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棣;考军;周文丽;范清玲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顺铂对BEL-7404、BEL-7404/ADM肝癌细胞hTERT-mRNA 表达及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顺铂处理BEL-7404细胞24 h、48 h、72 h后, RT-PCR检测hTERT-mRNA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DDP处理48 h、72 h后,BEL-7404细胞hTERT-mRNA表达明显受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比BEL-7404/ ADM细胞,随着DDP剂量和作用时间的增加,hTERT活性也呈减弱趋势.结论 顺铂可降低BEL-7404、BEL-7404/ADM细胞hTERT-mRNA表达,表现为明显的时间及浓度的依赖性.
作者:莫军扬;韦长元;黎丹戎;朱其一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放射线诱导hEgr-1-CD自杀基因前药系统对鼻咽癌CNE细胞株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将pcDNA3.1(+)Egr-1-CD利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转染入鼻咽癌细胞株,给予不同剂量的X线照射观察基因表达与放射的剂量效应关系,观察不同的放射线及不同剂量的前药对鼻咽癌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 电离辐射可诱导增强自杀基因阳性鼻咽癌CNE细胞株中CD基因的表达,电离辐射与前药5-Fc的联合应用大大增强了对自杀基因阳性细胞的杀伤作用,其杀伤作用大于单独自杀基因前药系统和单独照射.结论 hEgr-1-CD自杀基因前药系统对鼻咽癌CNE细胞株有放射增敏作用,其与放射联合应用对CNE细胞有明显的协同杀伤作用.
作者:邱素芳;潘建基;吴君心;谢云青;郑秋红;郑天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p53、p21WAF1、PCNA、CyclinA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及Warthin-Starry银染色、PCR、尿素酶法检测胃癌及有关病变中p53、p21WAF1、PCNA 、CyclinA蛋白的表达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 在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不典型增生(Dys)及胃癌(GC)中,p53阳性表达率随病变发展而逐渐升高,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3.3%、6.7%、25.0%、70.6%.p21WAF1阳性表达率随病变发展而降低,p21WAF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96.7%、86.7%、75.0%、42.6%.PCNA和cyclinA阳性表达率随病变发展而升高,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5.0%、60.0%、70.0%、87.5%、85.3%;Cycli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0、6.7%、20.0%、47.5%、58.8%.在同一病变中HP阳性组p53、p21WAF1、PCNA、cyclinA阳性表达率高于HP阴性组,GC组有显著差异(P<0.05).就1种基因的表达而言,HP阳性组各类病变之和与阴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中p21WAF1与p5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0.01,γ=- 0.598),PCNA与cyclin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1,γ= 0.956).结论 p53突变及p21WAF1失活和PCNA、cyclinA蛋白的高表达及HP感染共同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杨兰泽;高静;米建强;谢顺清;杨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内镜治疗技术的提高与内镜治疗器械的进展,对食管狭窄患者进行内镜下扩张与支架置入治疗,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使患者临床症状得以缓解,避免了手术,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秋保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定量分析血浆EBV DNA水平在监测鼻咽癌复发、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PCR),检测360例根治放疗后鼻咽癌患者血浆EBV DNA水平,并与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比较.结果 360例患者中87例血浆EBV DNA检测阳性,273例阴性.在87例检出阳性者中, 25例证实为临床复发,45例证实为远处转移,故其预测肿瘤进展阳性预测值为80%(70/87).在273例血浆EBV DNA检测阴性患者中,共有17例复发和4例转移,故其阴性预测值为92%(252/273).总计91例肿瘤进展患者中70例血浆EBV DNA阳性,其中复发42例,25例血浆EBV DNA阳性;转移49例,45例血浆EBV DNA阳性.269例临床缓解患者中17例血浆EBV DNA阳性,故其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77%(70/91)、94%(252/269)、6%(17/269)、23%(21/91)、90%(322/360).复发患者、转移患者、肿瘤进展患者和临床缓解患者EBV DNA阳性率和中位拷贝数分别为:60%,4 700 copies/ml ;92%,425 000 copies/ml ;77%,38 000 copies/ml;6%,<500 copies/ml.复发患者与转移患者比较、肿瘤进展患者与临床进展患者比较,血浆EBV DNA阳性率和中位拷贝数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浆EBV DNA水平的检测是监测放疗后鼻咽癌患者转移、复发的有效指标.
作者:龚晓昌;李金高;袁霞;廖朝晖;敖帆;邹学森;陈文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膜式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 (简称TCT) 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刷取354例支气管黏膜细胞行TCT检测,同时钳取这354例支气管黏膜组织经固定、包埋、切片、染色后光镜观察,然后比较细胞学和病理活检的符合性.结果 354例中,TCT诊断癌142例(40.11%),可疑癌37例(10.45%),非恶性175例(49.44%).与病理活检对照,完全符合298例(84.18%).结论 TCT能制出良好的涂片,可以全面准确地反映支气管黏膜病变情况,它联合病理活检能提高对肺癌的诊断率.
