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直肠癌根治术中骶前出血的防治

刘震;梁勇

关键词:直肠癌, 骶前静脉丛, 大出血
摘要:1998年1月至2006年1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中行直肠癌根治手术者160例,发生骶前静脉丛大出血8例,现结合文献对直肠癌术中骶前静脉丛大出血的防治进行探讨.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PTEN及其与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肺癌的发生、发展主要是由于癌基因激活和(或)抑癌基因及DNA修复基因突变或缺失所致.PTEN基因作为第1个被发现的具有双重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肿瘤抑制基因,在细胞的生长发育、凋亡、迁移、信号传递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现对PTEN基因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月娥;姜达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侵袭型非霍奇金淋巴瘤196例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侵袭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诊初治侵袭型非霍奇金淋巴瘤196例,记录每位患者治疗前的PS评分、年龄、临床分期、大肿瘤直径、结外受累部位数、有无B症状、LDH水平、用干扰素治疗的时间、国际预后指数(IPI)及肿瘤进展时间(TTP),应用SPSS 12.0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及相关分析,探讨各临床因素与TTP的关系.结果 PS评分、年龄、临床分期、大肿瘤直径、结外受累部位数、有无B症状、LDH水平、IPI是影响TTP的单个因素.而干扰素使用时间长短与TTP无关.年龄、IPI是2个独立影响TTP的指标,且IPI对TTP的影响大于年龄对TTP的影响.结论 年龄、IPI与侵袭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而干扰素对于侵袭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治疗作用并不明显.

    作者:汪旭;李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应用肺癌细胞株筛选抗肺癌多肽的研究

    目的 应用核糖体多肽表达法结合肺癌活体细胞从设计的多肽库中筛选出特异性抗肺癌多肽,以建立1种简便、更有效的寻找抗肺癌多肽方法.方法 选择已知可在肿瘤细胞膜上穿孔的阳性对照多肽Mast21和MastoparanX与肺癌细胞株(NCI-H460)进行筛选可行性试验,证实核糖体多肽表达法结合肺癌活体细胞可筛选出肺癌穿孔多肽.组建可直接用于体外多肽表达的DNA库,应用核糖体表达法结合肺癌细胞株(NCI-H460)进行抗肺癌多肽筛选,应用MTT法检测筛选的多肽在体外抗肿瘤效果.结果 应用核糖体体外表达法和肺癌细胞株(NCI-H460)成功地从设计的肽库中筛选出一些肽,分析DNA序列编码多肽,选择合成肽链进行抗肺癌试验,证实能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I-H460)生长,而对正常人体红细胞影响有限.结论 核糖体表达法结合肺癌细胞株,可从肽库中筛选出选择性抗肺癌多肽.从而有望建立1种简便、有效的寻找抗肺癌多肽的方法,为开发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抗肺癌新药奠定基础.

    作者:温浙盛;韦尉东;陈晓勤;肖勇梅;李小东;戎铁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TP与E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比较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大的恶性肿瘤[1],在我国肺癌的病死率在城市已居肿瘤死亡首位.尽管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许多新药的问世,但肺癌的治疗效果仍不尽人意,尤其是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问题上尤为棘手.

    作者:王蓉;李陆;张德军;陈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Wnt5a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Wnt5a基因是Wnt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定位于染色体的 3p14.2-p21.1区,早由 Thomas Jefferson 大学分子生物病理学的 Clark C.C发现,由1112 个腺嘌呤、884 个胞嘧啶、946 个鸟嘌呤、1172 个胸腺嘧啶组成.

    作者:黄英;刘国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热塑面膜固定鼻咽癌患者放疗摆位技术的周期误差分析

    现代放疗已进入精确放疗,放疗中的体位固定是保证患者精确放疗的首要前提.固定的目的:一是保证患者正确的治疗体位;二是要求在照射过程中体位保持不变或每次治疗摆位都能得到良好的重复[1].热塑面膜固定技术就是1种较好的体位固定技术,但由于患者在放疗中出现的临床副反应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如少数患者放疗过程中会出现体重可能下降较明显;颈部包块较大者经放疗后包块体积缩小较大等,这些原因会引起患者体型变化,导致面膜固定的松动,影响治疗体位的稳定性.

