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繁;张丽娟;李春梅
我院1999-01~07用微波妇科治疗仪治疗各期宫颈糜烂156例,其中138例在治疗后的30~60d来我院复查,其复查率为88.46%,治愈率100%。下面将复查的138例宫颈糜烂患者的有关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德金;李长有;李顺今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改进腭裂整复术中硬腭前部软组织的缝合方式,提高术后Ⅰ期愈合率。方法通过100例完全性腭裂整复术中硬腭前部软组织去除部分粘膜上皮后对位缝合,术后观察Ⅰ期愈合效果。结果 100例腭裂整复术中97例达Ⅰ期愈合,3例硬腭前部出现穿孔,直径大小0.5cm。结论硬腭前部软组织去除部分粘膜上皮组织后对位缝合,能提高Ⅰ期愈合率,减少术后穿孔。
作者:邓恺;孙杰;李艳玲;邓卜师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随着科学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我院从1998年实行了母婴同室,现将母婴情况分析如下。1 产妇对象 300例产妇其中自然分娩123例,剖宫产177例。平均年龄22~32岁之间。选择在38周~43周之前分娩的婴儿出生时Apgar,评分7~10分。
作者:申锦玉;雷向江;李艳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更年期妇女手术前后的心理活动临床表现不同于其他年龄的患者,她们更需要心理护理。1 临床资料 50例患者中,大年龄55岁,小年龄43岁。子宫次全切除20例,子宫全切10例,其余为卵巢双、单侧切除各10例。
作者:李洪岩;张艳娟;杨丽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黄某某,女,39岁,不孕。因阑尾切除后半年出现右下腹部疼痛不止,反复发作,经过抗炎治疗无效,后收入院治疗。入院查体发现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右下腹部可触及一约3×3×2.5cm3的肿块,触痛明显,活动度尚可,腹部无移动性浊音,肠音正常,腹腔,盆腔B超,血尿常规,未见异常,于1998-10-18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腹腔见回盲部无粘连,无腹腔内异物无脓性分泌物,探查子宫及左右附件,双侧附件不能提起,双侧卵巢腹膜化,丧失功能,见右侧卵巢及输卵管伞端与回肠末端粘连,切除右侧附件,残端包埋后关腹术毕。
作者:李跃梅;刘长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院1999-01~2000-12共收治子宫肌瘤患者98例手术治疗方法、适应证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98例,占同期妇科病人的4.1%。发病年龄41~50岁为多,几乎占患者总数的50%。其标本均做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者98例,诊断符合率为89.9%。
作者:李晓星;王宪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例1:患者邹某某,男,9岁,因前牙反就诊。检查:身体发育良好,上颌前部发育不足,面中1/3轻度凹陷,前牙反,反覆4mm,反覆盖2mm,偏近中位,乳牙发育正常,颌曲面断层片发现先天性恒牙胚缺失。
作者:张桂萍;刘艳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乳癌的治疗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化疗及中草药治疗,但是公认好的、比较彻底的方法,是手术治疗。1常用手术 手术治疗的种类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10种:①乳房单纯切除术(包括局部切除,区段切除和全部切除);
作者:单恩忠;陈志宏;张晓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剖腹胆囊切除术(OC)不同,电视下以电刀、电凝剥离、止血等操作,加之CO2气腹,麻醉处理亦有不同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亮;王馨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院自1994-11~2000-12应用内镜对凝诊流行性出血热(EHF)进行检查,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门诊病例48例,住院28例,男50例,女26例;年龄在18~58岁,平均42.5岁。皮肤典型出血点65例,未见或不典型出血点11例;伴有上消化道出血12例,便潜血阳性54例。
作者:索树清;李彦忠;姜效国;孙祥亭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科采用电灼术联合三氮唑核苷治疗尖锐湿疣,并与单纯电灼术治疗尖锐湿疣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60例尖锐湿疣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龄18~60岁平均32.43岁。男性皮损位于龟头,系带及冠状沟处26例,尿道外口2例,肛周4例。女性位于大小阴唇交界处20例,阴道壁、宫颈8例。初发50例,复发10例。
