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紫杉醇联合奈达铂与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同期放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陆园园;张西志;孙长江

关键词:食管肿瘤, 同步放化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和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 87 例经胃镜、病理检查确诊的局部晚期食管癌,随机分为紫杉醇联合奈达铂组(TN组)与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FP组),2组均予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5600 ~ 7000 cGy,中位剂量6400 cGy,200 cGy/天,1次/天,5次/周.同步化疗TN 组 46例,紫杉醇 60 mg/m2,静脉滴入,第1,8天;奈达铂25 mg/m2,静脉滴入,第1 ~ 3天.FP组41例,顺铂25 mg/m2,静脉滴入第1 ~ 3天,5-氟尿嘧啶 500 mg/m2,静脉滴入第1 ~ 5天.2组均21天为1个周期.放疗同期化疗2个周期.结果 TN组和FP组有效率分别为 91.3% 和 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生存率TN组和FP分别为78.3%和6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主要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发生率TN明显低于FP组(P<0.05),血小板下降TN组高于FP组(P<0.05),中性粒细胞下降、放射性食管炎,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食管癌,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方案较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方案可明显提高有效率,但生存率提高无显著性.不良反应更易于耐受.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伊立替康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伊立替康40 mg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腔积液的效果以及患者的耐受性.方法 对50例癌性腹腔积液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0例腹腔注入伊立替康40 mg,对照组20例腹腔注入顺铂40 mg +5-氟尿嘧啶1.0 g.结果 伊立替康组完全缓解12例(40%),部分缓解15例(50%),无效3例(10%),总有效率90%;对照组完全缓解5例(25%),部分缓解7例(35%),无效8例(40%),总有效率60%.2组有效率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毒副作用伊利替康组主要表现为第3天短暂轻度腹泻(30%),短暂轻度白细胞下降(20%);对照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第2天轻度腹部不适(20%),轻度腹泻(10%).结论 伊立替康40 mg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疗效显著,毒副作用患者可耐受.

    作者:李经忠;丁西平;马林辉;吴学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性脑出血患者IL-6和TNF-α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急性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重症,多见于老年人,其死亡率高,易致残.早期预测急性脑出血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对指导临床工作具有较大意义.近年来研究显示炎症反应在急性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我们通过检测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浆中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以评价其对急性脑出血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张健;陈干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ERCC1蛋白表达与铂类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的表达及其与铂类化疗药物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9例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中ERCC1蛋白表达.所有患者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方案化疗.结果 69例晚期NSCLC组织中ERCC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9.13%(27/69),鳞癌为41.94%(13/31),腺癌为36.84%(14/38),ERCC1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肿瘤组织学类型无关(χ2=0.1859,P=0.6663).鳞癌患者ERCC1蛋白表达阴性者化疗有效率为44.44%,ERCC1阳性者化疗有效率为7.6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8);腺癌患者ERCC1表达阴性者化疗有效率为33.33%,ERCC1表达阳性者化疗有效率为21.4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82).不论鳞癌还是腺癌患者,ERCC1表达对患者生存期均无明显影响(P均>0.05).结论 ERCC1蛋白表达与晚期NSCLC患者的化疗疗效密切相关,尤其是鳞癌患者.

    作者:伍建蓉;郑玲;谷焰;王晓毓;白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Bag-1和 Caspase-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抗凋亡基因Bag-1和Caspase-3在正常大肠黏膜和大肠癌中的表达变化及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15例正常大肠黏膜和66例大肠癌中Bag-1和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Bag-1蛋白在正常肠黏膜、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74.2%.Caspase-3蛋白在正常大肠黏膜和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7%、68.2%.Bag-1蛋白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Caspase-3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大肠癌中Bag-1的表达与Caspase-3明显相关(P<0.05).结论 Bag-1和Caspase-3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Bag-1可作为判断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新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刘轩;李荣;郭守俊;曾红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术后早期应用呼吸机治疗老年肺癌227例临床体会

    老年人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已成为老年患者癌相关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老年肺癌患者开胸手术后并发症较多,特别是低肺功能的老年肺癌患者,其手术安全性日益受到关注.现将我科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并有记录的70岁以上低肺功能的老年肺癌患者227例术后早期使用呼吸机的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昌莹;匡裕康;黄建;何枝生;朱剑锋;江峰;王欢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协同刺激分子B7-H4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卵巢癌位于盆腔,由于缺乏早期临床症状及有效的诊断方法,大约70%的患者就诊时已属于晚期,其5年存活率不足30%[1,2],若能早期诊断,其5年存活率将增加至80%[2].

