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瑶;伍钢;张盛;丁乾
目的 探讨缺氧时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和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及序贯治疗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分析2种药物联合治疗及序贯治疗对肝癌细胞BEL-7402的细胞毒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结果 与单用5-Fu及序贯用药相比,联合用药毒性明显增强,与单用5-Fu相比序贯用药毒性明显增强.联合用药可增加G1期细胞,减少S期细胞,序贯用药可减少G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且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较高.结论 As2O3、5-Fu可导致细胞凋亡,两者联合有协同作用,与序贯用药相比,联合用药细胞毒作用更强,细胞凋亡率更高,治疗效果更强,实验结果可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周婷;刘铁夫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检测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88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凝血功能的检测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结果 晚期恶性肿瘤组PT、TT、Fib、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PT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O.05).不同情况恶性肿瘤患者PT、APTT、TT、D-二聚体及Fib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 (P>O.05);发生血栓、栓塞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D-二聚体及Fib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未发生血栓、栓塞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比较,仅D-二聚体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Fib及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对观察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高凝状态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张瑜;杨宁蓉;王锋;廖峰;龚新雷;王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D44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乳腺癌组、乳腺良性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BL CD44的表达水平.结果 乳腺癌组术前PBL CD4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良性疾病组;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组织间其表达无明显差异;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PBL CD44表达量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各实验组PBL CD44阳性表达率均>90%,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BL CD44表达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郝慧婷;彭士云;赵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3DCRT中CT与吞钡检测GTV-T长度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 23例食管癌患者,按CT模拟定位体位,在模拟机下进行吞钡透视,确定病灶上下界,并用铅笔标记并固定于皮肤上行CT模拟定位扫描,传输图像至TPS计划系统.勾画GTV-T时,按食管壁厚度>5 mm来计算病变长度,并计算用铅点标记的食管病变长度.结果 根据CT检查得出的GTV-T长度与吞钡检查结果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勾画GTV-T时,不能简单按CT图像上食管壁厚度>5 mm来计算病灶长度,而应结合胃镜、吞钡检查、PET-CT及EUS结果.
作者:罗辉;张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原癌基因Fra-1是Fos基因家族中的一员,由其表达产物组成的活化蛋白-1(activator protein,AP-1)存在于细胞核内,作为第三信使负责细胞核内外的信息传导,介导着正常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及凋亡.近年来人们更多的是关注Fra-1与细胞恶性转化的关系,研究证明,Fra-1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并在基因调控、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肿瘤的形成中起到一定作用,提示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林霄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急性放射性肺损伤(acute radiation pneumonitis,ARP)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放疗剂量及近期疗效.目前ARP发病机制不十分明确,治疗无特效办法.早期采用有效措施防治ARP意义重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可以是导致损伤发生的原因或启动因素,也可以是损伤发生过程中的伴随变化,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有望预测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或检测其发展过程,细胞因子还可以作为放射性肺损伤的干预靶点,预防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
作者:袁翠堂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研究表明,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是细胞调控的癌基因、抑癌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多基因变化导致细胞周期紊乱,从而引起细胞失控性生长.因此,近年来对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研究成为讨论肿瘤发生发展的热点.
作者:朱皓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胃癌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及死亡率居我国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1位.胃癌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很多患者确诊时已经属晚期,丧失手术治疗机会.而老年患者作为特殊人群,由于合并很多内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化疗成为老年晚期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我们观察口服替吉奥化疗在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
作者:王东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胸中段食管癌调强放疗的能量选择.方法 对10例胸中段食管癌分别采用6 MV和15 MVX线设计调强放疗计划,比较2种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及危及器官剂量体积受量.结果 2种计划靶区大剂量、中位剂量、平均剂量、照射时间及适形度指数、均匀性指数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双肺V5、V10、V15、V25、V30、脊髓大剂量、心脏V30、V40及中位剂量2种计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6MV与15MV均可以满足胸中段食管癌调强放疗的要求,建议选择6MV设计放疗计划.
作者:林志安;候如蓉;张清罗;俞小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组织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2,ERK2)表达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相关性,及Hp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收集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不典型增生(dysplasia,Dys)各30例及胃癌(gastric cancer,GC)40例,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组中ERK2蛋白的表达.结果 CSG、IM、Dys、GC组织中,Hp感染患者胃黏膜组织中ERK2表达水平高于无Hp感染患者(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通过上调ERK2表达水平,从而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雷琳;黄亚平;朱庆茹;江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肝移植术后一般常规使用免疫抑制剂抗排斥治疗,我院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停用免疫抑制剂达9个月,未出现排斥反应,现总结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因肝癌肝移植术后2年余于2011年9月20日收治我院.
作者:汪楠;袁苏徐;胡文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总体5年生存率约为16%[1],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近70%NSCLC患者在确诊时已经是晚期,而外科手术切除后3年生存率仍较低[2].EGFR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参与调节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血管发生及扩散[3].