作者:王松君;荆严松;孟凡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眼底病是一种复杂的致盲率很高的眼部疾病,包括视网膜脱离、视网膜玻璃体出血和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等疾病。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动物模型和1998~2000年此类眼病患者进行研究,疗效显著,使眼底病的治愈率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中医药对眼底病的治疗常用活血化瘀复方治疗,对于从动物实验及临床两方面同时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系统治疗研究,尚未见有报道。
作者:孙大卫;王兴刚;谢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例1:某女,35岁。1991-03在外院于右上臂内侧行皮下埋植术(埋植剂为6支型),避孕6年,于1997-04来我市嫩江县计划生育指导站更换埋植剂。检查原切口位于上臂内侧,距肘关节约8cm,从原切口取出埋植剂(6支)并向下埋植一组新的埋植剂(选择上海产埋植剂Ⅱ型2根)。手术顺利,无不适。
作者:梁金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休克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休克的早期发现,及时对症治疗,抢救危重伤病员的生命,不仅是医生,更是护士的光荣职责。一般急诊常见休克有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创伤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作为一名护士,必须掌握其发生原因,先驱症状,临床表现及急诊处理方法。
作者:姜春波;姜梦梅;李春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血液分析仪近年来在各级医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有些单位仍沿用末梢血和人工计数法所得的参考值,这显然与静脉血和分析仪所得的参考值有所不同。本文对用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所得的WBC计数、淋巴%(LY)、单核%(MO)、粒细胞%(GR)、RBC计数、HGB、红细胞压积(HCT)、MCV、MCH、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并建立成人的参考值。
作者:史振涌;胡英勃;于晶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通过研究Ilizarov外固定架与钢板内固定术后骨折部位生物电变化指导治疗。方法本组采用家犬,取胫骨中段,左侧行外固定,右侧行内固定。应用Friden-berg测试法测其在术后1,3,7,14,21,28,35,42,49d生物电情况及骨折X线愈合情况。结果外固定测得其生物电第1周达单峰负电位,其后逐渐回落在第5周左右达正常。内固定在第1周内可测得一双峰电位,以负电位为主,1周后减低,3周近于正常。结论骨折后采用不同的固定方式,可在骨折端产生不同的电位变化,Ilizarov架外固定比钢板内固定在骨折端产生较恒定的高电位,可加速骨折的愈合和促进骨痂形成。
作者:王绍祥;于明坤;杨敬慧;付仲秋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院运用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并加用了皮内缝合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1999-10~2000-12共行横切口皮内缝合剖宫产164例(观察组),年龄23~36岁,平均28岁。其中,初产妇154例,经产妇10例。孕周为38~42周。新生儿体重为2900~4 750g,平均3 550g。1998~1999年传统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术给160例(对照组),年龄23~35岁,平均27岁。
作者:鞠红萍;张龙江;赵洪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环丙沙星又名环丙氟哌酸,属全合成氟诺酮类抗菌药,是DNA螺旋霉抑制剂。笔者于1998-04~1999-04对所在医院收治的109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从其感染液中分离到的112株菌株作了环丙沙星的抗菌活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欢;侯淑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作者于1994~2000-12,采取小切口直视下复位简易内固定加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各类严重胫腓骨折220例,经1~7年随访,复位优良率达98%;感染率5.4%;迟延愈合率4%;4~6个月内达临床愈合标准为96%。
作者:刘剑峰;刘斌;赵辉;唐玉玲;刘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异位妊娠是常见的妇产科疾病,近年来其发生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由于快速敏感的β-HCG放射免疫连续测定和阴道超声检查的应用,使异位妊娠早期确诊率不断提高。从而使许多未破裂异位妊娠得以药物保守治疗,氨甲喋呤是常用药物。我院妇产科应用氨甲喋呤(MTX)肌肉注射治疗异位妊娠5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宇明;李凤彬;范伟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