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庆喜;孙运宝
产前出血占全部妊娠的3%,多数为少量出血,并不威胁母婴安全,但大出血母亲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甚至发生母婴死亡.常见的产前出血原因是前置胎盘及胎膜早剥.
作者:李宏;夏春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种常用的治疗手段,因此对长期输液者静脉血管的保护尤为重要.本文对静脉的选择、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药物时血管的护理、液体外渗的处理,以及拔针时的保护几方面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莱莉;李翠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发酵液中紫杉醇的萃取工艺.方法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法比较了多种有机溶剂萃取紫杉醇的效果.结果 将发酵液过滤得菌丝反复冻融在研钵中研碎,按菌丝重量和加入甲醇体积1:10的比例(g:mL)进行甲醇搅拌提取,过滤后得甲醇提取清液;再将甲醇提取清液与发酵液滤去菌丝后得清液合并,合并液中加入1倍体积二氯甲烷,每次萃取4 h、萃取3次,紫杉醇萃取率高.结论 筛选出了发酵液中紫杉醇的佳萃取工艺.
作者:金涛;吴桐;周东坡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的护理要点,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逐一观察患肢肿胀、皮温、色泽、疼痛等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在抗凝溶栓期间,密切监测凝血指标,观察出血倾向,在置管溶栓期间应做好溶栓导管的护理,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本组经治疗护理,临床症状、体征完全缓解,深静脉管腔完全再通或部分再通.
作者:马英梅;袁淑兰;陈学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于妊娠期或分娩期发生破裂,称为子宫破裂.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经产妇和多产妇.如不能及时诊治,母婴死亡率很高.
作者:宋玉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肝硬化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及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为提高抢救成功率,我科对静脉管道和三腔管道的护理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桂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图书馆的工作重心逐渐由藏书转向为读者服务工作.因此,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了医院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和管理方式.
作者:孙岩萍;李欣红;张成宇;郁晓鹏;张永昌;贾刚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静脉输液不良反应情景设计和模拟演练,强化护士专业技术训练,培养职业素养.方法 设计输液不良反应情景,模拟演练输液发生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流程,观察模拟演练前后护士处事能力.结果 通过演练,护士掌握临床输液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程序,熟练各种搭救仪器的使用方法,正确实施急救技术,提高救护配合能力,同时从法律角度重新认识输液环节质量.结论 临床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处理情景模拟演练可帮助训练护士的综合应急能力.
作者:鞠彩红;李亚君;张金凤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近年来,由于糖尿病人的不断增加,糖尿病引发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也日益增多.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作者:李玉香;薛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磺脲类药物继发性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甘精胰岛素(IG)或中效胰岛素(NPH)后的疗效.方法 2006-05~2006-11,对我院56例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糖尿病患者,改用格列美脲控释片,并分别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24例)或中效胰岛素(32例),观察16周内多点血糖变化及16周前后HbAlc,空腹及餐后血糖.结果 两组均有显著的降血糖效果,且疗效及所用剂量相近,但IC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NPH组.结论 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或中效人胰岛素对磺脲类继发性失效者均有较高的达标率.
作者:孟春梅;吴丹;王锦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乳腺疾病是妇女常见疾病,发病率高,仅次于妇科疾患.近年来,乳腺疾患明显呈上升趋势,并趋年轻化.尤其乳腺癌,由于临床症状少,不少病人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错过佳手术治疗时机.
作者:郝淑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蕲蛇酶治疗高黏血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26例高黏血症病人,经皮试后,给予蕲蛇酶注射液0.75u+生理盐水250 mL静点,1次/d,7 d为1疗程,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压、心率、白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及血流变学指标.结果 临床均获改善或消炎,诸多血流变指标改善.结论 蕲蛇酶注射液治疗高黏血症疗效明显.
作者:李晓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中药桂枝茯苓胶囊配合西药米非司酮对67例子宫肌瘤进行治疗,分别以治疗前后子宫肌瘤大径线的改变和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来判定疗效.结果 痊愈12例(17.91%),显效43例(64.07%),有效6例(8.96%),无效6例(8.96%),总有效率为91.01%.停药后6个月B超复查肌瘤均无复发.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且停药后无明显复发,可推广于临床使用.
作者:伍雪梅;刘芳;刘庆芝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提高心肌梗死奠定基础.方法 回顾分析402例,年龄>60岁的AMI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情况,记录各项临床指标,分析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相关的因素.结果 402例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33例(8.2%),其中短暂脑缺血发作(TIA)12例,完全性卒中21例.心脏附壁血栓25例,其中7例发生脑栓塞.逻辑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心脏附壁血栓、高血脂症、白细胞增高等,是AMI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老年AMI患者常见并发症,积极预防和处理该并发症及其各种危险因素,对于提高AMI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晓杰;陈晓光;陈国俊;孙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的慢性疾病,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当本病发展到肝功能失代偿期时,腹水形成为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而随之伴随的电解质紊乱和治疗当中的利尿剂的应用会导致钾、钠、氯、镁等离子的大量丢失,进而可能诱发肝性脑病等多种并发症,因此维持电解质的平衡也是肝硬化失代偿期辅助治疗中的重要一环.
作者:龙海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上颌窦不同部位病变的内镜辅助路径选择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3-11~2006-04间在我科住院治疗,并经CT和上颌窦内镜诊断上颌窦病变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各壁相清应的附加路径.结果 本组12例中上颌窦囊肿4例,上颌窦息肉5例,内翻性乳头状瘤3例经术后随访和复查3~2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1)联合中鼻道及下鼻道开窗适用于上颌窦外侧壁、后壁、前壁,以及上颌窦开口附近病变.(2)柯-陆式小切口联合下鼻道开窗适用于上颌窦底壁基底壁与内壁交界部病变.(3)柯-陆氏扩大切口并上颌窦内侧壁与下鼻甲后端部分切除适合于上颌窦广泛病变.
作者:谢金城;苏洁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垂直悬吊皮牵引,是治疗3岁以下小儿股骨干骨折有效的方法.此法是将伤肢与健肢同时贴上宽胶布,以绷带固定,连接到足底扩张板上,系上牵引绳,并通过滑车系统的重物进行垂直悬吊牵引,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陈丽丽;赫玲玲;张智慧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47例子宫内膜癌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中YKL-40的表达.结果 YKL-40在子宫内膜癌组和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57%、15.00%,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YKL-40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而与临床分期、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年龄、肌层浸润有关.结论 YKL-40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YKL-40对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郑建华;彭春杰;刘运铎;孙宇辉;王宇光;韩旭;韩世愈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膀胱肿瘤高发年龄在55~75岁.一旦确诊应及早采取手术治疗,以避免病灶转移扩散.我科自2001年以来共手术治疗膀胱肿瘤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赫玲玲;张智慧;陈丽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引起慢性咳嗽的常见疾病及其常被误诊的原因.方法 通过对2004-09~2006-09我科收治的60例被误诊的慢性咳嗽患者的进一步检查确诊.结果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居首,其次为胃食管返流性疾病(GERD)及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结论 慢性咳嗽常见病因为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管返流性疾病、鼻后滴漏综合征及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因其症状不典型,确诊困难而常被误诊.
作者:薛华;孙盛芬;张淑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