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瘢痕切除尿道持续扩张术治疗后尿道狭窄

刘宗元;姜云横;刘文革;李成权;朱剑勇

关键词:后尿道狭窄, 瘢痕切除术, 持续扩张术
摘要:本文1988~2001-02对9例后尿道狭窄采用瘢痕切除尿道持续扩张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非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护理

    近年来,非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已被广泛接受,我院自1998-06~2000-06间收治重症胰腺炎患者7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何丽;姚源;朱桂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久治不愈的褥疮治疗体会

    褥疮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重症及瘫痪病人长期卧床骨突出处皮肤因长期受压,局部坏死而引起溃疡形成褥疮.褥疮很容易引起感染,一旦恶化,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发生败血症危机病人的生命.以往临床上常采用紫草油、龙胆紫等涂创面,虽结痂,但皮下仍积脓性分泌物,迁延不愈.近年我们使用鸡蛋皮内膜敷于褥疮创面,治疗褥疮,收到满意的效果,尤其对Ⅰ期和Ⅱ期褥疮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王凤兰;高胜杰;胡彦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电子胃镜插入的方法与体会

    电子胃镜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速度快、准确率高的检查,也是对某些上消化道疾病进行治疗的手段之一.在检查治疗过程中,特别是胃镜头部通过咽喉部时,病人有恶心感,重者还伴有呛咳、窒息感、流泪,而使胃镜插入,导致检查治疗失败.经临床观察发现,病人自觉症状的轻重与操作方法有关,为了尽可能地减轻病人不适,提高送镜成功率,我们应用了临床上常见的3种送胃镜头过病人咽喉部的方法并进行比较.

    作者:何金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脊椎及四肢骨体层摄影意义

    1 脊椎1.1 颈椎凡疑有颈椎骨异常,而平片尚不能作出明确诊断的病例,都可采用体层摄影.特别对环椎、枢椎的检查更重要.它是了解齿状突骨折、脱位、先天畸形的好方法.

    作者:刘文志;吴艳霞;丁淑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电脑光量子载体氧透射疗法的护理体会

    脑动脉硬化、脑栓塞、反复发作短暂性脑缺血、脑供血不足、老年性痴呆、缺血性心脏病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为此,我院采用电脑光量子载体氧透射疗法治疗.受到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邹越明;贾佩岩;张林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测定对鉴别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测定脑脊液(CSF)乳酸脱氢酶(LDH),对鉴别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意义.方法上海东凌-科华公司生产的LDH试剂盒,酶法测定,应用美国贝克曼公司CX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细菌性脑膜炎时CSF中LDH活性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结论脑脊液乳酸脱氢酶的测定对鉴别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徐兆珍;郭欣;李晓光;于洪敏;刘英慧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室性心动过速误诊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传导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26岁.因反复发生晕厥3次,胸闷、心悸入院.临床诊断: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心功Ⅲ级,心律失常.心电图(图1)示:宽QRS型心动过速,R-R间期匀齐,频率为170次/min,未见明显P波,心电轴右偏,V1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初步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传导,静推异搏定未见好转.仔细阅图后发现QRS波群中埋藏有P波,节律规整107次/min,存在房室分离现象,确诊为室性心动过速,给予利多卡因静推后,心电图恢复正常.

    作者:梁莹;崔丽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淋必治青霉素联用治疗淋病性宫颈炎15例

    淋球菌易侵犯宫颈引起淋病性宫颈炎.我院采用淋必治和青霉素合治淋病性宫颈炎,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白玉雪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消炎利胆液中频交流电循经导入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在中频交流电的作用下穴位循经导入中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龙胆草等中药用醇沉法制成消炎利胆液,通过中频交流电经胆俞、日月、期门等穴循经导入体内,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同时对照观察口服中药52例,单纯理疗62例.结果总有效率:导入组:95.4%,中药组:78.8%,理疗组:69.5%(P<0.05).结论本疗法克服了直流电导入的某些不足,成本低,操作简便,尤其适用于成分复杂的中草药的导入.

    作者:赵国瑞;赵长云;李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78例脑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本文将脑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病人,防止再度出血头部垫高15°~20°,并用冰袋头部冷敷,使大脑处于低温状态.头部冷敷时间一般5~7d.

