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统伟
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cinoma,TMC)是指直径≤1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起病隐匿,病程长,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因常与甲状腺其它疾病并存,故临床上易漏诊、误诊,从而影响治疗.现结合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65例TMC病例,对微小癌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做一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禚守荣;马海燕;毕海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肺癌根治术术中要求镇痛完全,有足够的麻醉深度,而术后要求尽早清醒,早期行呼吸锻炼,咳嗽、排痰,以便减少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本文旨在了解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肺癌根治术时的麻醉用药量、血流动力学、血糖浓度、苏醒时间的变化及对术后镇痛的观察.
作者:黎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2005年1月至2007年8月,我们采用吡柔比星治疗31例非小细胞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军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采用颅颌面联合切除术治疗颌面颅底肿瘤日益增多.我科自2000年10月至2008年10月共采用颅颌面联合切除术治疗颌面颅底肿瘤16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对其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进行总结.
作者:周何强;罗文政;徐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FHIT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52例前列腺癌和2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FHIT蛋白表达.结果 FHIT基因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90.0%(18/20),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8.5%(20/52),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不同分级中随恶性程度的增高而表达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中随分期的增高,表达减少,但T1~T2与T3~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HIT基因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FHIT蛋白异常表达可能是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黄力;姚启盛;王晓康;杨勇;陈从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ER、PR、C-erbB-2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56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ER、PR、C-erbB-2检测,并分析其与患者年龄、家族史、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数目、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及预后患者的关系.结果 C-erbB-2表达阳性组患者具有年龄较小(P=0.001)、肿瘤体积较大(P=0.001)、组织学分级较差(P=0.002)、淋巴结转移数目较多(P=0.001)、预后较差(P=0.001)等特点;ER,PR,C-erbB-2表达均阴性的患者预后也较差.结论 激素受体及C-erbB-2表达水平可作为制定乳腺癌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张晟;刘鹏;只向成;孟洁;张敏;李春艳;张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肠减压,相关药物联合肠外营养支持(PN)的非手术措施,治疗完全性恶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18例晚期大肠癌所致的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采取胃肠减压,并以生长抑素、止吐药、止痛药及糖皮质激素药物为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PN)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KPS评分与梗阻症状及胃液引流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18例患者中7例疗效良好,11例症状缓解明显,继续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采取胃肠减压,并以生长抑素、止吐药、止痛药及糖皮质激素药物为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PN)的非手术治疗,对大肠癌并恶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好,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无毒副反应.
作者:沈焘;李云峰;蔡欣怡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乳腺癌研究的进展,人们重新审视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相应的社会因素、价值观的改变,保留乳房治疗(breast-con-serving therapy,BCT)从兴起至今,已被西方多数医生和患者所接受.在我国,由于患者甚至部分医生对乳腺癌概念的偏颇认识以及医疗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BCT还未广泛开展.
作者:孟洁;宁连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2001年~2008年我们收治21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景山;殷瑞忠;胡静君;柯文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陌上菜提取物(BSC)和陌上菜复方提取物(BMZCY)对小鼠移植性肿瘤和模型动物脏器指数的影响.方法 建立S180肉瘤、EL-4淋巴瘤移植性肿瘤模型,观察提取物对S180、EL-4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对荷瘤小鼠脏器指数(脾、胸腺)的影响.结果 陌上菜提取物(BSC)各剂量、复方提取物(BMZCY)高、中剂量对S180肉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40.0%(P<0.05),低剂量抑瘤率为21.5%(P>0.05);陌上菜提取物(BSC)、陌上菜复方提取物(BMZCY)对EL-4淋巴瘤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30.0%;与阴性组比较,提取物对荷瘤小鼠的脏器指数(脾、胸腺)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 陌上菜及复方提取物对S180、EL-4肿瘤的生长有明显地抑制作用,无剂量依赖性.
作者:潘嘉;刘洁;何光星;陈幸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的临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行X线双对比食管造影检查,其中20例进行了CT检查.结果 35例患者中原发于颈段2例,胸食管上段4例,胸食管中段19例,胸食管下段10例.肿瘤大体类型及X线表现多数为髓质型及蕈伞型.病变范围大多数较长.≥5 cm 22例占63.2%.淋巴结、内脏转移多见,20例CT检查患者中,17例发现有淋巴结转移,5例远处脏器转移.结论 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是高度恶性肿瘤,CT检查对淋巴结及内脏转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联合临床及X线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临床分期和掌握手术适应证.
