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病的关系

顾伟根

关键词:内科学, 高尿酸血症, 高血压病, 发病机制
摘要:目的探讨血尿酸升高是否与高血压病独立相关.方法随机挑选来我院体检并已被确诊为高血压病的患者8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与之相近的健康人5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尿酸、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结果高血压病组平均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空腹血糖、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高血压病病程越长,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越高.结论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病密切相关,随着高血压病病程的延长,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逐渐升高.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继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应用心得安术前准备的体会

    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状腺机能亢进,术前必须做好周密的准备,才能使术中减少出血和避免术后危象发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我院1998~2000年对6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应用心得安行术前准备,现总结如下.

    作者:迟亚君;孙承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原发于蝶鞍内的生殖细胞瘤1例报告

    1病例介绍女患,12岁.体格发育停滞5年.7岁以前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童相仿,7岁以后身高及体重均未增长.头痛、头晕3年.近2年出现多饮、多尿(喜饮水,夜尿3~4次,4000ml/d以上),右眼睑下垂7d入院.

    作者:李力仙;叶远柱;赵世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异丙酚,近来广泛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但异丙酚镇痛作用较弱,且作用时间短,配伍芬太尼取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玉霞;苑程鲲;杨明丽;陈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重症乙醇中毒及重症催眠药中毒40例临床分析

    我科自1999-05~2001-05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并排除禁忌证情况下,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重症乙醇中毒及重症镇静催眠药中毒4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分析如下.

    作者:徐晓辉;王颂;迟春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性痴呆的中西诊治探讨

    痴呆是由于慢性或进行性大脑病变引起的记忆、思考、理解、计算、学习、语言、判断等多种高级大脑功能障碍的症候群.而老年性痴呆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退化性疾病.

    作者:孙晓红;季淑芝;张福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氟乙酰胺中毒致心脏损害的治疗体会

    氟乙酰胺中毒可引起心脏损害,病死率高.我院从2000~2002年共收治氟乙酰胺中毒26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雪松;孟庆霞;谢仙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丙种球蛋白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索地塞米松雄激素联合治疗苯中毒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苯中毒药物联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本文4例均采用丙种球蛋白、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地塞米松、雄激素联合治疗,疗程6个月.结果联合治疗苯中毒中,再障2例均治愈,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明显进步,1例急性造血停滞治愈.结论联合治疗苯中毒取得满意疗效,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李丽敏;张健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应用APOFIX经颈后路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

    目的探讨APOFIX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和脊髓损伤的作用.方法应用APOFⅨ对9例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的患者行颈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随访9例5~40个月,齿状突骨折均达骨性愈合,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APOFIX经颈后路内固定稳定可靠,是一种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的理想方法.

    作者:樊世峰;张凯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对择期剖宫产的评价

    择期剖宫产是医源性计划分娩中的一种重要方式.正确运用择期剖宫产,解决某些高危妊娠的计划分娩,可明显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发病率和病死率.这一措施已引起国内外广大产科工作者的关注,同时也被大部分孕产妇所接受.现将择期剖宫产的优点和缺点做如下评价.

    作者:杜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纳洛酮佐治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支气管肺炎并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为儿科一常见危重症,我科于1998-03~1999-03用纳洛酮佐治小儿重症肺炎并心衰14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体温监测对术后切口感染的判断意义

    任何手术都有潜在感染的可能,手术后切口感染不但给病人增加痛苦,也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延长住院时间,影响病人情绪,对手术后疾病恢复产生不利的影响.

    作者:王玲;雷玉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尿酸升高是否与高血压病独立相关.方法随机挑选来我院体检并已被确诊为高血压病的患者8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与之相近的健康人5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尿酸、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结果高血压病组平均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空腹血糖、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高血压病病程越长,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越高.结论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病密切相关,随着高血压病病程的延长,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逐渐升高.

    作者:顾伟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积极干预亚临床型佝偻病的双盲对照研究

    目的对进行干预的和未干预治疗的亚临床型佝偻病进行比较和评估.方法对6个月~2岁的健康儿童进行登记和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LAP)测定,将BLAP>200IU/L的亚临床型佝偻病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组进行干预治疗6个月后复查和统计,2组比较佝偻病和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情况.结果亚临床型佝偻病发病率为23.8%;佝偻病发病情况:2组儿童中佝偻病症状相比较,多汗、夜惊发生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而烦躁不安这一症状的差异不如前2者明显(P<0.05);在呼吸道感染发病情况中,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下呼吸道感染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及时发现和治疗亚临床型佝偻病不仅可以降低越冬后因光照不足而发展为佝偻病的机率,而且可以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作者:刘艳云;刘利国;王伟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女性膀胱颈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颈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2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结果32例治疗者术后无剩余尿,临床症状消失.结论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首选方法,具有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孙大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心血管病的护理与合理用药

    临床如何合理应用心血管药物、正确执行医嘱,是摆在临床心血管科护士面前重要的课题.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刘秀梅;温彬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2000年哈尔滨市鼠密度消长调查结果分析

    鼠是人类一大有害动物,它不仅造成人类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作为宿主动物传播疾病,是传播疾病上的重要媒介.进行鼠类的调查研究,对鼠类的防治,减少对人类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00年哈尔滨市区、县鼠类的种群分布,组成和季节消长的调查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明玉;任力;王文峰;牛弘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血压冠心病病人行胆管手术的麻醉体会

    现将我院近3年来收集的老年高血压、冠心病病人行胆管手术的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国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临床应用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1](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是近年来血液净化领域新成就之一,是治疗学一项突破性进展,其应用范围已1种类 从肾脏疾病扩大到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2,3].

    作者:刘丽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三环类药物及人参皂甙抗抑郁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三环类药物及人参皂甙的抗抑郁作用.方法本文采用大鼠强迫游泳实验法观察三环类药物及人参皂甙抗抑郁效果研究,对其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进行定量测定.为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制,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对大鼠脑内NA、DA、及5-HT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高剂量三环类药物丙米嗪和人参皂甙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P<0.01);抑郁症的形成与脑内NA、DA、5-HT神经递质的含量多少有关.

    作者:胡靖;付宝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青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比较3种常用内固定方法对股骨颈骨折的固定效果.方法将24具新鲜股骨颈骨折标本按年龄分为青、老年2组,采用双曝光散斑干涉法和加载目测法进行生物力学测定.结果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中,多针在对抗骨折面间旋转和剪力方面效果较好,而加压螺纹钉在对抗分离、剪力及旋转方面具有更好的固定效果.多针内固定主要适合于青年人,而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既适合于青年人,又适合于老年人.结论多针内固定比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更具优势.

    作者:马韵伟;杜世艳;崔巍;姜鑫;陈更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