    作者:徐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奈达铂或顺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奈达铂替代顺铂与紫杉醇化疗联合同步放疗局部颈段食管癌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实验组(TN组)30例,采用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奈达铂100 mg/m2 静脉滴注,第1天,诱导化疗,每3周为1个化疗周期,共2个疗程,同期行根治性放疗.对照组(TP组)30例,采用顺铂(30 mg/m2 第1~3天) 代替奈达铂,其余治疗方法同实验组.结果 有效率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66.7%和64.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 53.3% (16/30) 和48.0%(12/25),贫血发生率分别为26.7%(8/30)和36.0%(9/25),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40.0%(12/30)和32.0%(8/25),肝功损害发生率分别是6.7%(2/30)和12.0%(3/25),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由于对照组将顺铂分为3日小剂量连续使用,故2组肾毒性发生率都很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奈达铂联合紫杉醇结合同步放疗治疗局部颈段食管癌疗效确切,且患者耐受性良好.

    作者:邓颖;胡洪林;潘海霞;杨兰;任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乳腺分叶状肿瘤诊治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0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均手术治疗,病理诊断:分叶状纤维瘤24例;叶状囊肉瘤6例,其中低度恶性1例,中度恶性3例,高度恶性2例.有3例行肿块切除后局部复发,再行扩大切除.结论 乳腺分叶状肿瘤病理诊断复杂,空芯针穿刺活检及冰冻切片诊断价值有限,选择合理术式是预后关键.

    作者:颜晓敏;杨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来曲唑在老年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来曲唑在老年绝经后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耐受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对58例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进行来曲唑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以他莫昔芬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为对照组.结果 来曲唑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他莫昔芬组(P<0.05).来曲唑组临床分期晚,ER及PR均阳性的有效率高,与HER-2表达无关.他莫昔芬组HER-2阳性的有效率低.2组治疗前后Ki-67水平均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选择来曲唑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安全,有效,尤其适合有合并症的老年体弱者.

    作者:芦珊;周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机载千伏级CBCT监测鼻咽癌IMRT摆位误差的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机载千伏级CBCT监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疗程中摆位误差的变化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经病理检查确诊的鼻咽癌早期患者15例,行调强放疗.患者每周按原始计划标志点摆位,利用机载KV-CBCT扫描获取摆位误差,每周计算所有患者在三维方向和水平面旋转摆位误差平均值、标准差及95%可信区间(CI);分析摆位误差随疗程进行的变化情况;探讨体重指数(BMI)和体重变化对摆位误差的影响.结果 患者在腹背、头脚、左右3个坐标轴和水平面旋转的摆位误差均值分别为-0.1833 cm、-0.0322 cm、0.0967 cm和-0.8333°.随疗程进行摆位中心点向腹侧移位,BMI≥25患者在左右方向及水平面旋转的系统误差较BMI<25患者明显;患者体重下降会引起摆位中心点往腹侧偏移和水平面逆时针旋转.结论 BMI≥25鼻咽癌IMRT患者有必要进行自适应放疗;放疗疗程中体重减少超过7.10%时,需要调整放疗计划.

    作者:王树超;张军宁;邰国梅;彭钦;查燕燕;任朋;刘凯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多肿瘤蛋白芯片中NSE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C-12多肿瘤蛋白芯片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阳性,对恶性肿瘤筛查及其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可供分析的25 076例多肿瘤蛋白芯片检测结果,统计不同人群中NSE阳性检测率以及肿瘤患者中NSE联合其它肿瘤标志物的阳性检测率.结果 虽C-12多肿瘤蛋白芯片中NSE阳性率较低(103/11 485),但恶性肿瘤患者NSE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者及正常体检者(P<0.05);在前列腺癌(3.20%)、卵巢癌(1.92%)及肺癌(1.15%)中其阳性检测率较高;NSE阳性同时伴随其他肿瘤标志物阳性,多见的是CA125(78.64%),其次为Ferritin(75.82%)、CEA(52.43%),其中NSE联合CA125检测阳性常见于肺癌.结论 C-12型多肿瘤蛋白芯片中NSE阳性检测率较低,但NSE单项检测或联合其它肿瘤标志物检测,仍可用于多种肿瘤的筛查和临床诊断中.

    作者:邹华;王东;彭韬;谢家印;杨雪琴;单锦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危型HPV负载量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的相关性

    宫颈癌的发病率日趋上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早期发现癌前病变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国际癌症中心于2004年提出HPV感染是宫颈鳞状细胞癌及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的必要因素,没有持续的HPV感染,女性发生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可能性几乎为零[1,2].我们利用表面等离子谐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检测多种HPV的类型及负载量,旨在研究高危型HPV负载量与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鳞癌的相关性.