作者:陈世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自1897年Schlatter首先施行全胃切除术成功后,直至1943年,世界文献共报道该手术303例,手术死亡率高达40%[1],以后手术死亡率逐年降低.近10年来,随着对胃癌生物学特性及其转移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多数学者主张对胃癌应扩大根治范围,认为全胃切除术为胃癌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其手术死亡率已下降至5%左右[2].我院2004年8月至2006年4月间共施行全胃切除治疗胃癌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景华;刘远廷;马杰;赵辉;胡继卫;岂怀华;李景武;孙志国;赵亚亭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世界每年约20万人死于食管癌[1].手术治疗结合放化疗目前仍是食管癌的首选,但有临床症状后确诊者多为中晚期,大部分患者已失去外科手术机会[2],只能选择不同方案的放化疗,甘胺双唑钠作为放疗增敏剂已逐渐在临床使用,为观察甘胺双唑钠对食管癌的放射增敏作用,我中心对2003年10月~2005年4月收治的64例食管癌患者进行临床随机分组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军;牟妍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GEM)联合放射对人高转移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的作用机理.方法 ①用不同浓度的GEM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O-8910PM细胞,观察其对细胞的增殖抑制;②GEM加不同放射条件照射细胞后,观察其对细胞的集落形成率、DNA及细胞凋亡的影响;③ GEM联合放射对人卵巢癌细胞的时间依赖性实验,用细胞增殖抑制及核分裂指数的方法,对实验后24、48、72、96 h的人卵巢癌细胞进行观察.结果 ①GEM对人卵巢癌细胞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并随GEM的浓度增高而活细胞数下降,对照组与各药物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GEM加不同放射条件照射细胞后,随放射剂量的增高而细胞增殖明显抑制,呈正相关;细胞集落形成率,随放射剂量的增高而集落形成率下降;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经GEM加不同放射条件照射后的细胞,可见G0~G1期细胞明显阻滞,进入S期的细胞明显减少;细胞凋亡结果分析表明,凋亡现象随放射剂量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升高,尤以4 Gy和6 Gy时细胞凋亡现象更为明显.③用GEM联合放射对人卵巢癌细胞作用24、48、72、96 h后,从细胞计数及核分裂指数结果可见:细胞增殖抑制呈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各组细胞随实验时间的增加,细胞增殖抑制明显,对照组与各实验组比较,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单纯药物组与联合组在实验96 h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GEM能抑制人卵巢癌细胞生长,当GEM联合放射可诱导HO-8910PM细胞阻滞和细胞凋亡,且有时间依赖性和一定的放射增敏作用.
作者:钱丽娟;顾琳慧;朱赤红;凌雨田;张鸿未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p53、Ki-67蛋白的表达,探讨它们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60例癌旁乳腺正常组织中Survivin、 p53、Ki-67的表达.结果 60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8.33%,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00%(P<0.05),但与乳腺癌的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状况无显著相关.p53和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并与乳腺癌病理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与p53和Ki-67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Survivin、p53、Ki-67蛋白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对乳腺癌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p53和Ki-67可以作为乳腺癌的预后指标.在乳腺癌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作者:李梅;陈芸;张丽娟;胡早秀;杨承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p53 mRNA及bcl-2、bax蛋白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制作正常直肠、腺瘤组织标本各16例及80例直肠癌石蜡标本的组织芯片,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检测p53 mRNA,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cl-2、bax蛋白,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直肠癌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 正常直肠组织平均p53 mRNA阳性细胞率为15.26%±3.24%,腺瘤组织平均阳性细胞率为27.32%±5.54%,直肠癌组织平均阳性细胞率为75.38%±9.61%,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肠癌患者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血清CEA水平、组织学类型的p53表达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淋巴转移、5年生存率的p53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癌组织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直肠组织和腺瘤(P<0.01),bax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直肠组织和腺瘤(P<0.01),直肠癌组织p53 mRNA阳性细胞率与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1),与bax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1);直肠癌p53 mRNA表达程度不同的直肠癌细胞凋亡指数(A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85,P<0.01).结论 直肠癌中p53及bcl-2、bax的异常表达共同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联合检测上述标志物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辉;曹杰;杨平;孙政;谭明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26例宫颈癌术前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的方法疗效.方法 对26例宫颈癌患者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观察其疗效和毒副反应.化疗栓塞后2~3周行子宫根治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26例患者阴道流血、流液、腰骶部疼痛等症状均明显缓解,化疗栓塞总有效率为92.3%,手术成功率为100.0%,26例各组淋巴结及切缘无癌残留.结论 宫颈癌术前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有助于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复发和转移;二次治疗的合适时机为化疗栓塞后2~3周.
作者:孙蕾;徐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而常规根治术常因为损伤盆腔植物神经而导致患者排尿及性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上采用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日益受到重视并在临床上广泛开展.我们自1998年11月至2005年11月对22例男性直肠瘤患者实施了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并与同期25例男性直肠癌患者实施非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直肠癌根治术进行对照,现比较分析临床疗效如下.
