和无颅底野推量2个治疗计划,比较靶区剂量和危及器官受量的差异.结果 无颅底推量时,原发肿瘤靶区(GTV)、颅底受侵靶区(GTVsb)、鼻咽部靶区(GTVnp)的V95和D95平均值分别为(90.0%±7.3%)和(66.0±1.2)Gy、(66.0%±2.4%)和(65.2±1.2)Gy、(99.3%±1.3%)和(68.1±0.8)Gy;给予颅底推量8 Gy后,GTV、GTVsb和GTVnp的V95均达到了99.0%,D95的平均值均达到70 Gy以上.有无颅底推量的左、右侧颞叶的D5平均值分别为(76.3±6.3)Gy和(68.0±4.8)Gy(P<0.001)、(75.1±6.2)Gy和(67.0±5.0)Gy(P<0.001).2个计划脑干(Dmean、D5、V60)、垂体(Dmean)、视交叉和视神经(Dmax、Dmean)的受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有颅底受侵鼻咽癌患者采用常规放射治疗颅底骨质存在低剂量区,颅底推量可改善颅底骨质的低剂量区,使大部分患者的颞叶受量超过70 Gy,获益有待临床证实.

    作者:潘纯国;吴少雄;赵充;邓美玲;郑列;邓小武;卢泰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CK19、CyclinD1、HBME-1、34βE12、TPO 、galectin-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CK19、CyclinD1、HBME-1、34βE12、TPO 、galectin-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86 例PTC、60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FTA)中CK19、CyclinD1、HBME-1、34βE12、TPO 、galectin-3的表达情况.结果 CK19和galectin-3表达PTC组织与滤泡性腺瘤比较无明显差异;PTC 中CyclinD1、HBME-1、34βE1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02%、93.02%、90.69%,明显高于滤泡性腺瘤.PTC中TPO表达阳性率为2.33%,滤泡性腺瘤中其表达率为90.00%,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HBME-1、CyclinD1、34βE12和TPO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PTC的确诊率,而CK19、galectin-3对鉴别PTC和FTA意义不明确.

    作者:林茂华;毛瑛玉;李婷;苏谦;郑建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1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亚型分布特征的分析

    目的 探讨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的基因型分布特征.方法 对1623例患者采用导流杂交法进行21种HPV基因亚型检测.结果 ①1 623例患者中有798例检测出HPV感染,HPV DNA阳性率为49.2%.30~39岁患者HPV DNA阳性率(54.3%)高,20~29岁患者HPV DNA阳性率(27.3%)低.②798例HPV感染患者中620例(77.7%)患者单一基因型HPV感染,178例(22.3%)患者多重基因型HPV感染.③除HPV43型以外,其余20种亚型均被检测出,其中以HPV16型(55.4%)阳性率高,其余依次为HPV52型(14.9%)、HPV58型(13.7%)、HPV18型(9.1%)、HPV33型(7.5%)等.结论 年龄与HPV阳性率有一定的关系.本地区HPV感染患者以单一基因型感染为常见,主要高危型包括HPV16型、HPV52型、HPV58型等.

    作者:黄秀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5例高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65例接受术后辅助化疗,50例拒绝了术后化疗.对影响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依从性的客观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电话随访拒绝化疗患者的主观因素.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BMI、BSA、年龄及并发症是影响患者化疗依从性的独立因素(均P<0.05).主观因素方面,有12例(60.0%)Ⅱ期结直肠癌患者拒绝化疗是因为医生的建议程度不够.患者的恐惧心理(20.0%,3/15)、经济条件(20.0%,3/15)及对预后的绝望情绪(27.3%,3/11)是影响Ⅲ、Ⅳ期患者接受化疗的主要原因.结论 患者的性别、BMI、BSA、年龄、并发症是影响高龄结直肠癌术后化疗依从性的客观指标.对于Ⅱ期患者,医生对化疗的建议程度应该加强;对于Ⅲ期患者,应调节患者负性情绪.

    作者:姚勤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