    作者:应惟良;叶新芊;吴金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DICE方案二线治疗疗效观察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以化疗为主,其标准方案为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但对CHOP方案耐药或CHOP方案治疗后复发的患者治疗尚没有统一方案,且疗效欠佳.总结我院2002年至今采用DICE方案二线治疗的27例NHL患者,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祥财;黄莉;许明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31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有上腹不适、肿块、黑便或贫血等临床表现.31例中原发于胃底3例,胃体6例,胃角9例,胃窦13例.18例术前经胃镜活检确诊;所有病例做免疫组化染色及幽门螺杆菌监测,证实为B细胞型淋巴瘤29例,T细胞型淋巴瘤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90.2%.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化疗.29例获得随访,5年生存率为45.1%.结论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多属B细胞来源,并且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胃镜检查是术前有效诊断价值的方法之一.手术方式与胃癌相似,术后化疗与手术治疗同等重要,病理类型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陈清波;常青;王洪波;叶春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不张三维适形放疗靶区确定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肺不张三维适形放疗(3DCRT)时大体肿瘤靶区(GTV)的确定方法.方法 对19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且CT检查合并肺不张患者,先后在同一体位和胸部热塑膜固定下行胸部CT-SIM扫描和胸部(全身)18F-FDG PET/CT 检查,分别勾画大体肿瘤体积CT-GTV和18F-FDG PET/CT-GTV(PET-GTV),并由治疗计划系统给出GTV体积的具体数字加以比较.结果 全部患者的CT-GTV和PET-GTV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3例患者的PET-GTV较CT-GTV增加20.1%(31.7 cm3),CT-GTV平均为144 cm3 (129~156 cm3),PET-GTV平均为173 cm3(152~188 cm3);16例患者的PET-GTV较CT-GTV减少29%(27.2 cm3),CT-GTV平均为138 cm3(95~190 cm3),PET-GTV平均为126 cm3(60~160 cm3) (P<0.05).GTV的减少主要原因是PET显像除外了因肿瘤原因造成的肺不张,从而引起靶区范围的缩小,使靶区更加精确,且避免周围正常组织不必要的照射,大限度地保护了正常组织,显示3DCRT的优点.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不张患者的肺不张组织与局部病变有一定的鉴别意义,提高了靶区定位的精确性.

    作者:杨凤姣;吴湘纬;谢爱民;胡炳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睾丸精原细胞瘤免疫表型及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瘤的免疫表型、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光镜观察和多种免疫组化标记,分析8例睾丸精原细胞瘤病理组织学特征和免疫组化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结果 8例睾丸精原细胞瘤,平均年龄41.4岁,巨检肿瘤均呈类长椭圆形,大径平均10.4 cm,包膜完整,切面灰白色鱼肉状;镜下均表现为典型精原细胞瘤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PLAP、D2-40、CD117均为强阳性(8/8),其中2例HCG-α阳性,1例CD30阳性;而AFP、CK-LMW及Vim均为阴性(8/8).结论 睾丸精原细胞瘤好发于中年男性,其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和免疫组化检测,免疫标记物PLAP、D2-40、CD117、CD30、HCG和AFP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志义;张著学;刘斌;吴启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在进展期胃癌化疗中的应用价值

    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AGC)又称晚期胃癌,在胃癌患者中AGC检出率为37%~39%;在可切除的Ⅰ~Ⅲ期患者中有半数以上术后复发转移进入晚期[1].许多研究结果证实,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能进一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但对化疗方案的选择有多种[2].2004年9月至2007年9月,我们应用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腹腔植入联合顺铂及阿霉素方案,对46例AGC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统伟;罗春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核转录因子NF-κB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是1种分布和作用均十分广泛的真核细胞转录因子,属于NF-κB/Rel蛋白家族成员,由Sen等于1986年首先在B淋巴细胞中发现,它能够与B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κ轻链基因的增强子κB序列(GGGACTTTCC)特异地结合.随后对NF-κB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它能与多种细胞基因的启动子和增强子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促进相关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参与炎症反应、损伤应激、免疫防御、细胞增殖和凋亡等过程.

