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肌瘤98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李晓星;王宪英

关键词:子宫肌瘤, 手术
摘要:我院1999-01~2000-12共收治子宫肌瘤患者98例手术治疗方法、适应证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98例,占同期妇科病人的4.1%。发病年龄41~50岁为多,几乎占患者总数的50%。其标本均做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者98例,诊断符合率为89.9%。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对肋骨骨折的漏误诊分析(附50例报告)

    肋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第6位,易发生于30~40岁者,明显的肋骨骨折是不难诊断的,但是,由于肋骨的解剖因素及其它因素,肋骨骨折有时不易被发现,易因漏、误诊而导致临床上的纠纷。本文总结了50例肋骨漏、误诊原因,提出一些避免措施与同道们商讨。

    作者:崔兴安;于秋菊;谭亚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麻醉特点和术前准备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简称(TUR-P),本文就其麻醉特点和手术前准备报告如下。1 TUR-P麻醉特点1.1 大量灌洗液经前列腺电切后创面开放的静脉吸收,进入循环,使血液稀释,血容量迅速扩张,会引起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症。现就TUR-P的麻醉和术前准备报告如下。

    作者:杨家珍;全虎一;王学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炎型诊治1例

    患者,男,29岁,于2000-09-04收入我院,该患发热、厌食、乏力20d,伴巩膜黄染5d,既往体健,无各种肝炎及结核病史。入院查体:T 38.2℃,Bp15/10kPa,P90次/min,精神不振,巩膜及全身皮肤轻度黄染,颈部下颌淋巴结触及如花生米大小,无触痛,活动度尚可,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Ⅱ度,双肺呼吸音略粗,心脏无异常,右侧腹股沟处可触及一如黄豆粒大小淋巴结,无明显触痛,活动度尚可,肝于右肋缘下1.5cm可触及,质地中等,边缘钝,有触痛,脾于左肋下2.0cm可触及,质地中等,无压痛,肝区叩击痛阳性,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作者:沈颖;孙海鸿;苏立琴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46例劈裂牙保留治疗的临床体会

    我科于1997年以来,应用缺损后的残根或劈裂牙剩余的残根,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在螺纹钉固位的基础上恢复了缺损牙的原有形态和咀嚼功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荣业;杨佳滨;李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环丙沙星在急慢性感染性疾病中的抗菌活性(附109例临床观察)

    环丙沙星又名环丙氟哌酸,属全合成氟诺酮类抗菌药,是DNA螺旋霉抑制剂。笔者于1998-04~1999-04对所在医院收治的109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从其感染液中分离到的112株菌株作了环丙沙星的抗菌活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欢;侯淑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湿疹糜烂型唇炎27例治疗观察

    湿疹性唇炎以下唇多见,尤其在唇吻部明显,但不超过唇红缘。患者感觉局部疼痛,灼热、干燥及有痒感,造成口唇动作及口唇应有的功能受限,病损也难以愈合,常可以使病程迁延数月或更长时间,伴有颌下及颏下淋巴结肿大,局部有色素沉着,现将我们对此病的治疗做以下分析。

    作者:李曙南;施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氢氧化钾鉴别革兰氏细菌方法的原理探讨

    在微生物检验过程中,革兰氏染色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这一染色方法已延用了几十年,但在菌落的鉴别上仍存有某些缺点。初学者不易掌握涂片的过厚或过薄,脱色的时间等因素。可能使本来为革兰阳性菌因脱色时间过长或因细菌衰老、死亡而染成革兰氏阴性菌,相反因涂片过厚或脱色时间短而把革兰氏阴性菌染成革兰氏阳性菌。

    作者:李洪霞;代洪霞;张秀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用于过期流产临床分析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1998-01~2000-12门诊过期流产患者42例,观察组19例,对照组23例,两组孕妇年龄20~42岁,孕周10~20周,子宫皆<孕12周大小,用药前皆常规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诊断标准:胚胎死亡2周以上〔1〕

    作者:王福云;许红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脏器的机能逐渐减退,防御功能也日益降低。患病后容易发生并发症及各种感染,如处理不当往往会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因此,在输液过程中,护士必须密切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避免发生不良反应。本文根据对150例55岁以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观察,总结体会如下。

    作者:李秀繁;张丽娟;李春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氨甲喋呤肌肉注射治疗异位妊娠50例分析

    异位妊娠是常见的妇产科疾病,近年来其发生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由于快速敏感的β-HCG放射免疫连续测定和阴道超声检查的应用,使异位妊娠早期确诊率不断提高。从而使许多未破裂异位妊娠得以药物保守治疗,氨甲喋呤是常用药物。我院妇产科应用氨甲喋呤(MTX)肌肉注射治疗异位妊娠5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宇明;李凤彬;范伟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休克与护理

