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先天性腭裂硬腭区修复术方法的改进及临床探讨

邓恺;孙杰;李艳玲;邓卜师

关键词:腭裂整复术, 前腭部软组织, 缝合
摘要:目的改进腭裂整复术中硬腭前部软组织的缝合方式,提高术后Ⅰ期愈合率。方法通过100例完全性腭裂整复术中硬腭前部软组织去除部分粘膜上皮后对位缝合,术后观察Ⅰ期愈合效果。结果 100例腭裂整复术中97例达Ⅰ期愈合,3例硬腭前部出现穿孔,直径大小0.5cm。结论硬腭前部软组织去除部分粘膜上皮组织后对位缝合,能提高Ⅰ期愈合率,减少术后穿孔。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卵巢腹膜化报告1例

    患者黄某某,女,39岁,不孕。因阑尾切除后半年出现右下腹部疼痛不止,反复发作,经过抗炎治疗无效,后收入院治疗。入院查体发现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右下腹部可触及一约3×3×2.5cm3的肿块,触痛明显,活动度尚可,腹部无移动性浊音,肠音正常,腹腔,盆腔B超,血尿常规,未见异常,于1998-10-18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腹腔见回盲部无粘连,无腹腔内异物无脓性分泌物,探查子宫及左右附件,双侧附件不能提起,双侧卵巢腹膜化,丧失功能,见右侧卵巢及输卵管伞端与回肠末端粘连,切除右侧附件,残端包埋后关腹术毕。

    作者:李跃梅;刘长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前牙反牙合伴多个恒牙胚缺失2例

    例1:患者邹某某,男,9岁,因前牙反就诊。检查:身体发育良好,上颌前部发育不足,面中1/3轻度凹陷,前牙反,反覆4mm,反覆盖2mm,偏近中位,乳牙发育正常,颌曲面断层片发现先天性恒牙胚缺失。

    作者:张桂萍;刘艳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眼眶击出性和击入性骨折手术整复4例

    我科于1996-06~2000-08收治4例眶部骨折患者,其中2例为眶击出性骨折,另2例是眶击人性骨折,均行手术整复,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晓辉;魏玉库;裴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101例大肠癌的外科治疗

    本文对101例大肠癌进行分析,对提高大肠癌早期诊断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并对30岁以下患者大肠癌的发病特点、预后作一分析。同时,为提高5年生存率,对直肠肛管癌的病人,进行术前放疗和术后化疗认为有一定价值。

    作者:李晓冬;刘春富;张灿成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输注血液成分白细胞的危害及其预防方法

    输血是医学科学发展的产物,是救死扶伤和防治疾病的一项重要措施,现代输血工作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输血常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输血反应,常见的输血反应是输血免疫反应,而这些反应与人类抗原血型系统相当复杂有关,主要还是人体中的白细胞数有关。而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有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粒细胞有输血治疗作用,而淋巴细胞不但无治疗作用,相反,当异体供血者的淋巴细胞输入后,由于复杂的HLA抗原系统,必然与受血者发生同种异体反应而产生了白细胞抗体,从而导致不良反应。

    作者:邱淑业;徐忠梅;孟艳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围手术期的非直接治疗及护理

    临床医疗是通过直接治疗和非直接治疗共同完成的,如果把通过药物手术,仪器等直接作用于患者机体的诊治手段,看成是必不可少的直接治疗,那么,患者心理因素的调节则是临床医疗中不可忽略的非直接治疗,通过与病人交谈及临床观察就非直接治疗在普外围手术期作用进行调查,体会如下。

    作者:孙红艳;刀宏伟;王力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曲马多用于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选ASAⅠ~Ⅱ级硬膜外阻滞效果满意的腹部及骨科手术病人100例,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42.0±18.2岁,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病人随机分成两组,Ⅰ组(50例):曲马多600mg+布比卡因75mg+氟哌利多10mg,经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注入镇痛泵;Ⅱ组(50例):芬太尼0.3mg+布比卡因75mg+氟哌利多10mg,经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注入镇痛泵。镇痛泵采用(Graseby-9300便携式PCA泵,负荷剂量5ml,持续量为0.5ml/hr,每次按压剂量1ml,镇痛时间为10min,1h总限量为7ml,镇痛时间为48h。

    作者:陈淑荣;赵宇昊;陈焕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子宫肌瘤98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我院1999-01~2000-12共收治子宫肌瘤患者98例手术治疗方法、适应证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98例,占同期妇科病人的4.1%。发病年龄41~50岁为多,几乎占患者总数的50%。其标本均做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者98例,诊断符合率为89.9%。

