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意义

孙正魁;马行天;陈志军;万向华;付爱荣

关键词: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新辅助化疗
摘要: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方法 对57例行99Tc联合亚甲蓝示踪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乳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其中31例ⅡB、Ⅲ期患者先行2~3个疗程新辅助化疗后再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另26例Ⅰ、Ⅱ期患者直接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新辅助化疗组和非新辅助化疗组平均腋窝淋巴结数、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数、SLN检出率、SLN假阴性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新辅助化疗组化疗前临床分期在N2以上者,SLN检出率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的状况,化疗前的N分期是SLNB检出率的影响因素.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效果分析

    我院自1995年以来,共施行保留乳房手术98例,术后配合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鞠现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口虾蛄提取物对鼻咽癌细胞CNE1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口虾蛄提取物对人高分化鼻咽癌细胞CNE1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测定该提取物对CNE1细胞的抑制作用;然后应用流式细胞术进一步检测该提取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口虾蛄提取物可抑制CNE1细胞的生长;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随着口虾蛄提取物浓度的增高,G1期和G2/M期细胞所占的百分比逐渐降低,S期细胞所占百分比逐渐增高(P<0.01).结论 口虾蛄提取物能够抑制鼻咽癌CNE1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引起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有关.

    作者:陈锦;蔡康荣;黄培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胃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5例胃癌组织、12例癌旁胃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的VEGF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胃癌组织的VEGF阳性表达率为78.2%,主要集中于肿瘤细胞胞质内;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分布不均,血管密集区主要集中在癌灶边缘.VEGF蛋白表达及MVD在胃癌组织中均显著高于癌旁胃组织及正常胃组织(P<0.05);胃癌中VEGF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无关(P>0.05).结论 VEGF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望作为胃癌抗血管治疗的靶标.

    作者:章琎;方国恩;毕建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胸腺肽α1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前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1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前术后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 原发性肝癌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在TACE术前给予胸腺肽α11.6 mg,3次/周,两组化疗方案相同,在TACE术前及TACE术后2周、4周后分别抽血检测.结果 TACE术后2周时两组CD3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4周时治疗组恢复到原先水平,而对照组仍持续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在4周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8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CD4/CD8和NK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腺肽α1可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在治疗前给药效果更佳.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紫杉醇或健择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kk lung cancer,NSCLC)患者确诊时2/3即为ⅢB~Ⅳ期,已失去手术机会.此时,首选的治疗为全身化疗[1].本文对晚期NSCLC患者应用紫杉醇(PTX)和健择(GEM)分别与顺铂(DDP)联合化疗,对比两者疗效和毒副反应,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任统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环氧合酶-2与卵巢癌的关系

    1 COX-2的生物学特点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又称前腺素(prostatglan-din,PG)内过氧化合成酶,是催化花生四烯酸转变为PGs和其他类前列腺物质的限速酶.哺乳动物的COX至少有两种形式:COX-1和COX-2[1].

    作者:夏蛮;薛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microRNA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microRNA(miRNA)分子是近几年来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领域的研究热点.miRNA是一类新发现的长度为19~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1],通常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自从1993年Lee[2]早发现参与调控线虫时序发育lin-4,随后又相继发现了let-7[3],至今已发现了数百种miRNA,他们广泛的存在于各种生物体中,参与细胞的增殖、凋亡、分化、代谢以及个体发育和病毒感染等过程[4].另外,有部分特殊miR-NA表达可以起到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5].

    作者:罗庆丰;黄传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ER、PR及C-erbB-2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ER、PR、C-erbB-2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56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ER、PR、C-erbB-2检测,并分析其与患者年龄、家族史、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数目、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及预后患者的关系.结果 C-erbB-2表达阳性组患者具有年龄较小(P=0.001)、肿瘤体积较大(P=0.001)、组织学分级较差(P=0.002)、淋巴结转移数目较多(P=0.001)、预后较差(P=0.001)等特点;ER,PR,C-erbB-2表达均阴性的患者预后也较差.结论 激素受体及C-erbB-2表达水平可作为制定乳腺癌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张晟;刘鹏;只向成;孟洁;张敏;李春艳;张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诊断系统,检测90例乳腺癌患者、60例乳腺良性病变者和100名健康体检者12种血清肿瘤标志物,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CEA、CA125、FER、CA153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痛变组和对照组(P<0.01);良性病变组CEA、CA125、FER、CA15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CA199、NSE、CA242、HCG、AFP、f-PSA、PSA、HGH在三组间比较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与对照组的logistic回归方程P=1/1+e-(-1.29+2.25×CEA+3.12×CA125+10.59×CA153);ROC曲线中,CA125、CA153、CEA、FER联合检测的AUC大于各项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的AUC(P=0.000).结论 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对乳腺癌的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血清CA125、CA153、CEA、FER是乳腺癌辅助诊断的理想指标,其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CA199,NSE,CA242,HCG,AFP,f-PSA,PSA,HGH这些指标对乳腺癌诊断价值较低;作为1种统计手段,logistic回归可改善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邱志远;许文林;奚艳;陈霖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直肠癌术后复发的再治疗