    作者:杨娟;肖兰;杨继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舌癌手术治疗与插植放疗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手术治疗与插植放疗对各期舌癌的疗效.方法 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分析133例舌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及行放疗的疗效.结果 手术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3%、67.7%,平均生存时间82.4个月;放疗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55.0%、35.0%,平均生存时间56.3个月,χ2=15.22,P=0.000.手术组与放疗组中Ⅰ期舌癌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76.0和98.9个月,P=0.703,两组中Ⅱ、Ⅲ期舌癌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74.0、40.2个月及88.9、29.3个月,P值分别为0.027及0.001.两组中Ⅳ期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48.7个月及27.5个月,P=0.126.结论 Ⅱ、Ⅲ期舌癌患者手术治疗疗效较放疗佳,Ⅳ期舌癌患者外放疗加插植放疗疗效良好.

    作者:张春;蔡述华;刘辉;潘建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宫腔镜技术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断技术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意义.方法 将1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60例为研究组,乙组60例为对照组,比较宫腔镜下定点活检与传统分段诊刮术对早期子宫内膜癌宫颈管受累诊断符合率.结果 宫腔镜下定点活检判断宫颈管受累符合率甲组为97.7%,乙组为91.6%.甲、乙两组术中腹腔冲洗液阳性检测率分别为8.3%和6.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腹腔冲洗液阳性患者预后与合并高危因素有关.甲组5例腹腔冲洗液检测阳性者中无1例复发,乙组4例腹腔冲洗液检测阳性者均合并高危因素,2例复发.结论 宫腔镜探查术未加剧腹腔细胞播散风险,其术前诊断率高于传统分段诊刮术,患者病情复发与宫腔镜探查术无直接关系.

    作者:潘玫;雷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P-糖蛋白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P-gp(P-糖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P-gp的表达及其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初治组P-gp表达的阳性率为30.26%(23/76);复发/难治组阳性率高达68.29%(28/4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p表达阳性者化疗后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与预后显著相关(P< 0.01).结论 P-gp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高表达是多药耐药产生的基础,动态监测P-gp能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

    作者:王雅琦;王美鉴;邱志敏;涂建仁;苏永峰;董涵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乳腺癌36例治疗体会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女性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1].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乳腺癌患者常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对大手术的创伤和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耐受性下降,手术治疗的风险大,并发症多.因此,重视老年乳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治疗和康复,是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的关键.现对我科2006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36例65岁以上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施晓辉;王大鹏;哈日巴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Ki-67、p53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Ki-67和p53与脑胶质瘤分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脑胶质瘤标本和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Ki-67和p53的表达.结果 Ki-67和p53在正常脑组织与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Ki-67:χ2=13.081,P=0.004;p53:χ2=11.667,P=0.009);Ⅰ~Ⅱ级胶质细胞瘤与高度恶性Ⅲ~Ⅳ级胶质细胞瘤Ki-67和p53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Ki-67:χ2=12.589,P=0.006;p53:χ2=12.721,P=0.005).结论 脑胶质瘤中Ki-67及p53的阳性表达率与其恶性度相关,均可作为判断胶质瘤恶性程度的指标.

    作者:周开甲;张鸣;刘伯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椎体成形结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观察

    脊柱为转移性肿瘤的好发部位,多预后不良,生存时间平均5~6个月[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进步,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延长,晚期骨转移患者日益增多,尤其是脊柱转移瘤.目前,治疗脊柱转移瘤的方法主要有:放疗、化疗、外科手术、微创椎体成形等.2007年2月至2012年5月,我们在CT引导下行椎体成形结合放射性粒子治疗脊柱转移瘤8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景山;柯文坤;胡静君;何秀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乳铁蛋白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也分布在其他分泌液(泪液、精液、胆汁、关节液、唾液、胰液、鼻腔分泌液、羊水等)中.乳铁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抗氧化,抗真菌活性、抗病毒活性,抗微生物活性等,近年来研究表明,乳铁蛋白还具有抗肿瘤作用[1].

    作者:李一丁;赵先英;贺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对恶性肿瘤致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性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将62例恶性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精放组(32例)和普放组(30例).精放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放疗采用6MV-X线,总剂量61.6 Gy;普放组采用普通放疗联合化疗,先采用大剂量冲击放疗,4 Gy/次,连续3次后改为常规放疗,总剂量44 Gy.化疗连续2个周期,21~28天为1个周期,第1个周期化疗与放疗同步.结果精放组CR 13例(40.6%),PR 17例(53.1%),目标病灶无PD病例;普放组CR 6例(20.0%),PR 21例(70.0%),目标病灶PD 1例(3.3%).精放组CR率明显高于普放组(P<0.01).KPS改善率两组分别为100.0%和83.3%(P<0.05).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同步放化疗中,与普通放疗比较,三维适形放疗可提高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耐受性良好.

    作者:马旭辉;马晶洁;戴新国;李霞;翟立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