    休克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休克的早期发现,及时对症治疗,抢救危重伤病员的生命,不仅是医生,更是护士的光荣职责。一般急诊常见休克有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创伤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作为一名护士,必须掌握其发生原因,先驱症状,临床表现及急诊处理方法。

    作者:姜春波;姜梦梅;李春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电灼术联合二氮唑核苷治疗尖锐湿疣临床观察

    我科采用电灼术联合三氮唑核苷治疗尖锐湿疣,并与单纯电灼术治疗尖锐湿疣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60例尖锐湿疣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龄18~60岁平均32.43岁。男性皮损位于龟头,系带及冠状沟处26例,尿道外口2例,肛周4例。女性位于大小阴唇交界处20例,阴道壁、宫颈8例。初发50例,复发10例。

    作者:王松君;荆严松;孟凡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阿托品中毒预防的体会

    1 阿托品中毒的临床表现 患者瞳孔散大、高热、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口干舌燥、神志模糊、狂躁不安、抽搐、昏迷、尿潴留等。2 引起阿托品中毒的原因2.1 医生在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时往往错误的认为阿托品用量宁多勿少,盲目增大剂量,增加了阿托品中毒的机会。

    作者:迟玉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西比灵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用西比灵5mg,每日睡前口服,对照组用阿斯匹林0.3g,3次/d口服,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疗效判定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比灵可选择性作用于病理钙通道,抑制脑血管痉挛,提高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和对抗5-羟色胺的病理作用,从而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丛丽玉;张臣;高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应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的麻醉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剖腹胆囊切除术(OC)不同,电视下以电刀、电凝剥离、止血等操作,加之CO2气腹,麻醉处理亦有不同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亮;王馨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一卵双胎胎-胎输血临床观察

    一卵双胎,胎-胎输血所致供血儿贫血,而受血儿红细胞增多症。我院2000-10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患儿,女,双胎大(供血儿),体重1300g。出生时颜面及周身苍白、消瘦、呻吟、哭声微弱,呼吸浅表。听诊:双肺呼吸音弱,心率124次/min,心音低钝,律齐,腹平坦,软,肝脾不大。

    作者:李静;王洪臣;单云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曲马多用于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选ASAⅠ~Ⅱ级硬膜外阻滞效果满意的腹部及骨科手术病人100例,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42.0±18.2岁,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病人随机分成两组,Ⅰ组(50例):曲马多600mg+布比卡因75mg+氟哌利多10mg,经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注入镇痛泵;Ⅱ组(50例):芬太尼0.3mg+布比卡因75mg+氟哌利多10mg,经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注入镇痛泵。镇痛泵采用(Graseby-9300便携式PCA泵,负荷剂量5ml,持续量为0.5ml/hr,每次按压剂量1ml,镇痛时间为10min,1h总限量为7ml,镇痛时间为48h。

    作者:陈淑荣;赵宇昊;陈焕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翼状胬肉切除、球结膜移位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本文对39例原发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行切除、球结膜移位联合治疗,以预防胬肉复发。结果治愈率97.44%,复发率2.56%。结论胬肉切除结膜移位术是有效、安全、方便、复发率低的一种方法。

    作者:张甚英;孟繁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Ilizarov架外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术后家犬骨折部位生物电变化的

    目的通过研究Ilizarov外固定架与钢板内固定术后骨折部位生物电变化指导治疗。方法本组采用家犬,取胫骨中段,左侧行外固定,右侧行内固定。应用Friden-berg测试法测其在术后1,3,7,14,21,28,35,42,49d生物电情况及骨折X线愈合情况。结果外固定测得其生物电第1周达单峰负电位,其后逐渐回落在第5周左右达正常。内固定在第1周内可测得一双峰电位,以负电位为主,1周后减低,3周近于正常。结论骨折后采用不同的固定方式,可在骨折端产生不同的电位变化,Ilizarov架外固定比钢板内固定在骨折端产生较恒定的高电位,可加速骨折的愈合和促进骨痂形成。

    作者:王绍祥;于明坤;杨敬慧;付仲秋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儿童腮腺炎合并脑炎脑电地形图分析(附32例报告)

    目的探讨儿童腮腺炎合并脑炎患者脑电地形图变化。进而为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儿童腮腺炎脑炎患者32例,对照组正常儿童30例。采用脑电地形图对脑电信号、频率、波幅及其在大脑两半球区域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儿童腮腺炎合并脑炎患者病理电活动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生理电活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频率谱有明显差异。结论脑电地形图对儿童腮腺炎合并脑炎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在脑炎诊断、治疗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张秀清;沈华;关熙玫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