作者:方向阳;汪水生;罗宏;朱向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PTTG和VEGF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CC)50例、肝硬化30例、正常肝10例组织中PTTG、VEGF的表达.结果 PTTG、VEGF在原发性肝癌、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 ,F=8.5 ,P< 0.01).结论 PTTG、VEGF异常表达与肝癌肝硬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对肿瘤新生血管起关键作用,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较为客观的参考指标.
作者:康凯夫;石祥呈;陈小伍;陈坚平;车爱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腮腺手术是头颈部常见手术,其中80%为良性肿瘤手术,80%位于浅叶.传统的手术方法,易出现面神经麻痹,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涎漏等并发症.我们自1999年1月~2001年12月,采用保留腮腺筋膜的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推广.
作者:宋彬;李瑾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鼻咽癌血浆EB病毒(EBV)DNA水平与肿瘤负荷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病理检查证实、无远处转移的初治鼻咽癌患者共98例,治疗前行鼻咽及全颈CT,应用PACS中的多边形测量工具,逐层勾画鼻咽原发灶肿瘤及颈部转移淋巴结,采用面积求和法计算鼻咽原发灶肿瘤体积(TV)及颈部转移淋巴结体积(NV),以TV和NV之和表示总肿瘤负荷(TNV).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治疗前血浆EBV DNA水平.结果 全组TV、NV及TNV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15.9 cm3(9.1~29.2 cm3 )、17.1 cm3(0.7~64.1 cm3)、44.1 cm3(20.4~87.4 cm3).全组血浆EBV DNA检出率为73.5%(72/98),血浆EBV DNA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3.6×104 copies/ml(2.0×103~3.6×105 copies/ml).按TV分组:≤20 cm3、>20 cm3者各58、40例, 2组血浆EBV DNA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9.5×103 copies/ml(0~1.6×105 copies/ml)、1.6×105 copies/ml(2.2×104~4.6×105 copies/ml),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按NV分组:≤20 cm3、>20 cm3者各52、46例, 2组血浆EBV DNA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2.2×104 copies/ml(0~1.8×105 copies/ml)、1.0×105 copies/ml(6.2×103~5.4×105 copies/ml),有显著性差异(P=0.033);按TNV分组:≤40 cm3、>40 cm3者各43、55例,2组血浆EBV DNA检出率分别为60.5%(26/43)、83.6%(46/55),有显著性差异(P=0.010);2组血浆EBV DNA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1.7×104 copies/ml(0~1.3×105 copies/ml)、1.1×105 copies/ml(6.6×103~4.7×105 copies/ml),有显著性差异(P=0.014);血浆EBV DNA水平与TV、NV、TNV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鼻咽癌患者治疗前血浆EBV DNA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体内肿瘤负荷.
作者:叶新芊;李金高;龚晓昌;袁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我们自2005年2月以来应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腹腔内置管并腔内注药治疗癌性胸腹水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海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与分析肺癌骨转移瘤患者尿I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uNTX)水平,评价其与骨转移病情发展和疗效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正常组33例;肺癌组31例;肺癌骨转移组30例.分别测定3组uNTX水平,同时进行尿脱氧吡啶酚及血清AKP活性和Ca2+浓度的测定,肺癌骨转移组进行了治疗前后uNTX水平对比.结果 肺癌骨转移组uNTX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其治疗前后uNTX水平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肺癌骨转移时uNTX水平会发生异常,uNTX水平与骨转移的发生呈正相关,uNTX敏感度高于尿脱氧吡啶酚及血清AKP活性和Ca2+浓度,在预测肺癌骨转移瘤和监测病变进程中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高志棣;考军;周文丽;范清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我院自2004年10月~2006年12月应用长春瑞滨+顺铂联合治疗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并与CAP方案作对照,取得较好的近期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淑娟;宋印利;赵元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可手术乳腺癌治疗的作用及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方法 分析84例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对原发灶用TSK stericut针穿刺活检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 PR、 CerbB-2、 p53,所有患者采用CEF(环磷酰胺 +表阿霉素+氟脲嘧啶,每3周1 次)或TE(表阿霉素+泰素或泰素帝,每3周1 次)方案化疗2~4个周期,化疗后1~2 周手术.疗效以原发灶B超检查两径乘积变化按UICC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估.结果 TE方案有效率(80.6%)高于CEF方案(56.6%),CerbB-2阴性者的有效率(75.0%)较阳性者(52.8%)高,p53阳性者有效率(77.5%)高于阴性者(54.5%),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E方案、p53阳性独立地与新辅助化疗有效率相关.结论 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TE方案、p53阳性者具有较高的缓解率.活检针穿刺可用于乳腺癌的术前病理诊断并测定生物学指标.
作者:谢尚闹;李涛;孟旭莉;陈杰;莫文菊;孙才兴;丁小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