    作者:易静;李弼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大肠杆菌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的特性及其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自杀基因是一类前体药物转换酶基因,目前研究过的自杀基因有十余种,常用的是HSV-TK/GCV[1]和CD/5-FC[2]2种自杀基因系统,对多种肿瘤具有治疗作用等.近来发现的大肠杆菌deoD基因编码的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PNP酶),能催化前体药物--腺苷类似物产生毒性嘌呤,具有高效能、高旁观者效应和抗非增殖细胞活性的优点,成为目前自杀基因治疗中的热点.现就大肠杆菌PNP酶的特性、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等做一综述.

    作者:饶泽昌;李文林;石小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聚金葡素治疗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31例疗效观察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些患者顽固性积液时间可长达数月之久,以致延长患者带引流管时间,影响切口愈合,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影响下一步治疗的及时进行,因此有效控制皮下积液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我们于2001年9月~2008年2月采用高聚金葡素治疗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31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萍;万红霞;谭艳芳;李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远期生存影响因素的分析

    为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的远期生存影响因素,对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月所收治的资料较完整的55例NHL作一临床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丽娟;吴晓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头颈部癌放疗后诱发恶性肿瘤8例分析

    放疗诱发癌是高剂量放射线治疗恶性肿瘤的并发症之一,有报道其发生率在0.1%以下[1].我们收集了8例头颈部癌放疗后发生诱发瘤患者的资料,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韦正波;谢莹;许坚;莫立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Fhit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和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4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Fhit和ki-67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Fhit阳性表达率为54.5%(24/44),其表达与组织病理分级、手术临床分期、肌层浸润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有无绝经及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随组织学病理分级的增加、手术临床分期进展及肌层浸润程度的加深、有淋巴结转移,Fhit表达阳性率逐渐降低.ki-67表达与组织学病理分级、手术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有无绝经及组织学类型和肌层浸润程度无关(P>0.05).随组织学病理分级的增加、手术临床分期进展及有淋巴结转移,ki-67表达增强.Fhit和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γ=-0.562,P=0.034).结论 Fhit和ki-67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Fhit和ki-67表达可能有助于判断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柯妍;张广亮;严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龄肺癌患者40例手术并发症及预后分析

    随着老年化人口的增多,高龄肺癌患者日益增多,由于心肺和脑血管疾病,手术风险大,但手术切除仍是高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方案.我们对40例年龄大于80岁的高龄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早期并发症和死亡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庄聪文;杨胜生;曾志勇;程先进;张哲明;刘道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非生殖器官来源转移性卵巢癌的诊治

    目的 分析非生殖器官来源转移性卵巢癌(MOCNGO)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探索其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至2007年收治的MOCNGO 27例的临床资料,患者中位年龄40岁,未绝经者22例,有生育史者25例;原发部位:胃6例、大肠17例、乳腺4例;原发肿瘤Ⅳ期19例、Ⅲ期6例、分期不明2例;双侧卵巢同时受累者19例;有腹腔广泛转移者16例;腹水≥1 500 ml者11例;卵巢肿瘤直径<10 cm者13例,≥10 cm者14例.对其进行生存分析,探讨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 全组2年生存率为22.03%,中位生存时间(14.00±3.36)个月.原发灶根治性切除组、卵巢肿瘤发生时间>1年组、单侧卵巢受累组预后优于原发灶姑息性切除/探查术组、卵巢肿瘤发生时间<1年组、双侧卵巢受累组,P值均<0.005.结论 非生殖器官来源卵巢转移癌预后差;对于绝经前期、有生育史的胃肠道或乳腺晚期腺癌者尤应注意排除卵巢转移的可能性,而绝经前期、有生育史卵巢肿瘤病例则应重视胃肠道和乳腺的检查;当胃癌发生卵巢转移时尤应注意避免过度治疗,而乳腺癌、大肠癌发生卵巢转移者应积极剖腹探查及化疗.

    作者:李燕;黄萍;李从铸;周莉;朱安娜;徐漫漫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RNA干扰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是一门新兴的基因阻断技术,是1种双链RNA( double-stranded RNA,dsRNA)分子在mRNA水平上关闭相应序列基因的表达或使其沉默的过程,也就是序列特异性的转录后基因沉默(post 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

    作者:闵敏;高国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