作者:徐向红;赵玉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我院自1995年以来,共施行保留乳房手术98例,术后配合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鞠现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急性毒副反应.方法 62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前1周开始化疗,多西他察40 mg/m2,第1、8天给药;顺铂20 mg/m2,第1~4天给药,每21天重复,共2~3个周期;常规放疗200 CGy/次/d,5 d/周,DT6 000~7 000 CGy.结果 完全缓解率为29.0%,部分缓解率为58.1%,总有效率87.1%.主要毒副反应为急性放射性食管炎(56.5%)、放射性肺炎(41.9%)、骨髓抑制(35.5%)和胃肠道反应(16.1%),大多数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均能耐受.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配合放疗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肯定,远期疗效和并发症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陈立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Ki67表达的相关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刺125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Ki67的表达以及淋巴结转移的情况.结果 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72.8%,VEGF、Ki67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6.8%和74.4%,VEGF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1),淋巴结转移与Ki67表达无显著相关(P>0.05),而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VEGF和Ki67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协同作用;Ki67及VEGF的表达与乳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建法;顾超;叶宣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是一种常见的淋巴系统恶性增殖性疾病.当NHL发展至晚期时,除侵犯胃肠道、睾丸、腹腔内淋巴组织等部位外,也常侵犯骨髓,导致淋巴瘤骨髓浸润(bone narrow involvement,BMI)或淋巴瘤细胞白血病(lymphoma cell leukaemia,LMCL).我院自1998年1月~2008年6月共收治NHL患者1649例,其中发生BMI和LMCL共208例,现将其血像、骨髓像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光明;邹学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宫颈癌至今仍是妇女常见的生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我院近年来收治3例妊娠合并子宫颈癌,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静;许颖思 刊期: 2009年第05期
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我科对46例晚期胃癌患者分别采用反应停联合奥沙利铂+希罗达方案(观察化疗组)与奥沙利铂+希罗达方案(对照化疗组)进行化疗,并对两组的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梅浪华;李鹰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血清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242(CA242)联合检测对恶性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长海医院肿瘤科于2004年9月~2005年9月期间收治的554例恶性肿瘤患者及60例为对照组的健康人的血清进行CA125、CA15-3、CA242检测.结果 恶性肿瘤组三种肿瘤标志物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除鼻咽癌、骨肉瘤及淋巴瘤以外,联合检测阳性率均大于50%.三种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CA125、CA15-3、CA242单独检测的阳性率(P<0.05);三种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CA125、CA15-3联合检测的阳性率(P<0.05);三种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CA242、CA15-3联合检测的阳性率(P<0.05);三种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与CA125、CA242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率分别为:荷瘤转移组(77.08%)、荷瘤未转移组(60.05%)、手术后组(53.40%).结论 CA125、CA242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肿瘤的检出率.CA15-3的检测对于肿瘤的筛查并不能明显提高肿瘤的检出率,价值有限,但是对胆囊癌、乳腺癌、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为临床判定患者病情状态提供帮助.
作者:宋红伟;王雅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PTEN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对3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1周内行MRI(核磁共振)灌注检查、PTEN(第十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蛋白表达测定.MRI灌注检查采用超导磁共振仪体线圈,通过灌注Gd-DTPA代谢像了解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经诊刮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癌组织,采用链霉素抗生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PTEN表达.结果 在3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MRI灌注检查无肌层浸润和浅肌层浸润17例,深肌层浸润15例.FIEN蛋白表达检测:阳性生表达14例,阴性表达18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无肌层浸润和浅肌层浸润17例,深肌层浸润15例.MRI灌注检查准确度为90.48%,其中在特殊类型癌中PTEN蛋白表达缺失率为83.33%,Ⅳ期患者PTEN蛋白表达缺失率为100.00%.G2、G3级患者PTEN蛋白表达缺失率为65.22%(P<0.05).深肌层浸润患者中PTEN蛋白表达缺失率为73.33%(P<0.05).结论 MRI灌注对术前子宫内膜癌肌层侵犯深度的检测准确性优于PTEN蛋白表达.PTEN蛋白表达缺失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组织学类型、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密切相关.
作者:杨琳琳;黄云超;杨宏英;卢玉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