    作者:刘丽丽;吴桂梅;吕正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小儿惊厥的处理及护理

    1 惊厥的紧急处置1.1 阻断惊厥持续状态首选苯巴比妥钠5~8mg/kg.次,肌肉注射或安定0.2mg/kg.次肌注或静脉慢注.1.2 防止惊厥发作首选10%水合氯醛500mg/kg.次,加生理盐水100ml,保留灌肠.

    作者:董春艳;李秋琪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氯氮平对血小板体积的影响

    氯氮平(clozapine)是一种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本文经过多年观察发现:在粒细胞没有改变之前,PLT(血小板计数)和MPV(血小板体积)就有一定的改变.为了研究此变化的关系,我们选择32例病人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艾群;姜晓岩;李如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150例分析

    我院1997-05~2000-05对妊娠10~14周自愿要求流产者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简称双米)进行药物流产,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慧仙;鲁丽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腹膜后巨大粘液瘤1例

    1 病例摘要患者,女46岁.因左上腹部肿块伴疼痛1个月而人院.1个月来自觉左上腹有一卵黄大肿物,无不良感觉.以后肿物进行性增大,并出现左上腹隐痛向背部放散,伴进食后腹痛加剧,消化不良,厌油腻饮食,无恶心呕吐,无发热黄疽.

    作者:崔荣;孙文刚;王晓龙;王大伟;线骝骧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硬膜外恒速阵痛泵用于剖宫产术后的观察

    目的对硬膜外恒速镇痛泵输注吗啡进行剖宫产术后镇痛的观察.方法随机选择53例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作为实验组,剖宫产结束时留置硬膜外导管,连接注有吗啡5mg、氟哌啶5mg、0.75%布比卡因15 ml加生理盐水至100ml的恒速镇痛泵;5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度冷丁间断肌注镇痛.结果2组采用不同镇痛方法后2h,术后48h内镇痛效果评定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患者术后24h内睡眠时间分别为(5.03±2.3)h和(2.92±1.68)h(P<0.01).24h内开始泌乳时间早(P<0.05),每日母乳喂养次数明显增加(P<0.05).2组产妇呼吸、心率、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恒速镇痛泵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好,副反应小,能促进泌乳功能,增加母乳喂养次数,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张玲玲;冯淼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应用超导光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分析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它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患宫颈糜烂妇女中,宫颈癌发生率为0.73%,显著高于无宫颈糜烂妇女的0.10%.从宫颈糜烂程度看,Ⅲ度糜烂患癌率为Ⅰ度糜烂的10.0倍.因此,积极开展宫颈糜烂的治疗是预防宫颈癌的手段之一.

    作者:金明华;柳惠兰;黄金川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56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渐升高,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也明显增加,据欧美统计,糖尿病患者有75%死于心血管病,其中2/3死于冠心病.故冠心病已成为糖尿病死亡的首要原因.现将我院2000-05~2001-07期间收治的较为完整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56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王邵菊;刘晓颖;汪洪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从慢性病角度谈社区护理的必要性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死亡谱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们键康与生命的主要威胁.根据慢性疾病的特点以及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对开展社区护理的必要性做如下论述.

    作者:赵长云;王莉;林禄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自发性气胸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例分析

    1 病例摘要患者,女,62岁.既往史:慢性咳嗽6年余.突发性左侧胸痛、呼吸困难8h.否认冠心病史.查体:KT37.4℃,P86次/min、R30次/min、BP13.3/8kPa.神态清晰,端坐呼吸,口唇发绀,左侧胸廓饱满,语颤减弱,叩诊鼓音,呼吸音减弱,右肺.可闻及少许干罗音.心界叩不清,心音纯、节律整,心率86次/min.

    作者:姜兆秀;王海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烧伤病房预防创面感染的措施

    烧伤由于组织失去皮肤屏障,机体代谢增强,免疫功能下降及创面渗出坏死组织的侵蚀等因素,极易发生创面感染.传统认为,预防创面感染的关键是大量应用抗生素.但据文献报道,香港及英美等国医院,抗生素使用量并不大,而主要抓感染传播的环节,如:保持环境的干净、干燥、空气流通与洁净,经常洗手,使用1次性医疗用品,严格的消毒灭菌等.感染率也控制在7%左右.我院2000-01起加强了对烧伤病房消毒隔离措施的管理及医院感染监控,使烧伤创面感染率明显降低,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婷艳;王金秋;陈英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