    作者:李晓星;王宪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应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的麻醉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剖腹胆囊切除术(OC)不同,电视下以电刀、电凝剥离、止血等操作,加之CO2气腹,麻醉处理亦有不同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亮;王馨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皮内缝合的临床应用

    我院运用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并加用了皮内缝合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1999-10~2000-12共行横切口皮内缝合剖宫产164例(观察组),年龄23~36岁,平均28岁。其中,初产妇154例,经产妇10例。孕周为38~42周。新生儿体重为2900~4 750g,平均3 550g。1998~1999年传统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术给160例(对照组),年龄23~35岁,平均27岁。

    作者:鞠红萍;张龙江;赵洪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湿疹糜烂型唇炎27例治疗观察

    湿疹性唇炎以下唇多见,尤其在唇吻部明显,但不超过唇红缘。患者感觉局部疼痛,灼热、干燥及有痒感,造成口唇动作及口唇应有的功能受限,病损也难以愈合,常可以使病程迁延数月或更长时间,伴有颌下及颏下淋巴结肿大,局部有色素沉着,现将我们对此病的治疗做以下分析。

    作者:李曙南;施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环丙沙星在急慢性感染性疾病中的抗菌活性(附109例临床观察)

    环丙沙星又名环丙氟哌酸,属全合成氟诺酮类抗菌药,是DNA螺旋霉抑制剂。笔者于1998-04~1999-04对所在医院收治的109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从其感染液中分离到的112株菌株作了环丙沙星的抗菌活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欢;侯淑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进展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病,已成为慢性肾衰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及早治疗至关重要。1 早期诊断对DN的防治及预后的重要意义。

    作者:邱阳;张也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卵巢癌的术前腹腔化疗

    卵巢癌在妇科肿瘤中死亡率高,疗效差,如何提高卵巢癌的疗效仍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1993-01~1999-07经对我院收治的31例卵巢癌在术前、术中、术后施行腹腔化疗的方法,有效地控制了腹水,使病人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缓解,提高病人生存期,临床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秋春;贺丹丹;王丽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MTX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24例分析

    随着高精度β-HCC测定和阴式超声的广泛应用,以及腹腔镜在临床上的逐步开展,使得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得以实现,也为该疾病的保守治疗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其应用较普遍的为化疗。本文报道24例甲氨蝶呤(MTX)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马晓军;魏鸿麟;常桂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耳廓假性囊肿治疗失败的相关因素及灌注治疗

    目的对40例耳廓假性囊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外院与我院的治疗效果。方法穿刺抽液,庆大霉素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冲洗后,全耳廓石膏灌注固定。结果医生的临床经验不足、压迫技巧差、压迫材料种类等均可影响压迫效果,是导致压迫失败的因素。40例中1次治愈32例、2次治愈7例,3次治愈1例,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熟悉局部解剖、及早治疗、进行全耳廓灌注固定,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作者:胡琦;李敏;郝金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46例劈裂牙保留治疗的临床体会

    我科于1997年以来,应用缺损后的残根或劈裂牙剩余的残根,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在螺纹钉固位的基础上恢复了缺损牙的原有形态和咀嚼功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荣业;杨佳滨;李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手术结合药物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痔的治疗方案与方法是在痔的病因学说庞杂,对痔的本质认识尚不确切和治疗方法繁多的前提下形成的,所以痔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各地区都有一些传统的方法和成熟的经验。本文对近年来的87例混合痔患者,采用齿线上部份(内痔)给予消痔灵注射,齿线下部分(外痔)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收到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大辉;刘晨;张提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儿童腮腺炎合并脑炎脑电地形图分析(附32例报告)

    目的探讨儿童腮腺炎合并脑炎患者脑电地形图变化。进而为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儿童腮腺炎脑炎患者32例,对照组正常儿童30例。采用脑电地形图对脑电信号、频率、波幅及其在大脑两半球区域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儿童腮腺炎合并脑炎患者病理电活动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生理电活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频率谱有明显差异。结论脑电地形图对儿童腮腺炎合并脑炎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在脑炎诊断、治疗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张秀清;沈华;关熙玫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小切口简易内固定加外固定治疗重度胫腓骨骨折220例分析

    作者于1994~2000-12,采取小切口直视下复位简易内固定加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各类严重胫腓骨折220例,经1~7年随访,复位优良率达98%;感染率5.4%;迟延愈合率4%;4~6个月内达临床愈合标准为96%。

    作者:刘剑峰;刘斌;赵辉;唐玉玲;刘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