作者:邓荣辉;许健斌;全开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恶性肿瘤晚期常发生骨转移,其引起的剧烈疼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唑来膦酸能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是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主要药物之一.我科于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疼痛患者6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皮家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EGFR在靶向hTERT的RNA干扰抑制HeLa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以HeLa细胞为实验细胞,将实验分为6组:A组未处理;B组转染试剂;C组转染空载体;D组转染阴性siRNA;E组转染siRNA-hTERT;F组同时转染pcDNA3.1-EGFR和siRNA-hTERT.转染48 h后,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HeLa细胞的hTERT与EGFR蛋白表达水平,MTT法分析各组转染24、48、72和96 h后4个时间点的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 转染48 h后的3个时间点,E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C、D和F组(P<0.01、0.01、0.01),同时伴有EGF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F组EGFR蛋白表达水平恢复,细胞增殖抑制率未见升高.结论 靶向hTERT的RNA干扰抑制HeLa细胞增殖,可能依赖于EGFR蛋白水平的下调.
作者:王建;任常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Skp2、p27Kip1在胆囊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二步法,检测Skp2、p27Kip1在78例胆囊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2种生物指标与胆囊癌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 Skp2与p27Kip1在胆囊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0%和39.7%,在癌旁组织中为25.0%和70.0%,胆囊癌中Skp2、p27Kip1阳性表达率均高于胆囊癌旁组织(P均<0.05).Skp2表达与Nevin分期、分化程度及坏死情况相关,Nevin分期高、分化程度低及伴有坏死的患者Skp2表达高(P均<0.05).p27Kip1阳性表达与患者Nevin分期、神经侵犯及坏死情况呈负相关性,Nevin分期早、无神经侵犯或不伴坏死患者p27Kip1表达水平高(P均<0.05).相关性检验显示Skp2与p27Kip1两者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Skp2、p27Kip1均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可能成为胆囊癌新的临床诊断和监测预后的指标.
作者:任刚;于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操作简便,适用于任何部位的穿刺,可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但留置时间一直存在争议.葡萄胎化疗患者的化疗周期长达7天,而每天静脉滴注的时间在8 h以上,静脉留置的时间一般只有1~2天,因此,我院肿瘤科对葡萄胎化疗患者在使用留置针期间,采用湿热敷的方法,延长静脉留置的时间,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万曦娣;刘友花;任玉枝;曾嫔嫔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近20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上升迅速,占世界第3位,病死率占第4位[1].对于结直肠癌的治疗,手术切除仍然是有效的手段.近年来,腹腔手术以其微创优势在外科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2].但腹腔镜在横结肠切除方面,由于横结肠与肝、胰、脾、胃等重要器官连接紧密,手术操作复杂,难度较大,目前国内外报道不多.
作者:梁贤文;王胜忠;彭勃;袁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中糖链抗原CA19-9水平升高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收集可供分析的25 076例多肿瘤蛋白芯片检测结果,分析CA19-9水平在各人群、各肿瘤组织中升高情况.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CA19-9水平升高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患者及正常体检者,且胰腺癌发生率高(62.04%),其次为肝癌(44.25%)、胃癌(26.40%)、结直肠癌(26.32%);CA19-9伴随升高的指标以CA242为常见,其次为CEA、CA125;CA19-9/CA242、CA19-9/CEA伴随升高常见于结直肠癌(90.00%,86.45%);CA19-9/CA125伴随升高常见于肺癌(71.66%).CA19-9+CA242+CA125联合升高常见于胰腺癌(54.91%);CA19-9+CA242+CEA联合升高常见于结直肠癌(81.61%);CA19-9+AFP+CA125联合升高常见于肝癌(32.14%);CA19-9+CEA+CA125联合升高常见于肺癌(55.56%).结论 CA19-9在恶性肿瘤中广泛表达,但并非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指标.CA19-9单项指标升高对消化系统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对胰腺癌,而CA19-9伴随CA125、CA19-9、CA242水平升高,有助于提高各肿瘤诊断阳性率,降低误诊率.
作者:向大开;谢家印;罗维;邹华;王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联合受侵气管、支气管部分切除胸内胃壁修补气管、支气管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18例食管癌患者,常规行食管癌切除的同时,联合窗形切除受侵气管、支气管膜部或楔形切除软骨环部,软骨环部缝合,膜部胃壁修补.结果 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3~6个月后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气管、支气管腔内无狭窄,内壁光滑,缝合修复处的组织呈支气管黏膜上皮化.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2%、68.5%、27.4%和9.6%.结论 食管癌连同受侵气管、支气管部分切除胃壁修补呼吸道重建术,提高了食管癌切除率,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或避免食管气管瘘的发生,提高了患者远期生存率.
作者:闫云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EnCor乳腺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0例经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乳腺癌患者,术前超声引导下行Encor微创旋切活检术和空心针穿刺活检术(core needle biopsy,CNB),比较2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漏诊率以及不同肿块大小和病理类型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120例乳腺癌Encor微创旋切活检术和CNB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7.5%和80.8%( P<0.05),漏诊率分别为2.5%和10.8%( P<0.01);肿块直径≤1.0 cm、1.1~2.0 cm的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3.8%、100.0%和44.4%、69.4%( P<0.01);肿块直径2.1~5.0 cm、>5.0 cm以及除浸润性导管癌外其他病理类型乳腺癌诊断符合率,2种检查方法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引导下Encor微创旋切活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高确诊率、低漏诊率、安全、微创等优势.
作者:杨传盛;黄湛;张诠;赖非云;罗智辉;雷睿文;陈卓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