    2001年~2008年我们收治21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景山;殷瑞忠;胡静君;柯文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取肺癌患者与年龄、性别匹配的对照组的血清标本进行实验,应用SELDI-TOF-MS技术及WCX2磁珠,检测各血清标本构建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应用Bio-marker Wizard和SPSS 13.0软件分析数据并建立诊断模型,并评价各诊断模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由分子量为4797、2768、3268(m/z)的差异蛋白峰组成的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模型Ⅰ,经验证诊断模型Ⅰ的判别准确率为91.3%(158/173),敏感性为89.2%(66/74),特异性为92.9%(92/99),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其敏感性高于CYF21-1、SCC、CEA的联合检测.由分子量为2768、3403、9498(m/z)的差异蛋白峰组成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模型Ⅱ,其判别准确率为88%(44/50),敏感性为90.0%(18/20),经扩大样本量验证,其特异性为83.8%(83/99),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其敏感性高于SCC、CYF21-1及CEA的联合检测.分别对23例肺腺癌、51例肺鳞癌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组对比分析后,筛选出差异大的4个标志蛋白,其分子量为3268、2768、3403,9498(m/z),分别组合成的诊断模型Ⅲ、Ⅳ,对肺腺癌及肺鳞癌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其敏感性高于相关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模型Ⅰ、Ⅱ分别时NSCLC、Ⅰ期NSCLC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其敏感性高于相关肺癌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差异蛋白3268、2768、3403、9498(m/z)对于肺腺癌或肺鳞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

    作者:廖晓东;毛伟敏;郑智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鼻咽癌调强放疗射野与下颈野衔接的研究

    目的 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射野与下颈野的佳衔接方法.方法 采用两种方法设下颈野,保证下颈部淋巴引流区[nl(r)-ptv]每次得到180 cGy的照射.方法 A:只设1个常规下颈野T,6MVX线,SSD=100 cm,中心用挡铅保护脊髓,保证下颈部淋巴nl(r)-pry的单次剂量D95≥180 cGy;方法B:先设一与方法A相同的下颈野T1,拷贝T1野生成T2野,缩小T2野上界,单次输出量(MU)与方法A相同,按需要分配给T1野和T2野.比较两种设野方法与上颈部的调强治疗计划衔接处照射剂量的区别.结果 方法A nl(r)-ptv的大剂量分别达到处方剂量的198%和193%,存在明显的高剂量区,方法B大剂量分别只有处方剂量的122%和125%,降低了高剂量区的范围.结论 由于调强放疗射野的不均匀性,造成方法A存在明显的高剂量区,方法B利用正向调强的原理,在不增加工作量和操作难度的前提下很好地解决了鼻咽癌调强放疗射野与下颈野衔接的问题.

    作者:陆军;林少俊;邱素芳;张秀春;潘建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原癌基因eIF4E在口腔鳞癌及切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eIF4E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口腔鳞癌患者20例及口腔正常黏膜10例,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其elF4E表达.结果 eIF4E在口腔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中心癌组织和边缘癌组织阳性指数分别为7.26±1.32、4.88±1.23,两者存在显著差异,正常黏膜组织中其呈低表达;不同病理分型、不同部位、不同TNM分期其表达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eIF4E在口腔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对口腔鳞癌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付荣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长春瑞滨每周方案同期适形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长春瑞滨化疗并同期X线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综合治疗Ⅲ期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60例Ⅲ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化疗方案,长春瑞滨10mg/m2,每周1次,连用7周.同期行全程X线三维适形放疗DT:(66~70)Gy/33-35次,2 Gy/次,5次/周;对照组30例,只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具体剂量、分割方式同治疗组.治疗完成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76.6%(23/30),完全缓解率(CR)23.3%(7/30);对照组总有效率50.0%(15/30),完全缓解率13.3%(4/30),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χ2=4.59,0.010.05).放化疗的毒副反应主要是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但皆可耐受.结论 全程X线三维适形放疗并同期长春瑞滨化疗综合治疗Ⅲ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可明显提高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略有提高,但无统计学差异,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鲁艳春;陈多才;王桂芝;赵振庆;王荣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脑胶质瘤内科治疗进展

    脑胶质瘤是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41%~44.6%,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高峰分别在30~40岁和10~20岁[1],大多数呈膨胀性和浸润性生长,预后相对较差.Deorah等[2]报道,在所有胶质细胞瘤中占半数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1年生存率约为30%,5年生存率不足5%.大部分脑胶质瘤需要在手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本文就脑胶质瘤内科治疗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徐军;李秀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208例的血液学分析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是一种常见的淋巴系统恶性增殖性疾病.当NHL发展至晚期时,除侵犯胃肠道、睾丸、腹腔内淋巴组织等部位外,也常侵犯骨髓,导致淋巴瘤骨髓浸润(bone narrow involvement,BMI)或淋巴瘤细胞白血病(lymphoma cell leukaemia,LMCL).我院自1998年1月~2008年6月共收治NHL患者1649例,其中发生BMI和LMCL共208例,现将其血像、骨髓像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光明;邹学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FHIT基因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FHIT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52例前列腺癌和2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FHIT蛋白表达.结果 FHIT基因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90.0%(18/20),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8.5%(20/52),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不同分级中随恶性程度的增高而表达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中随分期的增高,表达减少,但T1~T2与T3~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HIT基因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FHIT蛋白异常表达可能是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黄力;姚启盛;王晓康;杨勇;陈从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鼻咽癌三维适形放疗70例疗效分析

    鼻咽癌主要治疗方法是放射治疗.常规放疗虽已取得较好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局部复发[1,2],且放疗毒性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3].为进一步改善放疗效果,我院自2003年3月始对初治鼻咽癌患者开展了三维适形放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新芊;李金高;龚晓昌;敖帆;万桂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乳腺癌的保乳治疗进展

    随着乳腺癌研究的进展,人们重新审视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相应的社会因素、价值观的改变,保留乳房治疗(breast-con-serving therapy,BCT)从兴起至今,已被西方多数医生和患者所接受.在我国,由于患者甚至部分医生对乳腺癌概念的偏颇认识以及医疗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BCT还未广泛开展.

    作者:孟洁;宁连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沙利度胺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沙利度胺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可通过抑制促进血管生长的因子bFGF和VEGF表达发挥作用[1,2].我们于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采用沙利度胺联合GP方案,治疗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隋黎丽;姜能永;王欣;李春娟;管乐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